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1227

  李泰听着她略局促的呼吸,就知道她没有像昨晚那般晕睡,便闭上眼睛,平复着呼吸,懒懒地抬手抚摸着她香汗津津的后背,也不说话,享受着欢后的平静,空气里流动的醉人靡香,令他愉悦。
  过了半晌,遗玉方才干着嗓子哑哑道,“你、你好了没有……”
  没听清楚她这声兔子叫,李泰手掌转移到她后腰揉按,想着等下喂她吃喝水,吃些东西,再让她好好睡一觉,慢声道,“什么?”
  遗玉脸上发烧,恨不得就此晕过去,好不容易才又细沙沙开口道,“你好、好了就出来啊……”
  第125章
李泰难当
  冰纹直棂窗临湖开了两扇,湖面爽爽轻风送入室内,吹来静谧的气味,拂动红床纱幔,遗玉蜷在被子里翻了个身,从被窝里腾出半条套着白衫的手臂,侧趴在青红团花的丝枕上,先是发出一声不甚舒服的低吟,挣扎了几下睁开眼睛。
  入目是一片半透明的红帐,不远处的两扇两对的红木山水屏风之间,挡不住打开的南窗外浑然一体的昏黄。
  屋里静的过分,她盯着那黄昏将至的颜色出了一会儿神,白净的脸上渐浮起红潮,随即便转头埋进了枕头里,发出一连串模糊的唔囔声。
  平彤推开门,端着托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绕过屏风,刚将盘子在银足案上摆下,就发现床上动静。
  “主子,您醒了吗?”她是改了口,没再叫小姐,这声主子又比喊王妃要亲近一些,就同阿生唤李泰一般。
  遗玉听出是平彤声音,尽管这会儿她什么人都不想见,但还是侧过头露出脑袋,“嗯”了一声。
  “王爷交待奴婢熬了汤,您要起来喝点儿吗?”平彤说着话,去一旁彩鱼立柜里取了两只软垫,人已走到床边侍候,等了半晌,才见帐里人动,她便适时将两边帘帐挂起来,鼻尖地嗅到一股隐约的靡香,神情局促一下,很快便又恢复正常。
  遗玉一边庆幸早上强叫李泰给她套了中衣才睡,忍住身上不适,一边抬手让平彤把她扶了起来,又在后腰塞了软垫半靠在床头。
  “王爷呢。”遗玉轻声问道,早上李泰喂她不少水,可嗓子还是干哑,说话不能大声,否则便会发疼。
  “正同李管事在院里书房说话。”平彤舀了一小勺汤水,轻吹了几下,送到她唇边,这院里小厨食材齐备,就是各种名贵的补品都装了一只小柜,她昨夜寻到两盒子上等的金丝血燕,晚上泡了几回,又佐了红枣从早上熬到现在,最是适合补身。
  遗玉喝了这么一碗热汤,胃里舒服许多,又移目到窗外那漂亮的昏黄天色上,眼皮子一跳,忽地记起什么来,心里已是有了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出声问道:
  “什么时辰了?”
  “申时过半了。”平彤答完,就见她变了脸色,撑着身子就要起来,连忙放下碗扶住她,道,“主子莫慌,宫里上午来人传话,说是皇上晨起微恙,让王爷晌午不用进宫了,等晚上再去宫里用膳。”
  遗玉轻舒一口气,却在暗恼自己竟然把进宫这茬事给忘了,一觉睡到快黄昏,一面反省一面道,“更衣吧。”
  “这还早,您再歇会儿?”
  平彤劝道,早上她准备好早膳端来送,在房门口就听见里头细碎哭声,只好又将东西端回去,不知两个主子什么时候要吃,来来回回热了几趟。才被叫着送膳到厅里,虽没能进来这道房门,可也知道自家小姐不好过,光瞅那襟口露出来黑青牙印子,就可想一番。
  “不睡了,这就起。”遗玉心里是想躺回床上一觉睡到明天去才好,可现实由不得她任性,想到今日就能直面那皇宫里的人君,便禁不住有些忐忑。
  李世民无疑早知道她是房玄龄的女儿,又有她大哥这么一个原因,这皇帝对她到底是个怎么看法,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是蹴鞠那日威严,一句话就将原本还算宠的蜀王李谙打到穷乡僻壤,叫她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这天下位高权重之人凡几,实则都是这皇帝捏在手心里的一步棋子罢了,不论是李泰、长孙无忌、房乔、以及已经亡故的卢老爷子,太子和蜀王李谙,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在皇权这一点上,她以为,李泰显然要比李世民任何一个儿子都更清楚,也拿捏地最稳,他似乎很明白李世民对他“宠爱”的度量是在哪里,底线是在哪里,他凭借着这份宠,从一个幼年死了母妃又同红庄这等密教有私的庶皇子,登到现在的位置,又岂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风光的?
  遗玉暗叹,人只道他能文能武好善属文,谁又看到他卷不离手时候,红庄苦训时候,只道他受眷留京不必之官,谁又知晓他夜不能寐时候,被刺遇险的时候,只道他有张俊美的皮相,谁又知道他那双眼睛曾有只见一种颜色的时候。
  在知道红庄的存在,听说过那位谨妃娘娘的事后,遗玉又怎么会单纯地以为,李世民对待李泰的宠爱是因着喜欢这个儿子,亏欠这个儿子,说到头去,不过拿他当个靶子摆在人前,时而当枪来使,好叫帝王心术难测。可以说,李泰如今这般,奉是李世民这么多年的“宠爱”逼迫来的,他根本没有权利选择要,或者不要。
  要不要都是死局,所以他才只能争!
  这般想来,她心口又拧了,愿能站在他身边,陪伴他,帮助他,不至于像历史上那个魏王一般,夺位失败,客死他乡。
  ……
  书房中,阿生手中拿着各地传往洛阳,又通回长安的密信,正向李泰回报:
  “三月初三放春后,蜀王谙被遣虢州,有谄媚杨妃者,官六七人私以十车钱帛,约三万赠蜀王携走。初五,楚王宽离京,携妃仆归封地,吴王初六离京,未归安州,而是同齐王一道去了洛阳。齐王李佑去年进京养病时,其舅燕弘智劝其招募壮士自卫,年初结五十好武死士秘密收于府中,藏于京内。又因齐王游猎过度,结交不善,私朋多为奸邪之人,为圣上所知,又改权万纪为齐王府长史,年后一并返回齐州,权履劝齐王善交无果,双方愈见不和。”
  翡翠院的书房搭建在东南一角,窗外环水,空气很好,李泰站在窗边望了一阵,一身鸦青绸衫,长发未髻,蓄在后颈用发带竖起,是比平日看起来的少了几分严肃。
  阿生将手中一叠信纸放下,抬头看着李泰侧背,道:“旭安奉您之命,引诱蜀王这四年以田猎之名,敛财十万还招募壮士五百,那日主子激他嘲圣,给了皇上一个贬谪他又不落疑心之名的契机,蜀王已末,吴王失其臂助,可是要派人前去见一见齐王长史权万纪?”
  “不必。”李泰伸手将另外半扇窗子打开,看着湖面暮色,神情淡淡,“权万纪此人本王早年有交,乃是嫉恶如仇一士,李佑私下自大性蠢,定早将他得罪,初三那天宫聚,权万纪也在——李佑募士结邪之事,父皇必已是那时知。若本王没有猜错,待李谙被贬一事平下便会轮到他。”
  两人出局!阿生眼皮一跳,心口冒出这么四个大字,张嘴道,“皇上近年似乎疑心变重,可要属下将府中一部分死士暂遣别处一避,以免有人谗进累及您。”
  李泰唇边溢出一声轻哼,转过身来,走到书桌边捡起朱笔,就在摊开的一折名册上将几人划去,口中自语道:
  “十年大封,八子获赐,领各州都督,是怕我等京中结党,十一年再封,父皇东宫之时旧部全获,是慰人心,然国公一时增有十数人之多,爵位廉价,又并世袭之,疆土有限,然子孙无尽,如此恩赏,焉能永固。天高地远,安居太极殿中,便可不必忧患吗,安王血训在目,疑?如何不疑。”
  听得他揣摩圣心,如能窥之,阿生心口一跳,头又垂下一些,闭目塞听,这般厉害推敲,却不是他能听的,就是听了进去,也该转眼忘掉。
  李泰语落,沉默片刻,又道:“江南情况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