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1227

  “东都会附近,忽兴起了一首小调,多是孩童们传唱,殿下可有兴趣听听这词儿?”
  “嗯?”
  阿生清清嗓子,又小心翼翼地看他一眼,张口便来:“一等牡丹,三等菊,却将王妃莠草比,惹怒卢姓女,拆破鬼把戏,名是真,评是虚,为利毁人誉,厚颜无人及,好个长孙媳。”
  学完,室内沉默了片刻,李泰将拇指上的戒指转动了半圈,淡淡出声道:
  “这等有趣的调子,别让人埋汰了。”
  阿生就偷瞄着他的脸,从上面看出一种近乎愉悦的东西来,便收回目光,道:
  “主子说的是,属下这就去办。”
  ……
  再说门庭冷清了两年的卢府,在那场及笄礼后,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每天都有访客上门来访,冲着什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魏王盗库一案不了了之,皇上又在这关头赐婚,摆明了是给儿子在做面子,爱宠之意不容质疑,多少墙头草上赶着是想要巴结,原本魏王府的大门不好进啊,可现在多了卢家这道“后门”,谁没个别的心思。
  从四处被人踩,到开始被人捧,卢荣远的心情一日比一日好,卢荣和夫妇更是天天都住这边跑,只是,这天送走了两拨客人,兄弟俩坐在前厅,脸色却不大好看,因为他们听说了,魏王府和礼部已去过龙泉镇下聘一事。
  “你说这是谁的主意,正经的下聘怎就跑到龙泉镇去了,这不是给我们难堪呜?”老大卢荣远皱眉道。
  “岚娘没那么多心眼,倒是小玉,那孩子主意大着呢,”卢荣和不满道,“你没见,那天礼上,她叫下人撵人时候,哪里有将我们这些长辈看在眼里。”
  他这倒提醒了卢荣远那天被遗玉给了个下不来台的事,绷起脸来,沉思了一阵,抬头道:
  “娘娘那里,即已打点好了,我看,还是挑个时候,尽快将书晴送到宫里去吧,听说,年初进宫的那批女子里,有几个很是出挑的,再迟,怕是不及。”
  第68章
名落名起
  坊市间流传着一首耐人寻味的儿歌,长孙家和高家听闻风声之后,怎会无动于衷,可这流言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任凭再阻拦,终究是在知情人的揭底下,让二月十二那天办在卢家的及笄礼上,身为高家长孙儿媳的长孙娴同她那个尔容诗社的所作所为,昭然于人。
  那花草评人的名头,在传开的同时,便招来长安城未及笄少女的抵触和厌恶,尤其是在一位已定的王妃被比做莠草的情况下,谁不怕好好的及笄礼,被那么一群“不要脸”的人给毁了,人人都想做一等的牡丹,可谁也不愿承担得槐枝莠草的风险。
  再加上卢家和长孙家的旧怨被提起,让人连带对长孙家和那高不可攀的尔容诗社都厌恶起来,正如那儿歌所唱——名是真,评是虚,为利毁人誉。
  几乎是在一夕之间,长孙娴的名声和尔容诗社的地位在长安城交际圈子里一落千丈,与其相反的是,则是因三夫人添笄一事,过往被人挖掘,因而名声大起的遗玉。
  范阳卢姓女,曾经名动长安城的才子卢智的亲妹,十二岁便被国子监破格收入,一场五院艺比上得取两块木刻殊荣,写得一手让五绝虞世南都称赞的好字,传说中画公子杜若谨惊鸿一现的成名作《春江花月夜》的题诗人,又似得平阳公主青眼有加,周国夫人、莫夫人、孔夫人三人添笄。
  卢家这位小姐陪同巡外两年,在此之前,京中妇人小姐的圈子里似乎从不见这号人物,可如今被挖出来的一条条,一则则无不说明这位即将上任的魏王妃的不凡之处。
  这下子,原本还觉得魏王同卢家二小姐的指婚不着调的众人,都重审起了这桩婚姻,不论这婚事到底是皇上的主意还是魏王的主见,看来都不是全无道理。
  才女的名头,不是人人都担得起、叫得起的,可遗玉就在成婚前一个月,被冠上了这么一顶“高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话题人物。一时间,单论风头,也只有长孙娴能比,不过是好恶不同罢了。
  “啪!”一记狠狠的拍桌声,叫桌上的茶壶茶水都轻抖了几下。
  “瞧你做的好事!”一声怒吼之后,低低的呜咽声便响起。
  “呜……女儿知错了,您帮帮女儿,将那些流言压下去,不然女儿以后该如何做人……呜呜……”
  “你还有脸哭,长孙家的脸面都要被你丢尽了,亏你能想的出来去人家及笄礼上闹,出了乱子,却瞒着藏着,若早早说出来,又怎能闹野这种地步!帮你?老夫都快要被你气死了!”
  “呜呜……”
  “爹,您消消火气。”长孙夕是头一次见平日温和的父亲发这么大的火,脸都要气青了,拍桌的手还轻轻发抖,连忙上前搀扶着安抚他的怒火。
  “爹……呜……帮帮我……”
  对面坐在椅子上掩面呜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这阵子京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高家的长孙儿媳,长孙娴。在去掉了清高的华服和虚名的遮掩后,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小姐,终于是变成了一名寻常的妇人,会哭,会怕,也会哀求。
  “爹,您也别这么生气,舅公同咱们家又不是外人,这次虽闹得难看,可也不会因此就屈待了姐姐。”一语说中了父亲的担忧,长孙夕一边抚着长孙无忌的胸口一边扭头道:
  “大姐,您先别哭了,这流言蜚语,不去管它,过一阵子,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您忘了两年前艺比那回吗,等事情过去了,谁还能记起。”
  这话,就像一根针扎中长孙娴的死穴,她猛地抬起头,低喝道:
  “你说的轻巧,这次同那次又怎能相比,被周国夫人当众训斥的人,又不是你!”
  “啪!”长孙无忌又一拍桌,“你给我闭嘴。”
  长孙夕全不在意长孙娴的指责,道:“这长安城里的新鲜事多,有一件提一件,一件压一件,你别担心,等有了更新鲜的事,谁还会记得你那件?”
  长孙无忌被安抚着顺势坐下,接过小女儿递来的茶水饮下,总算暂压了火气,道:“夕儿这是怎么说?”
  “爹,您忘了,三月十一便是五院艺比,女儿去年得了两块木刻,今年再多拿一块,也是使得。”
  这话说得轻巧,可是一场艺比连拿三块木刻?藏龙卧虎的国子监自开院以来,还没有出过这样的例子,真叫她做到了,那就真不是小事了,不愁会压不下长孙娴一事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