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603


第270章
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
  四月上旬,太平天国先是派出右路北伐军二万二千五百人,从扬州境出军,绕过扬州城西的江北大营,直接经过扬州城东,杀向安徽和诃南。
  紧接着,左路北伐军一万五千人,在朱锡锟、许宗扬和黄忠来三人率领下,从天京出发,也直接北上,齐路并进。但朱锡琨等在夜黑之下,走错路,误入六合县,却人生地不熟地为地方团练之敌勇所阻,半夜间还被点燃营中火药发生爆炸,全军崩溃,将士伤亡惨重,损失五千余人,连殿左十五指挥黄忠来也被炸死。
  许宗扬率领四千余人返回天京复命,而朱锡锟率领剩下的五千太平兵,冲出六合境,来到安徽滁州,恰好碰到领着右路军的秦、吉、黄三人,于是,四人一起率左右两路北伐军,合兵一道,继续向北进军。
  四月二十日,东王将春官正丞相胡以晄、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以及殿左九指挥曾天养三人,叫至于身前。
  曾天养跟随着胡以晄和赖汉英,来到东王府议事大厅。只见杨秀清已端坐在堂,旁边站立着一人,却是北王韦昌辉。
  三人连忙低眉敛首依次入殿,跪倒在杨秀清面前三呼:“东王,九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又见过北王韦昌辉:“北王六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秀清让三人起身。
  曾天养只觉一阵不舒服!
  曾天养深目长髯,身材雄伟,如今虽然快六十岁,但仍旧剽悍绝伦,在太平军中,是员有名的骁将。
  天国将士中,他年纪最大,当初看南王冯云山的面上,加入了拜上帝教。再后来,大家一起聚兵反清,在紫荆山区进行反清和传教活动,好不快活。
  在当时拜上帝教众之中,他也算是一个头目。当初,还是他,与在平在山烧炭的杨秀清相识。他出面多次劝说,但杨秀清仍旧不肯加入拜上帝教,于是,他将之介绍给南王冯云山。而后,冯云山亲自出面,几番道理讲下来,杨秀清才带着几名烧炭工一道入教。
  而当时,便在曾天养的手下。
  从永安城开始,太平军中的规矩越来越大了,曾天养便开始觉得与天王东王有了隔膜,只是和南王仍旧如旧时兄弟般不变。再后来,冯云山屡次被东王西王打压,曾天养看在眼里,有心帮忙,但身份低微,却无能为力。
  于是,当他得知冯云山在出了全州,要脱离太平军主力自立时,欣然表示要跟随冯云山。但,在曾观澜的一番劝说下,最后答应充当南王在太平军中的一名内应,为他探知消息,继续跟随太平军主力北上。
  想到最近好久没给南王写信了,曾天养不由有些自责。
  他抬头一看,东王头戴单龙单凤的圆规纱帽,黄缎袍上绣了八条黄龙,只比天王少了一条,黄缎鞋上绣了七条龙,也只比天王少了两条。他再看看,旁边的北王韦昌辉,缎袍上只有四龙。想起南王说的,天王和东王骨子里都是十分讲究等级之人,从未真正将太平军和普通百姓当成兄弟来看,如今一对照,果真如此啊!
  杨秀清先是假意问候一句:“几个老兄弟,身体怎么样啊?”
  胡以晄回道:“某还能上阵杀敌。”
  赖汉英道:“托东王福,汉英尚且健康。”
  曾天养却道:“我每天能吃五大碗,拉得却很少,看样子还不错。”
  杨秀清有些纳闷,问掩口而笑的赖汉英道:“天养兄弟怎么扯到拉屎上去了?”
  一旁的韦昌辉读过不少书,知道些典故,插话道:“他说的是古代老将廉颇的故事。”
  见不识字的东王仍旧不明白的样子,赖汉英补充道:“以前战国末期,赵国有个著名的老将军,叫廉颇。有人诬指廉颇老了,不能上战场了,吃一顿饭便要出去拉三回屎。曾老爷子的意思是说,他还没到这地步。”
  杨秀清听了,顿时冷哼一声:读过书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听本王的!
  不过,他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只是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得意,笑道:“如今虽然定都天京,但清妖未灭,天王和本王还是不能高枕无忧。本王已派左右两路天兵北伐中原,去捣毁清妖的巢穴。秦日纲和吉文元、黄文金他们干得不错。”
  说完,他从桌上拿起一封信,说:“北伐右路军捷报频传。他们在浦口北上的第三天,就用大炮轰开了滁州城南门,杀了姓潘的知州。四月十二日,又破凤阳府城,十三日和十四日两天,接连攻破怀远和蒙城,一路所向披靡。”
  赖汉英却道:“听说左三检点朱锡锟的左路军却不大顺利?”
  “是有些小损失。”杨秀清道,“他们本来在六合县打了胜仗,可当夜营中失火,引爆了火药,殿左十五指挥黄忠来不幸阵亡,大半将士已随许宗扬返回天京,而朱锡锟率一部继续北上,已在滁州与右路军合兵。”
  韦昌辉和胡以晄齐声道:“有东王的运筹帷幄,有顶天侯临阵指挥,攻破清妖巢穴的北伐之功指日可待。”
  “天国还要西征。”杨秀清道,“眼下只有天京和镇江扬州之地,而且还被清妖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封锁,没有国土,百姓无法耕种。如今已经商讨定下西征之计,今日召集你们前来,便想将此重任托付给你们!”
  韦昌辉点点头,附和道:“东王兄圣明!眼下清妖把兵力全用在江南、江北大营和堵截我北伐之师上面,整个长江上游的清妖空虚,正是我天国攻取的最佳时机。”
  胡以晄问道:“是打两湖呢,还是安徽、江西?”
  杨秀清带着几分意气风发地道:“先攻安庆占皖南,同时分兵打南昌,卡住重镇九江,之后占领武昌。这些目标达成后,扩充兵力,本王也会从天京继续增派援兵,从安徽湖北境内支援北伐军,务必占领中原!同时,本王会择机出兵攻占整个江南一带,将两湖、两江之地和浙闽之地全部拿下。”
  “只要江南一旦平定,天国的后方就稳固了。那时如顶天侯他们已打下清妖巢穴,则最好,倘若万一没打下来,本王也可奏明天王,倾天朝全部天兵,全力北伐,则天下可定。”
  听完东王的战略计划,韦昌辉等人连忙齐声喊道:“东王宏图大略,清妖指日可破!”
  不过,下一刻,曾天养却皱了下眉头。
  杨秀清看见,便问道:“曾指挥,不知本王所说,哪里不妥?”
  曾天养连忙告罪道:“东王并无不妥。老汉只是听说,如今湖南一带和福建的部分地区已经被两广的南王所占,若是我太平军前去攻取,不知会否引发矛盾?”
  “哼,那南王只要一日未公开宣称脱离天国,便依旧是太平天国之南王!难不成,他还敢对我天国动手不成?”杨秀清摆摆手,接着道:“若是攻下安庆,胡以晃分兵驻守,向北发展,赖汉英、曾天养去打九江和南昌。本王已为你们备好一千艘战船。你们尽快出征吧。北王,你虽不出征,但要做好粮草后勤保障,亦是无比重要!若是除了差错,别怪本王不顾兄弟之情,拿你是问!”
  韦昌辉和胡以晄、赖汉英、曾天养四人连忙齐声答应下来。
  ……
  四月二十五日,以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为主将,春官正丞相胡以晄为副,率领殿右八指挥张子朋、殿左九指挥曾天养、典水匠唐正才等,领兵二万三千人,乘船千余艘,从天京出发,溯长江而上,开始西征。
  至此,太平天国北伐西征两路大军分头进军,攻城掠地,天下震动。由于进军迅速,加上满清完全没有准备,硕多清廷地方官府瑟瑟发抖,小县城的守军更是望风而逃。
  ……
  四月底,北伐军攻克安徽毫州。
  五月初一,北伐军攻克诃南归德府,杀死清军三千多,自损五百余人,招收降兵千余人。
  次日,增援的清军来攻,再战,又杀死清军二千多名。
  由此,北伐军经安徽,入诃南。
  清廷闻讯,忙派御前大臣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步军统领左都御史花沙纳等督办北京巡防事宜,加强直隶京师地区的戒严。同时,咸丰皇帝任命新任都统胜保为钦差大臣,赶赴诃南阻截北伐军。
  北伐军原本定在诃南归德府城西北四十余里的刘家口渡过黄河。
  时清军已提前严密防河,把渡船和百姓的船只全部烧毁,北伐军到刘家口,找不到渡船,无法过河,便沿黄诃南岸往西进发。
  五月十三日,在汜水口寻到近百艘船只,北伐军分成几批,全部抢渡过黄河,占温县,围怀庆却难以攻克,顿时相持起来。
  而西征的太平军,在出征二十天后,便到达安庆城外。由于安庆几个月前,才被太平军攻占不久,守城清兵死得死,逃的逃,如今归拢的清兵并不是太多。见太平军来势汹汹地上千艘战船来攻,一下便四散奔逃。
  五月十五日,赖汉英等西征军轻易地攻占没多少兵力防守的安庆城。
  胡以晃和殿右八指挥张子朋分兵七千,驻守安庆城。而赖汉英和曾天养、唐正才,领着一万五千太平兵,乘船前往江西腹地,准备攻取南昌城。一路连克彭泽、湖口、南康等地。
  五月底,西征军前锋曾天养和唐正才两部六千太平兵,已经抵达南昌。但因强攻不能得手,乃一面围城,一面分攻附近州县以围困南昌城。
  就这样,太平军的西征和北伐,两边战事都开始胶着起来。
第271章
都在看报的两人:咸丰和马克思
  大清皇宫养心殿内。
  军机大臣祁寯藻、彭蕴章、穆荫、邵灿,还有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和内阁学士肃顺,一道跪伏在御案前。
  众人本以为会暴怒的皇上,却只是长叹一声,将手中的奏折,摔道众人面前,声音嘶哑而低沉地道:“奕詝对不起大清的列祖列宗,我满人的江山,这是要完完了啊!”
  祁寯藻和彭蕴章、邵灿三名汉臣噤若寒蝉,跪伏在地。
  而穆荫、僧格林沁和肃顺以头抢地,齐声哭劝道:“皇上,是奴才等罪该万死!不能替皇上分忧。”
  见众大臣哭哭啼啼地,咸丰咬咬牙,收拾自己的心情,强自振作精神,露出比哭还难看的勉强笑容:“好了!朕的江山还没垮呢,别像个娘们一样哭哭啼啼的,肃顺,你来替朕念念这份奏报。”
  肃顺连忙拾起地上的奏报,颤抖着念道:“发匪秦日纲率三万逆贼,其势甚锐,炮轰滁州城,杀了知州潘立;又破了凤阳府,知府杨利镇受伤投井殉节;匪又接连攻破怀远和蒙城,知县李运昌等死难;三日后,贼攻陷涡阳、毫州,在攻克毫州时,知州程节死难。贼匪由安徽进入诃南,继而又攻陷归德府城和宁陵等地,知府和知县均战死;现正在攻向开封府……”
  “够了!别念了。”咸丰烦躁怒喝一声,“胜保领兵到哪儿了?”
  咸丰本以为自己经过桂林、广州、武昌、安庆和江宁等重城的失陷,已经够坚强,麻木了,但没想到经过肃顺连续念出的一县一州之地的丢失,他还是忍受不住,心烦意乱起来。
  肃顺回禀道:“胜保率领骑兵七千人前些日子赶到临清,现正往南赶去;山东巡抚张亮基也领兵赶至曹州府堵截,张亮基前晚与发匪接战,打赢了一仗,擒获发匪军帅一名。但张亮基弹劾胜保,说他从山东过境时纵容部下抢掠,拖延滞后,阻截不力。”
  咸丰说:“这个张亮基,若不是他在湖南阻截不力,何至于闹到如今地步?朕不靠胜保这些旗人还能靠他张亮基不成?没有别的本事,就成天弹劾别人!朕要给他治罪,以奏报失实之罪名将张亮基革职,发配新疆。”
  咸丰这几句话很露骨,差点便说出汉人不可靠的话来。跪伏在地的祁寯藻和彭蕴章、邵灿三名汉臣更是羞愧难当,又惶恐不安。
  而穆荫和僧格林沁却露出笑容,皇上不相信汉人,便只能更加器重他们这样的满旗、蒙旗人。
  不过,肃顺却跪地建言道:“皇上,如今国事危急,需诏令各地汉族官绅为我大清效力。如湖南的曾国藩,上月来报,说是为大清打造了一支水师,初具规模。皇上不如多加安抚,立其为表率,激励众汉臣为我大清效死命!”
  咸丰深思了下,点点头,道:“雨亭言之有理!诏令,擢升曾国藩为湖南提督,赏穿黄马褂,总管湖南一带军务,率湘勇和水师,迎击西征的发匪!”
  “喳!”肃顺连忙应下来,又接着刚才的话,道:“皇上,那山东巡抚一职,如何处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