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603

  经过两次强行进攻,城头守城的回民死伤大半,县令也被太平军一炮轰死。
  九月中旬,北伐军四万人,轻松攻占静海县城,补给了不少火药和鸟铳,正准备继续攻往天津府城,恰恰此时,一场连绵的大雨,将整个静海县境淹为一片泽国。
  一片白茫茫的水面,让不熟悉地形的探马们全无方向。而这一耽搁,却为满清提供了围困的时机。
  原本,一直拖在后面的胜保率领的三万清军,日夜兼程赶了上来,分为两营,驻扎在静海西面和南面二十里的子牙镇和赵家湾一带,挡住太平军往西往南逃窜的道路。
  而从保定府赶到霸州的僧格林沁,也命令手下各营统领率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捕五营以及菏南、直隶两地的地方绿营兵等二万三千步兵,赶至静海西北面的杨村,扎下连环大营,阻挡住静海通往京师的道路。
  而僧格林沁自己,亲率一万八千骑兵,赶往东北面的当城、大南河等地,至此,清军完成对静海的包围。除了通往东面的海边之地外,其余方向均被清军连营包围。
  而此时的太平军,却因为静海的这场大水,还蒙在鼓里,水势退去,探马才回报,整个北伐大军,已经被清妖团团围住。
  秦日纲直接将几名探马全部处死,才稍微平息胸口的郁闷。
  他知道不能死守静海县城,但几面被围困,除了东南方向靠海边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但往那边撤退的话,没有人烟怎么补给?到了海边一旦被围困在盐碱滩涂上,更是死地,还不如不逃,先坚守待援,渡过寒冷的冬天再说。
  但四万大军,不能困守静海县城,小城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还会被动挨打。于是,秦日纲下令,吉文元率左翼驻防北面的独流镇,加紧修筑木城、堑壕等防御工事;而朱锡锟率领右翼赶往西面的叶口庄,同样修建防御工事,分担静海县城的压力,他自己则镇守县城,三地联合协防。
  太平军刚布下防守工事没多久,已经安顿好的清兵便发动了第一波攻势。
  僧格林沁亲自督战,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捕五营近二万人,步步紧逼独流镇,又命蒙古铁骑封锁静海县城与独流镇之间道路。
  健锐营,是八旗兵中专门为攻城而设立的特殊兵种,相当于攻城部队,共计三千余人,多为云梯兵,乃是清军的精锐部队,参与过多次镇压叛乱战役,战功累累。但自嘉庆以来,健锐营旗兵中,懒惰骄奢之风弥漫,军事训练荒废,已没有以往八旗兵攻无不克的勇猛。但不管怎么样,依然是满清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此刻,健锐营听从僧格林沁的安排,埋伏在独流镇北侧,只等战事打起,便架设云梯,进攻二人高的独流镇土墙。
  外火器营有四千余名八旗兵丁,鸟枪护军二千五百多人,炮甲八百余人,养育兵(预备队)近千人,全营皆是鸟枪、子母炮以及火炮装备,装备在满清来说最为精良不过,为满清平准噶尔、定回部、扫金川、降缅甸、镇安南、屏卫关陇,巩固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这次攻打静海的太平军,在僧格林沁的安排中,外火器营便是主力作战部队。
  而两翼前锋营和八旗护军营,一共近五千人,都是从八旗满洲、蒙古兵中选择勇武强悍者,组成的皇家禁卫军。
  前锋营和护军营原本一直保卫皇宫,轮流值守;遇咸丰外巡时,还要扈从随驾护卫。没想到,这次咸丰连这两营都指派了出来,交给僧格林沁统一指挥,看来,太平军的北伐,已经让咸丰心惊胆战,不得不将自己身边最压箱底的护卫营也派出,前来围剿。
  而巡捕五营全为绿营兵,原本编制为一万一千人左右,但僧格林沁打心底看不上这些汉人组建的绿营兵,事实上这些人也却是只能欺辱些京中的百姓而已,这次只抽了战兵和马兵七千人前来参与围剿太平军,守兵继续在京城驻防。
  僧格林沁不急于进攻,只是将独流镇的太平军围困起来,等胜保的一万余骑兵赶到独流镇再攻打。
  这时,独流镇驻防的吉文元,率领左翼北伐军共六千余人,探知到自己被围困,一面架好枪炮做好防守的准备,一面连续派出信使,紧急向右翼和静海城求救。
  可惜,独流镇已经被蒙古铁骑封锁,吉文元派出的求救信使刚出城没多远,便被蒙古骑兵追杀射杀。离静海城十里路不到的独流镇,便成了飞地。
  静海城内的秦日纲却从城外肆虐的蒙古骑兵中,推测出清兵的意图:独流镇肯定被围困了。
  他派出探马绕道往独流镇和叶口庄传令,要求左右翼同时领兵向中间进攻,同时,他自己率二万步兵,千余骑兵,缓缓而行,出了城门,直攻城北外的蒙古铁骑,向三向夹击,正面击溃敌军。
  指挥几支蒙古骑兵的都是各部落王爷,傲慢无比,见太平军大部分是步兵,便心存轻视,摆开八字形阵势,直接以马刀骑兵便向太平军发起冲锋。
  久经血战的秦日纲,让广西、湖南老兵列队在最前面,依靠运粮车和火炮作为阻挡骑兵的障碍,手持藤盾和加长的长矛形成森严的矛林,蒙古骑兵一冲入运粮车边上,战马不是被粮车绊倒撞上,便是被倒插在泥地里的长矛戳中,纷纷栽倒在地。
  而后面高速冲锋的骑兵即以高超的骑术,在太平军阵前三十步掠过,手持弓箭,刚刚射出,便听见砰砰的枪声,太平军阵中,无数鸟枪和子母炮,纷纷开火,震天的声音吓得战马胆战心惊,密集的枪子炮粒将阵前的骑兵击中,两炷香功夫,蒙古骑兵已损失数百人。
  而蒙古兵射出的箭雨,也将太平军射死射伤不少。
  但指挥蒙古骑兵的几个王爷却是心疼不已,连忙鸣金将铁骑撤回。
第331章
陷入绝境的北伐军
  也对,谁傻不拉几地冲在最前面,损失的是自己的族人和部下,抚慰金可都是要他们自己出的。不过,若是手下人都死光了,他这个王爷也就没地位了。因此,吃了点亏的蒙古骑兵,迅速散开,等待僧格林沁的主力到来,再一起决战。
  秦日纲命令继续向前迈进,但刚一行军,蒙古骑兵又一次袭来。这次学了乖,不正面冲锋,而是从两侧掠过,在靠近的时候便是一波箭雨袭来。太平军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固守一边举盾防守,一边以鸟枪和子母炮还击。
  这样一来二去,秦日纲率领太平军主力走走停停,半天之后,才行了三四里不到。
  正当秦日纲想继续稳打稳扎,向前推进时,一名探马血迹斑斑,逃过蒙古骑兵追杀,带来一个噩耗:左翼驻防的独流镇,被清军攻破了,左翼六千余太平军将士,大半战死,剩下的一半被击溃,受伤被俘或是逃散路上被清军骑兵追杀,几乎全军覆没。连一向跟他不大对付的吉文元,也在率兵突围的时候当场战死。
  原来胜保领着万余骑兵埋伏在独流镇旁边的树林中,等僧格林沁下令攻城,健锐营、外火器营步步紧逼独流镇的太平军工事,发上百门火炮齐声轰击,将太平军营寨和木栏工事炸得四分五裂,连士兵也炸死不少。
  而且,僧格林沁还故意让其他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捕五营距离火器营较远,照顾不及,引诱太平军出击。果然,吉文元见守营也是等死,见火器营的炮营无人协防,以为有机可乘,便领着手下将士全部杀出营寨,冲向清军炮队。
  没想到,躲在树林中的胜保骑兵,分为两队,一队迅速冲出拦住吉文元退入营寨的后路,另一队骑兵奔出树林,杀向太平军。
  被骑兵绊住的吉文元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想退回营寨已经不可能。便折转方向,准备向东南方向的静海城撤退,但周围数万清军层层包围,如何能撤走?
  尤其是火器营,在骑兵的保护下,步步夹击,将太平军左翼包了饺子。尽管处于弱势,太平军将士在吉文元带领下,个个英勇拼杀,直至战死,虽然全军覆没,但也杀死清军步骑兵三千余人。
  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人,立即各自派人快马加鞭,赶赴京师向咸丰禀报击杀长毛贼酋丞相吉文元和近万长毛贼兵的捷报,虽然都提及了对方,但随着各自说辞不同,功劳自然也是很不同。
  听到独流镇大捷的消息,高兴坏了的咸丰哪会分清楚那么多?
  胜保的捷报早到,自然,便是胜保首功了。这让僧格林沁郁闷不已,自然对胜保没什么好脸色。
  而这边的秦日纲,也立即派出探马,化妆成清兵模样,想混出包围,向天京报信并打听援兵的消息,但很快便被蒙古骑兵识破,一阵追赶后被乱箭射死。
  消息断绝了!
  秦日纲怕太平军的右翼也被清军攻破,又增派了四千人马赶赴叶口庄,加强防守,并拼命修建壕沟、挖掘陷阱。
  也是幸好,叶口庄与静海县城很是接近。蒙古骑兵从中间骚扰几次,都被静海城头的火炮轰散。
  紧接着,清军在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双重指挥下,一脸攻打了几次,都被拼死的太平军依靠火器和壕沟等防御工事挡住,双方互有死伤,成了不折不扣的消耗战。
  一个月接连几次仗打下来,清军又损失步骑兵七千余人,而太平军也新增近五千人的伤亡。
  清军知道太平军被团团围住在静海和叶口庄,无路可逃,因此,清军各营统领便都存在着自己的小心思,担心长毛贼被逼得狗急了跳墙,便都不想自己手下与之对上,都想让别的营去拼杀,自己旁边呐喊几声,便可以立功。
  也正因为这种心理,太平军喘了口气,在静海城里中固守起来。
  而胜保和僧格林沁,两人,也是互有心思,强攻下来,太不划算,谁提议强攻,肯定就得谁打头阵出兵多些,这样明显就要吃亏。
  于是两人也相互默契地只是在三面处开沟扎下营寨,将静海和叶口庄死死围困起来,甚至,连靠海的东面也派了千余骑兵来回巡查,防止太平军逃走。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双方彻底僵持下来。
  静海城中百姓虽然大半已逃走,但还是剩下千余人。于是,这千余人便遭了殃。全部被强行拉入男馆女馆中,男馆中人,不论老少,都去加强防御工事,拆城内的民房,砖石作为防守武器和构建工事,木梁劈碎作为生火的燃料用以避寒。
  秦日纲又命令太平兵将死在城外的将士衣服全部拨了下来,交给女馆重新浆洗和缝补,制作新衣服,以供城墙上守城的将士抵御严寒。
  而此时,咸丰的嘉奖圣旨来到了静海。
  咸丰特加封胜保兵部侍郎衔,赏金五十两;而僧格林沁仅仅赏银一百两,让他手下的一干蒙古王爷们义愤填膺,叫骂不已。
  其实也怪不得咸丰,他是真的拿不出钱来了:上次从晋商借的银子,又被发了胜保和僧格林沁手下的兵饷,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还欠着一半呢。
  咸丰又诏令催促两人尽快攻破静海城,全歼北伐的长毛贼兵。
  无奈,两人虽然不和,但也只得一起商量攻城事宜。僧格林沁提议两人将火炮一起集中对付静海城,一举破城。但胜保不赞同,他打的算盘是先将外围的驻扎在叶口庄的太平军右翼消灭,然后再次报功领赏。最后再攻克静海,这样便可以一次次地请功,利益最大化。
  两人意见不合,不欢而散。
  第二天,胜保便督令手下的绿营兵,还有天津府和菏南一带的官绅组建起来的团练民勇,拉着百余门重型火炮,凭借甚至有二门八千斤和二门万斤的重炮这样的优势武器,加上充足的火药,对着叶口庄便是一阵狂轰。
  虽然叶口庄防御工事接连被炸,但太平军在天国老人朱锡锟的率领下,依托木城、堑壕顽强抵抗,被炸掉壕沟后马上又开挖一条壕沟,让清兵巨大的重炮无法通过。
  胜保军虽攻势凶猛,但太平兵都躲入壕沟后方,死伤并不大。而且,朱锡锟率领太平军还时常抓住有利战机,趁夜偷袭等对清军实施反击,接连击毙胜保的一名族弟和天津壮勇统领谢子澄等人。
  灰头土脸的胜保无奈之下,最后不得不按照僧格林沁的意见,一共攻打静海。
  在骑兵的护卫下,胜保的炮兵和僧格林沁火器营的炮兵一同围攻静海,终于将静海城墙炸塌。眼看清军准备派步兵和骑兵攻进城内,一名静海本地的民壮出了个主意,天气严寒,泼水结冰快速修补城墙。
  秦日纲大喜,立即升民壮为太平军旅帅,率领上千太平军投放杂草,碎木头和城墙石块等物,再用水一泼,很快,零下十余度的天气便将水冻成冰,缠绕在杂草和木头上,没多少时间,便将整个城墙又彻底修复。
  而此时,清军的火炮将火药已经消耗大半。无奈,胜保和僧格林沁两人一边催促地方搜集火药送来,一边又将兵撤下,攻不下静海城,便重新攻打叶口庄。
  这回,在两部数万兵力的稳步扎营两面夹击下,叶口庄最终没能守住。不过,因为叶口庄离静海城很近,朱锡锟带领剩余的三千余太平军,也杀出一条血路,在黄文金率军上前接应下,顺利撤回静海城内。
  至此,静海城外彻底被清军占领,静海也成为孤城,被数万清兵团团围困起来。
  而这时,静海的太平军屋漏偏逢连夜雨。城中混在男馆汉人中的十余名回民,因为太平军进军沿途焚烧清真寺和经书、斩杀阿訇等事情,怀着对太平天国的极端仇恨,充当满清的奸细,偷偷混入太平军中的粮库,放火烧了粮库。
  虽然太平军及时发现,仍来不及扑救,数千石粮食被烧毁,顿时,太平军开始缺粮了起来。
  尽管将这十余名回民奸细大卸八块,点了天灯,但仍无法平息秦日纲的怒火和恐惧!
  他知道,剩余的粮食恐怕支撑不了两个月。
  而就算天京方面现在马上派出援军,也无法在两个月内攻到静海,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更何况,消息断绝,谁知道天京方面到底有没有派出援军?而他也清楚,清妖巢穴附近的清军战力,比他遇到的绿营兵强了太多,即便是派个一两万援军,也不一定能将他们救援出去。
  整个北伐军和他自己,都陷入了绝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