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612

  阿丹称喏继续道:“叛宋所在,东西皆是大洋
水路四通。周遭金银甚多
农田无忧,林木亦属遍地
独缺铁矿。目前
无论农事或兵戈,皆由铜造。”
  “铜器?”忽必烈再疑
“就是汉人古籍所言之青铜?”
  阿丹点头,“正是此物。汉人古匠技艺高超
古时以铜铸器
巅峰可达金铁之坚,尤为强悍。不过,青铜之法甚繁,费时费工
且造价远高于铁
所以精钢问世之后便被汉人所弃。”
  “如今扶桑缺铁若渴,无奈之下,只得重拾铸铜之法。”
  “是吗?”忽必烈干笑。
  如今的汉地已经难见青铜古兵,忽必烈更没见过,只闻书中所云。
  不过
忽必烈觉得书上有点夸张了,认为铜器不太可能做的如钢铁般坚韧。
  就算能
也一定不如钢铁,更不能成军装备。要是这样的话
却是不足为虑。
  略带几分嘲讽,“选来选去
跑的倒远
却选了这么一块缺铁之地
也不知道宋人到底怎么想的。”
  陈丹接话,“陛下不知,扶桑似乎极缺铁矿,宋人南北探寻数千里,也没找到一处大矿。小矿倒有,但埋地极深,几乎没有开采的可能。”
  “哦。”忽必烈听的有趣,若是这个原因,倒是怪不得宋人。
  “继续说。”
  “喏。除了缺铁,还有就是,叛宋所在周边,也有当地土人部落若干。”
  忽必烈一听,眉头再皱,“多吗?”
  如果土人众多,也是个麻烦。
  却闻阿丹道:“详报上没有特意提及土人具体数量,只说有少量土人。奴婢猜测,当和东瀛碰到的情况差不多。”
  前年元朝就对时宗朝,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国做了详细的评估。
  其中也有关于当地土人的探查,上面说,百里无一户,时宗朝阔土千里,只遇土人十余万。
  忽必烈一想,同属扶桑,又没有特别提出,那极大的可能是与时宗朝的情况差不多。
  看来,扶桑之地,确实人口不多。
  这么说来的话,大宋周边也就几万到十几万的土人,也是不足为虑了。
  “还有吗?”
  “有!赵维去年十月归去,一到就夺了陆秀夫、陈宜中,以及江钲的权,专持朝政。励志两年之内,向时宗朝以南增兵若干,建立守势。”
  此言一出,忽必烈又是皱眉,似乎对阿丹的情报极是不满,“若干是多少?”
  阿丹惶恐,“陛下恕罪!此是叛宋机要,奴婢的人无从探听,只知大概。”
  “况且......”缓了缓语气,“况且,宋廷妄图两年增兵若干,实属妄想啊!陛下神武明断,怎么可能给叛宋两年喘息之机?”
  “我大元六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五月入夏之时便可分批东渡。入冬之时,六十万大军便皆可登陆扶桑,宋人哪有两年?最多明年,便可与北宗朝接仗。到时,东瀛败军岂是我大元悍卒的对手?”
  “宋人妄图让时宗朝抵挡一二的诡计,自不成功。等赵维带着人马北进之时,咱们已经俯视扶桑沃土万万里了!”
  阿丹抢白一阵,极力开脱。实在是相距太远,消息闭塞,这也怪不得他。
  却见忽必烈瞪了他一眼,说出一句,“胡闹!!”
  讪讪道:“何时要你这奴婢替朕做主了?”
  “奴婢不敢!”阿丹干脆跪于殿前,战战兢兢。
  “起来!”忽必烈不耐烦,“我大元已废跪礼,你跪个什么劲儿!”
  说完,不理如蒙大赦的阿丹,继续盯着山河图。
  足足过了小半时辰,这才突然出声:“传朕旨意,命张弘范为先锋,五月出征东渡。”
  “领五万汉军,二十万蒙古、色目奴户,带齐牛羊、马匹。”
  指着图中一点,距离时宗朝以北几百里的位置,“于此处登陆,落地建城,向内陆扩散。”
  “喏...啊?”
  阿丹刚要称是,却是愣住。
  只五万兵?还是三等汉军?还不是到地方就打,而是落地建城,内陆深植?
  阿丹都懵了,这,这是干啥?
  要知道,东瀛四岛陈兵60万,一举渡海有些奢望。安全起见的话,分两批东渡,到今年年底也过去了。
  修整一番,来年开春攻打时宗朝,可能来年年底,也就是赵维那个两年之期到的时候,元军都有可能打到新崖山了。
  怎么还弄出个落地建城,一副打持久战的感觉?
  “陛下..确定?”
  忽必烈抬眼,似笑非笑,“怎么?意外?”
  “奴婢不敢!不过,确实看不懂陛下的心思。”
  “看不懂?”忽必烈玩味,神情之中,有几分寂寥又有几分享受,“看不懂就对了!”
  此时的他,不像是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倒有几分无敌剑客难求一败的意味。
  正如之前,阿丹也看不懂忽必烈为什么不气阿难答自保,不气阿难答有算计,却骂他混账、不成器一样,也是让人看不懂。
  “呼......”长出口气,忽必烈靠于龙椅之上,仰面看着大殿之顶。
  “你说...赵维为什么敢离开巴蜀?”
  “这......”阿丹一窘,却是不知道皇帝为何突兀一问,“奴婢不知。”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吗?”
  “奴婢不知。”
  “所以...你们不懂!”忽必烈老目苦涩,“不懂朕的心意!”
  这话让阿丹无话可接,犹豫半晌,“陛下的心意不就是..覆灭叛宋吗?”
  “叛宋?”忽必烈笑了,笑的更加苦涩。
  “这个只剩十几万人的残宋,远遁万万里,真值得朕为其劳师动众?”
  阿丹更惊,“不是还有...东瀛...还有扶桑万里疆域吗?”
  忽必烈却言,“我大蒙古帝国,西征万万里,越过高山荒漠、拔除一座座城池,疆域横亘天下,可曾需要倾国之力,两年拿下东瀛,停止一切对外战事,把所有的精锐之师都聚集到东瀛?”
  阿丹:“不,不曾......”
  确实不曾。
  蒙古帝国最强盛的时候,西征欧亚也不曾这么着急、这么兴师动众。
  阿丹皱着眉头,“那陛下这是......”
  阿丹越想越不对,不合情理。
  忽必烈既然知道这回有杀鸡用牛刀的意味,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而且,之前打东瀛有多急?那可是从各行省调兵、调粮、调钱。本可以缓一缓,省下不少的一仗,却是只用不到两年就打完了。
  而且,从战果上来看,大元虽然拿下了东瀛四岛,可却让北条时宗跑了,领着五十万人先一步去了扶桑,成为了后患。
  这么算下来,忽必烈是亏的。
  可是,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来的时间,为什么又要缓下来?明明可以今年就举师东渡,为什么只让张弘范带着三等汉军和农奴先过去种地、建城?
  这太反常了吧?
  那边忽必烈依旧是一脸寂寥和享受,又问出一个问题,“你知道,赵维为什么把阻敌的时间定在两年了吗?”
  “为...为什么?”
  忽必烈一声冷笑,“你们真的是太不懂朕了,却是那个混蛋最明白朕的心意!”
  说出一个惊天答案,“两年之后,他要拦的根本就不是朕的六十万大军!”
  “那他......”
  “他要拦的,是北条时宗的五十万惊恐之国!”
  “啊?”
  “哼!”忽必烈冷哼,“知道他为什么要拦北条时宗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