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612

  信使,“什么条件?”
  赵维,“你们要把真金活着带到我面前!”
  信使,“你说什么胡话!殿下要我们降,怎么可能不活.....”
  话说一半,猛然怔信,一脸骇然的看着赵维,“不,不可能!”
  赵维再次鄙夷,“本王不喜欢和莽夫打交道,正是因为如此。一点小事都想不通透,处处要人提点吗?”
  “大元的太子只有战死!!东宫才无过错,铁穆耳才能顺理成章的以太孙之名继承皇位!”
  信使:“......”
  信使脸色煞白,“不可能....不可能....殿下不能死!”
  “对嘛!”赵维大乐,“不能死就对了,你只要记住,回去之后,告诉你的袍泽们,你们的太子殿下不想活了,得让他活着啊....”
  “这才是东宫忠勇的本份!去吧!无论又什么方法,把让真金活着。我相信你能办得到...”
  露出一排白牙,“还别说,本王又开始喜欢莽夫了呢!”
  待信使回去,江钲等人这才迫不及待的围拢过来,个个瞪眼看着赵维,“你....你早就知道真金这一手了?”
  赵维翻着白眼,“之多明显啊?即不路,也不攻,只等我来送他上路?真金还没绝望到那个地步。”
  “那你为什么不阻拦!?”江钲更是不解,“任由元人的主力和农户撤走?你图什么啊?”
  大宋的敌人是大元,能吃掉多少就吃掉多少,这还要说吗?
  不想赵维却道:“一共就二十万人,吃掉了就美了?不见得吧?”
  解释道:“吃掉这二十万人,元朝固然在扶桑受到重创,可那又怎么样呢?有这二十万人大宋就打不了了?”
  “能打!而且依旧占尽优势。”
  目前来看,大宋在扶桑已经是绝对的霸主地位了。但是这和大宋复国中原是两回事。
  扶桑再大,再好,也不是祖地。中原才是最终的目标。
  所以,赵维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这二十万人其实没那么重要。
  毕竟大宋拿下新都城已经没有悬念,加上长城的修建,未来元朝和几大汗国都将被圈禁在北美北部一小块区域,影响不大。
  而中原才是长远的目标!
  至于中原的局势,南方还好说,元朝占领的时间不长,但是北方呢?离开汉人的统治最短的河南河北东山几地也有一百多年,最大的燕云已经快四百年了!
  将来大宋如果打回去,就算再次夺回南方,可是进军北方又将是另外一回事。到时宋元的态势会正好反过来。变成宋军无根无萍,元人却是依托群众力量。
  所以赵维必需要为可能到来的那一天做准备。
  “这二十万人灭了,真金必死!谁都救不了他,他的太子之位也必然异主。所以真金不能死!他还要当这个元太子!”
  “为什么!?”众人不解,“为什么一定是真金呢?”
  赵维,“很简单,从你们的角度来看,如果宋元之战再次进入一个僵持的局势,那你希望忽必烈死后,他的那些儿子,哪个做皇帝?”
  “这.....”
  好吧!
  这个不用想,肯定是真金,真金是忽必烈的继承人之中,唯一一个崇尚汉学,愿意汉化蒙古族的。也是唯一算得上心慈手软的。
  剩下那几个,不是回回教徒,就是铁杆的大蒙古崇拜,他们当皇帝,天下好不了。
  只不过....
  赵昺心头生出一个疑问,“皇叔,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按照咱们原本的计划,元朝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了,将来打回去,多半也是雷霆之势,横扫天下。何必想的那么远?”
  “而且为了一个几率就做准备,值得吗?”
  “值得!”赵维很认真的点头,直视赵昺,“记住!你是皇帝!你的职责不是估算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而是要做好准备,扛下那看似很小几率的失败!”
  “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赵维的意思的很明白,不能光看好的地方,一但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
  做为谋局者,要关注的反而是失败了怎么办?出现变数怎么办!
  也只有这样,一切顺利自然是好,可不顺利之时也不至于慌乱。
  “哦....”
  小赵昺又被教育了。
  当皇帝好累.....
  而那边赵维也不再多说赵昺,毕竟一圈儿都是人,得给他留点面子。
  看向高坡,此时元军已经开始走出工事,举着白旗,陆续投降了....
  远远的....就见刚刚那个信使,与另外几个蒙古汉子,五花大绑着一个中年男人。
  赵维一看就乐了。
  你看看...莽夫有时候也挺可爱的呢。
  .....
第280章
找个后妈呗
  真金被自己人绑下了山坡,直到此时他也不明白,怎么会是这样?
  太子殿下本来谋划的好好的,南哥儿被俘已经无力回天,他管不了了。只要铁穆耳跑回北边,他这边的农户和主力元军全身而退,那这一仗即使惨败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远远也算不上惨败。
  细算一下就知道了,元军真正损些的有什么。
  南哥儿所率的是钦察联军,是那海的部众,即使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也是那海损失。
  铁穆耳那边两万元军,两万钦察联军,即便被赵与珞吃掉一些,就算一万元军吧,再加上他这边负责断后的一万精锐,算下来,元朝这一系列的大仗下来,也才损失了两万主力军。
  换来的,却是八万主力和十万农户的安全撤离。
  这个代价真的不大。
  反观那海的钦察联军,还有北条时宗却是亏大了。
  那海带到扶桑二十万人,现在只几万人还着。
  而北条时宗更惨,人家是媳妇被赵维抓了,十万援新都的大军一个没回去。偷袭西雅图的水军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连带被大宋的余怒扫了所有沿海市镇。
  估计,时宗天子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其中还有一个附带好处就是,北条时宗虽然丢了媳妇,失了军队,毁了城镇,可是经此一战,时宗朝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依附元朝,成为元朝挡在大宋前面的缓冲国。
  这么算下来,元朝还是赚了的。
  当然,元朝赚,不代表真金赚了,毕竟把闺女和自己搭进去了。
  可也不是不能接受,真金的理想状态就是,他战死在新都城址。
  这样一来,朝廷不会再追究他战败之罪,相反,太子殉国,拼死为老爷子保下了扶桑基业,反而有功。
  那么,铁穆耳的地位也就算稳了。
  真金一个病秧子,有今天没明天的主儿,拿他的命换这么多东西,还不值吗?
  让八百残卒去投降,则是真金在大事决断之后的恻隐之举。
  这些忠卒陪他从草原打到中原,从中原打到扶桑,都是太子东宫的家将,实在不忍悉数战死。
  所以才有了下山投诚的这一幕。
  真金都想好了,只要宋军接受投降,他亲眼看到这些忠卒有一个安身之所,那世间再无牵挂,可以坦然赴死了。
  可是,没想到,怎么就下去一趟,回去就不听话了呢?
  那个送信的信使回来之后,也不知道和底下人嘀咕了什么,然后二话不说就把真金给绑了,扛上就往山下跑。
  把真金急的啊,嗷嗷大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