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603

  “不行!我是香港副总督,我不同意跟叛军正式结交。那个愚蠢的满清巡抚虽然贪生怕死,但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他已经答应我们,只要帮助他们收复广州城,便上报他们的皇帝,将香港北面的九龙半岛都租借给我们,并且在广东再增开三处通商口岸。”
  乍畏少将嘿嘿地笑起来:“而且,所有军费开支全部由他们满清政府支付!击败叛军得来的战利品,也全归我方所有,他们不插手。”
  “这将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比你们通商赚钱可快多了!”乍畏少将有些渴望。
  “不,不!乍畏少将,虽然你是香港副总督,但我也兼任驻华商务总监,一旦确定与叛军为敌,若是没能攻下广州城,我们大英众多的商人都将无法再在广州做生意,都要绕道去厦门、上海了。”包令沉着脸,“这个后果我们承受不住!阁下考虑过没有?”
  “嗨,我亲爱的包令,你想太多了!没这个可能!等上海厦门那边的军舰和武装商船到了香港,只要有上六七艘军舰,再加上几艘武装商船的配合,便能让那些叛军吃尽苦头!”乍畏少将傲然地说道,“若是再加上满清的军队配合,定然能攻克广州城。到时,恐怕你得称呼我为乍畏提督了!”
  “噢,天哪!原来你是打这个主意?”包令感觉自己受了侮辱,忿然道:“那昨日我同意广州来的伍先生的劝和建议,答应停战,为何你不出声反对?”
  “那是你的事情!再说,现在香港岛上我方兵力不足,先假意答应停战,让那些暴乱的土著退走。等过几天,上海厦门的兵舰一到,便先击败那些土著。”乍畏舔舔猩红的嘴唇,“前阵子还有美国佬说他们的南部种植园主,很缺奴隶,要是能俘虏一些,能卖不少银元。”
  “你这个疯子!”包令愤怒地摔门而去!
  “包令博士,你要去,便以你个人、普通商人的名义去吧。记住,文翰总督不在,现在我是香港副总督,我才能代表大英帝国。”乍畏在后面追喊道。
  见包令气走,乍畏一个在房间内哈哈笑了起来。良久,才一个人自言自语道:“这帮软弱的商人!他们难道忘了,要不是我们帝国军人,古老而封闭的满清人,哪会与他们做生意?”
  “算下日子,上海的军舰也差不多到了要回香港检修的时候了。到时,要好好教训下那些黄皮猴子们!”
第148章
罗大纲的苦心
  广州巡抚衙门。
  冯云山站在桌前,看着摊在桌面上的“广东全图”,犹如后世电脑游戏中的卡通地图。一股股水道,一座座山岭,象征性地标注着。
  他不由苦笑:这已经是巡抚衙门中自己认为最接近实际的地图了!看着完全不成比例。
  站在他两边的罗大纲和左宗棠两人,却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两人均是一脸喜色!
  因为,刚才信使传来捷报:陈玉成率五千圣军和梁培友率的四千艇军,在近三万何禄义军的协助配合下,攻占了驻扎在虎门寨的水师提督署大营。
  清妖被陈玉成等太平圣军和艇军击毙了千余人,剩余的三千多名清妖在妖头水师提督吴元猷的带领下,主动撤退,经水路通过伶仃洋,逃往香港英夷人控制海域。缴获清妖遗留的中号红单船四十余艘,火药炮子不计其数。
  左宗棠指着地图上的后世的鹏城位置,说道:“圣王请看,这里便是虎门炮台,对岸便是南沙炮台,均已被我圣军占领。”
  “这些炮台本是用来防范夷人的军舰从水路进攻广州城。陈玉成率领圣军绕到炮台的后面,再猛烈进攻,炮台一时难以应对,加上清妖人心浮动,见大势已去,很快便四散逃窜。”
  冯云山听了左宗棠的介绍,猛地一惊:对啊,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些炮台固然是清军听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命令放弃守卫,被英军轻易占领。但另一些炮台,却是英军的三艘军舰在前面吸引火力,英军陆战队便从岸上登陆,偷偷绕到炮台两侧及后面,攻占炮台的。
  这样看来,这些炮台防守仍然又很大的漏洞!
  “还有凤凰山、海珠、东定、威远、靖远、蛇头、水军寮、沙角、九宰、大虎山、上下横档、巩固南、巩固北、蕉虎等二十余处炮台,全被圣军占领。缴获大小生铁炮位近五百门。”
  左宗棠又看了看信报,接着说道:“圣王,宗棠觉得,如此多的铁炮,要是集中起来,依托险要地形,专守几处重要的炮台,最好能距离不远,相互支援。这样布置便更能防止夷人的水上和陆上进攻。否则,像清妖这样,一旦与夷人开战,必定被逐个击破。即便有再多炮台,亦是无用!”
  冯云山点点头,心中暗自赞叹:左宗棠不愧是湘军中的最出色的军事统帅!一眼便能瞧出珠江入海口两岸炮台的致命缺陷。
  的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前期,英军仅凭3艘军舰和二千英军,便一路势如破竹,打败数倍于己的清军,接连攻克十余处险要炮台,直接攻到广州城下。
  见冯云山认同自己的意见,左宗棠精神一振,接着道:“陈玉成和梁培友等人继续往南进军,前日已经占领了宝安县城。”
  “再往南便是九龙半岛,那里驻扎有大量的陈开义军,陈玉成他们便不再南进,留下三千人驻守宝安,其余之人随梁培友的艇军一道,横渡内伶仃洋,接连占领了香山县、新会等县。”
  “击溃了广东水师提督下直辖的香山协和新会营,俘虏近一千八百人,缴获红单船大号船12艘,中号船15艘,还有火炮百余门,火药、铅丸数不计数!”左宗棠这才禀报完。
  一旁的罗大纲一脸雀跃,欲言又止的模样。
  冯云山笑道:“大纲兄弟,你有话就说,怎地这幅模样?”
  罗大纲不好意思地笑道:“圣王,眼下整个珠江入海口都为我圣军所控制,又缴获这么多的红单船!您也知道,罗某是水寇出身,一惯在江面厮杀,投奔太平军才上岸。所以向圣王请命,让罗某为圣军组建这海上水师。”
  冯云山一怔,确实,罗大纲一直是在西江上的艇军水寇首领,想不到如今听见俘获了红单船,竟然动了要带领一支水师的心思。
  不过,他陆战虽猛,但对水战却更熟悉,一帮旧部也是水寇居多,眼下又有缴获的红单战船,确实有组建水师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珠江出海口,没有一支水师,光靠炮台被动的防守,确实不能守卫河道。
  但光靠这些红单船,吨位小,装的火炮不多,很难与洋人的军舰相比,只能靠数量占点优势。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起码,有了两岸炮台的掩护,也有与洋人的军舰抗衡之力。
  想到这,冯云山点点头,答应道:“既如此,大纲兄弟,你便在各军挑选熟悉水性和善于火炮的弟兄。本王再将所有缴获的红单船拨付你给,你再自行寻找一些艇舰船只,组建我太平圣国的海上水师。”
  “多谢圣王!梁培友那小子眼下还在外征战,等他回来,可以将他的艇军并入到水师。”罗大纲笑道:“让他做我的副手,相信那小子也不敢说什么。还是在水上行船打仗来的快活啊!”
  冯云山这才想起,罗大纲原来也是艇军首领之一,与现在率领艇军的梁培友关系密切。这样,自己就更放心了。
  恰好自己还在头疼艇军怎么安置,如此一来,也有了安置之处,让他们的老头领去管束,对于罗大纲,自己也信任。同时,加入了艇军这股惯于在水上讨生活的数千人,红单船水师才初具规模。
  见罗大纲如释重负地样子,冯云山忽然间灵光一闪:莫非罗大纲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但也来不及细问,等罗大纲走后,冯云山叫住左宗棠问道:“季高,你心思细腻。说说看,为何大纲兄弟会好好突然想要去组建水师?”
  “圣王,依宗棠看,除了罗检点喜欢统领水师外,他其实是为您着想,提前避嫌!”左宗棠稍一思索,摸摸下巴的胡须,缓缓道。
  “避嫌?避什么嫌?”冯云山不由奇怪。
  “圣王当真不知?”左宗棠好像很是奇怪,解释道:“太平圣军如今大部分皆为天地会众,而罗检点又是天地会首领出身,作战勇猛,爱护手下弟兄,资历亦深,大家都很敬服。”
  “关键是罗检点目前直接掌握的圣兵便有近三万人,加上陆顺德、罗琼树、罗飞德等人手下,便占了我圣军中的一半兵力。兵权过重,自古是为臣子的大忌!罗检点定是看到这点,才主动提出去统领水师,便是为了避嫌。”
  左宗棠的一席话,让冯云山恍然大悟!他从来将罗大纲看成一个生死与共的老兄弟,确实未曾想过这些,却原来,平素看似豪爽粗犷的罗大纲,想不到却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心细。不由有几分感动!
  不过,左宗棠的一番话,倒也提醒了冯云山。现在的圣军体制不大合理,有点混乱。甚至出现圣一军军帅没有率领圣一军的事情。冯云山决定,等两广平定下来,便将圣军的编制再好好完善一番。
  接下来,冯云山嘱咐左宗棠,对广州城外的珠江两岸炮台,进行整合。要求放弃部分小炮台,集中火炮到险要的地方,如沙角山区域,设置炮位三十个。
  又将几处炮台相互照应,互为守备。如将东岸的虎门炮台、江中的上下横档岛炮台、西岸的南沙炮台增加跑位,共设炮位200余个,将广州城内缴获的十数门海岸重型炮,全部设置在虎门和南沙,彻底将珠江口咽喉部位的航道全部封锁。
  并且,江中的上下横档岛炮台,除互相掩护外,还可以凭借虎门炮台和南沙炮台上的巨型海岸炮进行火力支援。
  其余凤凰山、海珠、东定、威远、靖远、沙角、九宰、巩固、蕉虎也选择合适位置,重新加固炮台,注重炮台侧面和后面的防守,将缴获的小型火炮设置在后,专门防守从两侧进攻炮台的绕道敌军。
  这样,对于广州城的防守,冯云山一下心中有底了许多。不过,这只是临时防范措施而已,远非冯云山想要的。他的心中,有句老话,叫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
第149章
伍崇曜归来
  农历十二月十七。
  这天一早,广州城门大开,城楼上太平圣国的红底黄五星的盘龙大旗随风飘动,呼呼作响。
  明天便是广州城大喜的日子。南洋公司开业定在明日,时间便定在最为吉利的上午巳时。
  除了征战在外的陈玉成、梁培友、陆顺德等人,在广州城内的太平圣军高层均要出席。
  冯云山一早起来,却发现左宗棠、许祥光俩人陪同伍崇曜、刘胜邦,比他更早,已在堂前等候自己。
  却原来是伍崇曜和刘胜邦两人凌晨刚刚赶回广州,怕打扰冯云山休息,便在堂前等候,却碰到一早过来的左许两人。
  当下,伍崇曜将他此番前往香港和澳门的情况细说了一遍。
  伍崇曜代表圣国,去香港调停陈开义军和英军之间的战事。没想到英方的广州领事包令很是爽快,当即便同意与义军停战,但要求义军将先前俘获的一艘木帆炮船归还英方。
  伍崇曜和刘胜邦又连夜赶往海岸对面的义军,陈开等人似乎愿意停战,但林洸隆强烈发对和洋人和谈,说是要为近万死伤的义军报仇。
  不过,陈显良陆顺德等人亦是要求停战,最终陈开决定可以与洋人停战。但要求洋人赔偿白银五十万两,另外交出柏贵。
  于是,伍崇曜再回香港,说起陈开的条件,英国香港副总督乍畏少将勃然变色,当即甩手而去,广州领事包令倒没有甩手而去,但也坚决反对赔偿一事。
  伍崇曜记着要完成圣王交代的人物,劝停双方。便告诉陈开,英方只答应赔偿十万两白银,并要求归还那艘炮船,这个都委托他伍崇曜来完成。至于柏贵,等义军退走散去,便会交给陈开。
  陈开一听,他原本就想着打不过英国人,要停战,如今有这条件,也算可以交代了,便答应下来。
  伍崇曜第三次回到香港,通知包令,说义军愿意停战撤兵,也不要赔偿,但那艘炮船对方认为是他们的战利品,将拆卸后变卖出去作为牺牲义军的抚恤。包令一听也没不好多说什么。
  讲到这,伍崇曜说道:“圣王,崇曜和胜邦兄弟雇佣了一批船民,已将那艘木帆炮船挂着白旗,开到了虎门炮台,交给了那里的守军陈玉成军帅。”
  “什么?那艘木帆炮船已经到手了?”冯云山喜出望外!稍微一想,他便明白,定是伍崇曜自己垫付了十万两白银。
  冯云山知道,伍崇曜这样做,是为了圆满完成自己交代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冯云山要的是陈开义军给洋人一个压力,然给他们相互牵制一下,这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他并不想义军与洋人拼个同归于尽。打洋人太狠,会让对方调集诸多兵力来远东,对太平圣军也是一种压制,而且义军自己伤亡也多。如今这样的死伤,已经让冯云山心中不安,就算义军不肯归顺他,也还是汉人同袍,他也不忍心看着被洋人杀戮。
  伍崇曜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崇曜到了香港,想好好查探一番。不过因为义军攻上了岛,英人在岛上进行了全岛戒严,管束森严,无法打探到多少消息。”
  “只知道,香港副总督乍畏对我圣军很是敌视,而广州领事包令则缓和很多。另外岛上的英军数量并不多。哦对了,好像是上海厦门那边近期会有军舰返回香港。”
  “噢,这样英人在香港一带的力量就会加强。义军还驻扎在九龙一带未走?”冯云山问道。
  “禀圣王,义军损伤较大,还在九龙半岛休整。”伍崇曜回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