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603

  这太恐怖、太令人惊喜了!
  就算无法像后世的壳牌公司那样开采出的产量,十分之一总有吧,也是近千吨的日产量了。相当于一天就能有广西的祥周油田一年的产量!
  而且,虽然如今的采油技术不行,但自己正好很了解这一行,磕头虫采油机的原理还是知道的,如今已经进入工业时代,机械动力的基本原理都在那里,自己以一国之力,组织工匠开发研制,哪怕花费几年时间,总能造出来,因为这本身也不是多高难度的事情,后世的19世纪就已经问世了。这么说来,到时候这处油田的原油产量完全可以提升到像后世那样的一天四五千吨的地步。
  真的那样的话,冯云山不由幻想着中华帝国成为19世纪中期的第一大原油出产国的情景。不但能满足全国百姓的夜间照明用油,还能出口到欧美国家和其他的去。将原本那个时空的“洋油”变成“华油”,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而且,自己可以进一步消耗汽油等,用来研制凝固汽油燃烧弹,这种即便是在20世纪也恐怖之极的毁灭性武器,一旦使用出来,中华帝国可以说是手握19世纪的核弹了,无敌于天下了,但这种很容易被洋人学习仿制出来,这对世界都是一场灾难。
  最有用的,其实还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一旦汽油柴油大量出现,必然会带动内燃机的出现。煤气内燃机好像明年就会有法国人研制出来,但具体是谁,冯云山早就忘记了,他只记得德国的一名叫奥托的机械工程师会在10来年后发明四冲程内燃机。不管是谁发明的,只要石油行业大规模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内燃机时代便会跟着加速来临。在此之前,冯云山感觉自己有义务帮助中华民族占领这些珍贵的石油资源。毕竟当今这个时代,整个华夏百姓可是占了全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无论从生存的地盘、还是占领的资源,尤其是这种后世注定是排名第一的宝贵战略资源,也都要相应的占据那么多才行。否则,后世华夏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每年的财富损失,以及军事战略都要受制于人的窘迫,这种局面再不能出现了。
  “必须要提前布局,抢占世界油气资源!”冯云山狠狠地对自己说道!
  作为一名在石油化工行业从事过的人,冯云山自然知道未来石油的重要性!可以说,未来的二十世纪被称为石油世纪。冯云山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那样的话,他觉得很有道理:“谁占有了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因为他可以用柴油统治海洋(轮船),用高度精炼油统治天空(飞机),用汽油和煤油统治陆地。除此以外,他还能在经济上统治他的同胞,因为他可以从石油中取得意想不到的财富。”一直到冯云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可以在规模上有效替代石油资源。
  从石油资源分布看,世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至北非、中亚至俄罗斯和北美这三个区域,而这其中的中东便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这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也就是阿拉伯半岛这块地方,才真是世界石油大鳄,储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还多,此时的沙特应该处于奥斯曼帝国下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第十子赛义德所占据。只不过,当今的头号强国英国已经盯上了整个埃及,而且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阿拉伯半岛这块地方必定难逃英国人的魔掌,要想争夺,谈何容易,毕竟苏伊士运河一开通,那里直通地中海,又处于亚欧非边界之地,更是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距离英国本土也十分接近了,远不是英国人并不怎么重视的南洋地区能比的。
  看来这中东暂时还是别指望了,起码等中华帝国的海军能与英国人的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能正面硬拼的实力再说。而其他的,俄罗斯主要产油区——西西伯利亚过于靠近欧洲,要想从战斗民族的胃里抢夺过来是不大可能了,只能占个库页岛上的油田区。至于东南亚一带的油田,如今基本可以抓在手中。另外,就只有北美地区了。
  而北美地区的油田,除了阿拉斯加外,如今已经全部被美国所占据。阿拉斯加倒是如今还在沙俄的手中,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沙俄害怕这块犹如鸡肋般的不毛之地被英国占领,有将其出售的想法,花点钱便能买下来,不过,冯云山本就想将整个外东北地区都占领下来,顺带地自然将这块沙俄的飞地也占了再说。
  至于其他的美洲主要油田,不外乎在如今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南部和西部盆地、加利福尼亚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北达科他州这几处地方,其他的宾夕法尼亚州等地自然也有油田,而且还会在一年以后便会发现油田,但这些都是储量不大的油田。
  想到后世充当世界警察的霸权美国,冯云山便有种要遏制它的冲动。而这其中,除了它的国土之外,石油能源也是重要目标。
  冯云山之所以愿意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谈在墨西哥问题上进行合作,并且宁愿付出一些代价也要讲墨西哥北部的7个州划归中华帝国的海外属地,根本目的,自然是为了以此为跳板,将势力侵入美国,尤其是此时的美国西部一些州,才兴起淘金热,还没彻底掌握,加上不久之后的美国内战即将来临,冯云山自然提前布局一番,只等那场战争开始,便趁机将那些西部州都吞并下来。最理想的,莫过于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几个州给弄过来。实在不济,起码也要让南联盟和北联邦两方各自削弱后长期对抗下去,再在西部培植个西联合傀儡政权,不让一个统一完整的美利坚合众国出现。这一点,不但法国,甚至连英国也是这样的目标。在不直接出动兵力的情况下,它们这种老牌的世界列强都不愿意看见一个新兴的强大国家出现。中华帝国的崛起,要不是因为东亚不是西方列强的主要利益所在和目标区域,加上冯云山成立的新政权全面开放通商口岸,方便通商,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英国陷入印度叛乱的泥潭,否则还真难以如此轻松。
  无论如何,美国的这几大产油区必须要控制到自己的手中。就算强行占领不了,还可以通过输出资本来控制,大不了提早培植代理人就是了。对了,除了那大约翰等生意伙伴、马沙利这样的政治盟友外,还得让南洋公司多找些有背景的美国人充当商业伙伴,就像收购诺福克海军造船厂一样,有人介绍,加上乔治·郎丰这种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帮助,做什么事情便容易得多了。通过这些手段,一来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机器设备、武器等,二来可以趁机发笔财,同时又打击了美国的资本商人,一举两得。到时候,哪怕南洋公司不能直接收购美国的石油资产,起码也能通过代理人来控制。
  想到这里,冯云山突然记起美国历史上的两个跟石油密切相关的人物来:艾德温·德雷克以及约翰·维森·洛克菲勒。
  后者那个洛克菲勒自然是耳熟能详,前面的这个德雷克,人称德雷克上校,也只有石油行业的人才清楚,这人其实才是世界石油工业的开创者,在他的指挥和坚持下,首次使用机器钻成、并用机器抽油的油井。还有一年多时间,也就是1859年年中,这个人便会在泰特斯维尔用机器凿出美国第一口油井,如今已经进入1858年初,而他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只有两三个工人,挖井速度很慢,花了一年多点的时间才钻开油井,这么说,再过几个月,此人便会赶到泰特斯维尔,加入一家小型石油公司并开始打油井?
  自己起码还有一年的时间准备和应对。想想那洛克菲勒,当初美国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无数人们疯狂涌入,数以千计的油井被胡乱开挖出来,这个时候的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会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事实上他的判断十分准确,数年内,原油暴跌,而且因为炼油速度远不及钻油速度,许多钻油商必须贱价抛售原油以避免破产。后面,洛克菲勒的准确判断和大胆举债投资,为他带来了滚滚利润,不出几年功夫,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炼油商的老板。
  自己既然知道这段历史,就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发财机会。并且,在筹备好之前,先派人至美国阻止那个德雷克继续钻井,就算不能阻止其他人钻出油井,但至少能推迟第一口油井的钻出。等自己的人去布置好一切之后,再行公开钻出油井的消息,这一来一回,很有运作空间。
  冯云山一边考虑着,一边乘坐御船“香港号”抄海路往圣京赶。
第836章
沈葆桢和沈桂芬
  四天后,福州城东南三十里的天马山下,闽江口江畔边,一支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驶近码头,停靠在江边码头。为首的旗舰,正是从广东琼州府赶来的皇帝御船“香港号”。
  冯云山在返回圣京的路上,经过福建海域,想起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准备建造的福州船政局,便临时下旨要前往福州船政局停靠一番,想要实地看看船政局的情况。
  早在太圣二年底的时候,便下达了中华帝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要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主要的目标便是在广州、福州、上海、登州建立四大船政局和圣京、广州、上海、武昌这四大机器制造总局。
  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其实冯云山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
  还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听内阁副总理曾观澜禀报说,福州船政局已经快要建成一座比珠江口的长洲造船厂还要大上一倍多的船厂,能同时生产四艘大型军舰和三艘中小型商船,还说到年底便能有四艘军舰下水。再后来,冯云山好像听福建巡抚沈桂芬和总参谋长左宗棠、国防部长石达开三人都说起过,福州船政局已经建成,并建成军舰数艘。
  上了岸,码头边上,福州船政局局长沈葆桢已经率领船政局的数十名官员和近百名讨虏军士兵在恭敬地迎接圣驾了。
  “微臣国防部船政司司长、福州船政局局长沈葆桢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有些矮小,此刻正一脸恭谨地跪迎在地。
  “沈爱卿平身,众人也都平身吧!”冯云山双手虚抬,仿佛有股无言的力量,其实是他帝王的威严,将众人顿时托了起来。
  皱皱眉头,冯云山发现尽管推翻了满清王朝,但帝国官员,尤其是像沈葆桢这样的满清进士出身的前朝官员,虽然剃掉了辫子,但还是习惯满清时期的礼节,动不动便跪地山呼万岁,不由暗暗头疼,便顺着借此朗声宣布道:“沈爱卿乃林公之甥,继承林工之志,为人忠直,不必效仿满清之遗毒,座此跪拜恶俗之礼。众爱卿听朕一言,从此之后,若非朝堂礼仪必要,众人均不许向朕行这跪拜之礼,更不得在任何情况下向上级官员行跪拜礼。”
  见皇帝说得郑重其事,众人均有些愕然,继而反应过来,纷纷称赞:“陛下实乃仁德之君!”一边说着,一边又一齐黑压压地跪地山呼万岁起来,让冯云山苦笑不得。敢情自己刚才说的都是白费了。
  这沈葆桢是林则徐的亲外甥兼女婿,性格耿直,本在满清都察院任从五品的监察御史,北京北攻破以后见满清灭亡,便归顺了中华帝国,后名单被冯云山看见,想起历史上这位是“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特别是一直出任船政大臣。当初创办福州船政局的左宗棠调往陕甘总督时,推举沈葆桢就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来事实证明,沈葆桢干得有声有色。他不但将福州船政局发展了起来,还一力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自行制造满清的第一艘超千吨木壳蒸汽轮轮船“万年青”号,晚年又在抵御日本和开发台湾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是为数不多的干臣。正好,因为他是福州本地人氏,因此,冯云山将他破格提拔,直接任命为四大船政局中最大的福州船政局的局长,兼国防部船政司司长。
  冯云山直接将沈葆桢唤到身边,刚想问他相关情况,只见数匹快马匆匆赶来,还未抵达,便跳下马来,早有士兵上前盘问,不一会,迎了过来,却是福建巡抚沈桂芬、步兵第二十七师师长许大光、福州知府胡应泰以及闽县、侯官等县长,由于冯云山临时起意要过来,他们距离船政局有些距离,这个时候才赶到。
  挥挥手制止这帮已经慢慢变成官僚的帝国官员,冯云山直接朝福建巡抚沈桂芬问道:“沈桂芬沈爱卿,你与沈葆桢沈爱卿是同年进士,可曾大力支持沈局长的船政事务?”
  沈桂芬出身苏州府同里沈氏望族,身处江南富饶商贾之乡,思想比较开放,冯云山特意将之放在福建巡抚之位,让他开拓福建的茶叶商路,大力发展洋人喜欢的红茶产业,想到上次郭嵩焘说过,沈桂芬、沈葆桢和李鸿章、张之万(张之洞的兄长)还有郭嵩焘等人都是同一届的进士,因此便直接半开玩笑半当真的问他可曾支持沈葆桢的福州船政局。毕竟福州船政局虽然有财税部直接拨专项款项,但人员调动、政策支持、土地供应和闽江航道管制、后勤供应等各方各面,都还得依赖地方支持。
  “回陛下,微臣自然大力支持沈年兄的船政诸事,不过这不是因为沈局长是微臣同年,而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只要是陛下和朝廷分派给微臣的人物,微臣都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沈桂芬不愧是大族望门出身,冷静地回答,让人无法挑剔。
  冯云山也只是稍加敲打,目的自然是让沈桂芬对沈葆桢的福州船政局更加支持一点。因此,他满意地点点头,赞道:“沈爱卿让朕放心。对了,福建茶产业如何了?”
  “陛下,蒙陛下不弃,托付微臣大任,岂能不肝脑涂地,为陛下、为朝廷尽心?”听见皇帝问道福建的茶叶发展情况,沈桂芬有些激动起来:“福建一省各州府都盛产茶叶。闽南所产乌龙茶,如闽南几州府如安溪产的铁观音、佛手等;闽北延平、建宁、邵武三府产武夷茶;闽东茶区福宁、福州二府的白茶和茉莉花茶,还有很多。陛下,自微臣出任福建巡抚以来,便按照陛下旨意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发展洋人爱喝的红茶。微臣将延平、建宁、邵武三府划为红茶特别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福建其他州府以及江西百姓山民前来种植茶园,截止去年底,便有从浙江的处州府、江西的广信府和建昌府、本省的汀州、漳州府、泉州府等处无地山民六十余万赶来,自官府领取凭证赁山开垦,种植茶园。加上原本的茶农,种茶之农人已达一百七十余万。”
  “更新开设茶厂五千余家,每厂大者上千或数百余人,小亦数十人,从业人数近二十万。兼以客贩担夫,络绎道途,充塞逆旅,供不应求又十数万人。幸好,有赣闽铁路在修建,等铁路开通,必能缓解运茶压力。”说到这里,沈桂芬又脱口而出一窜数据:“陛下,太圣三年,福建全省共产各类茶叶90余万担,其中出口42万担,占全国总出口75万担的五成六。去年,福建全省共出产各类茶叶130万担,出口68万担。今年微臣预计,福建全省能产茶150万担以上,出口茶叶超80万担。”
  冯云山一脸惊异,去年的数据,他还不知道具体多少,只知道比前年要多一些,没想到,能多这么多。茶叶总产量全国无法计算,但单单就出口量来说,从福建一省,便能看出全国的出口总量,因为福建红茶较多,一向能占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但这沈桂芬就任巡抚之后,大力发展茶产业,冯云山估计,占比能硬生生地挤进六成左右。这么说,去年全国能出口茶叶110万担左右。冯云山知道,因为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印度叛乱战争的影响,今年茶叶与去年价格持平,这折算下来,今年茶叶出口价值便是4400万圣元。
  不过,自己来这福州可不是听沈桂芬说茶叶的,这些茶叶发展得虽然很好,但不过也就是每年四五千万圣元而已,除去成本,真正落到国家财政的不会超过一千万圣元,这点钱,冯云山还不会放在眼里。毕竟这几年光是从满清和各地官绅恶霸那边抢来的财富,都是价值数亿圣元。要不是为了稳定局面,迅速平定全国,不致让太多的各地豪族激烈反抗,冯云山下狠手对各地富豪官绅下手,起码还能搜刮数亿圣元的钱财。如今最为重视的,还是海防,要组建海上的舰队,海军军校和军舰才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冯云山对沈桂芬赞叹道:“沈爱卿尽心为福建百姓谋利,功劳甚巨。赏俸禄半年,以奖所功。”
  沈桂芬大喜,忙谢恩不已。
  冯云山朝沈葆桢道:“沈局长,还是继续说说福州船政局的情况,朕此次来,最关心的,还是朕的船政局如何了。”
  沈葆桢往闽江上游的一处河湾一指,恭谨地道:“陛下,眼见为实,那边的闽江北支河湾处,我福州船政局的甲乙丙丁四道船坞便藏身在那里。不如跟随微臣前往前边不远的船坞查看一番,自然知道船政局发展得如何!”
  沈葆桢这话正合冯云山之意,于是,君臣等人浩浩荡荡沿着江岸,朝闽江北支流的河湾船坞走去。
第837章
福州船政局
  顺江往上游行了一里余远后,便来到一处炮台,藏身在一片山垛的侧面,要不是冯云山在岸上走,还真发现不了。
  紧紧跟随在一旁的步兵第二十七师师长许大光连忙解释这处炮台是后来建造福州船政局的时候专门设立的,为了保护船政局的船坞不被外海袭来的舰队出其不意的袭击。
  冯云山点点头,在沈葆桢的带领下,绕过炮台所在的山垛,面前视线一下变豁然开朗起来。只见面前的闽江江湾内,4排深挖直接进入山涧之中的船坞已经露出一大半,呈现在眼前的是数艘高大的军舰,正停靠在船坞之中,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木梁,似乎将整个军舰支撑起来一般,而军舰之上,还有数十名船工匠人上下敲打忙碌着,似乎军舰没有完工,还在建造修补的样子。
  沈葆桢快步上前,朝那些船坞及军舰一指,道:“陛下,那边便是我福州船政局的造船厂船坞,一共4个,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字号的船坞,船坞修的深长,能同时生产8艘船只。”
  冯云山还是第一次看见这近代船坞的样子,便特意走进参观了起来。第一道甲字号船坞,修得十分宽敞。这道船坞明显是顺着一条注入闽江的小河河沟,经过开挖拓宽拓深,再以水泥石块修葺两边建成的。看样子,设计者船坞的人很有一套接近现代的思维,将干船坞和浮船坞联合起来,整个船坞的前边大半是浮船坞,而后边,却是一道巨大的深坑,没有河水,前后之间以一道厚重的大铁闸门间隔,将前后两部分的河水分割开来。
  船坞的最外边,河水之上已经停靠着一艘排水量不大的炮舰,已经基本完工,有几名工匠在敲敲打打忙着挂帆的样子;后面则是一个巨大的深坑。
  深坑的两边是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冯云山还看见有几处巨大的滑轮组在使用。走近一看,深坑之中,一艘巨大的军舰雏形已经搭建好了,看样子,这军舰建成之后排水量估么得超过三千吨了。
  见冯云山饶有兴趣,沈葆桢连忙凑过来,指着那艘还在搭建的大型军舰解释:“陛下,这艘军舰便是我们福州船政局目前在建的最大吨位军舰,还未取名号。这艘军舰设计排水量4280吨,我们准备尝试将之建成帝国的第一艘国产战列舰。”
  冯云山奇道:“战列舰?沈爱卿你可别骗朕,你们福州船政局竟然发展到这种地步?连战列舰也能制造了?你们从哪儿搞来的图纸?”
  不由得冯云山感到诧异,发展更早的长洲造船厂,还聘请了洋技师,也只能制造个一两千吨排水量的巡洋舰,就这已经让冯云山欣喜若狂。这下,新建才两年福州船政局居然说他们能制造战列舰了,虽然只有四千来吨的小型战列舰,但这也是不得了的事情。他不能不怀疑,是不是夸大其辞。要知道,战列舰可不是简单的将船体加大就可以的,排水量越大,木制船壳便越难以做到牢固,不说万一航行在大海上,遇到大风浪散了架,单单在海战中被敌舰炮击几下便沉没,那可是损失惨重的事情。
  “微臣岂敢!陛下,这艘战列舰的确有设计图纸,说起这个,还要感谢总参谋部的作训处副处长富兰克林·布坎南,是他帮忙从美国海军部偷偷买出几份战列舰的图纸,又请来了美国波士顿造船厂的船舶设计师和制造家唐纳·麦凯先生,对其中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得出一份适合我们福州船政局的战列舰设计图。陛下,这个唐纳·麦凯还真的有些本事,听说在美洲是专门设计那个做生意的飞剪船,让船跑得特别快。微臣亲眼见他将一艘120吨的同安海船稍加改造一番后,由原本的6节航速增加到10节。他设计的这艘战列舰,速度能达到12甚至13节,简直比巡洋舰还快。”沈葆桢一边说着,一边在随后的人群众寻找着,向一名四五十岁的洋人招招手,将之唤了过来:“这便是唐纳·麦凯先生,已经成为我的幕僚,福州船政局总设计师兼船政学堂的副校长。”
  冯云山见到一名头发卷曲的洋人朝他鞠躬,也回以报之一个笑脸。
  若是这样,那说不定还真能将战列舰制造出来。冯云山不够勾起了心思,不过看见那艘巨大的尚未完成的军舰,好奇地问道:“那这艘战列舰还要多长时间可以下水,哦,对了,朕想知道这如何下水?”
  这个时代可没有大型的吊机或是龙门吊床之类的,冯云山想知道他们如何将轮船推下河水之中。
  “应该还要三个多月的时间。陛下请看,船坞前边还有一道铁闸门,等战列舰制造得差不多可以下水的时候,将闸门打开,引河水灌入船坞后边,水一涨起来,战列舰便会自动浮起来,就可以直接出了船坞。”沈葆桢一脸自豪,战列舰啊,只要能造出来,不说皇帝会奖赏自己,在历史上也是有厚重一笔了。沈葆桢可见过十多年前的那次满清被洋人军舰打得落花流水欺凌的模样,如今自己国家也能制造那种洋军舰,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原来是这样,冯云山搞明白了,还有些惭愧,自己都是从后世来的,居然在造船方面连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如。
  离开甲字号船坞,并排的还有三列船坞,没有甲字号船坞宽大了,但也十分忙碌,各自前后都停着军舰,一共五艘军舰,一艘商船在建造。这四个船坞,便同时有七艘军舰和一艘商船在建造,冯云山不由有些自豪,福州船政局真的初具规模了!
  “陛下,除了这艘战列舰建造所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需要将近两年左右,其余的3艘二千四百吨级的巡洋舰和2艘一千一百吨级的护卫舰、2艘四百吨的炮舰都能在一年左右便建造完成,不过为了赶工期,招募了大量工匠,而且技能有些生疏,造价比洋人的要多花费许多,比购买军舰还要昂贵。一艘炮舰,都要12万圣元左右,而一千吨的护卫舰,则是要18万圣元,二千吨级别的巡洋舰更是要40万圣元甚至更多……”
  冯云山听到沈葆桢的唠叨,直接打断他的话:“沈爱卿可是经费短缺了?无需多说,朕让财税部再拨付五百万圣元给你们福州船政局,只要能尽快制造出更大的军舰,朕不在乎多花些钱。对了,沈爱卿,你们福州船政局要多培养出造船技师和军舰设计师,不能全靠洋人!”
  冯云山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起了历史上的那个福州船政局,当初是靠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两人总揽船政事务,后来德克碑离开,日意格一个人压制不住手下的洋人,这些人便“挟技居奇、唯利是图”,最终被沈葆桢全部辞退,以已经培养起来的本国技师和工匠制造船只。如今历史大变,福州船政局虽然还是交沈葆桢掌管,但具体负责船政事务的洋人却变成了美国的船舶设计师唐纳·麦凯,这人技术自然非常过硬,但冯云山却担心技术好的人不一定管理也在行,因此,不得不担心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还是早点未雨绸缪,将自己本土的技师和工匠培养出来才是正理。
  “陛下英明!微臣也是如此考虑,因此,在建起船坞,开始制造船只之后,因为财税部当时的拨款有所盈余,便同时兴办了一座船政学堂,专门为福州船政局的日后发展乃至全国的船政事务培训人材而设立。微臣特意从福建各地中等学堂中挑选了一批年轻人和士兵,进入船政学堂,以聘请的洋技师作为教习,教授造船、航海、海战等技能。如今已经有一年有余,前些日子,还选送了一批少年学子去圣京,参加外务部和教育部组织的留洋计划。”
  “哦,船政学堂?”冯云山有些出乎意外,他没想到,在没有他的命令的情况下,提早数年出现的福州船政局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开办了船政学堂,不由大喜,当即提出前往查看一番。
  一路上,冯云山又仔细倾听沈葆桢的禀报,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了解更多了。
  福州船政局建立二年多来,已经发展成不仅仅限于一个造船厂的格局,沈葆桢先是征用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带领一群人建设好了船坞,然后等招募的人员陆续到位之后再相继建设了船政局衙门、工匠住所、洋房、洋员办公所、仓库、后续配套的铁厂和增加的船坞、船政学堂等上百所建筑物,占地800亩。
  整个船政局最为主要的便是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
  其中,铁厂是后来增加的,因为船坞的扩增,所建军舰量大为增加,原本靠海运的钢铁所需增加,再依靠长途运输有些不及,加上这时沈葆桢打听到闽侯、闽清、永泰三县交界处,发现了穆源铁矿和煤矿的消息,便直接兴办了一家大型铁厂,利用闽江运输之便,顺流而下将铁矿和煤炭运至马尾江畔的铁厂进行炼铁,以满足制造船只之用。
  船厂主要是四道船坞构成,加上旁边配套的仓库、木料堆场以及一处河湾内的码头。而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技艺、轮机及机械设计等,后学堂教授航海及驾驶,学堂由从美国及法国聘用之导师教授,使用外语授课及用原文书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