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03

  率先攻打广州城的李文茂趁机振臂一呼,号令广州四周的各路义军一起攻打广州城,各路义军纷纷响应。
  ……
  《带着成都回三国》,这书好脑洞啊!
第117章
厂东天地会起义(五)
  农历十月二十八日,李文茂不等和何禄约定的十一月中旬的时间,便下令广州城郊的各路义军,随他一起攻占广州城。
  二十万义军被李文茂分为三路:李文茂亲领本部六万,从西路进攻,攻打青龙桥至大西门;甘先率领的四万义军居北路,经三元里夺城北炮台,再进攻北二门;陈显良率五万义军居东路,自燕塘攻东关;林光隆领义军四万,在河南隔江声援。
  近二十万义军声势浩大的出击,并未让范汝增有过多的欣喜。他身在义军当中,看到大部分的义军仍然是以木棒、锄头、铁叉、菜刀之类的为武器,不由心生忧虑:这样的武器装备,即便人数众多,能攻下防守严密、城高墙厚的广州城吗?
  要知道,先前在牛栏岗,是因为清兵人数太少,而且义军又是伏击,清兵陷入重围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可以凭借,所以才会让义军冲到跟前进行肉搏战。可是现在有了城墙的阻挡,义军纵然人数再多,也飞不进城内,情急之下,又无大型的攻城武器,靠云梯登城作战和巨木冲击城门,无疑被城头的清兵当成靶子,只怕要损失惨重。
  范汝增略微一思索,便将跟随身边的数名细作营圣兵派了出去,分头向西江上的圣王、北江上的罗大纲等人传递消息,说明情况有变,义军已经提前发动攻城,请求圣军尽早赶到广州。同时,将打探到的广州城内清军情况一并带回去。
  此时的范汝增知道,凭他小小旅帅的身份,是无法劝阻李文茂,但他还是要去做下努力。
  他找到李文茂,劝说义军再稍等几天,等广州府周边的何禄、陈开等义军一并抵达广州城后,再一起攻城,更有胜算。因为到时候,太平圣军也差不多可以抵达广州,布置妥当。
  果然,李文茂摇摇头拒绝了。他已经通过潜伏在城内的探子查探到,广州城内满清兵力空虚,布置守城的清兵并不多,八旗兵5000多人,绿营兵近万人。在牛栏岗全歼出城的清兵后,广州城内清军便紧守城楼。
  是攻打广州城的时候了!李文茂暗想。要是自己等何禄等人的义军到达城下,再一起攻城,便会让手下兄弟认为自己是遵从了他的号令,自己大头领的威望将大为降低,并且,即便攻下广州城,后人也会认为是在何禄的率领下攻占的。
  人都是有点私心的。这样一想,李文茂便心急起来,加上牛栏岗的大胜,他觉得自己率领20万义军,怎么样也能占领二万清兵不到的广州城。
  李文茂亲领的义军率先占领了青龙桥,但从桥上过西护城河时,大西门城楼上的清兵火炮和鸟枪齐发,义军在青龙桥上被打死上千人,尸体将桥面都堵塞起来。李文茂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地下令将桥面堆积的尸体扔入河内,继续往前冲杀。
  与此同时,甘先的四万义冲过了三元里,开始攻夺城北的越秀山梁上清军炮台。城北是满清按察使沈棣辉亲自督军守城,他率三千绿营清兵守卫在北城两个城楼之间,护卫着中间山梁上的城北炮台。义军顶着山上火炮轰击,朝上冲杀数次,但一靠近炮台和城楼便被躲藏在垛口后面的清军鸟枪手打散,伤亡遍野,短短半日,便有五千余人的死伤。甘先眼见攻城无望,只得收兵退回至三元里驻扎。
  陈显良的五万义军从燕塘出兵,想夺取东关,也就是东濠涌上的大东门桥,以便过桥攻打大东门。但东关地势重要,护城的东濠涌,将城外街道与东郊分隔开来,清兵在关口架设好火炮和抬枪,将义军死死堵在关门外。损失数千义军后,陈显良意识到单靠义军的硬冲根本不可能攻下关口,便当即下令停止攻城,就地在东郊扎营。同时派人送信给李文茂,商议对策。
  李文茂得知三处攻城均陷入困境,犹不死心。分析各处城门,认为是护城河挡住义军进攻的道路,才攻城困难,而北路城墙并未封闭,而是依着越秀山而建的炮台替代了城墙,或许集中兵力从山梁进攻,也不用抢占炮台,只需冲上山梁,进入城内,便能破城。于是,他下令东西两路义军各调三万义军支援北路,由甘先亲自统领,率兵十万从从越秀山进攻北城。
  甘先当即一马当先,率领前锋在三四路长的山梁上全线押上,搭设爬梯攀登悬崖陡坡攻山。按察使沈棣辉又从城中其他地方调集二千清兵协守北城,并用命城中的民夫、团勇烧制沸水、滚油和铁水,从城楼和炮台山崖上洒下,一时间山下义军皮开肉绽,沾上滚油和铁水的义兵们呼哭喊惨叫,闹声不绝,本就都挤在山梁下的义军,被滚油铁水一浇,伤亡巨大。几个时辰不到,便被清军的滚油铁水烫死四千余人,烫伤一万五千余众。
  甘先不甘心失败,便身先士卒,率义军继续猛冲,也被一瓢铁水从头浇下,当即毙命,毛骨不存。统兵的甘先一死,义军迅速溃败,纷纷逃回三元里大营。幸好城内清兵都集中在上梁炮台处,无法下山追击,义军才不致被清兵全歼。但也损失惨重,仅城北越秀山一役,便折损义军二万多人。
  城北攻城惨败、甘先战死的消息传到青龙桥外义军大营。
  “什么?你说什么?!”李文茂听到信使带来的噩耗,当场失声痛哭:“悔不该,不听劝告,害死甘兄弟和众位义军弟兄!是我李文茂的错,都是我的错!”
  哭泣良久,李文茂擦干眼泪,将范汝增请到他的大帐。
  “范兄弟,悔恨当初不听你劝,眼下,攻城受阻,你看又该如何?”李文茂红着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低声问道。
  “大头领,汝增还是那个建议。等待!眼下,我义军士气已泄,无力再攻。只需保持围而不攻,再紧急派人去请番禹的何禄、佛山的陈开和其他各路义军前来,合兵一处后再一起围攻广州城。”
  “另外,汝增已派人请求我太平圣军加快行军速度,不再攻略沿途市镇,直奔广州城。”范汝增犹豫了下,接着说道。
  “原来范兄弟早就料到有今天的局面。”李文茂叹息一声,只怪自己过于心急,不但害死众多的义军,还害死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眼下,只能按照范汝增所说的,等待太平圣军到来,联络城外的各路义军一同攻城。
  接着,李文茂听从范汝增建议,下令停止攻城。封锁道路交通,严防清兵细作进出。各路义军在广州城外挖沟,构筑防守工事,防止城内兵勇出城袭击。又派出信使,奔赴各路义军求援。
第118章
攻夺广州城(一)
  农历十一月初四这天,广州城外,旌旗遍野。
  李文茂盼望已久的援军,终于到达广州城外。
  何禄率八万义军,其中包含三万水师乘坐千余艘船只,水路并进,从番禹县境抵达广州城东郊,与陈显良义军顺利会师。
  而从南海出发的陈开、邝能和尚等率领八万义军,也在与陆顺德等各路义军汇合后,近十五万义军连绵十余里,五万余人乘坐船只从水路直接逼近广州城南,扎营据守,伺机进攻。又将搜集来的数千木帆渔船等凑成四万义军水师,击溃沿江的零星清军水师,封锁各条出入广州城的江面。其余绕道至城西北,支援李文茂。
  广州城彻底被义军团团围住,消息传递也中断。
  而广州府四周,三水、新会、顺德、香山、惠州府等地还不断有数千上万的义军起兵,联合一起向广州城进发。
  ……
  广州城内,厂东巡抚署。
  署理厂东巡抚柏贵一脸着急地来回走着,不时问问门房:“洋人那边的有消息了吗?”
  “抚台大人,洋人还未有任何消息。”
  “十余天前,本抚便通过城内的英国驻广州领事雷顿,请求这些洋鬼子出兵协助大清剿贼。按照行程,从广州到香港岛也并不是太远,怎会这么久都没动静?”柏贵停下脚步,“不行,我还是亲自再去会一会那个叫包令的洋鬼子。”
  一个月前,去韶州围剿长毛贼匪的总督督标和巡抚抚标两标人马全军覆没,连领兵的署理两广总督、厂东巡抚叶名琛也下落不明,多半身死。刚由厂东布政使升任巡抚一职的柏贵,自然心里乐开了花。他心怀小九九,连忙通过自己蒙古旗人身份,发动皇亲关系运作一番,想一鼓作气将署理总督的任命也一并拿下。
  未曾想,还未来得及派人去京城,广州府周围便出现如此大的动荡,数十万乱民聚集造反!如此大的事情偏偏碰上,恰好广州城内兵力严重缺乏,一部分兵力早被调至湖南协助围剿长毛贼兵,另一部分却被叶名琛那个倒霉鬼,送了个干净!无奈,柏贵连忙与广州将军穆特恩商议对策。
  穆特恩是满洲正白旗人,地位尊贵,比柏贵还要高上一等,不过,幸好穆特恩的正室算起来是柏贵的表姑,两人还算有一层亲戚情分在。穆特恩倒是很配合,立即下令广州城内的五千八旗军和九千绿营清兵紧守城池,同时又派出快马,急命潮州镇、高州镇和琼州镇三镇总兵派兵来救。
  在穆特恩派出的三千清军在牛栏岗背歼灭后,柏贵大惊义军的战力,又连忙向驻防在虎门的厂东水师提督求救。由于知道水师分散四周各处,一时间只能一部分兵力前来救援,柏贵仍不放心,于是便想起通过广州领事向洋人求救。当然,找的借口便是“近日广州城附近乱民暴动,为确保贵国侨民安全,请派适量军士自行保护。”
  另外,柏贵又派出百余人向广州府四周郊县传令,要求各州县地方官员严加防范治下百姓作乱,又让各地官员、豪族、官绅组织团练,协助官兵剿灭乱党,向广州城汇集,救援广州城。
  “包令先生,如今广州城外暴民聚集作乱,形势紧急,本官就开门见山直说了。本官代表广州城内八十三万百姓,恳请贵国出兵阻止暴民作乱,不但拯救城内大清百姓,也同样挽救城内的贵国人员。”柏贵一见到英国驻广州领事,便迫不及待地请求。
  “巡抚大人!不是我不帮你,我已经将你请求,转给了香港。可惜我们的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兼商务总监文翰爵士身体不适,回国休养了。本人只是暂代商务总监一职,至于军队事务,则由暂代香港总督的乍畏少将负责。”一个中年谢顶的卷发洋人随口敷衍着,正是英国驻广州领事包令博士。
  “那如何是好?包令先生,你自己也在广州城内,若是那些暴民攻进广州城,恐怕你也难以脱身吧?”柏贵近乎低声下气地劝道:“包令先生,柏某知道,以前叶抚对你多有得罪,柏某替他向你赔罪了!不如你说说要柏某如何,才肯出兵?”
  “真的?看巡抚大人如此心急百姓安危,本人于心不忍,便帮大人一次。不过,能否先答应本人一个条件?”包令见柏贵上钩,蓝色眼睛透着几丝狡诈。
  “包令先生请直说!柏某职权范围内,定当应下。”柏贵已顾不得脸面。
  “很简单,本人新接任商务总监,负责大英帝国与贵国的商务。想代表大英与贵国重定通商专约,广州等通商口岸的地方官府不得阻碍与大英商人通商,同时允许大英子民自由出入广州城。”
  “这个。包令先生,柏贵并未兼两广总督及通商大臣职务,无法现在答应。不过,柏贵派八百里加急上报我大清皇上定夺,如何?”柏贵恨不能答应下来,可是他权限不够,只能表示立即上报上去。
  “那只能表示遗憾了。巡抚大人,本人还有公务要办,就不留你了。”包令直接站起来,连茶杯都没端一下,就直接赶人。
  “包令先生,容我考虑一下,如何!”柏贵脸都急红,贸然答应洋人要求,有失大清朝廷脸面,皇上最多暴怒一下将自己革职查办,但若是广州城被攻破,自己不但身死贼手,恐怕就算是旗人身份,也要被抄家杀头了。两害取其轻,柏贵决定先答应下来,让洋人出兵帮助守城。
  不过,不能当场答应,否则,不知道这洋鬼子还会不会有其他的条件开出来。起码要过了半天,再答应他。柏贵暗自想道。
  几个时辰后,心急如焚的柏贵再次来到英国领事馆,心怀忐忑地在包令早就准备好的修约备忘录中签了字。
  包令答应,今夜便派人出城联络香港那边,还让柏贵跟城南守城的守将打个招呼。
  送走柏贵,包令野兽般地嚎叫起来:“哈哈哈哈,这个柏贵傻毕赤!大英目前在远东并无多少海军,连驻守香港的所有战舰也只有五艘,士兵也只有千余人,除非向印度总督求助,那怎么可能?而且大英首相德比伯爵一贯坚持反对对华使用武力,我一个小小广州领事如何能够说动乍畏少将出兵?不过,原来约定好的,乍畏少将派二艘战舰来接我回港,正好可以当成前来支援的大英舰队,如此也算完成了承诺!哈哈,我包令堂堂大英绅士,还是说话算话的!”
  可怜的柏贵,丝毫不知,还在眼巴巴地做着洋人派兵来协助镇压暴民的美梦。
第119章
攻夺广州城(二)
  陈开率六万余义军到达城西北角,与李文茂会合。
  与李文茂的洪兵不同,陈开这六万义军,不但从十五万义军中挑选的精壮,还从南海县城武器库和县衙上搬走二十余门火炮,接着又在攻占的省河珠江口岸边的二处炮台,拆下十余门重型火炮,用船运至城西郊的西村。还用船只将从南海官仓里缴获的五十七万石粮食一并运至西村,大有一副准备长期围城战的架势。
  接着,陈开便命义军摆开阵势,在西门外架设火炮,与西城城墙上的满清旗兵对轰。有两门火炮射程很远,直接越过城头,落入城内,恰好是满旗军属区,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城内西区靠城墙一带的住民,全部逃开,躲避火炮。
  一时间,义军士气大振。几个头目又集中在三元里旁边的城西北郊瑶台聚会,最后推选陈开为义军盟主,也就是大头领,李文茂、何禄等因为兵少,反而居次。不过,尽管推举了大头领,但各路义军仍然是各自为战,并没有明显的兵力调整。
  一连几天,义军集中兵力,从广州城西、城北、城东三面同时攻打。双方都杀红了眼。
  义军都是同乡乡民或天地会会众,自是熟悉,见身旁兄弟被清兵打死,自然满怀怒火,加上战场上的气氛,竟然丝毫不觉恐惧,只想多杀几个清兵报仇雪恨。其实三大头领也都知道,采用的打算便是仗着手下义军人多,就算以三命五命换清兵一命,义军也是占上风。
  并且,在陈开、何禄等部加入攻城后,城头上的清军防守明显的吃力起来。原来李文茂的义军,都是广州城郊一带的天地会众,手中武器时分可怜。如今从南海、佛山镇、东蒄、曾城、番禹等地方抢夺了诸多火器的陈开何禄两部义军,也架设火炮、手持鸟枪抬枪与城头的清兵对射。
  清兵再不能肆无忌惮地站在城头,练枪法一样地朝城外义军开火。自从义军有了火器,城头上的清兵开始不断有人出现伤亡,加上义军的不惜代价般的进攻,城内清兵每天要伤亡数百人。即便是看着城下七八倍的义军伤亡,清军也开始慌乱了!这乱民就是一群疯子!二三十万个疯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连坐将军府的广州将军穆特恩也开始慌张起来,督促城内官绅,组建了二万名临时的壮丁,遣送各城墙上协助防守。他自己也亲自跑到正西门的城楼上,指挥作战。柏贵也跑到正北门的镇海楼上,给城楼上的清兵鼓舞士气。
  不过,义军虽然攻势猛烈,但仍然丝毫没触及广州城防的根本。城墙仍然坚固。城楼的八旗兵和绿营兵虽然伤亡了三四千,但因及时补充了二万民壮,城头防守反倒比原来更严密了。就算再用命去换掉民壮,也没意义,因为广州城可是有足足八十多万人口,随时又可组织几万民壮上城防守。民壮野外作战不行,但对跟随清兵一道守城,却是足够了。
  随着义军携带缴获而来的火药渐渐消耗,破城越发变得困难起来。
  陆顺德和何禄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各自下令手下义军尝试挖掘地道,想通过地穴之法炸裂城墙,可还没挖二天,便发现地道内满是积水,原来是广州城四周河道密布,根本无法用地穴爆破城墙之法。
  正在义军陷入困境之时,忽然有会众来报,有大批清军水师率百余艘水师战船占领了省河珠江口岸的几处炮台,重新布置大炮,派兵驻守。同时,从战船上运下大群地方团练乡勇,装备鸟枪抬枪等火器,还在积聚兵力,船只仍源源不断地从入海口运来团练。
  又过了两个时辰,邻县的几名义军头目派人送来让众人吃惊的消息。却原来是,在柏贵的命令下,香山、新安、东莞、新会、潮州等地官绅,自行雇募乡勇近三万余名,组建大量团练,在驻扎虎门的二千多名水师提标协助下,击败沿途的零散义军,从省河珠江入海口搭载船只,前来救援广州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