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然后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有些人照着转,有些人却反转起来。原来好多人根本就左右不分!
无奈,冯云山让督察队的50名士兵,直接用尖刀在所有人不分左右的人右小腿上划拉了一道血痕,这下好了,一阵疼痛提醒他们,这里是右脚。
这个效果还真别说,大部分人都分得清左右了,还有数十人分不清楚,结果,心狠的冯云山让督察队的人再次来一道血印,将这些还分不清楚的人都吓倒了!他们要是再分不清楚,还会有第三刀、第四刀。
结果,随着冯云山喊一声号令:向右转。所有人都转向右边,虽然有些前,有些后,但都转对了。
接着又是左转和后转,已经会了右转的将士们,也都很快就会了。
冯云山又让他们连贯起来,左转右转后转,直到这些校场上的将士们,时刻都提心吊胆地暗自提醒自己哪里是左,哪里是右。
终于,这些从来左右不分的人,第一次弄清楚了左右的概念。
第242章
亲自练兵(中)
不过,让冯云山郁闷的是,他经过两次立正、稍息的口令后,再一次说向左转的时候,还是有二三十人又开始左右不分了。
无奈,再次让这些人见见血,终于,再试了几次,没出现搞错的人了。
接下来,冯云山便开始行进部分内容。
冯云山脑中记着的行进部分,好像只有齐步、正步和跑步,还有个原地踏步。
冯云山还是采用自己先示范,再叫了二十人上台和自己一起配合齐走的方式,向校场的将士们展示如何行进。
首先是齐步,随着冯云山自己的口令:“齐步——走。”
冯云山自己走起来,他一边走,一边大声解释齐步的动作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半步,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两个手掌距离;行进的速度每分钟116-122个半步,如果按后世来的冯云山的看法,则最好是每分钟都是120步,合计行走90米。”
紧接着,冯云山和台上的二十人,排成两排,齐步走起来。由于这二十人乃是冯云山的卫兵,平时跟随冯云山身后保护他,已经非常熟悉冯云山的步伐,因此学得很快。
之间前一排十人,后一排十一人,如影随形,步调一致,行进中,前后两排的距离保持不变,各人之间的距离也丝毫不增不减,十分整齐,煞是好看。
一时间台下众将士都喝起彩来,纷纷跟着模仿学习。
众人辛苦操练了一天,冯云山命令明日一早继续操练,便疲惫地散去。
第二天,伍崇曜让人将二千套讨虏军的春装送来了,灰色的占绝大多数,黄色的只有二百来件。
并且,伍崇曜告诉冯云山一件事情。原来,有几名原来的圣军牌尾妇女,在帮忙缝制军装的时候,得知灰色的是士兵军装,而黄色的军装是为军官准备的,她们便提起一个问题:那会不会让清妖专门盯住黄色军装的将士开火,岂不是暴露了军官?
伍崇曜觉得是个很大问题,便来禀报圣王。
冯云山想了想,也对,虽然眼下还都是鸟枪之类的,射程不远,但未来不久便会出现狙击枪械,记得美国南北内战时候,便使用加了瞄具的夏普斯后装步枪,还有惠特沃斯击发步枪作为狙击步枪,进行狙击暗杀活动。
因此,冯云山意识到这军服颜色的不妥。于是,他改变命令,将灰色军装改为士兵和军官们通用,而黄色的军装,作为后勤和文书类等非作战人员的军装装束。
所有战斗人员穿的灰色军装,外形全部一样,只是军装的肩章上,随着军衔等级不同,而肩章标记不同。
肩章采用的军衔也完全套用后世人民军的做法,列兵为一道折杠,上等兵为两道折杠。而士官的肩章冯云山给忘记了,他便直接采用增加数字的做法,下士、中士、上士分别为三道折杠、四道折杠、五道折杠。
而尉、校官采用冯云山知道的几杠几星制: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二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杠一星;中校两杠二星;上校两杠三星;大校两杠四星。
将军没有用杠,而是用高耸入云的山峰作为背景,山峰的中间直接加上金星。少将一颗金星,中将二颗金星,上将三颗金星。
而冯云山自己的肩章,则是直接高耸入云的山峰,上书“云山”二字。
顺势确定好军衔与肩章的对应关系,冯云山让伍崇曜下次将他说的肩章,也与军装一并生产出来。
而后,他自己主动带头穿起了灰色的普通军装。这下,整个校场的一千五百人,全部换上新式的军装,顿时,现场一股气势显露了出来。
接下来几天,冯云山又教众人操练其余的行进步法,正步、跑步、踏步、移步等。
特别是正步和跑步,冯云山特别注重。
对于正步,冯云山印象最深。正步,可能是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军事操演的最庄严正式职业化的行进步法了,当初,参加军训的冯云山,就被教官逼着苦练过正步,最后进行会操中,最高潮最精彩的部分,便以正步来实现。
冯云山对于正步,可谓比较了解,正步除了好看、整齐、庄重严肃,还能突出强大的纪律性和集体统一性,以及强大的力量感,其余的,并不能有很大的作用,只是普鲁士传统的鹅步在屡次战役胜利后的阅兵给人们的冲击太强,导致大家都认为只有正步走好才是强大的军队而已。
不过,冯云山只是将正步当成一种纯粹的阅兵步法,给百姓看的,能增强百姓对讨虏军的信心。
他的重点,还是在齐步走和跑步的操练上!
跑步,用于快速行进。当初,法国士兵说法国军队为何能在拿破仑皇帝的率领下,战无不胜,靠的就是走,跑,行军。胜利是走出来的,更是跑出来的。
而冯云山深以为然!没有谁比他清楚,怎么通过二万五千两的长征,走出了后世的无敌人民军!
“跑步——走。”
听到口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比平常走路多个手掌的距离,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个半步,也就是每分钟走130多米,差不多每小时要行军8公里。
刚开始,冯云山让众人围着高台下的一块空地来回跑步,再后来,便开始在围着整个校场跑步前进。接着,冯云山命人按照他的节奏,喊着“一二一”的口号,每人发一杆鸟枪,套绳在肩上,往前跑步前进,跑了几圈后,再将枪解下直接在手中持着,再跑步前进。
冯云山便是要训练众位将士的携枪行进。
接连几天,冯云山又示范了卧倒、起立、匍匐前进等几种规范动作,教导众人,在使用近射程的前膛枪要密集排列,紧凑阵型,齐齐前进。而在使用德莱赛针刺击发枪时,便要采用蹲下或者卧倒的方式射击。
并且,冯云山又特意调来燧发滑膛枪、击发滑膛枪和德莱赛针刺击发枪,分别教导众将士如何准确规范使用,如何快速射击,提高命中率。
第243章
亲自练兵(下)
接下来几天,冯云山领着一千五百余人,按照班、排、连、营、团的满编编制人数,分别操练了各类编制的团体队列动作,在集合、散开以及就地休息等方面进行反复操练。
刚开始,一个班的集合,随着口令下达,然后几息功夫便能完成集合,并整好队列。但从排开始,便难以完成全部分的集合了,不是几个班之间的队列拉得太开,就是那个班里的人和这个班的人之间的队列没对齐。
而营以上的编制,更是时不时有人落队。最后,冯云山一阵发火,命令按照练兵前的规定,将没按时完成集合的人,全部10杖大板,这下,人人小心,冯云山一发号令,所有人急忙完成集合,迅速整队,再不敢掉以轻心。
随着后面几天的加强训练,连营、团编制的集合也越来越熟练和利落了。除了整队的排列不是太整齐外,其余的都已经有些像模像样,类似后世无敌人民军了。
为了加强整队的整齐,冯云山将所有人按照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建制,进行整队和报数。
这个训练科目,也是冯云山根据眼下这个时代的特点,从后世剽窃过来的。由于太平军和清军都是下面士兵太多,杂乱不堪,平时驻防还好,知道是哪些人,一旦开战,调兵遣将得连带兵的将领都不清楚手下到底是那些士兵,造成双方互派奸细混入对方阵营中。而冯云山训练这个报数的科目,便是要求每日集合后和吃饭前都报数一次,让指挥官很容易便知道手下多少人,有那些人。
当然,这报数的数字也都是简单的从1到20左右,大部分是1到10,若是再超过,估计好多将士都不清楚了。他们也就是这几天,因为冯云山的教导,才认识从1到50。但即使这样,也足够了。世纪上的报数,一半也就是班和排之类的机构。
十来天的一天早晨,广州城东校场响起了一阵嘹亮的歌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怒火,喷向满清鞑子敌人!
汉家儿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一千五百多名将士一边高唱这首圣王亲自编写的讨虏军军歌,一边在校场上跑步操练。
熟悉的旋律,让领头在前的冯云山心情激荡!
每次听到这首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当让他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向上的振奋,都让他想起在那国家与民族的危难之际,无数爱国志士,投笔从戎、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事迹。
冯云山知道,勇敢是军人的第一要素,这些操练的将士,都是日后讨讨虏军内的基层军官,这种精神必须要先灌输给他们。
于是,在操练有空的时候,冯云山也给他们讲述满清入关后,是如何的嘉定三屠,如何的广州大屠杀,激起众人的血性,从而更加勤奋刻苦地操练。
并且,从前天开始,冯云山开始定下“三操两堂”制度。他仿照后世人民军前期发展的时候采用的,每天出三次操、上两堂课的模式。
出操的主要操练内容是结合前面教的各类训练科目,再加上火枪射击、刺刀刺杀、牌刀劈砍、长矛刺杀、爆破、爬上、越野拉练行军、爬云梯等作战内容的操练。
然后,10天一次小会操比武,30天一次大会操比武,比武名词前列的,全部晋升。以此激发将士的积极性。
冯云山让刘胜邦作为刺杀的教员。刘胜邦武艺高强,在攻广州城的作战中,他一个人便斩杀清军数十人。
刘胜邦一个方队一个方队连地训练。他挑选了8个刺杀技术好的将士,把他围成一圈,别人都是真家伙,他手里拿支没有矛头的木棒,让众人同时围攻他。
刚开始,众人都不愿意,也不大敢跟他动真格的。
刘胜邦就火了,骂道,“你们还算是讨虏军吗?都是软蛋吗?”。
8人气不过,便上前试探性地攻击,不料,半炷香不到,8个将士,不是手中的长矛被刘胜邦打飞,就是人被刘胜邦的木棒戳中肚子胸口“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