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03

  “还有,这水上运输公司不能总没名字。这样吧,本王期望这个水上运输公司的业务有一天,能从内河扩展到海上,甚至西洋那边去。我看这个公司就叫两广远洋公司吧。”
  冯云山又和伍崇曜讨论了两广远洋公司应该划拨多少银子问题,最后,冯云山懒得想那么多,直接拍板,定下注资100万两的初期资本。
  两广远洋公司还未正式投运,不需要多少人手。而这3万人数量众多,在还没有分批派遣出去之前,他让伍崇曜还是将之集中起来,让一些老船工、西江之上跑运输的会党,进行水上运输等方面的传授。
  冯云山又从剩下的6万人中,准备挑选4万人,组建一家建设工程公司,也算是南洋公司的子公司下面,专门从事道路修建、架设桥梁、修建码头、房屋、厂房、关隘兵站、炮台等,将自己境内的一些基础建设业务承担下来,专门对口圣王王府工务部制订的建设。
  剩下的2万人,此次叛军来袭时,跟叛军派来的内应或者土人乡绅接触过的,有嫌疑的人或者受牵连的人,都纳入最后的2万人中,跟那叛乱被俘虏的1万7千余土人乡勇一道,前往韶州府早已找到的大宝山铁矿及曲仁煤矿充当矿工,进行挖矿。
  当然,冯云山采用的说法是义军的2万兄弟是作为管理俘虏的人员,带领俘虏一道挖矿。并且采取等级森严的管理,层层监督。
  来自义军的矿工,都有薪水,平均下来,每月有将近一两左右的银子,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还算可以的收入了。而俘虏,基本是没有薪水的,不过,为了促进矿工的干活积极性,冯云山也批准,俘虏每年也给下发五钱左右的银子,但要做完五年的苦役之后,才一次性发放,相当于回家的安置费。
  当然,工头薪水更高,甚至,冯云山准备采取层层提成的方式,有效管理这些劳力。
  仿照后世的工资管理方法,矿工每月薪水分为三部分:
  一个是底薪,只有3钱银子,若是未出满全勤,还要被扣1钱;
  第二部分是绩效,视产矿的多少,比如挖煤,从矿井内挖出每天能挖一千斤,也就是一月3万斤,则可以拿到5钱奖金,若是每天能挖二千斤,则那个月可以拿到1两银子的奖金。
  第三部分,则是所直接管理的人,他的当月绩效的百分之十。若是间接管理,则是当月绩效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普通矿工,是没有这笔收入的,而矿工头,就有手下所有管辖的矿工绩效的提成。这可是笔很大的收入了,这样便逼着矿工头,去监督管理好矿工。
  通过这样的手段,整个矿区内的矿工,便会层层管理。
  再加上矿区的讨虏军驻兵将士,随时准备镇压出现的叛乱苗头,整个义军中最难管的这部分人,便被这样送入矿区。
第239章
计划攻打湘军老巢
  刚布置完天地会义军的安置工作,终于了却广州城内的一大隐患和心病,冯云山也是放心不少。
  第二天,左宗棠和谭绍光、崔大同三人将新修改好的《讨虏军操练手册》拿了过来,冯云山看了看,基本符合自己的意图。
  “季高,很好,这个操练手册,虽然还只是理论上的,但距离实际操练又近了一步。近期无事,本王身体也觉精力旺盛,恰好又有新成立的甲九师需要训练,本王便想亲自带领这个甲九师进行操练。”冯云山突然开口道。
  “这个?圣王,刚才收到衡州送来的急报,衡州府战事不利!”左宗棠神情严肃地说道:“梁立泰率领的甲四师,原本就攻打衡阳城不克,正围攻间,湖广两省团练大臣曾国藩,率领数千湘勇,从长沙来援衡州。甲四师分出一半兵力与之连续交战数次,均失利,折损了数百人,梁立泰被逼得已经撤去衡州府城的围困,退至湘江东岸与之隔江对峙。”
  “什么?曾国藩已经从长沙出兵了?数千湘勇?为何连多少兵力都不能明确!季高,具体多少湘勇,这个很关键,让他们查探清楚!”听到曾国藩亲率湘勇出战,冯云山登时警觉起来。左宗棠现在是讨虏军的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又兼任情报处处长,查探敌对势力的军情,是他的职责。
  冯云山有点懊悔,没有将曾国藩杀掉。当初手边没有合适人手,临时派了身边的两名亲卫充当细作去刺杀曾国藩,这么久了,两名亲卫也没任何消息传来,如今曾国藩都率兵出来了,想必刺杀没有成功,而那两名亲卫,自然也难以幸免了。
  “圣王,这曾蛮子练兵很有一手,将一干湘勇带得训练有素,还很警觉。梁立泰派了数拨细作上前侦查,不是被其杀害,便是不敢靠近。所以,一直没有查出具体人数,只知道大概有三千人以上,一万不到的样子。”左宗棠无奈地解释道,同时也为梁立泰说了情。
  倒不是因为他知道梁立泰是冯云山的亲信,就为他说情,而是他欣赏梁立泰的为人,也是跟他一样,个性刚直慷慨,是非分明,疾恶如仇。有这种性格的人,都跟他一样,比较高傲。
  但左宗棠虽然高傲,那是在别人面前。对于圣王冯云山,他只有钦佩,因此不会露出他的那份冷傲。
  “唔,季高,听你口气,好像和这曾国藩挺熟的?他家中都还有些什么人?”冯云山顺口问道。
  “圣王,宗棠和这曾蛮子,其实也不算熟悉,只是知道而已。宗棠有一同乡,名郭嵩焘,与曾蛮子是好友,因此通过同乡郭嵩焘对其有些了解。”左宗棠老实地回答道:“曾蛮子家中,却是有老母已过世,有一老父和几个兄弟,其妻带着两名年幼的儿子和几名同样年幼的女儿。”
  “原来如此!”冯云山原本想从曾国藩的家人下手,听左宗棠说起,不是年老的父亲便是年幼的子女,想想还是作罢。一方面,这样做自己良心不安,他还没修炼到铁石心肠;另一方面,他突然担心左宗棠知道了,会对自己有看法。
  “彭玉麟的水师呢?不是派出至衡州支援了吗?”因为没有听到水师方面的信息,冯云山奇怪地问。
  “彭玉麟率领水师防守在衡州城以北五里,但湘勇快到衡州府城的时候,提前近十几里便下了船,并将船藏匿起来。水师并未碰上湘勇,不得而知,直到发现湘勇在衡州城外扎营,才知道湘勇援军已经到了衡州。因此,彭玉麟立即率领四千水师,前往衡山、湘潭一带骚扰一番。”左宗棠回答道。
  冯云山已经清楚了情况。听到彭玉麟率领四千水师,往衡山、湘潭一带骚扰,冯云山并不在意。彭玉麟训练的水师,只是针对内河的旧式水师,船队中虽有大炮,但口径很小,而且只是部分的大型战船才有。
  其他民船渔船改编的战船,因船体无法承受大型火炮开火的后座力,无法安装中大型大炮,加上本身火炮就稀少,所以,就索性没有装备火炮,只是当成肉搏战船。
  因此,这四千水师,估计对衡山、湘潭一带的骚扰,效果也不会太大。除非登陆攻城,只是,水师直接去攻城太不合算,因此,便注定了彭玉麟此战无法有大的效果。
  “至于衡州城的战事,先缓一缓。命令梁立泰率领甲四师盘桓在衡州城周围,将这个曾国藩和他的湘勇托在衡州,但尽量避免与其交战。”冯云山作出命令:“调陈玉成率领甲三师,不必呆在广州,迅速赶往衡州府支援,会同梁立泰的甲四师,务必占领衡州府。若是有机会,歼灭湘勇,击毙曾国藩,本王重重有赏!”
  “命令在永州府苏三娘和蒋天益,率领整编为甲七师和乙七师的将士,同时进攻宝庆府。而后与甲三师和甲四师一道,合攻长沙府。本王要一举攻下长沙,占领湘乡,彻底消除曾国藩和湘勇这个大隐患!”冯云山看了看挂在那里的地图,想着后世湘军的勇猛,坚决地下令道。
  “妙!圣王实在是英明!”左宗棠知道这是圣王对曾国藩和其手下的湘勇的重视!凭借他对曾国藩的了解,这人很不简单,确实要这么重视才行,尽可能早点铲除,他很佩服圣王的眼光!
  而且,占领了长沙府,讨虏军便将他左宗棠的老家湘阴也纳入治下。这样一来,他左宗棠便可以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让那些曾经瞧不上他的人,看看自己的本事。
  当然,这是他的一点小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也!
  冯云山可不知道左宗棠的一番心思,他只是觉得自己既然知道曾国藩和他带领的湘勇是个巨大的隐患,自然不能再让他如历史那样,好好地编练湘军出来。
  就是要趁他实力还不够强大之前,彻底扼杀他。
  何况,湖南的人才众多,兵源也是最为优质。在冯云山知道的那个历史上,就是整个湖南的人才和兵源,撑起了清末的半壁江山,让本马上就要腐朽崩溃的满清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
  因此,这个湖南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何况前世自己的家乡也是湖南。
  冯云山暗暗想道。
  “福建那边战事如何了?”处理完衡州的战事,冯云山又想起前阵子,因广州城外叛军,导致福建战事的停止,不由问道。
  他想的是,如果没有那场土人和本地乡绅组织的团练叛乱,或者现在已经攻下福建的漳州府了。上次听乙一师的师长何禄传来的捷报,说是已经轻松地便攻克了南雄直隶州城和江西的赣州府城、宁都州城,正准备要攻打福建汀州府。
  只要攻下闽西的汀州府,整个粤赣闽三省交界处的几个州府,便全被讨虏军所占,这样一样来,便可以从水陆两路进攻漳州府和泉州府等地,还能将三省的几个州府连成一个整体。
  “从何禄率领乙一师攻打汀州府已近十天,尚未有消息传来。”左宗棠回答道。
  “不过,汀州府乃福建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满清驻兵一直不多。宗棠早命总参谋部的情报处雇人在汀州一带,传言圣王对待客家人友善。而且乙一师将士中,有不少客家人,只要按照参谋部提供的方案,多宣传,争取汀州一带的客家百姓支持,相信攻下汀州府应该不难。”左宗棠又继续补充回答道。
  见总参谋部想的还算周到,冯云山表示满意。
  乙一师是何禄率领的广东天地会的义军改编而成,是最先挑起广东天地会起义的将士,战力乃是乙一师里面最强的。连江西重镇赣州城都能攻克,比他小的汀州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唯一担心的就是,不能取得汀州一带的客家人支持。
  “命令罗大纲率领甲五师等水师,不用再呆在广州守卫,继续会同梁培友的乙五师,攻占漳州府和泉州府,重点是将厦门给本王拿下来!”冯云山思维一下又跳至沿海的水师身上。
  “圣王,有甲五师和乙五师两支水师,再加上甲一师的陆师,攻占漳州府和泉州府,兵力上应该没问题。圣王需要担心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厦门听说也有洋人驻扎,最好还是跟洋人交涉一下;二是圣王又将广州城内的主力师都抽调出去了,确需将广州府、肇庆府和惠州府一带清理一遍,扫清隐患才行。”左宗棠建议。
  “唔,洋人方面,唯一担心的是英国人,但如今英国人在华没什么兵力,否则上次他们战败,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善罢甘休。因此,本王却是不需理他。至于广州城内的兵力,有陈天仕的甲八师和黄鼎凤乙二师二万余人,加上新建的甲九师,兵力足够了。”
  “至于广州城周边的隐患,目前还不能妄动,等新的田亩制度推行下去,那些对本王政策不服的人自己跳出来,便有了让本王对付的目标和理由。而且,随着本王占领的地盘越多,这些乡绅看到本王的实力,便会更加不敢轻易反叛,那只是取死之道!”
第240章
讨虏军军服
  冯云山又见左宗棠旁边的谭绍光和崔大同二人,见他们两均不说话,便道:“绍光兄弟和崔兄弟,怎么光站着不说话啊?正好,本王有任务要交代给你们俩。”
  “圣王请吩咐!”谭绍光和崔大同两人连忙齐声应道。
  “本王听人说,绍光你对本王安排你在总参谋部有意见。怎么,不想呆在总参谋部?”冯云山想起最近听到的传言,便问道。
  “圣王明鉴!绍光一向都是和兄弟们在战场冲杀,离开那些兄弟,就浑身不自在。但圣王交代的任务,绍光无论如何都必须完成。只是恳求,待总参谋部作训处走上正轨,还是将绍光调至前线,跟兄弟们打清妖才来得爽!”谭绍光性格直爽,直言不讳。
  旁边的崔大同也眼光泛着精光,关注着冯云山的回答。也是,他是作训处的副处长,若是谭绍光离开作训处,他便很有可能升为处长,虽然不知道这个处长的具体级别,但也是提升。
  见两人的模样,冯云山笑道:“眼下却有个机会!”
  “刚才说了,新成立的甲九师需要训练,本王便想亲自带领这个甲九师进行操练。绍光,崔兄弟,你们作为总参谋部作训处的负责人,也一同参与负责新兵的训练。”
  “本王自然不可能一直呆在军队里,只带前几天,后面就交给你二人带领,为期二个月。二个月后,本王再来检阅,若是将这甲九师带出来了,便将这支队伍交给你,若是没带出来,你们便继续呆在作训处好好给我好好练兵吧。”冯云山说道。
  “太好了!圣王,绍光肯定给您练出个样儿来。”冯绍光兴高采烈地赶紧表态。
  “那好,你和崔兄弟到伍崇曜那去一趟,上次南洋公司采购的那批洋布,让他赶紧组织一批人,制作讨虏军的军服,先不用多了,只要二千套变成,倒时你们去领出来。就说本王说的。”
  谭绍光和崔大同两人连忙应下。
  没多久,伍崇曜便跑来跟冯云山禀报,说是南洋公司那边,购买的洋布都已经到位,备好布料,可应马上让城内的裁缝和懂剪裁的妇女们进行生产,但二千套军服,城楼裁缝不多,要完成估计要好几天时间,而且在此之前,具体军服的要求和式样,还请圣王定夺。
  “崇曜,我知道你最近事情很多。不过,这军服的事情,必须给本王抓紧了。多发动城里的妇女们都来制作军服,只要制作好后让专人负责验收合格变成,另外,南洋公司不是马上要设立织布厂吗,还可以继续自己设立一个服装公司嘛。”冯云山说道。
  “好的生物,我抓紧建立服装公司,将讨虏军军服早点制作出来。”伍崇曜答应下来。
  “至于军服样式?便这样……”冯云山也不懂服装方面的事情,便直接套用后世人民军的军服。
  “首先军帽。军帽是讨虏军的脸面,不许用洋布,全部采用厚实的土布!分冬、夏两种,但两广气候炎热,暂时就只制作夏式的便成。”
  “军帽样式为直筒圆顶围式: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前墙端成坡状,后端齐帽顶。帽围两端靠两粒下纽扣结合在一起。在帽围结合的正上方的帽墙前面正中位置,必须钉有一枚高耸入云的山峰样式帽徽,暂时便让妇女们刺绣绣出来吧。”
  冯云山将后世的解放帽,直接给说了出来。不过他脸皮奇厚,将帽徽放在突出位置,并且,帽徽上直接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图案,寓意着他的名字“云山”两字。
  伍崇曜也是聪明无比,一下便明白了意思,建议道:“圣王,高耸入云的山峰,寓意还不是很清楚,是否在山峰上刻上‘圣王’两字。”
  冯云山脸色一变,这样反而不美,摇摇头道:“不可!不过,崇曜你倒是提醒了我,帽徽做成圆形,入云的山峰顶部放一颗小型红五星,山峰的底部绣上‘讨虏军’三字便可。”
  伍崇曜点点头,继续等着冯云山说另外的部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