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第1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227

  她时年二十三岁,来到这大唐整整十九年,还在蜀中小村庄时,粗茶淡饭,以为碌碌一生,岂料有朝一日会贵为皇后,做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只叹命运沉浮,造化弄人。
  “娘娘,吉时快到了,皇上还在紫宸殿等您呢。”
  “走吧。”
  出了含凉殿,已有仪仗等候,宫女二百,俯身跪地,毕恭毕敬,待遗玉拖着长长的裙尾走过,才低头起身,碎步簇拥。
  紫宸殿外,一人立,两人躬身,百人跪地,李泰明冠赭袍,器宇轩昂,翘首廊下,望仪仗来,一眼便见到青袍凤冕,光彩照人的遗玉,目光落定,专注于她一人身上,那深沉目光下隐藏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炙热。
  他也曾想象过她穿袆衣的样子,却远没有此刻见到的美丽,全然褪去了青涩,她早已是一颗成熟鲜美的果实,灼灼其华,一如当年他所预期,成为唯一能站在他身边的女人。
  而他会给她这天下最厚的隆宠,让她能够和他站在一样的高度,俯视世人。
  “臣妾拜见吾皇。”
  “皇后免礼。”
  李泰走下台阶,上前伸手携了遗玉,就近盯着她看了几眼,直到把她看的不好意思,撇过头去,才伸手掠了掠她的耳根,低声道:
  “这身衣裳很适合你。”
  “就是太笨重了,走起路来很累。”
  “乘撵舆?”
  “走走吧,今日天真好,太阳不大,还有风。”
  “许下午会落雨。”
  “啊?”
  两人携手,向宫门走去,身后跟着长长的仪仗,将帝后渐行渐远的交谈声掩在宫廷中。
  番外一:我是卢智
  我生于大业末年的秋天,动荡的隋末。爹娘皆是士族豪门的子孙,拥护太原李家夺了江山。
  娘曾说过,我满月抓周的时候,满桌的玩物摆设,只挑了一把尺子抓来,除了祖母外,一家人都很乐呵,认为我长大后会刚直不阿,我由此得名“直”。娘则给我起了爱称,唤我“智儿”权作长者的寄望,望我能够聪明地长大。
  我倒也的确聪明地成长着,很小气就会背诗书、会讨巧、会看大人脸色,比起小我一岁的二弟,我完全是大人希望的标范,是父亲和长辈们爱重的子嗣,是最适合继承家业的长子嫡孙。
  每个人,这一生的记忆都是从孩提时开始的,我的记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想一想,不是爹宽厚的手掌,也不是娘温暖的怀抱,而是两个女人。
  用下人的话说,她们是我爹的妾,用丫鬟们的碎语来说,她们是狐狸精,小时候常听外公讲山怪的故事,狐狸精都是会害人的妖怪,我记住了丫鬟的话,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意起那两个妖怪的一举一动,倒真叫我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妖怪会对我爹编瞎话,然后我爹就会训斥我娘,妖怪会对我爹哭,然后我爹就会抱着她哄,妖怪会拿点心给我吃,然后哄我喊她姨娘,若是我没有叫,而是把点心丢在她的脸上,爹总会恰巧从旁边经过,然后挨骂的那个总会是我……
  之后的某一天夜晚,当爹用剑指着年幼的我,娘跪在地上求饶,那位尊贵无比的客人笑吟吟地站在一旁,在无数双冷眼中,我才似懂非懂,会害人的不止是妖怪,还有很多。
  后来,娘带着我和二弟逃出了那座大宅子,几经周转,我改了姓,丢了名,拾起了娘给我的爱称,有了新的名字。
  其实比起“直”我更喜欢“智”这个字,我想变得聪明,很聪明,而聪明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刚直。
  落户在小山村,饭很难吃、床板很硬、夜里很冷,没有点心,当然也没有夜壶,然而这些烦恼,都在娘生下小妹妹后,变得微不足道。
  我从小就盼着有个小妹妹,文文静静的,能同我一起看书,同我一起画画,陪着我一个人,而不是像二弟,爬树翻墙像只野猴,我不是讨厌二弟,只是更喜欢小妹妹。
  我很喜欢趴在床上看她睡觉,盼着她有一天睡醒了,突然就会开口讲话,然后我就能教导她识字念书,带她一起去放牛。
  春夏秋冬,这一等就是四年,我个头长的和娘的大扫帚一般高的时候,她还是不会说话,只会咧着一张嘴傻笑,对着喂她饭吃的人流口水。村里人都说,小妹是个傻子,娘会偷偷抱着小妹落泪,二弟常同村里的孩子打架,我知道,他们都信了妹妹是傻子,只有我不信。
  小妹不是傻子,她只是还没长大。
  书上说,心诚则灵,我于是每天睡前都会默默许愿,希望妹妹能尽快长大。
  然后,突然有一天,小妹能开口说话了,我就像从小寄望的那样,教她识字,教她念书,乐此不疲。
  小妹好转,娘和二弟都很开心,但我想,最欢喜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因为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情,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小妹喊我的第一声“哥哥”。那应该是我混乱的童年里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日子渐渐好起来,我们三兄妹一天一按长大,娘脸上的笑越来越多,我做了一个决定,“娘,我要进京。”
  娘说,她想让我留下来,不要进京赶考,县里考试过了,我凭着乡贡的身份,往后在村镇上办间私塾,日子也能过得安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