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612

  再说了,我们有那么威武吗?自己怎么都没发现呢?
  至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那就更别提了。
  一个个心潮澎湃,甚者捶胸顿足,恨不得他们就是文履善,就是张君玉。
  唏嘘长叹,“如此壮阔际遇,竟不能亲临其境,实乃人生大憾!”
  “哀矣!悔矣!!叹矣啊!!”
  至于江钲和陆秀夫,更是加深心中所愿。
  我要回去!!我要入蜀!!我要踏平重庆!光复成都!!我要顺着三峡天险直入荆鄂,一统天下!
  倒是陈宜中没那么激动,老货还有点庆。
  幸好我没在,否则不得吓死?多险啊?
  结果,那边赵维讲的生动,却把陈与权那点小心思全看在眼里。
  话锋一转,“巴蜀局势已定,治下六城。分别是,钓鱼为军政之首,居中而立。凌霄、神臂二城扼守重庆、成都之间,切断二城往来。青居、牛头、礼义三城为后方,屯田养民积蓄力量。”
  “如今,六城之地有民七十万、且不断有巴蜀,甚至川外宋民涌入,不日便可过百万!”
  “军十万,皆为久随战阵之老卒勇士,无惧蒙元之军。”
  “另外,重庆虽未染指,但却已入重围。待时机成熟,随时可取之。”
  “巴蜀形势一片大好,我天宋复国可期!!”
  !!!!
  嗡的一声,文武群臣皆是议论开来。这样的局面,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的。
  宁王归宋,成果卓著啊!
  众人议论,“原来只当宁王立足巴蜀,也只不过夺得一两座山城罢了,定是寸步难行。可没想到,已经六城归宋了?”
  ......
  “这哪是简简单单的六城?这是有讲究的,这六城连城一片,已然不是孤城,大有可为啊!”
  ......
  “是啊,合围重庆,随时取之。只要重庆一到手,那元再想拿回,却是比登天还难。”
  ......
  “也不是吧?之前巴蜀山城不就被元军一一攻克了吗!?”
  ......
  “不一样!原本是巴蜀无援,山城缺粮。所以元军围城断粮就可慢慢攻克!可是现有扶桑土豆、玉米红薯等物为济,元人再想围而不攻却是没有任何效果啊。”
  ......
  “那这么说...自巴蜀反攻,前景可期?”
  ......
  众人议论,那边陈宜中听在耳中,心说,一群棒槌!!
  这哪是前景可期?这是前景一片光明啊!要真像宁王说的,那复宋大业真的会从巴蜀迈出第一步了!
  陈宜中有点改变主意了,他也想回去了。
  主要是,回去没啥危险,还身处大潮之中,波澜壮阔,这便宜凭什么不占?
  不像在扶桑,你干的再起劲儿,也就是种地造船,和土人打交道。
  就是个后勤,能有什么出息?
  好吧,陈与权有点动心,看着文天祥、谢叠山那老几位,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这可都是奠基之臣啊!功劳最大,谁也比不了了。
  可是,放眼从前,这几个人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赵与芮就是个闲王,还是降的元的闲王。
  谢叠山更是连入中枢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一个教书先生。
  至于文天祥,虽然名气不小,可是在仕途之上,也不是什么实权高位的人物。
  陈宜中瞧不起陆秀夫,那是因为陆秀夫资历不够。
  陈宜中身居宰相的时候,陆君实还只是一个参议官,后来当了司农丞。在陈宜中看来,也就是个后辈小弟。
  可是现在,陆君实爬到了他上面,这让陈老爷很是不爽。
  当然,也仅仅是不爽,分寸陈老爷还是有的。国之危难,有不满也只能装在心里。
  至于文天祥,还不如陆君实呢,就是弟弟中的弟弟!
  可是,你看现在,往那一站,陆君实都要矮他半头。
  凭什么?
  凭的就是巴蜀开创前景的功绩啊!
  所以,陈老爷也想回去。
  他知道,他可能永远也没机会超越文天祥了。呆在扶桑,可能连越超陆秀夫都没机会。
  毕竟,这些年,陈老爷可以说是蹉跎而过,未立寸功。
  元人打临安的时候,他没陪在赵昺身边,他跑了。
  去越南借兵,没借来,还弄的像临阵脱逃似的。
  到了扶桑,和印第安人外交,他没忍住,又让宁王抓了把柄。可是人家陆秀夫...半夜跑回来了。
  也正因为陆秀夫半夜跑回来了,杨太后才拥他为首相,他陈宜中为副。
  陈宜中心里不甘啊!
  可是,他没机会了。在扶桑,很难有超越陆秀夫的机会。
  所以,他要回去。
  现在回去就是摘果子,而且是最先吃到果子的人。
  再晚,等宁王大局已定,功盖当世,那回去也只能当绿叶了呀。
  想到这里,陈老爷看了看昨天熬了一宿的奏折,来了句,“什么破玩意!?”
  胡乱往怀里一塞,再不多看一眼。
  还制定什么方略?回到巴蜀,坐在钓鱼城里再制定也不迟嘛!
  陆秀夫、江钲也是同样想法...现在提这些不合适,还是先搞定归国这个事儿再说。
  那边,赵与珞把陈宜中、陆秀夫,还有江钲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包括别的官员也是神情易懂,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想回去。
  赵与珞无语地摇了摇头,你们啊,真是太不争气!
  那混蛋小子还没出招儿呢,怎么就...就都掉坑里了呢?
  照这个态势,一会儿都不用什么举荐不举荐的,这帮人为了回去就得打起来。
  到时,赵维再按商量好的举荐陆、江、陈三人。
  呵呵,这哥仨不但乖乖入瓮,甚至钻进去了。
  赵维把盖封死了,哥仨还得说句,“谢谢啊!”
  再给赵维送点礼,表示一下感激。
  成王殿下在这自行脑补,那边果然。
  赵维见火候差不多了,给叠山先生使了个眼色。
  谢叠山竟向赵维摊了摊手,意思是,还有我出来的必要吗?
  随后上前一步,“臣...有本奏!”
  上首赵昺一见,自是客气,“谢卿请讲。”
  叠山先生:“臣以为,巴蜀大局已定,重庆重镇指日可夺,是为复兴社稷之基!臣上请陛下,下诏归国,于重庆创设行在,君威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