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03

  “别废话了,再等几人上了城墙,我们便一起去打开城门,那时才算安稳!”另一名守卫踢了踢死去的杜山,轻声喝道。
  “凶什么凶,不就一个伍长吗?现在咱们都不是清兵了,都是三合会的兄弟,你也没比我大!”那名守卫嘟嚷着,用手拉住第一个爬上城墙的天地会兄弟。
  随后,众人纷纷爬上城墙,很快城头其他守卫的清兵发现了动静,厮杀了起来。但为时已晚,随着城门的打开。
  尹尚英率领的天地会兄弟奋勇入城,杀声一片。城头上几十名清兵很快便失去抵抗,死得死,降的降。
  城内军营的清兵在一名把总的率领下,准备抵抗,一听铺天盖地的杀喊声,顿时失了胆气,把总也脸色大变,带着两名亲信,悄悄脱掉衣袍,偷偷溜走。
  剩余三百多名清勇中,数十名高声大喊:“天地会的兄弟们,我是三合会的兄弟,都是自己人,别伤了和气!”喊罢,扔掉手中鸟枪和牌刀。
  有了示范,其他的二百多名清勇也有样学样,纷纷扔掉手中兵器,叫道:“我是三合会兄弟,大家自己人!”没了把总千总的管束,清勇们纷纷投降。毕竟,命是自己的。连大人们都早就逃跑了,自己只是混行伍饭吃的,没必要为不认自己当奴才的满清主子拼了身家性命。
  尹尚英率人在几名三合会弟兄的带领下,到州衙和怡红院将尚在睡梦中的知州和千总都抓了起来。不得不说,干武将的千总就是比做文官的知州厉害。天地会的兄弟们,将千总的被窝掀起来,发现他身边竟然躺着三名美妓,比只搂着一名小妾的知州身体不知道强了多少。
  尹尚英很畅快!想不到连州城这么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他甚至在想,是不是继续往阳山,将他一道攻占下来,给圣王一个更大的惊喜。
  而且,连州城中,除了那名把总换衣服逃跑之外,其余的人都被擒获。其实,尹尚英不知道的是,想要逃跑的,早在十来天前就已经跑了。不管怎么样,看着俘获的财物,尹尚英满心喜悦。
  不过,陈义和的一句话,让他心中一疼。
  “尹大哥,既然加入我圣军,便按我圣军规矩行事。对于这些缴获,全部充入圣库,再由圣库分发给各位兄弟。”陈义和解释道,“这样一来,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当然,我们太平圣军与原来的太平军不一样,不会一点都不给个人发放钱财,会根据功劳大小,发放奖励。但这必须要先将缴获上交,再论军功发放奖励,否则,哪来的财物可奖?”
  尹尚英想想,也对,这样集中财物,才能办成大事。难怪太平圣军战力强悍,而各地会众却一盘散沙,莫非就因为这些差别?不过,自己手下的兄弟不知道会不会想的通,自己还得去好好说说才行。
  果然,有部分天地会兄弟,还有些城内接应的三合会兄弟,都纷纷反对将所有财物上交。他们看来,是自己拼命缴获来的,就应该大家分掉。哪怕退让一步,上交一半,另一半也得分发给大家,这样才有干劲,否则,下次谁还拼命?
  陈义和道:“众位兄弟,我陈义和原本是桂阳的天地会头领。和你们一样,以前我和兄弟们也是到处杀富济贫,缴获些钱财便瓜分,然后众兄弟便花销一空,不久又是一贫如洗。想必大家也是如此吧?”
  “但自从加入圣军,虽然时间不长,可我和兄弟们再不用愁吃饭的事情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圣军安排,根本不用我们操心。还有每次立功,都有奖励发放,可自己领在手中,也可放在圣库寄存,随要随取。”
  “再说句难听话,就是谁在前线拼杀死了,他的家眷老少有其他圣兵兄弟们照顾,抚恤不少。谁要是受伤了,残了,也有圣兵照顾,这些都需要开支,靠的就是我们上交圣库的财物啊!”
  听完陈义和的解说,众人纷纷沉默下来。
  尹尚英开口道:“大家都是兄弟,还是那句话,谁要是想分了缴获,也可以,就给他分一份,送他离开。但凡是跟我加入圣军的,便不得私分缴获,等圣军来了上交圣库,再做定夺!”
  一句话便决定下来,除了几十人不想加入圣军,分点财物回家外,其余的全都表示跟随尹尚英,加入圣军,遵守圣军规矩。
  陈义和不由松了口气!
第75章
一战下阳山
  连州城北三十里的麻步圩,一支面带疲惫之色的队伍经过,行色匆匆,个个头包红巾,身着蓝色统一制式军服,一副战意昂扬模样。却是从临武出发,攻向连州的圣二军前锋。
  谭绍光如今是圣二军军帅,但由于林凤祥为主将,他只能率领圣二军前锋,作为先锋部队,率先攻向连州。
  “军帅大人,前方三十里便是连州州城。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今天天黑前便可抵达。”一名旅帅对谭绍光说道。
  “让兄弟们放慢速度,天黑前离连州城七八里即可,届时大家前半夜好好休息,后半夜便开始攻城。”谭绍光吩咐道。
  旅帅刚想传令,三名探哨骑马急奔而至,道:“急报,军帅大人,连州城昨夜已为一帮天地会众所破。有一自称圣四军师帅陈义和之人,说是有事禀报,求见军帅大人!”
  “什么?连州已被攻占?快带我见陈师帅,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谭绍光惊叫道。
  “见过军帅大人!”一名粗壮汉子向谭绍光行了一礼,正是从连州准备赶回临武报喜的陈义和。
  看过陈义和出示的官照,谭绍光确信他是圣军兄弟,原本绷紧的脸也放松下来,问道:“兄长,到底怎么回事?快说给小弟听听。”
  陈义和将自己奉命寻找嘉禾天地会首领尹尚英,以及后来跟随尹尚英等半夜袭击攻陷连州城的事情都说了一遍,道:“军帅大人,天地会众人军纪涣散,清妖兵力不足,又毫无战力,守备松弛,正是我圣军扩大势力的大好机会。还请大人速速领兵出征。”
  “兄长放心,小弟知道如何做了!兄长一路辛苦,先歇息一下。”谭绍光笑道。
  “传令,让兄弟们再加快些行军速度,今晚在连州城里休整一晚。明天便前往攻取阳山。”
  谭绍光甩开腿,大步往前走去。
  旅帅一脸钦佩地看着年轻的军帅,有马也不骑,宁愿辛苦也要跟将士一道,实在是难得。谭绍光虽然年轻,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勇不可挡,对待军中兄弟有如亲人,严于律己,深得将士爱戴。
  傍晚时分,二千圣二军将士在陈义和带领下,跟出城迎接的天地会众会和,圣二军将士并不入城,而是在城外河边驻扎,谭绍光领一干亲卫随天地会众一道入城。
  “谭兄弟真是年轻有为啊。”尹尚英面上笑着,心里却颇为失望,太平圣军带兵之人竟如此年轻,不知战力如何,适才只顾迎接,也未看清情形。
  谭绍光也笑着说道:“尹头领过奖!如今你我都是圣军之人,便是一家,就不必自夸了。不知尹头领手下可有熟悉附近地形之人?”
  “离连州最近的乃是阳山县,莫非谭兄弟便想取阳山?”尹尚英一脸惊异,莫非自己小瞧了这年轻人,刚到连州城,也不准备休息,便想攻取阳山。“手下倒是有些连州本地兄弟,他们也有认识附近一带的天地会众,想必熟悉情况,能帮上忙。”
  “那好,有劳尹头领了!”谭绍光也只是想找熟悉地形的人,他率领的二千圣二军前锋,有一千五百配备着最好的鸟枪,充足的弹药,另有些冲天炮随军携带,小小县城,他还不放在眼里。
  经过郴州一带的转战,连续攻克蓝山、临武、宜章等地,他这手下的二千将士已成长为血战老兵,他也成为作战经验丰富的领兵将官。并且,满清的驻兵特点他也渐渐摸清。
  一般说来,像湘南、广西这一带的偏远小州县,满清都只驻扎一两个营便算好了,即便大一点的州府,也就一千来绿营兵。兵力分散,是满清最致命问题,这点,谭绍光虽然年轻,但也看了出来。而绿营兵军纪败坏,战力低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对付这样的军队,凭着自己二千血战之师,火器装备又还算犀利,就算两倍数量之敌,谭绍光也有信心击败。
  “军帅大人,这位兄弟乃是连州本地人。据他说,连州城外的那条河流,名叫连江。这连江里水流虽然湍急,但可用竹排载人,顺流而下,直通阳山城,最后流入北江,通往广州。”一名天地会小头领建议道。
  太好了!谭绍光大喜,他正愁行军艰难,最耗体力,若是能搭竹排顺流而下,不但速度快,还能节省体力,全力攻城。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仍让哨探骑马,沿连江一路先行侦查。而他则连夜委托天地会兄弟收集制作竹排,准备第二天一早,便率二千将士乘竹排去阳山。
  第二天一早,连州城外的连江江面,已经一字摆开上百架竹排。谭绍光在尹尚英的带领下,跳上竹排,只微微一晃,便稳如平地。
  尹尚英率一千天地会兄弟跟随谭绍光的两千圣军将士,一道攻打阳山。
  顺连江而下,竹排速度很快,一路在探哨和当地天地会兄弟的带领下,次日上午便到达阳山城外。
  尹尚英看了看阳山城墙,道:“谭兄弟,我听连州的兄弟们说,阳山离省城已经不远,清妖在此驻有阳山协重兵,有左右两营约千余清兵。强攻不智,莫若让我等兄弟偷偷摸进城里,联络城里的弟兄作为内应,等今夜天黑时再行攻城?”
  谭绍光笑道:“尹头领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手下二千将士,虽屡次攻破县城,但都是黑夜袭击,从未有白天攻城之举。此次,便白日攻城,一则早点破了阳山,二则顺道作为练兵之途,习惯下白日攻城战。”
  尹尚英不由微怒,便也不再相劝。
  暗道,这谭军帅还是过于年轻托大,圣军派如此之人将军,岂不是识人不明?没有内应,你便以为这官府的城池那么好攻取的?等你碰得头破血流,我再帮你倒显得我过于小人,也罢,我还是先让手下弟兄偷摸进城,联络城内天地会兄弟作为内应,造作准备。
  谭绍光命令圣二军展开旌旗,分散队形,正大光明地展开攻城,还不让尹尚英等一道攻城,只让他率天地会弟兄在一旁擂鼓,呐喊助威。
  尹尚英放回本已拔出的牌刀,更是暗怒。莫非,瞧不起众兄弟的本事?如此执迷不悟,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攻城。
  阳山城头的清妖,架设大炮,超城下围拢过来的太平圣军轰了两炮,数名圣军将士死伤,但其余圣兵丝毫未受影响,散开队形,继续冲向城墙。
  近了,城头上的清兵配有鸟枪的还不到一半,这百余鸟枪清兵松松散散,见到太平圣军冲锋,也不管距离远近,砰地就开火,却未伤到一人,清军鸟枪射距才百余步,岂能伤到二百多步外的圣军?
  连忙再装填充火药,等再想露头时,却见城下太平圣军的上千鸟枪手已下蹲在地,摆好姿势瞄准城上。数十清兵刚一露头,一阵震耳地枪响,便纷纷中弹倒地,吓得其余清兵个个低头爬地上,颤抖不已。
  尹尚英和擂鼓的天地会众,看得眼睛都直了。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火器是如此犀利!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幸好这圣军不是敌人!
  那边城头上的清军冒不了头,又未进行过从射击孔射击的训练,加上失了胆气,只顾爬在地上等城下敌军的枪声停歇。不料,这枪声就持续了半炷香功夫。等枪声一停,众清兵爬起来时,却发现上百太平圣兵已爬上城头,手舞长刀,砍杀过来了。
  很快,清军毫无斗志,逃的逃,剩下胆怯的便跪地投降。阳山城不到半个时辰,便被二千圣军攻破。
  尹尚英只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其余天地会兄弟也是心情复杂。原以为,攻破了连州城,大功一件,白白送给圣军,还有点心有不甘。却原来,这份小心思,在强大的圣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难怪这个年轻的谭军帅能目中无人一般,不用众兄弟的帮助便直接攻城。这是对自己的战力有绝对的信心。
  不由期待,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那犀利的火器,有一战便下的强悍战力。
第76章
攻略韶州府(一)
  就在谭绍光与尹尚英等人,在连江上乘坐竹排前往阳山之时,隔着岭南丛山,二百余里外的武江上,同样有一队人马,乘坐一样的竹排,顺流而下,前往韶州府乐昌县境。正是太平圣军攻取两广的东路军主力,罗大纲为主将,陈玉成为副将,圣一军和圣四军两部兵马,近二万名圣军将士,艰难地行军。
  韶州府可不比湘南和广西等地偏远州县,乃是广东的北大门,是北方和长江流域与岭南沿海之间最为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因此,随军参画的左宗棠早就跟圣王冯云山提出,清军在韶州府驻有重兵,且关隘城防险固,建议多携带火炮等重型火器,方可攻克。
  左宗棠主动提出随军参赞,冯云山知道他擅于战场临时的军事谋划,便同意下来,交代罗大纲和陈玉成两人多听取他的意见。至于对左宗棠个人,冯云山知道,左宗棠最是顾家之人,妻妾儿女皆在太平圣军之中,绝不可能做出有损圣军之事,倒是可以放心。
  罗大纲和陈玉成见圣王平素便重视这位左先生,加之这左先生虽平时性子孤傲冷漠,但确实是有才之人,便都敬让几分,悉心听从其意见。
  这便苦了一万五千名圣军将士和随行的五千辅助牌尾。上千辆辎重车,载重的四百余门大小火炮,五千担稻米,还有火药、军器、炮子弹丸等数不胜数。岭南一带崇山峻岭,最是难行,左宗棠和罗大纲都倾向走水路。
  宜章南边的坪石,虽已是乐昌境内,但距离宜章很近。坪石本驻扎有几十名满清地方汛兵,早在宜章城被太平圣军攻下后,这些汛兵便早已逃散。太平圣军便不费力气地占了坪石汛。
  在坪石搜寻制作竹排花了一天半,尔后,光是从木轮车上卸下辎重,搬到竹排上捆绑固定,便又花了二天时间。
  即便如此,在这武水上游,水面窄浅之地,竹排亦承载不了太多重物,且遇到礁石浅滩,便搁浅堵塞,罗大纲命三千圣兵成立应急队,沿江巡回奔走,哪里竹排搁浅,便至哪里,用人力抬拉的手段,好不容易过了数十里。
  这天,太平圣军刚过武水的长滩渡,水流开始更加湍急起来。水面只能并排放两只竹排,导致竹排挤满水面,延绵八九里长。
  左宗棠忽道:“罗检点,眼下这水面狭窄,水流又急,我圣军行军队伍越拉越长,已绵延十余里,乃是行军大忌!且左某查了下地图,再往下七八里便是有名的乐昌峡,此地乃异常险要之处,左某担心清军在此处设伏,待我军过了一半再行攻击,必会让圣军损失惨重。我建议暂停水路进军,派数百兵士沿河段山林前行,先行攻占此处,再放竹排行军。”
  罗大纲深以为然,他其实也觉这样讲队伍拉得太长,首尾不能兼顾,便道:“亏得左先生提醒。罗某这就按你说的去下达命令。”说完命令圣一军军帅陈天仕率一千五百圣一军将士沿河两岸搜寻,抢占险要的乐昌峡,再派数百将士往前开路,避免大部队被伏击。其余将士就地休息,等候消息。
  武水上游的两岸,灌木荆条丛生,无路可走,陈天仕命令二百将士轮流手持砍刀斩除杂树,劈开一条一人宽的小路。
  四个多时辰后,陈天仕等人来到一处河道急转之处,这里水流异常的湍急,河边两岸逐渐高了起来,慢慢地已是悬崖峭壁。
  想必这便是乐昌峡了,真是险峻之地!陈天仕正感叹着,突然,几声炮响,河岸峡谷之上,大队人马杀出,正是一群清兵。当时居高临下,土炮、鸟枪、滚石、弓箭齐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