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603

  石达开也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俘虏了这么重要的人物:
  为首者,是皇后钮祜禄氏;
  其次,分别为婉嫔索绰络氏;云嫔武佳氏;容贵人伊尔根觉罗氏;伊贵人伊尔根觉罗氏;祺贵人佟佳氏;玫贵人徐佳氏;璷贵人那拉氏。
  总共八名咸丰的后妃。
  可惜的是,清妖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和新晋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杏贞没有发现踪影,而丽嫔他他拉氏和吉常在王氏、庆常在张氏三人,眼见逃不掉,便拔银簪自尽而亡。
  为了不让其余的妃嫔们自尽,谭绍光粗鲁的威胁着,若是谁自尽了,便将其全身脱光,放在北京城门外示众!顿时,再没人敢打自尽的主意。
  石达开大喜,和谭绍光稍事商议,便将伏击清军的战况,尤其是俘虏到清妖酋的9名后妃的事情,急报给圣王冯云山!
  一个时辰后,张英率领七百八十多名马兵,押解着三百余名俘虏和六百余马匹,缓缓走来,张英也是一脸喜色,牵着一匹马,背上驮着一名手脚被五花大绑的满清大官,一问,才知道竟是清妖的怡亲王载垣。
  这时,天色更亮堂了些。其余的千余马兵也都从山谷周围返回谷口,而山上的步兵团将士和官道两端的讨虏军将士们,也都纷纷集结起来,各团团长纷纷向石达开和谭绍光禀报战事情况。
  昨夜对清妖的伏击,可谓大获全胜。在驿站、山谷两处以及沿途路上,当场击毙清妖骑兵一千七百余人,俘虏近三千人,其中受伤的清妖兵千余人,满清官员王爷以及后妃和太监宫女等二百余人,清妖只剩不到千人逃走。
  让石达开和谭绍光郁闷的是,清妖酋咸丰竟然逃走了。跟随咸丰一道北逃的朝中的主要大臣,也都没见踪影。
  ……
  距离山谷的东北方向近二十里外的一处前往密云的官道上,咸丰一脸狼狈的躺在满是尘土的荒地里,一脸颓然地仰望着天空,心中屈辱无比。
  这一晚所遭遇的苦难,比他一辈子都多!
  舍弃马车后,他好不容易克服童年的阴影和心中的恐惧,骑上马,在亲军侍卫和前锋营、骁骑营等护卫下,逃出山谷,却马上又遭一伙同样是马兵的粤贼伏击。
  可恶的粤贼,仿佛提前知道似的,早就埋伏在那。咸丰当时便心如死灰,情知逃不出去而来,正在犹豫到底是该自杀,还是和贼兵讲和,留自己一条命的时候,还是怡亲王载垣,主动率领数百骑兵往东北方突围,将贼兵都吸引过去。御前侍卫珠勒亨率领三百骑赶来,护卫着他和太妃、小阿哥先撤向东南,在潮白河边上发现一处水浅之处,淌水过河,这才摆脱追兵。
  回想起一晚的经历,犹如噩梦一般,咸丰一辈子都没这么惶恐过。
  他披头散发,半路上为了不显露自己身份,脱掉龙袍,换上一名亲军侍卫的衣服,被一路的树枝荆条划破皮肤,过河时虽然是由几名亲军侍卫背着,还是沾湿了衣服,搞的浑身湿冷,一路骑马大腿内侧摩破了皮,渗出了血水!
  这些,都是他一辈子都从未经历过的。他暗暗发誓,回到热河行宫,要重整兵马,将粤贼都斩尽杀绝,方解今日之恨。
  稍稍休息片刻,咸丰害怕贼兵还会追来,便立刻催促再次逃命。
  一路上,陆续有二三百逃散的清军骑兵赶来,汇合在一起。见有六百余骑了,咸丰心中稍安。他将御前侍卫珠勒亨召来,问道:“爱卿,距离密云城还有多远?”
  珠勒亨脸色阴郁,哭丧着脸回道:“皇上,离密云城还有十余里。皇上……”
  珠勒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咸丰怒道:“有什么事情,说!”
  “皇上,听刚才逃出的几名二等侍卫说,皇后娘娘和一干娘娘都落入贼兵之手!”珠勒亨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哭请罪:“奴才该死,没能保护好娘娘们!奴才死罪!”
  咸丰闻言,如遭雷击,只觉胸口一痛,翻身便从马背上一头栽了下来。
第588章
前往圆明园路上的跨时空思念
  八里桥大胜之后,冯云山只是让讨虏军稍稍休整了半日,便决定次日一早就开始攻占北京城。
  八里桥的战事结果已经全部统计出来了。
  蒙古和满旗骑兵一共被击毙四千余骑,俘虏一千骑;满旗步卒和汉军八旗步卒被死伤三千,俘虏四千余人。最让冯云山心动的是俘获了一千五百余匹蒙古战马,虽说不是特别高大,但毕竟是战马,终于可以组建一支小型骑兵了。
  不过,冯云山不会组建像蒙古骑兵这样的骑射兵种,训练费劲不说,在这与火枪对战的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作用了,反倒不如直接冲杀过去的重骑兵。而冯云山想象的是组建一支火枪骑兵,将骑兵专用的夏普斯卡宾枪装备上去,必定能所向披靡,为日后平定北方做好准备。
  讨虏军将士,也牺牲了四百余人,其中黄埔二期的学员就有十六人之多,让冯云山心中不由一痛。他不明白,那些历史书上写的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战役中,只战死了十二人,怎么来的?难道自己的讨虏军将士,与洋人差距还有这么大?还是满清知道洋人不会夺取他们的江山,所以直接放水弃战而逃?
  这些,冯云山却是难以追究了,他也没空理会这些事情。先是连夜将石达开和谭绍光派遣出去后,便同时派出探马,将整个北京城的防守情况侦查起来。
  次日一早,冯云山接报,城外的近万清军不战而退,而咸丰已经率领五千余禁卫骑兵,带着后妃和一干大臣北逃热河,派他的亲弟弟恭亲王奕?留守北京城。
  而奕?认为北京城太大,守兵不多,加上留守北京的一应王公大臣都说“城不可守”,于是,他干脆下令将整个外城放弃,将兵力集中防守内城。
  于是,除了僧格林沁的二万多名清兵从朝阳门退守回内城,整个北京外城的万余清兵也都撤入内城,连圆明园内的没被咸丰带走的四千禁卫旗兵也全部调回北京城内,直接将北京外城全部弃守!
  冯云山大喜过望!原本以为,历史上的奕?和僧格林沁虽然也将北京外城弃守,但那时对洋人的军队,对于讨虏军,冯云山以为清妖必定会严防死守,可没想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想不到,他们还是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于是,冯云山直接调动讨虏军大军,行动起来。
  由于讨虏军兵力不多,冯云山并没有下令直接分散开来去包围北京城,而是集中兵力,分为三路进攻。
  林凤祥率领甲一师一万讨虏军将士从城东攻打东直门和朝阳门;
  陈天仕率领甲八师一万讨虏军将士从城西攻打阜成门和西直门;
  而罗大纲率领甲五师的四个陆战团和甲十师的四个陆战团近万人,直接轻松占领外城,从城南攻打正阳门。
  而冯云山自己,则亲率甲九师剩余的四千将士和乙一师的三千将士,以及近二千余名甲十师和乙五师的水师,驾驶小型战船,经过清河内河道,前往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
  虽然已经十月份,太阳依然有些晒人。冯云山和七千将士走的是陆路,顶着烈日,大步地向前推进。不过,因为知道清妖都已经全部撤回北京城,城外即便有清妖,也是少数的探子和残余的兵力,冯云山并没有小心翼翼,而是直接取道小路,向圆明园进军。
  看着道路两旁的清代民宅,以及一片片农田和菜园。冯云山不由感叹,这是北京城啊,若是一百多年后,只怕这里会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而此刻,却还是偏远的乡下。
  一路上都是盘根错节的树木,灌木丛,若不是提前让一些乡民带路,还有数十名俘虏在前方指点,冯云山怀疑在这乡间绕来绕去的只怕会迷路了。
  一路疾走,怕是走了四十余里,却还是没能在天黑前赶到圆明园。见讨虏军都是疲惫不堪,且天色已晚。
  探马四下探查,发现旁边有座真武庙,于是讨虏军便在真武庙附近就地扎营。
  天空晴朗,望着漫天的星光,冯云山忽然想起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五,是父亲的生日。顿时,一股思念的潮水,从心底漫延,心情不由有些激荡起来。
  在后世的那一生,冯云山,不应该是叫冯绍光,冯云山苦笑起来:几乎有些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名字了。当时的冯绍光,虽然来过北京很多次,但每次不是匆匆经过,就是忙于工作的事情,还从未在北京的土地上,这么有闲暇地望着星空。
  冯云山记得,有次想换工作,在北京面试国内最大的煤炭集团旗下的炼化企业,便在北京呆了一晚。记得那次,也是农历十月初五,冯云山原本没怎么有思乡之情,突然听到电视里想起了天气预报那个熟悉的音乐,顿时发现,竟然如此想家,这才想起这天竟然是父亲的生日,自己一处差忙了都差点忘记了,于是赶紧打个电话回家。
  而今晚,竟然这么巧,居然又是十月初五了,自己又来到了这北京之地。但可惜的是,自己再也不可能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下父亲,给他道声生日快乐了!
  冯云山望着漫天的星光,想起小时候每次父亲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煮几个鸡蛋,而每次都会让他陪父亲过生,享受那鸡蛋的美味。
  冯云山后来吃过无数的鸡蛋,可都再没有那种美味了!
  一时间,冯云山不由回忆起许多事情来,从小到大,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禁让他泪流满面,思念如潮。
  不知道,自己父母会怎么样?失去了儿子,伤心欲绝是肯定的,也不知道过了这两年多,他们有没有好一点?
  不知道母亲的糖尿病好些了没有?不知道父亲的肩周炎,还是不是老在折磨他老人家?
  不知道自己被那博物馆的火炮炸死,有没有赔偿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安度晚年?
  在跨越时空的思念里,泪眼朦胧之间,冯云山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589章
千古一绝圆明园
  次日一早,冯云山便继续领军前行,赶往圆明园。
  对于圆明园这处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不过,这样的评价,一看便知是洋人所评论。
  对于后世以洋人的观点为准则的社会风气,冯云山深恶痛绝,自然,在这个时代,他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同时,圆明园,因为有自己在,必定不会再让它像历史上一样,被西洋侵略者所洗劫一空,再焚之一炬!
  在十余名“满奸”的领路下,冯云山率领七千讨虏军将士,穿过一个名为八家村的村落,便进入了海淀镇。
  “满奸”介绍,海淀镇一带住的人,不富即贵。冯云山扭头一看两边的住宅,还真是,一处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皇家宫第,出现在眼前。走过一座横跨名为清河的运河上的壮观大桥,便来到一条笔直的林阴大道。
  大道的一边,一个个园林和满旗贵族的私人府邸庭院交相掩映,另一边,则是高大的不知名绿树排列成行,煞是好看。
  林阴大道直接便是通向圆明园的大门,大门前有个很大的广场,广场构成一个巨大的凸字形,四周都是榆树,冯云山置身广场中间,忽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整个广场全都用汉白玉砌成,四边各有一只巨大的鎏金铜狮,立在3米多高的大理石底座上,威风凛凛,只不过,这些本为镇园化煞、旺权助运之宝器,如今却换了主人。
  七千讨虏军全部集合在广场上,全部容纳下来,竟然还很宽松。
  广场的“凸”字形前面的两边,都是数米来高的古色古香的宫墙,盖着翠绿的琉璃瓦,精致玲珑。
  冯云山抬头一看,正前方就是圆明园。大门紧闭,只见园内古树参天,园深悠悠,更显得宫垣绵长。
  根据探报,冯云山知道圆明园内驻防的禁卫清兵已经撤离,逃回北京内城。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冯云山还是让随行的乙一师师长何禄,派出乙一师的师部侦查营,想办法进园侦查。
  圆明园的大门高大厚重,一对玉石雕刻的麒麟镇守在门两边,正上方书有“大宫门”三字,大门紧紧关闭,数十名讨虏军将士一齐推挤,都没能打开。
  而宫墙也是数米之高,而且很厚实,围有宽阔的角隅,幸好,在不远的地方发现一处暗门,侦查营利用绳索,摔上城墙,几名精瘦的将士利用绳索,飞快地爬上城墙,站在墙头,还没跳入院内,便发现园内六名带着弓箭和火枪的兵勇冲来。
  墙头上的讨虏军将士连忙从背后抽出遂发滑膛枪,朝这几名清军兵勇射击,顿时三名兵勇倒在血泊中,其余的三名兵勇,惊慌失措地闪入灌木丛内,消失不见。
  讨虏军将士翻下城墙,从里面打开暗门,顿时整个侦察营的四百将士都冲入园内。他们二百人警戒,另外的两百人分别打开三扇大门,让外面的讨虏军将士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