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721

  “你不是想约个时间,跟他们谈谈,拍关于张纯如的电影吗?”白云飞走在张然身边,不解地道。
  “是啊,我本来是想约时间的。”张然微微叹了口气,“可是面对着她的亲人那悲伤的眼睛,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等等吧,等他们的心情平复了,再来找他们。”
  “也是,这时候谈确实不合适。”白云飞民族主义情绪比较重,非常支持张然拍张纯如的电影,“我觉得拍张纯如是一个好主意。她的名气很大,是《南京大屠杀》的作者,以为她视角来描述南京大屠杀,能够引发更多的关注!”
  “全世界都知道奥斯维辛,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拍了无数的反应屠杀的电影,每年都在拍,各种题材、各种风格都有。南京大屠杀在西方知道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因为我们的作品太少,不能在国际上发声。”
  “是啊,我们没有自己的《辛德勒的名单》,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大屠杀电影。我们的声音太弱了!现在华人导演最有名是李安、吴雨森,还有就是你。他们两个大概不会拍这种题材,能拍出有影响力的电影恐怕只有你了!”
  “你太高看我了,不过我会尽力的!”张然坚定地道。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请等一下!”
  张然和白云飞停步回头,说话的是一对五六十岁的中年夫妇,他们穿着黑色衣服,神情极度悲伤。张然用询问的表情看着两人,不知道他们有何事。中年妇女开口道:“我们是张纯如的父母!”
  张然和白云飞闻言,赶紧躬身行礼:“你们好,请节哀!”
  张纯如的母亲打量着张然,道:“你是张然,《时空战士》的导演?”
  张然恭敬地道:“是的,我是张然。”
  张纯如的父母知道张然,最近华文媒体将张纯如、姚明、张然评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感谢你们前来吊唁,我想我们可以谈谈,纯如的遗愿就是拍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们也希望有人能够实现她的遗愿!”
  张然看着张纯如的父母,小心问道:“我们没问题,不知道你们方便吗?”
  张纯如的父母道:“是的,方便!”
  四人从殡仪馆出来,在附近找了个咖啡馆坐下。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张然才知道张纯如的父母都是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作为科学家,他们能够以比较冷静地态度面对女儿的死亡。
  张纯如的母亲微微叹了口气:“纯如一直希望拍摄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她坚信电影传播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书本。她希望电影要有世界级水准,类似《辛德勒名单》那样。纯如生前为此事筹备多时,始终没有实现,没有电影公司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感兴趣。”
  张然知道张纯如的愿意为什么难以实现,第一,美国观众对南京大屠杀感兴趣的极少;第二,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公司不愿意得罪日本;第三,日本人在好莱坞的势力很大,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老板就是索尼,而华纳跟索尼是联盟关系,好莱坞其他电影巨头也都跟日本公司有合作。
  几年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就遭到的许多莫名的抨击,被扣上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的帽子,说电影把日本人拍成了野兽,甚至把《金陵十三钗》在政协办首映礼都拿出来说事,说是中共的政治宣传片。
  张然知道这片子在拍出来会是什么结果,绝对会被北美影评人围攻。
  不过张然无所畏惧,自己作为中国人,有责任拍这样一部电影!
  张纯如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自己还怕骂么?
  张然很认真地道:“我想拍的是张纯如的传记片,拍她是怎么发掘出《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的,拍她是在怎么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她是真的英雄,应该被记住!”
  张纯如的父母眼眶都红了:“谢谢,我们希望人们记得我们的女儿是一个为了正义、为了纠正错误的历史认真工作的历史家、作家和人权斗士。她的人生虽然短暂,可是却十分值得。”
  张然坚定地点头:“这就是我希望做的。电影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叫《正义天使》。不过我还太年轻,又涉及到南京大屠杀这样沉重的主题,现在拍可能比较吃力,我怕自己拍不好。但如果你们允许的话,我会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准备。直到所有准备都做好,再动手拍。我希望能够把电影拍出水准,然后在全球上映!”
  这并不是张然谦虚,更不是妄自菲薄,电影确实与导演年龄、阅历的沉淀有关。
  83年,斯皮尔伯格买下了《辛德勒的名单》的小说版权,并见到了为了报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倾尽一生讲述辛德勒拯救犹太人故事的菲佛伯格。菲佛伯格问,电影什么时候开拍?斯皮尔伯格回答,十年后。
  当时的斯皮尔伯格真的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这样沉重的电影,即使在这之前他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电影导演。十年磨一剑,也正是有了这十年的沉淀,他才把《辛德勒的名单》拍成了一部杰作。
  陆钏在拍《南京南京》前曾经请教过斯皮尔伯格,当时斯皮尔伯格告诉他,你现在不要拍,你太年轻了,至少要等到45岁后再拍。可惜陆钏没有听,最终把《南京南京》拍成了一部四不像。
  张然不急着拍这部电影,除了积累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担心电影拍出来是《金陵十三钗》的翻版,只在几家影院小规模上映,引不起丝毫波澜。所以,他必须等自己足够强大之后再拍!
  张纯如的父母对视一眼,觉得让张然来拍是对的:“听到你这么说,我们很高兴。你是一个负责的导演,相信你能把电影拍好。纯如在天堂看到这些,也会开心的!”
第397章
收集资料
  2004年11月20日,张纯如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下葬,大约有三百余人出席了葬礼。
  在葬礼上,中国驻旧金山副总领事邱学军专程前往参加并宣读了彭克玉总领事的唁电,向张纯如的亲人表示慰问。
  张纯如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在张纯如的葬礼结束后,张然跟着张纯如的父母来到在伊利诺伊州的厄巴纳市,拿到了很多资料。其中包括95年张纯到南京采访大屠杀幸存者拍摄的4盒录像带,里面记录着9位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
  每盒录像带时长150分钟,总共600分钟,这600分钟的影像资料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留下“活证据”。张纯如的父母拜托张然将这4盒录像送到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他们觉得大纪念馆才是这4盘录像带该去的地方。
  张然向他们保证,一定会亲手将这4盒录像带送到纪念馆。
  传记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并非没有虚构或者想象。
  不过张然想拍的电影涉及到南京大屠杀,必然会被有心人挑刺。就如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样,因为存在一些瑕疵,就被有心人拿来说事,想把整本书的价值否定掉。因此,他希望自己的电影每个情节,每件事,甚至每句话都能够找到真实的出处。
  离开厄巴纳市后,张然没有急着去采访张纯如生前的朋友和同事,而是把从张纯如家人哪里拿到的资历进行归类整理,把人物的行动线整理了出来。张然希望打算以1994年,张纯如到加州库珀提诺参加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会议作为开端,正是那次会议展出的血淋淋的资料,唤起了她对祖辈在南京遭遇的记忆,决定以笔作为武器揭开历史真相。
  11月30号,张然带着一大包资料回到北平。他本希望能多留几天,去采访张纯如的朋友和同事,不过金马奖即将开幕,他答应过侯孝贤要去捧场,不能言而无信。
  这些天张然一直在思考将来该找谁来扮演张纯如,把国内的优秀演员捋一遍后,发现张婧初最合适。这并不因为张婧初是自己的女朋友,而是真的觉得合适。张婧初的脸型跟张纯如比较接近,通过化妆可以化得很像张纯如,而且她的英语很好,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不过张然并没有给张婧初说这事,甚至连自己打算拍张纯如都没有说,只是告诉她,以后有机会要拍一部涉及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张然记得高圆圆拍《南京南京》,因为太过压抑一度患上抑郁症。张婧初现在才24岁,太年轻了,让她过早的碰这些东西不是好事。
  啊——
  张然恐惧地惊醒,身体猛然坐起。室内一片漆黑,只有窗外微弱的光线穿透厚重的窗帘进入屋里。他擦着自己满头的汗水,简直能听得到内心里发出的惊悚的叫声,那是何等恐怖的梦境啊!
  遍地死尸,滚落的人头,刺刀上挑着婴儿,魔鬼一般的日本兵在狞笑。死灰色的天空,乌鸦怪叫着飞远。昔日街市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一座满目凄凉,令人绝望的死城。
  张然感到极度的恐惧,身体微微发抖。大屠杀的场景出现在了梦中,那地狱般的场面就像魔鬼的爪子攫住了张然的心脏,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张然想起张纯如的丈夫告诉过他,张纯如在写《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经常气得发抖、失眠恶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大概就是这样的恶梦吧?
  床头灯突然亮了,张婧初坐起来,看着满头大汗的张然,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做恶梦了?”
  张然冲她笑了笑:“做了个恶梦!我没事,你继续睡吧!”
  灯熄灭了,张婧初搂着张然重新入睡,但张然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是那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
  上午十点,张然接到了青影厂新任厂长谢晓京的电话。谢晓京原来是导演系的系主任,现在是北电的副院长,在邱元旭辞职离开青影厂后,他兼任了青影厂的厂长。由副院长兼任青影厂厂长这个待遇相当高,说明学校对青影厂非常重视。
  张然问道:“谢院长,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肯定有事吧?”
  谢晓京道:“《飞行家》不是准备赴台参加金马奖嘛,到台湾的通行证是学校在帮你们办。这事遇到了一点麻烦?”
  张然一怔:“怎么了?签证没办下来?”
  刚才张然看新闻,就有媒体说《可可西里》的男主角多布杰因为签证还没办下来,可能无缘台湾行。
  谢晓京道:“那倒不是,签证办下来了。不过台湾那边对你这次赴台提了三点要求,第一,不许接近影迷;第二,不许给影迷签字;第三,不许接受媒体采访;如果违反相关要求,五年不许到台湾。”
  张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三点要求什么意思,我到了台湾不能说话?”
  谢晓京解释道:“是台湾主管大陆事务的部门要求的,郑冬天老师说,可能是因为你上了新闻联播,政府宣传部门又多次提到你的名字,是政府对外文化宣传的一张牌,台湾方面就比较警惕!”
  张然有点哭笑不得:“这些人有病吧,什么都能往政治上扯。算了,搞得我好像很稀奇去似的,不就一破金马奖嘛,我不去了!”
  很多人说内地喜欢扯政治,实际台湾才喜欢扯政治,什么都能说成是阿共仔的阴谋。
  台湾歌手和演员到大陆掘金,开演唱会、拍戏、商业代言,赚钱赚得不亦乐乎,但内地艺人去台湾淘金,却比登天还难。
  台湾当局对赴台拍摄影视剧限制极多,比如拍电影,阵容里只能有两个大陆演员;拍电视剧对内地演员则完全限制;最难的是歌手,不准登台演唱和上节目,到了台湾还必须按照预定行程办事。即便是内容涉及台湾的电影《台湾往事》,也只能在内地搭景拍摄。
  要等到2008年这个政策才会放宽,内地演员才能到台湾拍戏。
  说实话,像张然这种已经在三大拿到最高奖的导演谁会把金马奖放在眼里?要不是侯孝贤打电话给张然,让他参加金马奖,是说要为华语电影捧场,他根本不会报名!
  明明是你们邀请我过去,现在却来这一手,老子不伺候了!
  张婧初在知道这事后也很生气,尽管她提名了最佳女主角,不过她并不在乎:“不就一个破金马奖嘛,谁稀罕啊,我们不去了!”
  张然笑着道:“我不去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懒得跟他们计较,不然我肯定会去,然后故意接受采访,恶心死他们。你该去的还是要去,如果能获奖的话,你上台帮我领奖,然后把这事说出来,看他们怎么收场!”
  张婧初担心地道:“不会惹什么麻烦吧?”
  张然笑道:“能惹什么麻烦?五年不准赴台而已。难道我们还稀罕去吗?”
  下午,张然坐上了前往南京的飞机。这次他到南京除了将那4盒录像带送到纪念馆,他还要拜访一些专家和学者,探寻张纯如1995年在南京后的经历,这是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天早上,张然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找到朱成山馆长的办公室。
  朱成山从张然手里接过4盒录像带,深深叹了一口气:“多好的姑娘啊,怎么就这么走了!”
  张然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朱馆长,这次过来除了送这4盒录像带,还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我想拍一部关于张纯如的电影,纪念这位了不起的女子,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诉南京大屠杀,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事!”
  朱成山听到这话非常高兴:“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只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不知道侵华日军在二战中曾经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纳粹在二战中的暴行,很少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光阴中,在西方主流社会中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如果我们能够有《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电影,如果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发声,日本右翼怎么可能这么猖狂!”
  张然用作保证的语气道:“我不敢说自己能拍出《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电影,但我会竭尽全力,拍出一部经得起考验的电影,在全球发行。这也是张纯如的遗愿!”
  朱成山看着张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张纯如时的情形,同样是27岁,同样坚定而锐利的眼神。他就讲了起来,他第一次见到张纯如是在95年8月9日。当时他看着眼前时年27岁、漂亮但不会说汉语的张纯如,既为她的勇气而高兴,又不禁担心,这么年轻柔弱的女子,能否写好有分量的南京大屠杀作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