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603

  陆顺德当场便想冲上去教训这佩里一顿,幸亏左宗棠拦住他,连原本主张借助美国人的海军力量,一力主将合作的王闿运也愤怒地道:“王某错了,如此傲慢的美国佬,不理也罢。”
  当下,几人便转身离去,不顾马沙利的挽留。
  马沙利也无可奈何,他没想到佩里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如此傲慢自大。
  马沙利觉得有些奇怪,原本这佩里虽然也是瞧不上这些满清人,但一直给自己面子。如今竟然指责自己出卖美国利益,这可是很不对劲的风向。
  于是,他花了些功夫,找跟随佩里的副官一打听,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美国新上任不久的十四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从今年起开始执行他那宣称的“强有力的”对外政策,除了想占领美洲的古巴外,还想向太平洋扩张。
  他亲自提拔晋升马休·佩里为海军少将,让佩里继续执行前总统菲尔莫尔的“打开日本大门”的命令,同时,还交代佩里查探太平洋一带的岛屿状况,寻找并建立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基地。
  佩里的副官还告诉马沙利,佩里在去年便盯上了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作为美国在东印度地区的基地,将美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亚洲。没想到,形势突变,琉球群岛和台湾岛竟然都被满清的叛军给占领。佩里恨圣国还来不及,哪里还会与之合作?
  并且,佩里的副官吞吞吐吐地问马沙利,他以驻华全权专员的身份,却私下联络武器商与满清叛军交易,出售军火武器给叛军头目,皮尔斯总统知道后很不高兴,已经准备任命新的驻华全权专员。
  马沙利这下明白了。自己一直是前任总统菲尔莫尔一派,如今新总统已经掌权,撤换自己也是必然。
  想到自己为美国在华利益勤恳工作,最终却被替换,马沙利便不是滋味。他心中一横,在佩里率领舰队离开香港后,也赶往广州,准备将佩里和美国新总统的打算,都透露给广州的冯云山。
第378章
建立驻美领事馆
  这边,冯云山听了马沙利的秘密情报,感觉有点不明白这洋人了:竟然告诉自己这美国佬有图谋琉球和苔湾岛的事情,这不是出卖自己国家利益吗?难道,这马沙利知道要被撤换驻华专员,就怀恨在心?说不大通啊!
  马沙利见冯云山有点疑惑地看着自己,解释道:“圣王殿下,您可能觉着我是疯了,我却觉着自己无比的清醒!简单地说,我是辉格党人,已经不容于如今的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并且最近,我们辉格党面临四分五裂、消亡的危险,我作为辉格党的一份子,有义务要挽救她!”
  “圣国的实力,我已经看到。圣王殿下,我想我们辉格党需要您的支持,请求与圣国全面合作,希望圣王殿下能同意一个朋友的请求!”
  冯云山通过马沙利的叙说,再结合自己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美国辉格党是二十多年前成立的新政党,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反对当时的总统及其创建之民主党所订立的政策,辉格党拥护国会立法权高于总统内阁的执行权,赞同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纲领。
  说到辉格党,冯云山也想起来,这个在美国历史上虽然短暂但鼎鼎有名的政党,最后是因为内部分裂,自行瓦解。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党内对于奴隶制度扩展至新领土的政见之争。由南方奴隶主等支持的南方辉格党人,主张通过一项法案,想要在西部新开发地区取消限制奴隶制,力图在这一地区扩大种植园、畜牧业,大力实行奴隶制;而北方辉格党人,则表示强烈反对奴隶制。
  而马沙利,则属于南方辉格党人,也就是受到南方诸州的种植园奴隶主的资助。可能是看到圣国的实力,加上马上要离任美国驻华专员的职务,马沙利便表露身份,主动提出代表南方辉格党,要加强与圣国的合作关系。
  冯云山想起自己美国的历史,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不正是几年后的南北内战,战后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北方的工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此美国走上了世界一流的强国。
  既然自己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冯云山忽然觉得,阻止这个国家成为后世的“世界警察”,延缓它的强大和发展,便是自己的任务,当然,这不是冯云山的臆想,而是,世界就那么大,中华民族要想崛起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就不能有一头美洲虎在旁边虎视眈眈,不能容许另外的国家过于强大。
  更何况,如今那名叫佩里的人都已经准备抢夺自己的琉球和苔湾岛了。
  冯云山当即哈哈一笑,表示同意马沙利的提议。
  “马沙利先生,你不是快要回国吗?为了表示本王对贵党合作的重视,本王决定派人跟随您一道去美国,与贵党商量商贸合作之事,当然,还有军事的合作!不知马沙利先生能否帮忙照顾本王派出的人等?”
  “圣王哪里话,马沙利求之不得!能为圣王办事,是本人的荣幸!”想到自己马上便不是美国驻华专员,马沙利姿态放得很低。
  “既如此,马沙利先生,本王便聘请您为本王的王府外事顾问一职,每年一万银元,负责协办圣国与美国的往来事务。”冯云山话锋一转,便将马沙利变为自己的手下了。他知道,这美国佬,不给他点甜头,不会为自己办事。
  送走马沙利后,冯云山将曾观澜、左宗棠、伍崇曜、吴如孝、刘长佑和王闿运几人召集起来,说起了与美国南方辉格党合作之事。
  伍崇曜对美国了解最深,他首先出声道:“圣王,美国的南北之争执,崇曜也有所耳闻。不过,原来与伍家交好的美国商人,但大多都是北方商贾。不过,南方的富人也是很多,且势力雄厚。圣国若能与南方合作,不失为一大助力。”
  左宗棠出声道:“圣王,左某对这些洋人一向没什么好印象。不过,若能让其南北对立,不失为削弱其国力的良策。圣国可添加点火,趁机牟利。但洋人不可信,即便是与其合作,也要提防一二。”
  冯云山点点头,看向从永州调回便一直忙于王府事务的大管家,庶务部副部长曾观澜。
  曾观澜忙道:“圣王,观澜前段时间也详细了解了世界的形势。美国虽然建国不足百年,但崛起迅速,国力强盛。特别是最近这段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军事实力更是远强于我圣国。并且,其国土仍在不断扩张之中。依观澜看,其日后必将成为世界强国。观澜以为,其国的南北双方势力,必有一战。届时,便是我圣国乱中取利之时。在此之前,唯有加强我圣国的实力。”
  刘长佑对洋人之事不大了解,没有发布意见。
  倒是王闿运,进言道:“圣王,诸位大人,王某以为,就跟曾副部长所说的,目前商谈这些,还为时过早。听那马沙利讲,美国有排水量达数千吨的军舰,甚至全身裹满铁甲,坚不可摧,可见其军事实力之强大。而如今我圣国连小小的数百吨军舰都无法制造,靠花费巨额银两也才买来数艘。因此,王某建议,可利用与南方势力合作的机会,将长洲造船厂真正的建立起来。不过,等船厂建好后再制造船只,实在是太慢,还要继续从美国购买那种数千吨的铁甲军舰才好。”
  王闿运的一席话,让冯云山心中一动。
  想起自己一早便要建立的长洲造船厂,却因为缺少钢铁和优质木材,一直没能制造出上千吨的兵舰,只是能修补战船,以及制造些几十吨上百吨的大型红单战船。
  与自己真正想象中的军舰相差甚远。
  这不是一两名洋人技师便能解决的,还得有整个完善的一系列配套人才和设施才行。
  普鲁士的制船工业在欧洲算是后面了,要不然,自己早就从普鲁士引进造船厂了。不过,美国的造船工业发达,自己何不从美国引进人才和设备,将长洲造船厂发展起来?
  想到这里,冯云山决定:“过段时间,马沙利要返回美国。本王决定派人跟随他一起至美国,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的首府里士满,建立我们圣国的领事馆。便由外务部副部长吴如孝率队,从南洋公司通晓英语的管事中,选一名可靠之人,出任驻美领事,常驻美国。以后每三年一换。”
  “另外,如孝,你再挑选一批可靠的讨虏军将士,一批机器厂纺织厂等厂矿工人,还有一批十余岁的男童,跟随你一道去美国,男童便安排在美国的学校学习两三年,其余人也在那学习进修,半年或是一年后再回广州。”
  “是!圣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你到美国之后,想办法同那些大型造船厂接触,看能否购买大型兵舰,最好是要三级战舰以上的,钱不是问题。本王会让马沙利帮助你。不过,也不能全指望此人,最好是能绕过他,哪怕是在那边寻找军火商代理也行,不惜成本的采购军舰!本王要两年后,我圣国的海军,能有一定规模和自保之力!”
第379章
黄埔一期毕业典礼
  圣国第二次开科取仕已经结束,主考官许祥光领着两名副主考徐有壬和李善兰,前来禀报取仕的结果。
  “圣王,此次科举,从各州府初试,到省城复试,一共取仕二千三百五十四人。其中国学科取仕2267人,其他西洋学诸科一共取87人,广州便占了近一半。”许祥光禀报道。
  冯云山一听,很是无语。西洋学,在中国还真没市场,还得自己培养才行。
  “清妖统治区,可有人来我圣国辖地参加科举?”冯云山忽地问道。
  “回圣王,有。不过不多,上海和浙江倒是有上百人至江西和福建参加圣国的科举。其他的,湖北、江苏和安徽,也有人至圣国范围报名。如今,我圣国已经坐拥五省之地,那些读书人,自然知道如何选择。”许祥光有些自豪地说道。
  他其实更多的是在庆幸他自己当初的决定,虽然当时是有些怕死,也是为了保全许家家族而投降圣国,但现在想起来,的确是他最为明智的选择!
  冯云山对三人道:“各位辛苦了!”又让人将内务部副部长谢享才请来,让他会同许祥光等人,商议如何安置这些取仕的考生。
  见到徐有壬和李善兰两人,便将二人留下来问话。
  徐有壬身为中央银行副行长,而且是唯一专职的副行长,向冯云山禀报说,圣国中央银行准备三天后正式开始发行圣国自己的货币。中央银行在五个省,一共成立了一家总行和四家一级分行,这五家银行都有自己的铸币厂,可以直接就近铸币,并接受银行业务,将圣国货币投入市场。
  李善兰则禀报了黄埔军校的教学情况。
  说实话,冯云山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兼复兴会代表,但只是偶尔去下黄埔军校,平时都没时间理会。军校的主要工作,还是靠李善兰抓起的。
  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冯云山原本定为一年,但因后来,圣国扩张很快,讨虏军中基层军官非常紧缺能识字的人员,冯云山便要求李善兰加大平时的课程密度,争取第一期学员早点结业,早日投入到讨虏军中。
  冯云山想的是,这批学员经过了黄埔军校的系列教育,不但军事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忠心程度非常可靠,有这批人投入到各讨虏军部队中,便会影响一大批士兵,跟着对自己、对圣国的忠诚不渝。
  对于这批黄埔军校的学员,冯云山将他们当成自己亲手撒下的种子,种到讨虏军中各部,到时候一旦开花结果,便会带给他一大片硕果累累的丰收。当初,后世的光头常,成为那所著名的军校的校长,便有一大批由军校毕业生成长起来的将军,对他忠心耿耿。冯云山其实也还是仿照常凯申的做法,简单有效。
  “圣王,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培训10个月整,初定二月底,也就是后天,第一期学员结业,同时招收第二期学员,准备三月初一开学。圣王您看?”李善兰不大善言辞,笨拙地提出邀请。
  “嗯,说起来,确实到了黄埔一期毕业的时间了。时间过得真快!”冯云山有些感叹,想起当初黄埔军校建设开学的时候,仿佛就在昨天,一晃,这就要毕业了。
  “李校长,本王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肯定要去参加一期学员的毕业典礼,本王要看看这些圣国的娇子们,学有所成,走进讨虏军中,为圣国、为本王开创出一番新世界!王先生,你将本王的安排调整一下,后天,本王要去参加黄埔一期的毕业典礼。”冯云山转头吩咐王闿运,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第三日快到中午时分,冯云山在众人的陪同下,来的了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
  还未进大门,军校的常务副校长李善兰、副校长许祥光、教导部主任崔大同、政治部主任白晖怀、西洋学教官徐寿和华蘅芳等人已经在大门外迎接。
  李善兰和许祥光两人领头,将冯云山迎进军校。
  才进校门,一条宽大的水泥路面笔直铺开,整洁干净,两旁种着木棉花,开得正艳,像极了后世的某著名学府。冯云山暗暗点头。
  再走数十步,却见路边两旁,整齐地站立着两排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挺拔有力,身着墨绿色的讨虏军军服,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甚是威武。
  见冯云山在刘胜邦等王府卫士和众人的簇拥下经过,路边的黄埔学生纷纷行军礼致意。冯云山见了,拨开众卫士,站出人群,朝众军校学员致意,行礼,惹得众学员激动万分,齐声高呼:“圣王万岁!”
  冯云山也只能模仿后世领导人一般,大呼:“黄埔军校的将士们,辛苦了!”惹得一帮学员又是一阵狂热地欢呼,齐呼万岁。
  冯云山原本想兼任完这第一期的黄埔军校校长后,便卸了这个职务,比毕竟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但现在见到这幅情景,他不由灭了这个想法:这个军校校长,还必须抓在自己手中才行。
  好不容易摆脱了狂热的黄埔学员,来到军校中央宽大的尚武堂。
  台下一干黄埔学员济济一堂,八百学员,军校教员以及王府护卫和陪同的人员,近千人站在尚武堂内,亦不太拥挤。
  常务副校长李善兰上台简单地说了几句,让众人安静下来,分科目分连排站好队列,然后便邀请冯云山上台致辞。
  在热烈的掌声和火热的目光中,冯云山登上礼台,开始致辞:“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们,圣国的将士们,十个月前,本王也是在这里,与诸位一道,庆祝军校开业。时光荏苒,今天本王很高兴,又能参与你们的毕业典礼。”
  “从今天起,黄埔一期学员们,便要离开军校,真正地加入中华讨虏军中,为圣国,为中华百姓,奋战不息,驱逐鞑虏,复我中华!诸位有信心吗?”
  “有!为了圣国,为了圣王,奋战不息,驱逐鞑虏,复我中华,死而后已!”随着冯云山的稍加点动,众学员一阵阵狂热地怒吼,立马让整个尚武堂推向热潮,直到冯云山双手虚按,众人才纷纷安静下来,静听圣王讲话。
  “诸位学员是我圣国讨虏军将士中的第一批精英,秉承着强大讨虏军、强大圣国的责任,本王对于诸位是怀着殷切希望和信心的。圣国自开创以至今日,已经有了近两年时间。这二年来,无日不是在与清妖的拼杀之中。满蒙清妖,奴役中华,糜烂不堪,百姓凄苦。因此本王要带领你们驱逐鞑虏,复我中华。但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练好本领,才能更好地更快地驱逐鞑虏,保护我汉人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