永历四年(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470

  然而,虽然距离估算的田亩彻底完成丈量还得有个一两个月之间,但是收获却依旧为数不少。
  陈文这一次丈量田亩,其用心便是为了进一步厘清田赋,正因为如此,本地的士绅才会表示反对,而黄宗羲更是与其激烈的争辩了一番后便拂袖而去。顶着压力,依靠着在这六个府的实力上的压倒性优势,丈量工作得以继续,而其结果,却发现每一个享受优免待遇的士绅都在偷税漏税,甚至连几乎这两个字都能省略了。
  勾结本地官吏,使用易损纸张书写黄册,以便于将田亩的数量弄成一笔理不清的烂账。这是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实用的手段。除此之外,飞洒、诡寄、虚冒等诸多手段,不重新丈量根本测不清楚。
  事实上,即便是丈量,那些田主也有其他的一些手段,但是对于浙江明军而言,六个府的整片区域早已测绘完成,每一片区域都由如今科学技术下最为合理的方法进行丈量,一些诸如混淆式的手段其效果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至今为止,在这六个府,每一个士绅都在利用优免政策将更多的田土进行避税,较之正常的优免田数量,少则一倍,多则十倍有余,这些田土的税赋都已经开始在永历七年的秋税中体现出来。
  “至今为止,征收到的秋税已经比永历六年增加了将四倍有余。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数字在未来的两个月内还会持续增加。”
  永历六年的秋税截止于永历七年二月,也就是四省会剿之前,那时浙江明军的占领区只有一个金华府、少两个县的处州府以及缺了西部三县的衢州府。而且由于前岁与陈锦的鏖战,衢州府的西安、龙游二县也进行了免税。
  如此一来,比起这一次的秋税,足足六个府的地盘,依旧在免税行列的只有西安、江山、常山三县,表面上已经是之前的三倍以上土地。即便只算登记在册的田土,也有两倍有余,其他的则皆是以前没有收缴过税赋的田土,其中有复耕的、有小民隐瞒的、更多的则是士绅大户利用各种手段非法避税的。
  这些田亩得以重新收缴税赋,浙江明军集团自然是欣喜万分,也更加坚定了丈量田亩的决心。无论文官,还是武将,他们都很清楚,日后的官位,甚至是爵位,都会与他们在追随陈文的过程中的功绩挂钩。而税赋越多,军队的规模就会越大,到时哪怕天下底定后尚有其他势力,也必然将是以实力多寡来分蛋糕。
  “下达政令,告诉那些士绅,朝廷给他们两条路:其一,签署协议,保证以后绝不偷税漏税,如再有此等行径,以家产抵税……”
  “辅仁,家产抵税,这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吧。”
  “哎呀,博洋,你倒是听我说完嘛。”
  这段时间,孙钰受到了士林的很多非议和指责,但却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着陈文额政策的执行。对此,陈文很是感激,却也从未有说出口,因为二人相交多年,早已心照不宣。
  “他们签署协议,我也会在上面签署保证不会算这些旧账,他们拖欠的税赋一概免除的协议,并且用印。”
  听完这话,孙钰不由得松了口气。那些旧账多得根本无法计数,即便是只算甲申之后的,也有超过十一年之久,换算到拖欠的税赋上足够将那些士绅逼到鱼死网破的境地。传到了其他尚在满清之手的地区,届时必会遭到更大的抵制,于收复失地也是极为不利的。
  “用印的事情,也算我一个,想来也会有更多人相信的。”点了点头,孙钰继而问道:“那其二呢?”
  “其二,不肯签署协议的,可以,追缴自有优免之日起拖欠的所有税赋。做到了,此事便了了;做不到,就革除功名。我记得本省的提学官就可以下令,是吧?”
  “是倒是如此,可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乱世用重典,现在是战争期间,该交的税不交就是变相资助鞑子。对于这种人,光是革除功名,我都觉得轻了。”
  “哎。”
  陈文之意已决,孙钰知道他也劝不住此人,只得叹了口气。所幸的是,陈文接下来的话语,倒让他稍微轻松了一些。
  “显皇帝的优免政策,我会在《浙江邸报》上进行重申,作为大明的国公,我是不会违逆这等祖制的,读书人的优免和体面也会照顾。但是他们也须得知道,现在鞑子还占据中国大半的土地,如果王师尽没,鞑子终究是鞑子,到时候必然会将他们如今在北直隶做的那些圈地、投充、逃人之类恶法扩展到全国,将所有士绅百姓变成他们的奴隶,就像暴元一样。”
  事实上,满清的大规模圈地基本上仅限于北地。当然,满城其实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圈地,满城内的八旗军也在各地进行着小规模的圈地,但是如清初在北直隶那般疯狂的圈占土地,却并没有扩展到全国。
  不过嘛,这些事情,除了陈文可没有别人知道,就算是连满清都是如此,正好拿来吓唬吓唬东南的士绅。
  “那这笔银子,你打算怎么用,继续扩编军队,还是制造更多的水力机械?”
  这两件事情是如今对于浙江明军发展极为重要的,不过陈文却并不打算如此,至少这笔富裕出来的银子暂且还不打算用在这里。
  “我记得,去年市舶司收入了三万余两,盐课至今也有些收入,是吧。”
  “是啊。”
  “富裕出的那些银子,扩大盐田规模,把官盐的盐价压下去,不行的话就官督商办。另外还要大力打击私盐,把私盐的市场占有率挤下去,只有这样盐税才能提上来。”
  这是投资,就像去年抄没那些考取满清科举的士绅的家产结果被用在制造水力机械和培训更多的文官来进行这场丈量田亩运动一样,陈文也打算把这些银子用在更多可以在赚钱上将雪球滚起来的事业上面。当然,有些看起来不赚钱的事业,也是要花费大把银钱的。
  “另外,文官训练班要招募更多的学员进行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哪怕是他是状元及第也不能当官。嗯,卫所官员那边,我也会让讲武学堂培训更多的伤残军官和士卒,以用来预备日后收复失地之用。”
第六十一章
尽失其传
  “这不可能,我反对。”
  听完了万斯程的提议,王江第一个表示了反对。当年跟在王翊身边,虽然不负责军务,但是听得多了也知道一些基本的东西;后来陈文主持军务,虽然二人搭档连一年都不到,可是在违抗入卫舟山的圣旨和并进金华的战略上,陈文却讲述给他很多的道理。此间万斯程一个连兵书都未必读过的读书人的纸上谈兵,自然而然会遭到他的断然否决。
  “兵家之道,无非是避实就虚,只要咱们速度够快,绝对可以将余姚攻占下来。到时候,以长叔的才具,必可以编练起更多的军士。兵多了,咱们在陈文面前说话的力度才会更大。”
  王江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与陈文相争,不过他也猜错了一点,万斯程来之前还是翻过一遍《孙子兵法》的,上面的篇章就算不能理解,很多东西背下来还是做得到的,这是文人的基本素质。
  但是这些天下来,他也看出来了,如今的这支号称要重建大兰山明军的乌合之众,以黄宗羲为首,大抵是接替了王翊的位置,依旧是以他主持财计,同时以邹小南和曾在冯京第军中做事的黄宗炎以及万斯程、万斯大兄弟协助他们二人。训练士卒的事情,则交给了江汉和沈调伦,其中江汉负责实际带兵,而沈调伦有监军经验,既可以监军,也可以协助江汉仿照陈文当年在大兰山的方法练兵。
  按照计划,起初先要修复山寨,组织屯田和收缴税赋的工作都是以后的事情。这样一来,没有什么行政经验的万家兄弟就比较闲了。当然,这几个人之中没有一点儿行政军务经验的,只有他们兄弟——王江、沈调伦、邹小南和江汉不提,黄家兄弟中黄宗羲曾组建过世忠营过渡海作战,虽然以惨败收场,但也有些经验,而黄宗炎则在冯京第军中效力。
  这样一来,眼下几个主事之人中也只有他们兄弟全无经验了。不过,这也并不耽误他们发挥下余热,此间万斯程的提议就是如此。
  “再避实就虚,也得有军队才行。余姚那里有多少兵,你可知晓,咱们手里现在全都是一群丁壮,看见那些绿营不被吓跑就算好的,还能指望他们夺城?”
  “那个阉党余孽当年带的不也是新兵吗?”
  “南塘营当年可是练了好几个月才与提标营一战的,此前在大兰山上也曾击溃过中营,陈文的练兵手段根本不是寻常武人能够比得了的,乃是得到过岐阳王和戚少保的真传。”
  “戚少保的书咱们也有,难道咱们这些读书人还能比他差了?”满脸的不屑的中,万斯程立刻就把他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那就尽快练兵啊。”
  认识字就能融会贯通?
  那么,会吃的人就一定会做喽!
  王江实在没办法跟他们解释这些,当年在大兰山主持过庶务,他对那些口灿莲花到了实务却一窍不通却还自信心十足的嘴炮们实在见过太多了。对于这种人,给他们个坑让他们继续说去,但却千万别给参与实务的机会,否则只会将事情搞砸。
  “练兵,首先得让士卒和他们的家眷有地方居住,能吃饱饭才能安下心训练,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这个。”
  “那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收复失地啊,太晚了让那阉党余孽抢先,岂不是失了本意?”
  万斯程的父亲万泰乃是东林复社名仕,其下八子,分别是斯年、斯程、斯帧、斯昌、斯选、斯大、斯备和斯同,后世号称万氏八龙,俱是宁波的才学之士。其实从现在就能多少看出一些。
  这段时间,黄宗羲等人用的借口便是陈文这个武人、阉党乱政。而万家在明初原本也是武将出身,武毅将军万国珍、武略将军宁波卫指挥佥事万钟以下,直到正德朝才出了个进士,转而用心于科举。此间提及陈文,只说阉党余孽,却绝口不提武人乱政,丝毫不给别人反击的机会。
  只不过,与这些人公事,区区十来天就已经让他开始感到疲惫了。这种感觉是当年跟着王翊连败连战直到大兰山明军进入全盛期,每天处理庶务从早到晚都不曾有过的,甚至就连那场惨败后组织百姓南下避难以及在天台山上的日子,有陈文协助也从未如此疲惫过。
  “果然是不能和只会空谈的家伙共事,还不够用来费心解释的。”
  这话,王江并没有说出口,只是对万斯程的党争思维表示了不置可否就继续去忙他的事情。倒是王江走后,万斯程却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世叔,长叔只怕是与我等并非一心,须得提防一二。”
  ……
  “这浙江王师哪都好,就是管得太严了,而且什么都管,好像就没有不管的事情一样。”
  “你就知足吧,咱们跟着马帅反正过来,还算知道早的。江西的那帮贼寇……”说着,那人不自觉的咳嗽了两声,继而说道:“江西的那些义军,五十几个总兵,被训的跟个什么似的,咱们早有心理准备,也听话,少挨了多少打,要说还得感谢马帅为咱们想得周道。”
  休沐的日子,两个台州绿营反正过来的军官凑在一起吃酒,说的都是讲武学堂和新兵训练营里的那点事儿。尤其是浙江明军军法、条例严苛,而且还没有那么多灰色收入,让他们这些清军反正军官很是不习惯。
  “现在别着急,以国公爷的兵法韬略,好好干迟早有个伯爷,最差怎么也有个挂印赏给你,就算没有这些,田土和世职也少不了,可别为那些蝇头小利把大头儿都丢了。”
  “嚯,几天不见,你孝子这说话都跟我们那的监军官赛的了,我看你别学骑兵了,改当监军官得了。”
  “我倒是想,没跟着国公爷上过阵,也得过得了审核啊。”
  几个月的训练,新建的四个战兵营都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正在入营进行磨合训练。对于这四个营,陈文分别授予了天台、瑞安、黄岩和温岭为番号,取得是台州和温州的四个县的名字。这四个营组建完毕,他就可以将另外几个战兵营从驻防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进而与洪承畴决一死战。
  这是原本就制定好的计划,只不过,当王江被黄宗羲劫走的消息传来,陈文却突然产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
  “黄副宪,您的家奴、佃户,末将看还是组个卫队比较好。”
  经过了半个月的修缮,大营的修复工作基本上完毕,就要尽快开始练兵。
  起事前,众人也曾事先说好,既然要学陈文的练兵方法,那么就学个彻底。各人家中仆役、佃户有带来的,也与其他士卒一起编练,私人的关系不许再提,彻底打散。只不过,这里面很多人本身与为首的几个主事之人都有着封建人身关系,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面。
  “江都督,有话还当直言,说一半藏一半,恐怕有失君子坦荡之风吧?”
  江汉对黄宗羲说话,反倒是黄宗炎抢先回答,而且言辞之中也颇不客气。满脸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家的弟弟,黄宗羲转而对江汉说道:“江都督,这事情不是先前议过的吗?”
  “先前是议过,但是……”说到一半,江汉却转而看向了黄宗炎。
  “晦木,你说!”
  见自家兄长已经流露出了不悦的神色,黄宗炎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昨日初次操练,将士们都很卖力气,今日难免起得晚些,江都督却要行鞭笞之刑……”
  黄宗炎如此一说,黄宗羲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若是旁人,黄宗炎大抵不会多嘴,受罚的肯定是他们黄家的人,或者是包括他们黄家的奴仆、佃户在内。
  “军中点兵,三通鼓不至即斩,轻的也要插箭游营。先前既然已经说定,按照秀国公的方法练兵,那么即便是在训练期间,鞭笞五十自然是少不了的。”
  “江都督,你是主将,但也得体恤士卒吧。从权二字,难道不可?”
  “当然不可,咱们既然说好了,就要坚持做下去,秀国公没有从权过,咱们也不能这么干。我听沈主事说过,秀国公当年也碰上过这个问题,不光是队长和士卒,就连东阳伯尹钺也一起拉下去受罚。甚至镇抚兵有过,秀国公且亲身受罚,方有南塘一营雄兵。抽几鞭子,就要从权,这兵还练得出来?”
  “那个阉党余孽一向用法过苛,平日里不读圣贤书,心中不存仁心才会有今天……”
  即用阉党余孽、武人乱政来污蔑陈文,练兵却又不得不按照陈文的方法,否则即便是他们也知道这义军很难是绿营兵的对手。这本就是一种矛盾,尤其是体现在心态上面,使得其中一些根本就不懂军务的人便会轻视一些最受陈文和陈文师法的戚继光所重视的东西,比如军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