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603

  可这时,主路军的攻势却陷入停顿。邱昌道率兵七千连续攻打衢州府城十余次,均被城中守将率领城中的清军和民壮团练击退。邱昌道一怒之下,急于取胜,反而中了衢州知府江允康的诱敌深入之计,安排奸细假意邀请其内外夹击攻打南门,却布下陷阱,邱昌道不知是计,率兵冲入城中,却被关在瓮城内,一番厮杀不得解脱,乙四师大败,城内守将乘胜追击,讨虏军死伤二千余人,二千多讨虏军半夜逃散不知去向,邱昌道仅率领三千不到回到大营。
  一时间人心惶惶,讨虏军大败,乙四师师长邱昌道要被圣王责罚的传言在军营中流传。
  此时,衢州知府江允康更是偷偷派人密会邱昌道,宣称大清朝廷已经许诺给邱昌道浙江金衢严守道道台之职位,只要邱昌道率手下将士投降,人人有重赏,有官当。
  于是,邱昌道在一干湘南天地会众的怂恿下,动心了。他想到军中那个传言,有理由相信,圣王会追究他败军的责任。与其等待被圣王降罪,不如博个前程。
  不过,他又有些犹豫,因为他看见讨虏军一天比一天强大,而他贵为师长,哪怕是乙等师的师长,也是高级别的将领。在这一只越来越强大的军队中,作为高级将领,前程也不可限量,因此,他很犹豫:投降满清,真的能有出息吗?
  不过,十余名手下的一席话,将他的犹豫变得坚定起来:“大哥,我们参军厮杀,不就为了博个前程,可你看你现在虽然是师长,又有什么好处?要银子,银子没有,还不能抢女人,做这个师长,又有个屁的意思?还不如满清的一个县令呢!反正你不归降朝廷,我们也要归降了!”
  于是,邱昌道定下心来。一不做,二不休,他当即将大部分的兵力调往自己的亲信手下统辖,而将十余名忠于圣国的连长排长全部以开会的名义,将之铲除。而后,又趁夜出兵,将三千讨虏军带至衢州守军的包围圈内。
  最窝火的一幕发生了,邱昌道以拉练的名义,将三千讨虏军将士的武器全部收缴。而后,清军二千余人手持鸟枪和刀矛,将手无寸铁的三千讨虏军将士包围。
  这时,邱昌道宣布自己和一干手下,归顺朝廷,并且受封道台,只要跟随他的讨虏军将士,人人有封赏,个个有官当,顿时,有一千二百多名讨虏军将士,本就属于邱昌道原来的手下,一直不大适应讨虏军的军规,欢喜雀跃地跟随大哥邱昌道归顺清军。
  另外一千八百多人,在威逼利诱下,过了一天,又有五百人答应加入清军。剩下一千三百人,自始至终不肯答应背叛讨虏军。在邱昌道带领手下和清军接连杀死五十余人后,这一千二百多名讨虏军将士爆发了,怀着满腔的怒火和仇恨,徒手朝手持鸟枪和刀矛的叛徒及清兵进攻,最终虽然杀死数十人,打伤百余人,但最终还是被歇斯底里的邱昌道率兵全部杀害。
  衢州知府江允康大喜!顾不得向浙江巡抚禀报,直接派八百里加急快马,向京师禀报自己大破粤贼,并招降贼头的捷报。
  而后,邱昌道更是听从江允康的安排,主动联系偏师李观龙所部,邀请一道前后夹击衢州城。
  李观龙不知是计,遂率兵一万,从金华府城外撤兵,往西朝衢州城而来。
第365章
进军云南
  说到李观龙,他本是乙四师的副师长兼师师副执委,但由于乙四师大部分人都是由邱昌道的原手下天地会众组成,李观龙一直融入不进去,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其他的非邱系兄弟便围在他周围,倒也组成了一些势力,也就是他当初分兵出去的三千兄弟。
  正月初五这天,李观龙抵达了龙游县。原本,按照正常的发展,李观龙这一万将士便会钻入邱昌道和衢州知府江允康的陷阱,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但偏偏这个时候,事情出了变故,李观龙新收的手下,有一名叫赵四儿之人,却是婺源之人,知道龙游知县也是同乡同族,便向李观龙建议,劝降龙游知县这名同族远亲。
  李观龙自然欣然允诺。
  这赵四儿却也是了得,只身一人还真是硬生生地将同是婺源同乡,姓赵的龙游知县给劝说的答应归降太平圣国。
  听到这个消息,李观龙大喜。不过,紧接着,一个消息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乙四师师长邱昌道率领手下近二千人,投降了满清朝廷。其余的乙四师将士,死的死,逃散的逃散,差不多全军覆没,整个乙四师,只剩下了他这支偏师。
  也幸好得知这个消息,他才没有上了邱昌道的当,当下,李观龙立即下令停止前进,下令撤离龙游县城。同时派兵骑快马绕过衢州,向江西境内的讨虏军报送情报。
  尔后,李观龙将自己手下县组建为乙四师,率领一万多将士,转道向南,朝遂昌、宜平和处州府进发。
  而这时,江西境内的讨虏军也将邱昌道叛变的消息紧急传给了圣王冯云山和总参谋部,冯云山大怒,命令总参谋部调派本准备派往景德镇一带驻防的乙三师,转道至浙江,由林启荣率领,开赴衢州,同时,又将已经成军的甲九师,紧急调往浙江开赴衢州,准备一举将衢州拿下。
  这甲九师可是新成立的讨虏军甲等师,由冯云山亲自训练而成,可算是讨虏军的王牌师。关键是,这甲九师一半的人手一支洋枪,其余的都是刀矛等冷兵器,另外还有数十门火炮组成的炮兵,武器精良,冯云山将之派出,可见对衢州城的必破的决心,和对叛徒之恨。
  而西部战线上,甲二师一万一千五百名将士,在师长李开芳的指挥下,已经占领了开化府和临安府两地府城,周边的小县已经来不及去一一占领,李开芳便率军直接北上,进军云南府。但云南山路难行,瘟疫瘴气到处都是,李开芳虽然是粗人,也不敢稍有怠慢,小心翼翼地开山修路,一路行军速度奇慢无比。但即便是这样,也是时不时被毒蛇毒虫咬伤数十人。
  随后无奈之下,李开芳下令将大型重炮全部抛弃,让民夫仍旧运回广西,而他们则只是运些粮米和火药,轻装上阵,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每日行军不到十余里。
  终于在十二月份,抵达云南府,但此时发现,昆明城在原来的吴三桂经营下,犹如铁桶般坚固,李开芳手中没有大型火炮,根本难以攻克。不过,李开芳率领甲二师,并没有强行去攻占昆明,而是派兵占领昆明周边的云南府和楚雄府等州县。
  而后路的甲六师和乙四旅,在师长罗琼树的率领下,从广西镇安府进入云南,直接进入广西州。
  十二月中旬,近一万六千讨虏军将士犹如神兵天降,一下出现在广西州城外。广西州城内才千余土司兵,看见从头望不到脚的大军,惶恐无比,城内土司连忙拜服在地,声称愿率广西州军民一道归降。
  也是,像他们这样的土司,才不管中原式谁主政,只要能不威胁到他的统治,无论你是谁,他都会投降。
  到十二月下旬,罗琼树等人率兵抵达曲靖府。曲靖是座大城,城高墙厚,罗琼树做好了强攻的准备。
  没想到,驻守曲靖的曲靖协副将王锦绣,却是个有心之人。他老家是湘南人氏,从老家得知,圣国在湘南推行土地改革,深得百姓拥护。更兼他的家中族人已经有人参加了讨虏军,一旦被朝廷得知,他便要获罪。这种提醒吊胆的生活,早就不愿多过。
  这回,上万的讨虏军攻来,曲靖城中守兵早就没了战意,王锦绣手下将领,更是旁敲侧击,问个不停,人心浮动,王锦绣了然于胸。加上他本就有意投降太平圣国,一直苦于没有门路,这次,正好是个绝好的机会!
  因此,他秘密召集手下将领,商议归降事宜。经过一番准备,将不愿归降的将领全部关押,又将一些满人软禁起来,这才将千余清军解散,自己和一帮手下,带领近千亲信清兵,向罗琼树请降。
  罗琼树自然大喜。
  立即向圣王冯云山报信,为王锦绣请功。
  而有了王锦绣这员熟悉云南当地的将领带领下,甲六师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东川府和武定州、楚雄府等地,和李开芳的甲二师一道,将整个云南府昆明城团团围住。
  前云南提督鲍起豹一直在湖南围剿太平军,最后身死长沙城中。而新任的云南提督恒春却在大理城,一时间,昆明城摇摇欲坠,清军四处求援。
  不过,此时的讨虏军,心思却并没在昆明城上,而是将目光盯着占领的广西州、曲靖府、楚雄府和武定州、东川府等地的各大铜矿内。
  近三万讨虏军将士,不去急着攻打昆明城,反而急急忙忙地带着俘虏的各州府知府和主簿等人,让他们带领着一干将士,前往深山老林之中,将各大铜矿矿产占据,并且,开始在矿产驻兵,发动民众开始修起路来,将铜矿与各州县、州府之间的道路连接起来。
  昆明城中,云贵总督恒春和云南巡抚吴振棫两人都是一脸疑惑之色。听说粤贼没有马上进攻昆明城,总算缓了口气,不过,为何连围城都不围,当做昆明城不存在一样不理不顾,而只是四川占领野外,倒是让他们很是想不开。
  最终,师爷给他们分析:这帮粤贼,对他们昆明城甚至整个云南并没很大的兴趣,有兴趣的只是云南个州府下面乡野只见的铜矿。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如此!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要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如今云南一地,清兵兵力薄弱,只能稳稳地守住昆明城,等待四川、贵州清军来援。不过,如今国事糜烂,兵饷缺乏,谁知道,会不会有援军。他们也是尽尽为人臣的责任罢了。
第366章
得手云南铜矿
  不过,世事难料,咸丰四年初,贵州独山杨元保首先率领布依族农民在独山州丰宁上司进行起义,提出了“顺天成道,打富济贫”的号召,举兵造反。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包围独山州城。与此同时,布依族一名叫何得胜的首领,也开始领导数千人,均身穿黄色号衣,举兵起义。
  而此时,云贵总督恒春焦头烂额,自身所处的昆明城都被讨虏军围困,哪里还有心思调兵去平息叛乱。于是,恒春对于贵州的一应求援,全部置之不理,反而要求贵州调派五千兵力来支援昆明解围。
  而此时的云南,也到处都是各类民族,特别是回民,与汉人以及地方团练乡绅、官府之见的矛盾越来越大,随时处于火药爆炸的边缘。
  云南巡抚吴振棫心知肚明,因此,他心中猜测,昆明城的攻守,或许是一场长期的过程,兵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于是,吴振棫和云贵总督恒春两人,率领一干军民,在昆明城中持续向各乡绅、大户进行纳捐,并编练团练,做好昆明长期坚守的准备。
  而抵达昆明城外的讨虏军,却丝毫不管不顾。李开芳和罗琼树,奉圣王命令,将讨虏军留下近二万人在昆明城外布下防御工事,安营扎寨,竟似乎不准备走了。
  其余的人,都由两人亲自率领,四处搜罗采矿工匠,招募采矿能手,说是准备将云南境内的铜矿都接管下来,自行开采。
  是的,攻打云南,按冯云山的意图,完全是为了云南的铜矿而来。云南的铜矿,自清朝康乾以来,开采越来越多,年产都朝一千万斤以上,甚至占全国铜产量的九成以上。单凭这点,冯云山便要彻底占据云南的所有铜矿。
  这天,跟随甲二师前来的工务部近十名执事,便进行了分工,每两人在一个营讨虏军将士的陪同下,分别来到云南府、楚雄府和武定州等地的铜矿所在地,对讨虏军缴获的铜矿进行清理。
  一共缴获铜矿锡矿还有银矿共数十个,其中主要为铜矿。而一些大的铜矿,有矿工一两千以上,小的也有数百矿工,更有储存的矿铜上千万斤之多,一旦炼制出来,至少也是三四百万斤铜。这番收获太大了!难怪圣王只盯着铜矿,不在乎那些城池了。
  不过,唯一头疼的便是,如何运出来。
  为此,这些执事,都要亲自至每处矿洞察看,统计矿产量和具体位置,以上报圣王。
  他们发现,云南这边的铜矿多数在深山之中。主要采用斜巷入山,深达数里之遥,矿内逐级开采。矿洞用木架支撑,隔几段便设有大风箱安排专人抽拉进行鼓风。照明则采用油灯。
  其中云南府城旁边五十余里的一处大矿,已经采用一种颇为先进的唧筒原理排水,几名被讨虏军将士俘虏后投降圣国的矿工介绍,这种排水器具,他们称之为“龙”,这种由人力拉竹木制成的“龙”,已经能很好地将水从低处沿着矿洞排往高处,但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这些采矿,全靠人工捶凿,再用麻袋、吊筐背出。
  采矿的矿工,一半每人每天只能采矿三十来斤,可谓历尽艰辛。
  工务部的执事,现场调查后认为,若在铜矿内安装一蒸汽机驱动凿捶,则可以提高一定的生产效率,关键还是搬运出去。他们准备将这些问题带回广州,找人研究。
  ……
  京城皇宫,养心殿内。
  咸丰一脸哀容地静坐堂前。
  前些日子,身处皇宫的咸丰接连闻到噩耗。
  先是湖广总督吴文镕亲率清兵七千,攻打长毛贼兵占领的黄州,没想到被长毛贼兵伏击身亡,七千清兵也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整个湖广形势为之一变。
  紧接着,长毛贼兵攻可汉阳和汉口,围困武昌。虽然咸丰已经紧急从荆州将军府和陕西调派清军前去救援,但武昌城内兵力薄弱,贼兵势大,这回,怕是武昌难保。
  咸丰心里非常清楚,这回长毛贼兵占领武昌,可不是一年前那次占领武昌那样,抢夺一番便行撤走,这回,长毛贼兵是要长期占领,夺大清的江山基业了。
  这还不算,接下来,又是一连串的噩耗传来:南方的粤贼,也与长毛贼兵勾结一起出兵,趁火打劫,分东、中、西三路出兵。
  东路,从福建海上突然出兵,攻占了温州府和台州府,并且威胁宁波府;陆路,则占领浙西北,幸好,在衢州,那名叫江允康的衢州知府不但守住了衢州,还成功击败来犯的粤贼主力,并招安了粤贼主将邱昌道。这让咸丰心里稍微得到一点点安慰。
  不过,大清中部的粤贼兵锋势如破竹,让他心沉谷底。粤贼沿线一路攻占岳州府、澧州等地,而后,进而攻克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宜昌府城、归州、巴东和巫山等地,连荆州城也围困起来,接连想朝廷告急。
  原本,咸丰刚下令从荆州抽调兵力驰援武昌,没想到,现在连荆州城自己也开始告急,这大清,还有什么地方有充足的兵力可以调派?
  已经被长毛贼兵和粤贼兵一路攻陷大清江山,气得欲哭无泪的咸丰,忽然发现,这还没完。大清西南角,粤贼竟然在云南肆掠,先是那个叫李开芳的贼头,率上万贼兵攻克了开化府和临安府,紧接着又占领了除昆明城外的云南府和楚雄府各地。
  而另一部粤贼兵,更是多达二万余人,也是从广西出发,一路攻占广西州,而曲靖府更是被守将献给了粤贼兵,接下来,让咸丰心痛万分地是云南的东川府和武定州、楚雄府等地纷纷被占,云南一省差不多大半个省都被粤贼占领。
  得知这些消息后,咸丰又惊又怒,急火交加之下,竟昏倒在地。
  一时间皇宫内鸡飞狗跳,忙活二日,咸丰才悠悠醒转。
  如此丧失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和基业,丢失疆土,除了将丢土罪臣下诏诛灭九族外,咸丰不得已,在醒来的当天,便宣布要降罪己诏,以平息天下百姓的非议和朝廷百官的口舌,同时,也是对满族宗室蒙古一个交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