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校对)第7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1002

  比之当年的穰侯,有过之而无不及。
  岂有不让他万分欣喜的道理。
  李斯接着说道:“武侯,李斯多日思考,恰好想到了一件事,或于武侯有所关系,也许,和太后亦有关系。”
  苏劫惊愕的问道:“何事?”
  李斯笑道:“武侯有所不知,武侯覆灭三晋的时候,朝中一片哗然,大王欣喜之下,于群臣商议,最终决定在秦法二十爵上增设一个世袭爵!将此爵赐予武侯,成为秦国数百年来,第一个世袭侯爵,代代相传。”
  李斯接着说道:“武侯凯旋之日,次日大王便准备封赏,可是,因为李斯当晚的一番话,大王收回了这一次的封赏的决定,李斯问之为何,大王虽未多言,但是李斯看的出来,大王似乎另有考虑!如今想来,怕是和太后有关,大王应该是找到了更好的封赏办法!”
  苏劫问道:“那你为何认为和太后有关。”
  李斯想了想说道:“这,只是属下的猜疑,大王对太后和武侯,至情至性,武侯和武太后,却终归还是虚名,大王聪慧,当日,李斯便看了出来,大王其实,并非全然不知,既然知道,又答应武太后的名号,那如何会不考虑,将来或可,以虚化实呢,只是,大王有诸多顾虑,之后的事,绝非李斯能够臆测到的。”
  苏劫听完。
  内心深处陷入了一片震荡。
  嬴政是始皇帝,创下了千秋伟业。
  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说,嬴政有时候,有些傻傻的。
  就好比他对蒙氏赵佗这样的人说,将来秦国若是遇见了大难,你们不可勤王,好好的替朕守着边疆,就好比,他要修长城,宁愿背负骂名,也要把英名留给他的将士们。
  可是,偏偏就是这些在他人看来的傻傻举动,却让臣子们发自内心的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苏劫有时候,也是猜不透嬴政的心思。
  总体来说,苏劫大体能猜到的便是,嬴政宁愿自己背负骂名,也不想身边的人背负。
  那这一次。
  嬴政又想做什么?
  忽然,客殿外,盈盈走来一道身影。
  苏劫抬头一看,顿时起身,道:“夫人!”
  连忙迎了上去,让杜莎安坐在身侧。
  见杜莎神色有些不定,欲言又止。
  李斯连忙起身道:“李斯已然打搅多时,夫人前来,想必有要事,那李斯就先行告退了。”
  苏劫道:“不必,夫人,李斯乃是本侯的心腹,无话不可对其说。”
  李斯顿时心头一愣,随即,感动加上欣喜。
  杜莎这才从袖中取出三封书信,都是用绢帛写成,此刻被其一一摆在了面前,道:“昨日,夫君不在府中,妾身得到了三封书信,其中一封,来自颍川,另外两封来自寿春和蓟城,妾身看后,蓟城的信到是作罢,但这颍川和寿春的书信,却是事关极大。”
  杜莎这么一说。
  苏劫和李斯不由相互看了一眼。
  寿春的事情,苏劫已然若有所思,算算时间,也必然就是李嫣嫣已经诞下孩儿了,这怕是好事,当初费劲心思,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
  可是杜莎看起来,却半点没有欣喜。
  颍川郡,如今有假守腾和郡守韩非,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劫将其中一封拿起过来。
  将其展开,细细看去,其中写的便是蓟城准备大举陈兵易水,其目的是想要挟制雁门郡,让其有腹背受敌之感,并言到长白关燕国举全国之力,已然开始大势兴建,如今就等着雁门关大乱,好获渔翁之利。
  苏劫扫了一眼。
  这个结果乃是必然,也就是等着李牧打败胡人,便可开始收拾燕国,算不上特别重要的事。
  随即。
  苏劫打开了关于颍川郡的绢帛,定眼看去,“什么,儒家作乱?孔鲢是谁?”
  李斯闻言,顿时说道:“李斯在楚国的时候,曾见过孔鲢,其乃孔夫子的后人,多住在楚国孔庙!”
  杜莎说道:“这件事,想必明日就会在朝中公论,这封书信,乃是韩非以私人名义让人送过来的,想必是想提前让夫君知晓这儒家作乱的其中原委。”
  当初。
  苏劫攻下韩国,并将其设立为颍川郡,为了安抚百姓,实施秦国的郡县制,嬴政,便特地让韩非去做了颍川的郡守,用来考量。
  苏劫细细看去。
  心中是大为吃惊。
  这儒家什么时候,跑出来,横插一脚?
  苏劫看完,随即将绢帛递给了李斯,道:“你于韩非,本是多年同窗,儒家于法家素来不合,以你所见,这背后,可是有何目的?”
  ……
  熊启听着负刍的话,陷入了沉思和震惊。
  他如何也想不到,他还有这么一个弟弟,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民间女子所生,乃是熊完庶出的儿子,在儒家呆了很多年。
  而他的母亲则是昭襄王的女儿。
第六百七十七章
颍川大乱背后的目的!
  熊启听完,惊愕的看着负刍,道:“商君之秦法已行百余年,秦人都未觉不便,朝野亦无修法之呼声,你一无实彻根基,二则变法无名,如此空谈,岂不是徒惹人笑?在说,即便你有心变法,你千里迢迢,身为君父的儿子,不为楚国变法图强,却来秦国变法,这又是何道理,于楚国何利?”
  听着熊完的呵斥。
  负刍半点不动怒,反而说道:“秦人无修法之呼声,到底是畏惧,还是未觉不便,这一点负刍不敢多言,但是,兄长在秦国多年,应该比负刍要清楚百倍,更明白秦法之弊端,昔年,秦法之威,正在应时顺势而生,百年以来,天下大势于庶民生计皆已大变,秦法若不及时修正,势必成为秦国继续强盛之桎梏,素闻秦王英明,他安能不知这番道理,如此告诉秦王,兄长身为相邦,呼声一起,朝野上下多受秦法桎梏,如此一来,岂有不鼎力相助的道理,秦王岂会不变?”
  熊启听完,微微一怔。
  随即冷笑道:“不说秦国,就说春秋战国以来,但凡变法先得明其宗旨,譬如,商君变法,其宗旨便是富国强兵,即便秦法有所弊端,那你今日修正秦法,你的变法宗旨是什么?你的宗旨可于秦有利?秦王如何能信。”
  负刍顿时说道:“修整秦法之宗旨,便是摒弃对内严刑峻法,对外之锐士暴兵,使得秦法以宽刑明法立天下,以富国强兵雄天下,此间区别,兄长可看的出来?”
  负刍一句话,让熊启顿时冷汗密布。
  顿时说不出话来。
  秦国复国强兵雄天下不错,但是宽刑对内,却是闻所未闻的,这无疑是掀翻秦国的百年体制。
  熊启道:“你,你!!”
  负刍接着说道:“此间分野,便是霸道与王道之别,便是商君之法和儒家之治的区别!敢问兄长,一旦秦国变法,对楚国可有利?”
  熊启终于明白了负刍的意思和来意。
  熊启问道:“变法一旦生乱,其余列国必然全力扑来,到时,秦国百年富强便将毁于一旦,负刍,虽然,我不希望看到秦国灭了楚国,但怎么说,我也是秦国的相邦,如何也不会看到秦国在本相手里走到那一步,看在你是我弟弟的份上,我允你离去,今日之言,本相就当没听见。”
  负刍大笑道:“兄长也太看得起弟弟了,却如兄长所言,一旦变法生乱,秦国将会限于危难,但是,兄长都看的出来,其他的臣子,还有秦王就看不出来?”
  熊启转头看来,厉声低喝道:“你什么意思?”
  负刍道:“秦国以王道宽法,此乃秦国必经之路,若是继续沿用法家那一套,社稷如何久存,可是,一旦秦国实行儒家宽法之策,少则二十年,国力虽或会虚弱,但是,满朝臣子却绝不会看到秦国大乱,是以必定会求法缓行,只要求法缓行,目的便达到了,那时候,秦国陷入变法之局,如何去征讨其他国家,楚国在秦国变法的时期,便大兴水军,以大江天险和秦国南北二分天下,秦国失去了覆灭楚国的最佳时机,这样,不也解了兄长的危难吗,到时,作为提出王道宽法的兄长,便可一举成就当年商君功业,成为秦庭里名副其实的相邦,可得天下赞扬,美名流传。”
  熊启看着负刍,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
  负刍继续说道:“此次王道变法,儒家目的仅仅是为了救楚国,非是让秦国陷于乱,而是让秦国陷于繁,非是让秦国弱,实为让楚国强,兄长,可明白?”
  负刍的话。
  深深的打动了熊启。
  秦国变法,未必会弱,弱也只是相对的,相对现在的秦国或许会弱,但相对其他国家依旧还是强大的。
  可是,一旦王道宽法,那朝野上下,所有的局势都会出现变化。
  不仅仅体现在民间,也会体现在对列国的态度。
  熊启说道:“即便你说的有道理,就算,整个朝中的楚国人,都按你的做,可是,这秦庭里,还有宗室,还有秦国本土的臣子,他们若是合力阻止王道宽法,又能如何行事?终乃水中望月。”
  负刍摇头道:“兄长多虑,只要兄长提出,宗室必然会鼎力答应。”
  熊启看着负刍,道:“这又是为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10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