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12

  “珍重!”
  “珍重!”
  依依惜别,赵维转身欲走。
  只是临登船前,又回身多了句嘴,“其实啊,东瀛世代人杰,本王甚喜。若非生于此多灾寡物的孤岛上,必有远大鹏程。可惜了!”
  “时宗执权雄韬伟略,想必亦有一个大陆梦想吧?若有幸渡过此劫,执权当有所打算了啊!高丽小国独占一隅,若为东瀛所用,才是万代之基啊!”
  说的北条时宗心里直痒痒。
  大陆的梦想吗?是啊,做一个孤岛之民,应该有一个大陆的梦想啊!
  只不过,这宋王肯定想不到,用等到抵挡元朝之后吗?用去高丽那种偏僻小地吗?咱有别的选择喽!
  ——————————
  随着本洲岛渐渐落于身后,归宋船队终于踏上最后一段旅程。
  赵晔回头看了一眼,又瞅了瞅立于船头,颇有几分潇洒的赵维,吃味道:“北条时宗机关算尽,自视占尽先机,可其万万想不到,皆在尔谋划之中。”
  呲牙咧嘴,“本王不信,这真是你的主意?到底是何高人指点?”
  赵维那两下子他还是清楚的,这么缜密的计策,既救助了东瀛,又把东瀛摆在了大宋与元朝之间。
  别说赵晔想不到,满朝相公也不见得能使出这般手段。
  对此,赵维淡然一笑,“怎么就不能是我?”
  “真是你?”赵晔不确定,“短短两年,尔性情甚异,几乎让人认之不出了。”
  “是啊!”赵维难得与赵晔意见一致,“我自己也觉得,变化很大。”
  这两年来的变化,让赵维自己都吃惊,这都是张师父的功劳。
  “不说这些。”赵维话锋一转:“于东瀛咱们尚可以智取胜,但再往前走,光靠谋略可是不行了。”
  直视赵晔,“你有准备吗?”
  赵晔一窘,“何,何需准备?”瞪圆眼睛,“难道尔真要与元人开兵不成?”
  赵维一听,登时乐了。
  “咱们回来就是与元人开仗的啊!不打起来,百姓怎知咱们回来了?不打起来,怎么让义民重捡希望?”
  略带调侃,“醒醒,孩子!咱们回来,就是要闹出点动静的啊!”
  “闹就闹!”赵晔不肯示弱,强撑回话,“你那般怪笑是何用意?本,本王又不怕与元人一战!”
  “呵。”赵维淡笑,负手看向有些阴郁的海天之景,五官渐渐凝固,甚至有些深沉。
  “赵晔...”
  “做甚?”
  “害怕不丢人。”
  “什么丢人不丢人?本王不知你在说什么!”
  “我也害怕,怕的要死!”
  “......”
  “然生于此时,不论怕与不怕、想与不想,你我都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赵晔皱着眉,有些窘迫,“你到底要说什么?本王再说一遍,我不怕!”
  “不怕就好。”赵维转头看着他,“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可以怕,甚至可以躲,无关大局都没问题。”
  “但是,若有关乎成败之局,你若萎靡,我会宰了你!”
  赵维语气越来越重,最后那句我会宰了你,更是杀气森森。
  赵晔面色苍白,不由倒退一步。
  “我...我......”
  他想继续嘴硬说“我不怕”,可对上赵维那杀人的眼神,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终用微不可闻之音,喃喃一句,“知道了......”
  赵维看着他,缓缓点头,不再为难赵晔,露出笑脸。
  “你还是把救难英雄的名头还给我吧,那样能活的长一点。”
  赵晔无语,“不是说好,早就还你了。”
  正说着,马小乙自舱中出来,来到二人身边,“四哥,接下来去哪?要早作打算。”
  赵维一凛,说出两个字,“崖山!”
  赵晔一怔,“又是崖山?”
  马小乙却是一喜,因为他爹就在崖山。
  准确地说,是崖山所属的广东新会。
  ......
第56章
又是崖山
  公元1259年,第四位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后世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下。
  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对汗位展开争夺,最终忽必烈名义上取得了大汗之位,但却并不被多数蒙古宗王所认可,直接导致了大蒙古帝国的分裂。
  于是,便形成了后来的四大汗国与大元王朝的格局。
  元朝脱生于大蒙古帝国,忽必烈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大元政权与中原文化相融合,以彻底站稳脚跟。
  刚一登基,便取义汉学“中华开统”,首次于蒙古帝国使用年号“中统”。
  随后,又取易经“大哉乾元”将国号改为“大元”。且沿用科举、重用汉臣。
  可自大蒙古时代传习而来的军事制度,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的。即使伪装得再像一个儒家王朝,本质上却还是军事帝国。
  而军事帝国的本质便是用掠夺来实现财富增长,不断地从战争中获利,来满足军事贵族的欲望。
  这当然无可厚非。
  无论欧亚,还是古今,马其顿、奥斯曼土耳其、蒙古帝国,还是后世的殖民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便在于此。
  而对于一些民族保护意识不强,甚至习惯被征服的种族来说,更不成问题。
  像是被突厥人改了宗教的阿拉伯地区,被无数个主子蹂躏过的印度半岛,包括美洲、非洲的原住民,被统治个几百年,反正在政体彻底腐化之前,很难被推翻。
  但是到了华夏,就要另说了。
  自从陈胜、吴广两位“哲学家”高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天起,就好像给华夏民族注入了一抹重要的灵魂元素。
  那就是,做人别太过分,否则弄死你!
  它又与儒家的隐忍相融合,形成了这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质。
  懦弱与不屈两种水火不容的性格同时存在,交缠数千年。
  从古至今,华夏百姓表面上看,皆是平和好善、懦弱好欺的样子。可一但被压迫到了极致,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却可让任何对手胆寒。
  上面说了,军事帝国的本质就是掠夺。即使忽必烈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个事实,但事实就是事实,军队打仗就是为了抢夺财富。
  举个例子,宋军的老对手“阿里海牙”自元军荆湖南下之后,便是湖广战场的重要将领。
  这位从南下那天开始,就一路杀一路抢。掠夺之财大部分占为己有,民怨沸腾。
  而且,阿里海牙可不光抢钱杀人,他最大的财富其实是奴隶。
  可不管你是顺元,还是逆元,也不管你是不是良人,只要让他看上的,一律抓为私奴,成为他的个人财富。
  纵横湖广数载,这位元朝大将手中田产无数,奴户更有数万之众。
  你就说,他祸害了多少人吧!
  而且,阿里海牙绝对不是最贪的。自南宋败逃之后,元军将领所过之处,几乎就是三光政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