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70

  随后,陈文对这套物事开始挑三拣四起来,最后仿佛是无意间的说了句。“上次胡二哥帮我买的可比这便宜。”
  闻言,掌柜的先是一惊,随后低声问道:“您说的胡二哥是?”
  “大兰山老营经略府王经略跟前伺候的胡二啊,这你都不知道?怎么在这地头混的。”
  “您认识胡二老爷啊,小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掌柜的立刻恭敬了起来。
  “也不是很熟,前些日子在老营养病时托他买了点东西而已。”
  能在老营里养病的怎么说也应该是个奢遮人物。
  听到这话,那掌柜的更是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也不和陈文将价钱了,直接往下压了五钱银子。还一个劲的表示东家不在,自己一个打工仔也就这么大权限云云,还请陈文这位“大官人”一定要见谅。
  这都是陈文那时代销售人员们用烂了的招数,大家心照不宣罢了。不过陈文也没打算再往下划,毕竟这附近就这一家,以后可能还要来,只是又多买了些纸张,便在那掌柜的依依惜别的目光里离开了字画店,前去先前刚才和吴登科约好的地方。
第十八章
准备
  到了约好的地点,吴登科已经在那里等陈文了。见已至正午,陈文便请吴登科到路边的小食铺吃午饭。
  饭菜刚上桌,只见从不远处的胡同里出来一队送葬的队伍。
  陈文吃着饭,只听得旁边桌的食客提到这去世之人是什么把总的母亲,不过那把总两年前就战死了,而那个披麻戴孝行子侄礼的却是那把总的一个结拜兄弟。再之后就是什么义薄云天之类的话,听得不甚清楚,他也没去在意。
  吃过饭,陈文和吴登科起身回去。
  出了镇子没多久,那吴登科又莫名其妙的提起了先前送葬的那家人。
  那户人家姓柳,是个把总,具体叫什么和是谁手下的吴登科却表示没听说过。两年前,清军围剿四明山,柳把总战死,留下了一个哭瞎了眼的老娘。得到这个消息,先前在他家寄居过的一个好友主动承担起了奉养他的老娘的义务,直到现在去世。
  竟然还不是结拜兄弟啊,这让陈文很是吃惊。
  柳把总的这个好友叫李瑞鑫,辽东广宁人士。沙岭惨败之后,其家逃亡关内。后来其父因为是辽东人,便在黄得功的营中做了个小军官,到弘光时已是游击身份,而李瑞鑫和其兄也成了黄得功的亲兵,很受信用。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刘良佐、刘泽清以及高杰的余部李成栋、吴胜兆、李本深等人望风而降,而江北四镇中硕果仅存的黄得功却选择继续效忠弘光天子。
  清军闻弘光天子藏于黄得功军中,进攻太平,黄得功身死,总兵翁之琪投水自尽,部将田雄、马得功等人献弘光天子与清军。时李瑞鑫之父力战而死,其兄和他以及一并亲兵想把黄得功的尸身抢回来,结果却是其兄与众人皆死,只有他负重伤杀出重围。而他家中的寡母、大嫂、幼妹均失踪于乱军之中,想来是遭逢不幸了。
  之后,此人寻访寡母等人未果,于是浪迹于江湖,也不曾再跟随哪部明军。几年前,他在路上遇到了曾经同在黄得功军中的柳把总,便来到了四明山。而后面的事情,陈文已经知道了。
  “那他平时做什么营生啊?”
  “打猎啊,听说有时出山杀几个绿营兵领些赏钱。这人眼高于顶,听说就连刘大刀想要招揽他都被顶了回去。”
  靠杀绿营兵领赏钱过日子,用不用这么猛啊。
  陈文想了想,问道:“我听孙兄说过吴兄弟武勇过人,不知道这人和你相比又如何?”
  但是让陈文没想到的是,只见吴登科吱吱呜呜了半天,才吐出了句。“他擅长骑射,某精于步战,五五开吧。”
  得了吧您啦,老子还说咱爷们打英雄联盟和巅峰时的Faker五五开呢,问题是谁特么信啊。
  陈文想了想,一个能在武勇这方面让吴登科这等自视甚高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家伙,肯定有两把刷子,弄不好两个人还比试过。
  最重要的是,这人在好友殉国后,主动奉养其母,也算是个孝义之人。想来到是个不错的目标,只不过还要再想想怎么下手才是。
  到了村口,陈文便和吴登科别过。只是分别之时,陈文提出要吴登科帮忙放出消息,就说自己明天晚饭后在今天路过的村南的那个打谷场讲古。
  听到这个请求,吴登科仿佛得了多大的面子似的,一拍胸脯便应了下来,甚至力保自己一定不会叫陈文失望。
  回到了孙家,陈文突然想起来他那个手机本来是打算当砚台用的,这下又白花钱了。等抛开胡思乱想,他便开始闭门写他在路上就想好的稿子。
  有道是万事起头难,明天晚上的第一场需要开个好头,而且还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是个说书的先儿。毕竟在古代,还没有表演艺术家这个称谓。说书的叫先儿,演戏的叫戏子,都是被人轻贱的行当。
  这个时代,从事类似职业的人们大概也想不到几百年后他们徒子徒孙们会成为耀眼的明星吧。这就是平民时代和太平年代的必然产物,因为人们需要偶像。
  既然如此,第一篇就要表明立场,展现自己和这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的不同之处。于是乎,第一篇文章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了。
  陈文的奋笔疾书,很快就吸引了同屋的孙铭的注意。没过一会儿,这小家伙就扭扭捏捏的蹭了过来,看着陈文不断的修稿,不断的定稿。很快,他就被陈文笔下的故事彻底吸引住了,以至于等到他哥哥回来时他的功课连一半还没做完。
  面对怒气值即将爆满的孙钰,陈文只得把自己的稿子拿给他看。很快,孙钰就如同他弟弟一般了,以至于等到饭好了易氏来催他吃饭也被他用过一会儿之类的词汇敷衍走了。不过易氏可不敢对他相公爆格,因为那可是背夫之举,是这个时代一个贤妻所不能触及的禁区。
  等到孙钰看完陈文花了一下午时间赶出的那一大堆草稿,再看看还在等他吃饭,显得可怜兮兮的弟弟,顿时便没了脾气,只说下次不做完功课不许看陈文的稿子,也不许陈文给他弟弟看。
  到了晚上,不方便熬灯耗油的陈文又抽出时间和孙钰谈了谈国内国际形势。
  延揽人才嘛,不能张嘴就问约吗?那样太糙;也不能一见面直接来句,您好,请问您知道安利吗?这特么是17世纪,会被人当做是寻找失踪人口的。而谈谈当前形势就很好,可以展现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以吸引同类,从而提高他人对于自己的期望值。
  第二天一早,陈文便在孙家人诧异的目光下率先起床。突然有事情做了精神状态就显得特别好,起床后跑了一圈步就赶回来吃早点。待用过早餐就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开始根据记忆继续写稿子。
  今天的任务重,上午要把昨天的草稿整理出来,下午则需要把定稿背下来,同时还要再做修稿。
  到了晚饭前,陈文也算是把计划之内的做完了。吃过晚饭,他便大步流星的前往村南的打谷场。而本想和陈文同行的孙铭却因为赶出来的不合格功课被他哥哥按在了屋里。
第十九章
质疑
  待陈文到了打谷场,已经有十几个人了,不过他都没见过。
  于是,陈文便自顾自的找了个石磨的台子坐下,这时,吴登科赶了过来,和陈文提到他一共约了四十几个人,一会儿就到,希望陈文能等会开讲。
  耐着性子等了半个小时,人算是基本上到齐了。至于没来的,陈文也不打算等了,只当是人家饭晚就可以了。他咳嗽了两声,吸引了下人群的注意力,示意大家坐下,便准备开讲。不过嘛,有些话却是要提前说明白的。
  只见陈文拱手一礼,继而说道:“在下陈文,表字辅仁,暂居村东孙家。余少时好读史书,偶有所感。现今胡骑凶逞,百姓有倒悬之苦,仁人志士为求兴复汉家江山舍生忘死。余暂居于大兰,自当讲述我汉家英雄事迹,以求激励人心,早日光复旧地。”
  “好。”带头喝彩的吴登科立刻被陈文瞪了一眼,怏怏的盘腿坐好。
  “在下祖上乃是世袭武将出身,余不敢以说书贱业辱没祖宗英明。是故,在下所讲皆是史书中记载之事,诸君若是想听演义,可起身南向,镇上的酒楼里有说书的先儿,他比在下更精于此道。”
  众人目瞪口呆的听着这史无前例的讲古开场白,竟无一人出声质疑。
  “今日所讲乃是前宋岳王故事,以今日为例,余所讲之中未有高宠枪挑铁滑车、陆文龙挑二呼战四将之类,因为那是说岳中杜撰之事,史书之中并无其人。不过,杨再兴血战小商河却是史实,接下来会讲到。”
  陈文口中的说岳便是《说岳全传》,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乃是由明末清初的浙江杭州人钱彩编次、清中叶乾隆年间的广西人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说岳》全书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及其麾下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
  陈文小时候曾经在奶奶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刘兰芳老师所讲的《岳飞传》,其原著便是这本《说岳全传》。他只记得该作品经过刘兰芳老师的演绎更显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用以激荡人心其实是甚好的。不过现下说书人地位低下,不符合陈文延揽壮士的需求,所以他只讲史书中的故事。
  “陈先生您就讲吧,您讲什么我们都爱听。”
  “就是,吴大哥都跟我们说了,您是有学问的官人,并非那说书的先儿。”
  想不到这粗汉子还有这样细致的一面。
  向吴登科点头示意后,陈文说道:“今日所讲,乃是前宋鄂王岳飞故事。岳王名飞字鹏举,生于崇宁二年的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汤阴县。”
  “岳飞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年少时,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春秋》、《孙子兵法》。”说到这里,陈文顿了顿。“三国时也有一位英雄喜欢读《春秋》,诸君可有人知道是谁吗?”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汉子大声说道:“陈先生,您说的是关二爷吧?”
  在得到陈文肯定的回答后,那汉子立刻就赢来了周遭人崇拜的目光,其人也不自觉的坐得笔直,更加认真的听陈文后面的话。
  “岳飞喜欢读《春秋》,关羽也喜欢读《春秋》,由此可见,想要成为名将,须得先读书,而读书须有侧重,《春秋》就是极好的选择。”
  此言一出,其他人到也还好,只是那吴登科却突然问道:“陈兄,您说的那个《春秋》是讲什么的书,在哪能看到?”
  陈文还没来得及回答,只听不知道是谁突然“噗嗤”一笑,大声说道:“吴大哥,你大字不识一个还要读《春秋》啊。它认识你,你认识他吗?”
  接着,众人便是哄笑成一片。
  “尹二狗!你这厮是皮痒的紧啦?”说着,吴登科便起身欲打。
  眼见于此,陈文先示意吴登科坐下,对于他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陈文并不想打击,不过也不想多说,因为这样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节奏。
  “《春秋》一书乃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圣人修订而成,乃是儒家六经之一。具体的内容我也记不清楚了,你可以去问孙兄。”
  “哦。”只见那吴登科竟好像真的把这话听进去了,看他的表情似乎也打算准备去找孙钰把书借来读读。
  我大概是想多了吧,陈文心中不禁自嘲。
  “岳飞早年曾师承于周同,学习骑射。不久周同去世,岳飞每到初一、十五便去祭拜,尊师重道堪为后世楷模。后来,岳飞又向著名枪手陈广求学,学习刀枪技法,练成之时其武艺竟无敌于一县。”
  “对了,关于岳飞的师承的问题,在演义中只提到周侗,还说他和林冲、卢俊义、史文恭是师兄弟。可是,其他三个人不过都是《水浒传》的虚构人物,此事想来是那施耐庵先生借岳飞武艺映衬这三人罢了,当不得数。所以师兄弟一说乃是杜撰。”
  “啊,原来是这样啊。”那个刚才回答问题的汉子突然发出了一声这样的感叹。这让陈文开始怀疑《说岳》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书了。
  “宣和四年,大宋与金人结盟灭辽,以求收复当年被石敬瑭出卖的幽云十六州。可是这时的宋军已经糜烂到了几乎无可救药的程度,面对已经接近亡国的辽人,倾其全力也只是迎来了惨败。而这也让金人看到了大宋的虚弱,为后来南下攻宋埋下了伏笔。”
  这里,陈文不打算讲什么宋军内部矛盾,也不打算去讲辽军统帅耶律大石后来的经历,因为这与岳飞无关,暂时没必要浪费口舌。
  “这期间,大宋朝廷在真定府招募敢战士,作为北伐军的补充,而未及二十岁却满怀报国壮志的岳飞凭借他出色的武艺成功入选,并且成为了一个分队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