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470

  蔡士英以下,首先便是李本深、刘光弼和杨名高这三个提督。
  李本深是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高杰的外甥,高杰死后,便是由此人以提督身份代掌高杰之军,降清后很快就被授予三等精尼奇哈番的爵位,在那时可是与江北四镇之中的刘泽清相等的。此番洪承畴出任东南经略,便向顺治要了此人以及麾下所部,以其为经略左镇提督。
  比起李本深的三等子爵,江西提督刘光弼和福建提督杨名高爵位虽低,但这二人其实都是在辽东就已经开始为满清作战的汉人武将,一个在汉军镶黄旗,而另一则是在汉军镶蓝旗,如今也都是坐镇一省的最高武将,比起陈文此前一度想要与其在四明山交手的浙江提督田雄那等要在几年后才被批准入旗的汉将对满清而言要值得信任得多。
  三个提督以下,便是江西九江总兵杨捷、江南徽州总兵胡茂祯、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和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这四位总兵。
  江西九江总兵杨捷乃是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在山西巡抚任时的爱将,其部五千大军,内有三千是来自宣化、大同的山西兵,战斗力颇为强悍,其人在后来乃是平息三藩之乱的重要武将之一,也曾多次击败郑经;江南徽州总兵胡茂祯是高杰麾下的悍将,常以为先锋;而福建左、右路的那两个总兵,王之纲是邵武之屠的元凶和镇压江西抗清义军的刽子手,而马得功则是当初和田雄一起在黄得功死后用弘光天子作为投名状降清的叛将。
  这些武将尽皆坐在大帐中靠前的位置,而他们带来的一些部将以及如广信府参将这样的地主和一支来自河南的兵马的主将则只能坐在更远的地方。
  不过,距离洪承畴最近的却并非是他们,也不是蔡士英,而是侍立于洪承畴身旁的两个负责指挥经略府亲兵的亲兵头子,一个叫作张大元,而另一个则叫作王辅臣。
  张大元是大内侍卫出身,站在洪承畴的左手,看上去颇为倨傲;而王辅臣虽说亦是大内侍卫由顺治派遣到洪承畴身边的,但是身世却复杂得多。
  王辅臣早年是流寇出身,绰号活吕布,后来因好赌杀了其姐夫而辗转投入姜镶军中,随着姜镶降闯、降清、反正。在应对满清围剿期间常于乱军之中冲杀,勇猛无匹,满清八旗“莫有撄其锋者”。至姜镶事败,其人再度降清,英亲王阿济格爱其武勇将其纳入辛者库为奴,不过在那时的北京城,旗人却是以能够认识这个马鹞子为荣。后来顺治亲政此人被任命为御前一等侍卫,颇受重用。不过在此后,他在三藩之乱中的鼠首两端却一度让顺治的儿子康熙颇为头疼。
  大帐之内,在座的大多是满清在东南的汉人武将之中的翘楚,但是在洪承畴面前却只敢坐下半个屁股,而级别最低的那几个武将则更是只能在马扎上沾了边儿。
  这是明朝文官压倒武将后逐渐形成的规矩,下跪、递手本什么的皆是常事,而这落座自然也有规矩。只不过,在座众将之中多有汉军旗人的存在,在八旗之中皆有各自的级别,按例说还是应该以满清内部的官爵来行礼。
  然而,在洪承畴这个在八年后致世时才获得世袭四世的三等阿达哈哈番面前,他们却并不敢有丝毫的放肆,不只是因为这个经略的官职,亦或是顺治的仰仗,更多的则还是对这位多年来血腥镇压流寇和抗清义军,即便是在锦州面对皇太极时也毫不露怯的老督师的深切敬畏。
  三通鼓过后,大帐中众将早已到齐,洪承畴扫视了一番,让帐中众人能够感受到他依旧满是锋芒的目光后,便向众将说道:“此番,老夫唤诸君前来,为的便是一举荡平这几年作乱于浙江的逆贼陈文!”
第八十五章
四省会剿
  去年,东南规模最大的两支明军分别在浙江和福建战场取得对当地清军的胜利,虽然在洪承畴的运筹之下,浙江明军的收获低于其造成的声势,而福建明军更是退回到了漳州无法继续向泉州施压。但是,这两支明军的威胁依旧存在,必须尽快将其解决。
  东南战局的突变源于陈文在浙西南的强大攻势,若是没有陈文的话,援闽浙军南下,郑成功根本不可能安下心围攻漳州,而漳州的守军也不可能因为看不到解围的希望而自行投降。
  这是洪承畴早已有之的看法,在陈锦死后也成为了满清朝廷的共识,对于洪承畴掷地有声的开场白,众将自然也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只是陈文在浙江抗清已近三年,其人首次领兵便能一战击溃提标左营副将李荣,那也是当年随着田雄在黄得功帐下效力的悍将,并非是什么庸才。而此后的日子里,浙闽总督陈锦身死,金华总兵马进宝被俘杀,衢州、处州和福建建宁府的三个副将以及前不久的督标营中军副将张国勋先后被俘,更出了抚标营被全歼和神塘源的那等数万人规模野战的惨败。满清在这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在浙江被陈文歼灭了两万多的战兵,而一向被依为泰山之靠的杭州驻防八旗则连续两次在安华镇被一座小小的堡垒堵得无法寸进……
  如此难缠的对手,自清军入关以来都算是罕见的,况且还作乱于东南要地,事关重大,决计是当先需要剿灭的对象。
  在座众人当中,刘光弼和王之纲曾经亲身参加过神塘源之战,而杨捷则先后两次前往江山县作为督标营的援兵,这三个人对于浙江明军强悍战斗力的了解程度远胜他人,自然不敢有所轻视。就连在座的其他人也有摄于陈文赫赫威名或是碍于洪承畴和刘光弼等人颜面的,一时间却也没人敢放出什么狂言,一个个只盯着洪承畴,想要知道这位老督师、老经略到底拿出了什么良策来对付这个陈文。
  “逆贼陈文作乱于浙西南有年,金华全境与衢州、处州大部多有沦陷。然,其部多为金华乱民,逆贼陈文借分田拉拢乱民以抗拒我大清,所分之地亦多在金华……”
  “金华府乃是逆贼陈文之根本,然则严州、台州不利大兵进剿,温州所能威胁的也只是处州,绍兴入金华则有坚固堡垒守御,是故贼寇占据金华后便始终向重兵云集的衢州方向用兵,而官军亦是多在衢州与其相抗。”
  洪承畴所言乃是去年陈文与陈锦之间争夺浙西南战略主动权的事实和缘由,多线用兵乃是兵家大忌,所以陈文借地形遏制严、台,以棱堡守卫安华镇,而后便可并力西向,与陈锦争夺衢州,以及进去江西、福建和江南的通路。
  在座的都是老军务,即便是如李本深这样刚刚从被北方调来的武将也多少知道一些内情,而洪承畴其言所指的自然不会只是这些。
  “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大清富有四海,逆贼陈文所据不过三府之地,老夫去年多番筹谋已使闽南郑逆无法与陈逆遥相呼应。然贼兵锋锐而寡,利于速战;官兵势大,利缓而不利急。是故,此番进剿,老夫已与平南将军刘帅、浙江提督田帅、台州总兵马帅议定,分路进逼,敌少则围而歼之,步步蚕食,贼进则退,贼退则复进,没有老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与其野战交锋,务使贼寇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曾几何时,等量的清军已经无法与明军野地浪战,即便只是在东南的浙江也让洪承畴感到极其的无法想象。可是满蒙八旗暂时无法南下,金砺也因倡言改良绿营兵而被清廷严惩,留给洪承畴的办法已经不多了。
  不过对于洪承畴而言,战争并非只是野战破敌那么简单。有道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增强己身,削弱对手,诱使对手犯错再行利用才是谋略的核心,既然野战没有全胜的把握,那么就先行设法削弱明军的力量,待其疲敝已极之时再行破敌。
  若是陈文不肯趁其心意,此番清军围剿之兵力亦远胜以往,即便是围攻舟山时亦是大有不如,只要一点点的蚕食即可,毕竟明军的地盘不过三府而已,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陈文逼到死路上。至于放弃根本之地,流窜各地,那就只有败亡一途了,无非是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西线按照布防兵分两路,经标左镇、江西提标、九江绿营、徽州绿营、河南抚标由广信府、玉山县一线东进常山;福建提标、左路、右路三部由仙霞关北上江山。对衢州完成合围之前,遇贼寇主力不得恋战;完成合围后,扎稳营盘,务必隔绝内外。”
  “诸君,此番朝廷抽调四省大军围剿,只是战兵就有六万之数。今年之内,务必荡平浙江贼寇。”
  “末将等遵命!”
  洪承畴年岁已大,又兼前几日日夜兼程舟车劳顿,不欲说太多话语。一阵哗啦啦的甲片碰撞之声,众将起身行礼,随即那些级别较低的清军武将便告退,而留下的则只是那几个提督和总兵,因为洪承畴对他们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交代清楚。
  一眼望去,在场众将皆是汉人,其中虽有些是汉八旗的,但是对他的敬畏之意也不下于他人,想来也不会像顺治初年总督江南时那般受到满洲权贵的指使。
  事实上,此番经略东南,没有满蒙八旗随之南下,洪承畴可谓是喜忧参半,忧的是汉军八旗和绿营与明军野战唯恐不敌,而喜的则是他能够从因谭泰事卷入的满清权贵之争的政治漩涡中脱身,也不必担忧对他心怀不满的满洲八旗将领会有所掣肘。
  在北京的奏对中,洪承畴就已经与顺治说明,东南不同于西南,西南明军在进军湖广、四川和广西之前,已在云贵积累数年,实力颇为雄厚,应当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
  而东南明军,陈文与郑成功虽然没有实现联手,但是彼此呼应已经使东南清军动弹不得,进入了为其分化蚕食的地步。二人之中,先平陈文再灭郑成功,而且要及早将其剿灭,以免威胁到杭嘉湖和苏松常镇那些财赋重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陈文兵锋甚锐,东南绿营屡战屡败,眼下也只能尽可能的避免明军更为渴望的野战,一点点的蚕食明军占领区为上。
  这是无奈之举,可是稳健用兵虽说耗时耗力耗费资源要远多于野战,但却也更为稳妥,稳稳当当的利用兵力优势和多线包围的策略来一步步的将明军挤进死角,总比直接与其野战交锋来赌国运对东南清军来说更为合适。
  况且,他的这套稳健的战略之中也并非没有用来加速明军力量下降和实现完成全歼明军的杀手锏存在。
  退下的那些武将级别过低,手中的力量也颇为有限,洪承畴自是不愿与他们多说。而留下的这些武将之中,洪承畴还是决定以李本深作为围城的全权指挥,对于众将的行进次序和在其中的任务也作出了说明。
  “老大人,逆贼陈文眼下正在进攻严州府,当地守军虽然休整了一年,但却势必无法抵挡贼寇的兵锋,要不要让周边的各府出兵分担下压力?”
  说话之人乃是胡茂祯,此人久镇徽州,麾下将校士卒在徽州多有产业,而严州则毗邻徽州。若是让军中将校士卒得知他们的老婆孩子距离明军兵锋不远,而当地却已经没有多少清军的话,只怕会导致军心不稳。
  看了看胡茂祯,洪承畴深知这个武将比之战略更擅长冲锋陷阵,于是他便解释道:“陈文想要严州,那就给他好了。至于徽州,根本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杭州,由杭州驻防八旗驻守的杭州。”
第八十六章
在即
  严州府,得名于明太祖洪武八年,除府城所在的建德外,尚有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等五县。不过后世由于新安江水库的修建,整体地形变化巨大,多县合并不说,就连建德县,也就是后世建德市的所在地也迁移到了白沙镇。
  不过,如今还是残明末世,新安江水库就连概念都还没有形成,严州府的府城所在地还在富春江和兰溪交汇的梅城镇,于明军而言自兰溪顺流而下很快就可以抵近到这座府城。
  陈文的命令下达后,驻扎在金华的东阳营便登船起航,而衢州的明军则由陈文亲领紧随其后。只是后续大军刚到兰溪县,前锋便回报陈文,说是严州绿营不战而放弃了严州府城,转而向桐庐方向逃窜。
  这个消息传来,陈文只当是严州绿营畏惧明军之威,便继续领兵进军。可是刚刚到了严州府城,便传来了明军进攻桐庐受挫的消息。而随之而来的情报却显示,清军早在明军出发前就放弃了严州的其他各县,只在建德和桐庐屯兵,当明军出现在严州清军的视线范围内的一瞬间,这些严州清军就扬帆起航南下桐庐了。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去年清军在处州就来过这么一回,如果不是从张国勋的口中得知了其中的内幕,再加上洪承畴所带来的威压,陈文恐怕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就像去年的处州一样,洪承畴分明是打着利用严州府的地盘来拖延明军攻势,从而为清军争取更多的时间,所以桐庐的清军也一定会奋力死守,不只是掩护背后的杭州,更多的则是为洪承畴必然会展开的攻势来削弱明军的力量。
  如陈文所想,清军在富阳以铁索拦江,还草草修筑了不甚高的城墙,似乎有死守的打算。而根据尹钺的报告,清军在桐庐县集结了来自严州和杭州的绿营兵,其中还有部分汉八旗军的身影,只是数量上不甚多,但却不太清楚有没有援军和有多少援军。
  如此一来,桐庐绝不可能再向建德亦或是江山那么容易攻陷,反倒是可能变成一个使其泥足深陷的泥潭。
  原本对他而言,进攻严州就是为了突袭杭州,迫使洪承畴提前动手,打乱清军的布置。可是现在清军有此一举。陈文却产生了一些犹豫,洪承畴似乎已经看出了他的打算,所以才会让严州绿营如此布防,一来二去的,反倒是他步入了洪承畴的算计之中。
  从一开始从钱谦益口中得知洪承畴可能出任东南经略的消息时,陈文就知道这个狗汉奸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可没想到的是,似乎从洪承畴南下开始,他就已经在这厮的算计之内了。
  利用空间来换取时间,或许洪承畴根本不知道这句话,但是陈文相信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战略战术最忌讳的便是在别人的节奏之中,这样的话,对手想怎么算计都会是极为容易的。可是现在,无论是继续进攻,还是回师金衢,尽皆是在洪承畴的算计之中。
  既然如此,两相其害取其轻,陈文决定先行回师,让士卒能够保存更多的力量来应对清军即将到来,也必将到来的攻势。当然,如果他此前的邀请李定国能够接受的话,他也可以更好的向江西发起进攻。
  陈文仔细想过,如今浙江明军占领区的核心区域是金华,士卒大多出自这里,分发的田土也多在此地。另外金华虽然残破,但是却是眼下明军的税赋重地,远胜于还在免税恢复元气的衢州和本就不富裕的处州。
  如果清军出兵进剿,很可能是来自多个方向,但是攻击的核心目标却肯定是刚刚收复不过数月的衢州和安远侯府以及一系列衙门、工坊的所在地的金华。
  回到金华后,陈文下令让丽水营留下一个步兵局在处州,其余的部队则前往衢州,配合那里的驻军加强城防,准备守具,以防万一。同时在严州府的府城只留下一支小部队,只用来为金华预警。
  可是没过几天,几波前来送信的使者先后抵达金华,而第一个赶到的便是王翊的那个老朋友陆宇鼎。
  陆宇鼎此来又带了些会票,同时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定海总兵张杰在前不久带着他的标营离开了宁波府,去向不明。
  据陈文所知,宁波府有三支清军,首先是宁波绿营,两千人的编制,地方绿营而已,战斗力和绍兴绿营差不多,都不过是些土鸡瓦狗而已;然后是舟山绿营,三千人的编制,除了中营时步兵外左右两营都是水营,为首的副将叫做巴成功,是个蒙古人,以前是田雄的部将,不过部队的战斗力不好说,因为来自各部的混编,成分实在太乱;而最后,也是主将级别最高的便是这支定海总兵标营,三千人的编制,其总兵张杰原本是黄得功的部将,后来跟着田雄一起卖了弘光天子,其部下除了已经调到抚标营的左营外皆是老底子,战斗力颇为强悍,否则也不会让他始终驻守在那里来对抗舟山明军。
  定海总兵张杰去往何处,陆宇鼎的关系没有设法套出来,但是在陈文看来,这支清军只有一个目的地,那就是杭州,毕竟杭州驻防八旗的满城在那里,事关重大,万一被陈文突破了桐庐防线和杭州的城防的话,带来的连锁反应即便是洪承畴也未必能够承受,稳妥一些总是没有错的。
  陆宇鼎前脚进了侯府的大门,后脚黄宗羲就跑来了。不过黄宗羲带来的却不是他老家左近的消息,而是从钱谦益那里带来的。
  钱谦益此前提过的楸枰三局和派人前往贵州觐见永历天子和与秦王孙可望会商的人选早已在二月就启程出发了——姚志卓、朱全古和一个叫做眭本的儒生,三人沿长江溯流而上,准备由湖广进入贵州。
  这件事情只是通知而已,关键的则是另一件事,钱谦益透过关系得知,一支不低于两千的汉八旗兵自北京南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早已进入杭州府了。
  这个消息让陈文着实冒了一头的冷汗,前几日他还率领大军进攻严州,意在突袭杭州府。如果真的这么不明不白的杀到杭州城下,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这支军队肯定是洪承畴要来对付他的,这一点已经不需要再怀疑什么了,只是会用在哪里,却尚未可知。
  黄宗羲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陆宇鼎却想要留下与陈文共进退,似乎认定了此番已经是至为重要的时刻,想为这支脱胎于大兰山明军的浙江明军出一份力。只不过,浙江明军诸事皆有制度,陆宇鼎并没有什么行政或是军事上的经验,与其留在这里还不如回到宁波继续潜伏,万一得到了什么有用的消息总比在金华白吃干饭要强。
  婉言送走了陆宇鼎,结果没过几天,张自盛又派人赶来,而与张自盛的使者同行的竟然还有陈文派去南昌的一个情报人员。至于这个人带来的消息,却是洪承畴已经在前不久赶往广信府,集结于南昌的各路清军也已经随之出发,目标便是洪承畴如今所在的广信府。
  这个消息,陈文早有预料,但是甫一听到他却还是感到了一阵胸闷。至于原因,很简单,洪承畴敢于大军东进衢州,唯一的可能就是岔路口之战结束了,而李定国却并没有如他邀请的那般进军江西,而且李定国在哪洪承畴肯定已经知道了。
第八十七章
孤军
  进军江西,在陈文看来,从军事的角度这分明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计划,占据江西,在鄱阳湖屯练水师,进入长江一路顺流而下直抵南京。而后,用江南财赋来大力扩军,连通长江上下游,哪怕只是锁江数载满清也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战略、战术,陈文觉得他把他能说出来的东西在信中都解释得很清楚了,可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还是这样?
  虽说这人各有志,但是思来想去,陈文怎么也想不明白,或者说是没办法带入到李定国的想法和处境中去。可是他如果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还是和那个几个月前还派人送给他一顶侯爵帽子的孙可望有着极大的关联的话,估计不沾醋、不沾酱油把这个内斗狗生吃了的心,陈文都得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