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03


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下)
  见咸丰皱眉头不语,御前大臣僧格林沁进言道:“皇上,不如调遣北方的兵力南下,尤其是八旗旗兵,马步一并集中围剿,一举剿灭粤贼。”
  “不可!皇上,北方也是刁民众多,需有兵力震慑。何况一旦调兵,饷银耗费巨大,户部和内务府都是库银紧缺,实在是难以支付兵饷。还是令地方官绅自行组建团练为好。”内务府大臣文庆赶紧进言,他又身兼户部侍郎,对大清国库和内库底细一清二楚。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们怎么做大臣的?朝廷每年给你们那么多俸禄,就是让你们这样为朕分忧的?”听到四个亲信大臣的回答,本竭力克制着心中怒火的咸丰,不由更加愤恨!
  “是不是等粤贼打到这北京城来,将朕赶下皇位,你们还没想出应对之策来?”
  “废物!都是一帮混吃等死的饭桶!大清养你们这些废物何用?”咸丰一拍御案,将桌上的奏折一古脑全扫落在地。
  殿下跪在地上的四人噤若寒蝉,不顾头上砸落下来的奏折,只顾连连磕头,不敢接言。
  “就命各地加大团练招募,同时从北方各省抽调兵马,火速开赴湖广和两广,兵饷问题,命地方就地解决。另外,命奕訢为军机大臣兼钦差,统领各省兵力全力围剿湖广粤贼!命琦善为钦差,调集浙闽、云贵两地兵力围剿两广粤贼!”咸丰一拍御案,一锤定音道。
  正在这时,御前总管太监沈兰玉急匆匆地跑进来,脸色大变,手中拿着一份八百里急报。
  “皇上,皇上,武昌失守了!”沈兰玉哭丧着脸,颤抖着喊道。
  什么!?武昌失守!咸丰嗖地站了起来,他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一把夺过沈兰玉手里的急报,颤抖着打开一看:武昌城被粤贼酋洪杨二人领贼数万攻破!
  完了!这是大清气运已尽,天下将亡吗?
  咸丰急火攻心,只觉胸口一阵刺痛,紧接着喉头一甜,一口热血喷在御案之上。他两眼一黑,便瘫软在地。
  “皇上……皇上……”
  “快传太医!”
  “皇上操劳过度,急火攻心。快叫太医!”
  “……”
  在几位大臣的惊呼声中,咸丰悠悠醒着。
  就刚才这么一会,他的脸便变得煞白,渗得有些吓人。
  “祁爱卿,肃爱卿,你们两位大学士这是怎么了,都这么瞧着朕!”望向扶着自己的祁寯藻和肃顺,咸丰自嘲地笑笑:“说来可笑,朕刚才做了个梦。梦见朕的广州城、武昌城都被粤贼给攻占了!将朕给吓醒来!哎,幸好只是个梦。”
  咸丰喃喃地倾诉着。
  祁寯藻和肃顺面面相觑,身旁的僧格林沁和文庆也是目瞪口呆!
  皇上魔障了!
  四人都明白,皇上这是不愿接受广州和武昌被粤贼攻占的事实,陷入了魔障。
  幸好沈兰玉领着太医匆匆赶到。
  “皇上这是操劳过多,又忧心国事,肝火太盛。加上骤然受到巨大刺激,心焦如焚,心脾受损,才吐血昏厥。幸无大碍,不过,皇上,这几天要好好歇着,切勿再动怒,引发肝火。”太医看完,自去开方配药。
  沈兰玉又唤来一名叫安德海的小太监,两人扶着咸丰,来到养心殿的后殿,服侍咸丰安歇。
  沈兰玉和安德海正欲退下,咸丰悠悠地说话了:“去随便召个妃子来,朕今晚要召幸。”
  沈兰玉为难了。他是御前总管太监,咸丰的话,便是圣旨,必须遵从。但咸丰的身体出点问题,他也是难逃一死。
  正想劝阻一句,旁边的小太监安德海却连忙接过话:“喳!”
  沈兰玉无奈,只得出了殿。狠狠地瞪了眼安德海,吓得小太监连忙求饶:“总管大人,小安子知错了!只是兰贵人前两天说有事要求见总管,小安子带个话。”
  沈兰玉一听便明白了。
  要不是这安德海是咸丰皇帝亲选的小太监,沈兰玉早就将他赶出宫去,没想到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计,又巴结上了兰贵人。不过兰贵人入宫后,待他不错,出手大方,罢了,便帮她一回,还她一个人情吧。
  半个时辰后,养心殿的后殿内。
  咸丰对被裹成粽子一般包成一团的棉被里的人儿道:“自己出来吧!难道还要朕来帮你解开不成?”
  棉被里“嗯”了一声,随着一阵拱动,钻出个秀丽美艳的妙人儿,一丝不挂,光洁柔嫩的肌肤暴露在空气中,被十月的凉意侵袭,冷的有些发抖。正是安德海所说的兰贵人——叶赫那拉·杏贞。
  兰贵人还在想着如何开口说些宽慰人温存的话,咸丰已经砰地一脚踢开坐着的圆凳,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一脸凶狠的咸丰,完全没看一脸愕然的兰贵人,自顾自地撕扯掉自己身上的龙袍和贴身衣物。
  见咸丰已经光着身子,兰贵人才忽觉害羞,忙用手挡着自己的重要部位。
  咸丰一把拉过面前的人儿,往床榻上一推,便压了上去。
  一阵野兽般的撕咬,兰贵人实在忍受不了疼痛,便欲推开咸丰,惊叫了起来:“皇上,您怎么了?”
  刚才还面无表情的咸丰,此刻红着眼的,恶狠狠地瞪着兰贵人。
  兰贵人无奈,只得强忍着痛,轻声劝慰道:“皇上要是有不开心的事情,便都发泄到兰儿身上吧。”
  咸丰闻言,脸色一变,勃然大怒道:“贱人,谁说朕不开心的?”说完,便一口咬在娇滴滴的兰贵人高耸的峰头上。
  兰贵人痛的死死地咬住枕角,一声不吭地承受。
  ……
  未及刻钟,咸丰只感觉浑身轻飘飘的。
  什么广州失陷,武昌失守,都给朕滚得远远地!
  朕带领大清臣民励精图治,开创堪比康乾盛世,不,远超过康乾的一个咸丰之治,民富国强,让那西夷万国,纷纷来朝。
  朕带领文臣武将开疆拓土,境内一片清明,汉人儒生纷纷一片赞誉,名留青史,威泽留芳百世。
  想到这,咸丰忽感一阵强烈的快意,无上的欢乐,汹涌而来。他一倾如注!
  良久,心口一股强大的痛楚和愤闷袭来,咸丰睁开眼睛,看着身下满是牙印和血痕的兰贵人,心中生出一阵厌恶。
  摸摸酸胀的后腰,拖着有些虚脱的身子,咸丰唤殿外的敬事房太监将人弄走后,他感到一阵无比的空虚!
  他忽然明白过来:原来广州、武昌真的失陷了!
第142章
太平天国治下的武昌
  武昌城中的阅马场,锣鼓喧天。这是太平军占领武昌城后的第四次“讲道理”活动。
  东王杨秀清命人在阅马场中央,建一高台。
  每日命人在高台之上“讲道理”,场面宏大,每次均敲锣呼唤城中百姓和新入拜上帝教教众到场临听,宣讲“天父”的“功德”、“天王”的“勤苦”、“东王”的“操劳”,让大家一心一意跟随“天王”和“东王”打江山。
  翼王石达开从由清妖湖北学政署改成的翼王府中出来,闲着无事,便带着石祥祯和石镇吉等人,到阅马场中看热闹。
  这时,锣鼓都停住,阅马场安静下来。“讲道理”已经开始了。却见高台之上,坐着一名三十多岁的文士打扮之人,石达开认出是曾水源。原来今天是他来宣讲天国的道理。
  听了一会,石达开刚想离开,却看见一位身材魁梧的读书人忽然推开众人,高声抗辩,驳斥所讲的内容是摧毁儒学道统。
  台上的曾水源老羞成怒之下,命令太平军士将此人四肢和头分绑,准备五马分尸。
  读书人笑道:“我死得其所,不忘儒宗,终于可以去地下见祖宗了!”
  怒极的曾水源也不管是“讲道理”还是“不讲道理”,当下便命令兵士将他五匹马。不料这马似乎不大听话,不知分头跑开,竟然没能将魁梧的读书人分尸成功。
  石达开心里刚为这读书人庆贺,未想到,曾水源突然从旁边太平军士的身上抽出腰刀,一刀便砍死了这名挺身抗言的读书人。
  石达开不由默然。他虽加入拜上帝教,但觉着像这样一路摧毁所有儒、佛、道等,引起世人仇恨,总归不是好主意。但他只是地位最低的翼王,天王、东王都一力要求的事情,无力改变。
  攻入湖北境内,作为先锋的秦日纲,不想办法攻城围困,却忙着将武昌城外的宝通禅寺、归元禅寺和长春观全部烧毁。
  耽误了这段时间,使得武昌城外清妖全部撤入城内,并让湖北巡抚常大谆、提督双福坚壁清野,将武昌城外民房全部焚烧,又将除汉阳门、武胜门外的其余城门全部用土石填封,望山门和保安门外的石桥也尽数拆毁。
  以至于前期攻城异常的艰难,太平军将士死伤惨重。幸得自己随后率兵赶到,采用开挖地道之法,埋设炸药,炸开武昌城墙,这才破城。
  未料,最后赶到的天王东王,竟然认为最大的功臣乃是烧毁“妖庙妖观”的秦日纲。
  想到这里,心气难平的石达开,不由得想起远在南方的南王来。原本抑郁愤闷不已的他,嘴角也有了一丝微笑。
  是啊。谁也想不到,南王带领一帮老弱病残的牌尾,在短短半年多时间,竟然占据了将近两省之地,远比天王东王率领的天国主力强得多。
  前些日子,又从俘虏的清妖口中听说,南王率领数万大军联合天地会会众,合攻广州城。
  这要是攻下广州,南王可就完整地占据两省之地,这可是以前的广西老兄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反观天王东王,率领天国主力,却让各王之间,包括自己,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辗转奔波。
  原本占领长沙之地,却还失去,幸好一路占领岳州,如今更是占据了武昌城。不过,武昌乃九省通衢之地,深处清妖腹地,四面被夹击,非是基业之地。东王已经透露再过段时间便放弃这武昌城,进军江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