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612

  结果,孙天虎吓了一跳。
  只见江面上,正有两艘战船向水军码头倾泻火器。什么小钢炮、一窝蜂,还有回回砲,在夜空中划出无数道火线,声势甚大。
  只两条船的火力,就赶上元军几十条船的威力了。
  这让孙天虎更不明白了,守城...守城不应该是从岸上往江上打吗?这分明就是攻城好不啦?你演练攻城做甚?
  就这样儿,孙天虎等人又绕到钓鱼城的北门——出奇门出城。
  引路士卒把他们扔在城外就不管了,真把他们放了。
  “走吧!若在合川停留,定斩不饶!”
  众人如蒙大赦,一哄而散。
  之前宁王嘱咐他们对元人说的话,有些早就扔脑后去了。
  逃出生天,谁还替你卖命?元人那更不用说,反正手里有金子,到哪不过好日子?
  只有少数几个人另怀心思。
  像是孙天虎,他觉得宁王说的对,给元人卖命辱了祖宗。可给宋人卖命,不辱祖宗也能拿钱,多好?
  拿了人家十来斤的金子,总要做点事儿,否则心里不踏实。
  所以,他决定去重庆,按宁王说的,把话传到,也算对得起厚赏。
  但是,也有心黑、贪得无厌的。拿了赵维的钱,还想卖了赵维,再拿一笔。
  打算到重庆把钓鱼城的真实情报告与元军,再找一笔赏钱。
  这样的人少,但也不是没有。
  最终,有三人向重庆方向行去,各怀心事。
  而到了重庆,孙天虎和另外一个人是按照赵维教的说的。
  还有一个一点没含糊,把赵维卖了个干净。
  一共就三个人,各执一辞,重庆方面信谁的?肯定有人说假话啊?
  而且,哪边的假话都有可能。
  怎么解决?大刑伺候呗!
  结果一上刑,孙天虎立时招架不住,全说了。
  和之前说真话的那个分毫不差,更加印证了真实性。
  “钓鱼城现在居然有六万兵马?还让细作使反间之计混淆视听?”
  “更纳闷儿的是,他们明明是守城,演练攻城做甚?”
  “不会是...想攻城吧?”
  把重庆的将校们吓了一哆嗦,他们要打重庆!?
  ......
第151章
草率了啊
  打重庆......
  不演练守城,而练攻城,那它能攻哪儿?钓鱼城除了打重庆,也没有别的选择啊?
  元人没有想到,凌霄城可以调动五万兵力入驻钓鱼城,显然是已经放弃了凌霄城守备,要孤注一掷了。
  可是,这让重庆落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因为速不答对凌霄城的势在必得,除了自陕西行省调兵入蜀之外,还征用了川西侬、僰各族的土司军,以及泸州和重庆的军力,这才凑齐了二十万大军,围困凌霄城。
  也就是说,重庆现在的兵力很有限,只是五万余。
  本来,钓鱼城如果只有几千兵众,那么重庆派军几万军力围困,还勉强可行。
  可是,六万之众?就算弃重庆不要,也围不住啊!
  而且,钓鱼城除了兵力数万,还有回回砲、小钢炮和那种万箭齐发的火箭,重庆可是吃过苦头的。
  这样的前提下,别说围困,能不能守住重庆都是个大问题。
  重庆万户所万户,也就是突烈忽儿死后暂管重庆军务的最高长官不敢怠慢,急忙向已经兵抵宜宾的速不答去信,说明钓鱼城的情况,请陕西王相定夺。
  速不答接到重庆求援之后,也吓了一大跳,六万之众?
  钓鱼短短一年,竟有六万带甲?这不可能啊?
  别的他心里没数,可是为了攻打凌霄城,速不答已经筹备了半年多,凌霄城里怎么可能发得出五万多兵去钓鱼城?
  假的!一定的是假的!!
  所以,速不答的回信是原定之策不变,十月初,重庆依旧点兵四万,兵临钓鱼城。
  而他这边,也还是二十万大军直取凌霄城。
  速不答毕竟是老将,身经百战,用几个细作弄什么反间之计就想骗过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事实上,赵维也没想用几个细作就成事。
  要是几个细作就把事办了,那速不答不是好骗,而是他蠢,也不配总领巴蜀军政事。
  那十几个细作只是一个引子,是在速不答心里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呢!
  九月末,元军举大军二十万、砲石兵械若干,到达凌霄城下,开始对凌霄城的攻打。
  战事第一天便进入到白热化。
  元军以回回砲为主,各式箭楼、云车等巨型器械一齐上阵,对凌霄城发起总攻。
  可是,由于凌霄城地势太过险要,收效甚微。
  但速不答也不算亏,因他的目的并不是一举攻下凌霄城,而是探一探城中虚实。
  即使不相信凌霄城能有五万兵马支援钓鱼城,可是出于统帅的谨慎,还是要全知城内情况才好。
  可是,这一探。
  从第一天的战况,以及城中射出的箭矢、擂石,还有城头兵力来看,凌霄城守军绝不足三千。
  这让速不答心头一颤。
  难道...真的是举城撤到了钓鱼城?只留几千人就拖住了他的二十万大军?
  带着这样的疑问,速不答改变了战略。
  不等僰人的攀岩高手到阵,便不惜代价地对凌霄城发起了猛攻,意图早日拿下凌霄城。
  可是,凌霄城就像一顶陈列于山巅的皇冠,哪有那么容易攻破?
  在原本的历史里,元朝也是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在僰人攀登高手的辅佐之下,才攻破了这座大宋最后的城池。
  而现在,二十万人,只靠回回砲和云梯上城,连城墙都摸不着,巴蜀地险之利被宋人利用到了极致。
  一连打了半个月,虽说让城中宋军绝不好受,但也几乎不见成效。
  速不答急了,“令川滇土司速带僰人上阵!一个月!一个月还不见到阵,本帅必要问责!!”
  原本说过年底到阵的僰人,却是提前到了十一月。
  与此同时,重庆方面硬着头皮施行速不答之令,于十月初发兵钓鱼城,例行围困之务。
  可是,大军还没到钓鱼城下,刚过碚州,便遇到了宋人的江防部队。
  数十艘民船改装而成的军舟,载着一窝蜂和小钢炮,利用射程优势,一个照面就打沉了元军的数艘战船,损失近千人。
  而且,宋人几乎是不要命的阻击元军,火箭、砲石倾泻而下。
  沿江两岸更设有砲阵,元军只前行二十余里,便被狙击十余次,损失甚重。
  曾亲眼见过突烈忽儿被轰的到处都是的重庆万户所万户,不敢再往前走了。
  这样下去,能不能到钓鱼城下都是问题,更别说围城了。弄不好,自己也得到处都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