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603

  左宗棠让城内的乡绅设法联系他们,以商议打开城门起兵做内应的借口,邀请两股叛军的首领,偷偷到城外狮子岗下见面。
  结果,西边的番禺县令攻城心切,竟然趁着夜间,着人抬着轿子就赶来相会,被埋伏的讨虏军抓个正着。东边的团练一时间群龙无首,谁也不服谁,一下变成各自为战,没了威胁。
  而西边的叛军,却是许多鹤山的土人,一路打着驱逐客家人的帮凶的名义,攻占佛山镇后,便四散驻扎下来。顾师爷和艾四并没亲自出现,只是接连派了几拨人马,催促城内天地会众响应,约定内应时间。
  但接连派出的人,均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顾师爷和艾四顿觉不好,着急起来,便邀请番禺县令率领东边的团勇,一道围困广州城,直接攻城。
  没想到,连番禺县令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得到消息的顾师爷,脸色大变,不敢再等下去,当即下令,立即攻城。
  农历二月二十八,顾师爷和艾四率领近4万广府本地人组成的叛军,加上1万肇庆、广州府周边几县地主乡绅组建的团练壮勇,从佛山出发,进攻广州城。
  而后,东边的番禺县境内的各个团勇,合计近万人,也纷纷加入围困广州城的队伍。
  得知城外的大军已经开始进军,左宗棠忙命人在数万天地会众扎营的城东校场四周,安排了上千讨虏军和城中壮丁,来回巡逻,严禁天地会众外出与结群。他担心的是还有暗藏的奸细兴风作浪,索性让所有的会众均留守营地。
  安定好城内的天地会义军后,冯云山又命令全城戒严。调出黄鼎凤的乙二师,加上城内的讨虏军,约有一万三千人,加上城内的贫民勇壮,部署在城头。
  其实,广府土人和团勇还未抵达佛山,城内的冯云山便收到了细作的禀报。但由于兵力少,冯云山只得放弃了佛山镇,将广州城外的讨虏军,基本上都收缩到城内,不但如此,还提早将长洲岛上的守军,也调至广州城。
  到此时,冯云山心中才安定下来。
  只要城内的天地会众不乱动,城外的叛军没了城内的内应配合,以一万多的讨虏军兵力,加上广州城城墙的防守优势,对付城外的5万余杂乱无章的叛军,是绰绰有余。
  但冯云山不想开展攻城防守战,那样会将本就遭受战事破坏的广州城雪上加霜,经济损失巨大。何况,这样一来,完全将广州发展的步骤打乱,甚至连长洲造船厂的修建都完全停了下来。
  倒是黄鼎凤出了个主意,便是狙击叛军的头目,让叛军失去组织,不战自溃。
  冯云山本还在想,乙二师只配置了一连火力的洋枪130杆,其余都是普通鸟枪,打不多远,火力欠缺,攻城防守时候难免要肉搏死伤。
  听到黄鼎凤的话,忽然想起自己的亲兵营手中,还有110杆德莱赛针发火枪和100杆查尔维尔击发滑膛枪作为自卫武装,顿时大喜,便让刘胜邦率领三百亲卫,带着200杆洋枪,悉数交给黄鼎凤统一指挥。
  却说顾师爷和艾四,率领一干土壮和团勇,将广州城西的正西门和大北门一段团团围住。
  看见正西门,顾师爷想起自己几个月前跟随巡抚柏贵,正是从这正西门仓惶逃出,没想到自己今日又要从此处攻进广州城。不由豪情万丈。
  只见土壮和团勇有些手持木棒铁叉,有些抬着推着在佛山镇打造的攻城云梯、登城车等,往城墙冲去,杀声震天。
  城头上却静悄悄的不见动静,待到城下叛军冲近城墙20步时,城头一声急促的锣鼓声,城墙垛口后面的讨虏军纷纷爬起,手握鸟枪往城下射击。
  城下叛军密密麻麻的,只顾往城墙冲,完全没有章法,一片烟雾之后,城下顿时死伤数百人。
  紧接着,城下叛军推出冲车,往城门推来。而城头上的黄鼎凤,本来不想用城楼炮台上的火炮,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下令开炮。
  顿时,几发炮弹带着巨大的动能冲天而下,虽然没有击中冲车,但旁边的几十名团勇被撞得血肉横飞。巨大的威力,更是将城下冲锋的一干土勇吓得面色惨白。
  这时,又是一阵鸟枪连绵不断的响起,城下密集的土勇和团勇顿时稀疏起来。
  双方装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很难想象,手持木棒和铁叉锄头的土勇,如何攻城。
  在死伤七八百人后,城下的土勇和团练潮水般往后退去。
  一点不懂军事的顾师爷和艾四傻了眼!本以为数万大军,广州城内只有区区万人,还有城内的天地会众人作为内应,攻占广州想必手到擒来。没想到,城内的内应联系不上了,不得已,直接攻城,却发现如此艰难!似乎,攻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正在这时,城头上突然枪炮声全部停止了,响起了一阵喧天的鼓声后,突然都静止下来。
  顾师爷正纳闷,城墙上响起了一阵呼喊:“请顾师爷和艾四上前,本王有话要说。”
  艾四有些害怕,不想理会,但顾师爷却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他便拉着艾四道:“怕什么,我们不要上前,便在这离城三四里远的地方,看看这贼酋有何话说。”
  却见城墙上放下十数个吊篮,数十人从吊篮内出来,往叛军中间大营走来。顾师爷和艾四见来的就数十人,顿时放下心来,率领着三百余人也迎了上去。
  双方距离三四百步,对方便停下脚步。
  顾师爷和艾四,看见对方手中拿着鸟枪形状的东西,便也不再上前,这个距离,顾师爷很是放心,鸟枪和弓箭都射不了这么远。他在盘算,这个距离,若是身后的兄弟猛地冲出,能不能在对方逃回城墙的吊篮前,抓住对方。
  结果便是,若是再二百步以内,才有机会在吊篮拉起来之前,抓住对方。不过,还得承受城头上的鸟枪射击。想想,还是作罢,先看看对方有什么要谈的,可以肯定,不是投降,莫非还有其他事情?
  于是他高声喊道:“叛贼,却有何话说?”
  对面一人却哈哈笑道:“对待你这将死之人,我无话可说!”
  “啊,你不是那个什么圣王?快……”话未落声,对面却响起了数十发枪响。
  只见当中的顾师爷和艾四等五人,不可置信地捂住自己的胸前和腹部的血洞,中枪倒地。
  却原来是冯云山让刘胜邦和枪法最好的程大山等人,带着数十名亲卫,由程大山冒充自己的模样,携带了数十杆德莱赛针发火枪,坐吊篮下城,找机会直接击毙顾师爷等人。
  没想到,对方竟然丝毫没有戒备,让程大山等人靠近了四百步以内,于是,才有了前面的一幕,程大山带着个个算得上是神枪手的数十名亲卫,朝顾师爷等人开枪狙击,登时将顾师爷和艾四,以及身旁的三人一击毙命。
  顿时团勇们乱成一堆,剩余的几名乡老首领命令土勇团练追击,却见那数十人毫不犹豫,转身便跑,回到城墙下,坐上吊篮边升上城头。
  而冲近城墙的众团勇,却被城墙上早就准备好的讨虏军将士一轮鸟枪,射杀上百人,吓得剩余的二百人连忙逃回。
  顾师爷和艾四两人当场惨死,剩下的团练头目和土勇首领乡老等,各有各的打算,又见广州城墙高大,城头上讨虏军火枪犀利,难以匹敌,顿时人心惶惶起来,虽然没有撤军离开,然而也情况十分不妙起来。
  正在这时,林大山等人率领的客家军,杀到了佛山镇,并朝广州城冲来。
  而这时,城内的冯云山也收到了吴如孝和侯二两人带来的客家军援兵的消息。顾不得重新见到吴如孝的欢喜,冯云山命令吴如孝返回客家军,约定在一天后的夜里,双方夹击土人团练大营。
第230章
平息叛乱
  次日夜里,黄鼎凤率领乙二师的5个主力步兵团,共6500余人,悄悄开了正西门,杀向城外的土勇团练大营。
  面对毫无警戒心,只派了十余名乡勇值守的土勇大营,刘胜邦带领着几名武艺高强的亲卫,三下五除二便抹掉了岗哨。
  等讨虏军布置好阵型,刘胜邦便带领一干亲卫潜入敌军大营中四处放火。顿时土勇团练大营炸开了锅,许多村民壮丁从睡梦中醒来,茫然不知所措,跟随族人像断头苍蝇一样,胡乱逃窜。
  黄鼎凤顺势领着乙二师兄弟掩杀过去,三百枝洋枪领头,二千杆鸟枪随后,刀盾手和长矛手护住两边侧翼,一路无阻,土勇团练触之即溃。
  两个村寨的上千乡勇,倒霉地冲向东边,恰好撞上迎面杀来的乙二师,一轮鸟枪排射之后,倒地数百,剩余的乡勇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帮往后逃去,连手中的木棒等武器也抛弃一边。由于逃得太急,连带着将来不及逃走的其他乡勇连同大营一起踩踏,又是夜里,一时间不知道死伤多少。
  见这帮叛军如此不堪一击,黄鼎凤放下心来,欺负叛军全是些木棒之类的,率领乙二师将士点亮火把,朝主要逃往佛山方向的乡勇追击近十里。
  第二天天亮。
  众乡老清点本村寨的土勇团练,欲哭无泪地发现,只剩下三万不到,一晚,被六千多讨虏军袭击,竟然损失了二万人,其中很多自相踩踏致死,其余的却是夜间逃窜走散了。
  这时,众乡老们发现,逃走得匆忙,粮食什么的全部遗失在大营内。此地离佛山镇还有几里路远,无奈,众乡老正准备到旁边的一处村寨就食,突然发现佛山镇方向大群人马向自己冲来。
  缺少线报和基本的军队侦探意识的土勇团练,直到被客家军攻到眼前,才发现竟然在自己身后有上万的客家军。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队人马正要厮杀,却见旁边的江中,大群的红单战船冲了过来,一靠岸,却是数千头系红巾的讨虏军将士。
  原来,甲三师、甲五师和甲八师将士一同赶回珠江,冯云山彻底放下心来。他见叛军已经逃向佛山镇,便命甲八师扑向广州城东的番禹县,将境内的参加叛乱的乡绅团勇全部清除干净,甲五师驾船包抄到高明鹤山一带的河道,阻止叛军主力——土勇团练回鹤山等地。
  冯云山又想起吴如孝回去领客家军攻杀土勇,眼下自己讨虏军援兵已到,便没必要在让对方的客家军去厮杀,一来以免欠这帮客人的人情,二来,不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土客之争。便命令甲三师抽调精兵,在乙二师的带领下,一路追击,终于赶在土客开战前,到达。
  其中陈玉成亲自率领的甲三师三个团,二千五百杆洋枪和一千杆鸟枪,另加数百刀矛手的配置,是为讨虏军最精锐的部队。
  陈玉成传达圣王冯云山的命令,让吴如孝和林大山等人,带领客家军退至一边。
  面对近三万人的土勇,甲三师三个团,四千不到的讨虏军将士,在师长和三个团长的带领下,大咧咧地挡在土勇面前,喝令土勇投降。
  “广府的众位乡亲们,圣王知道你们是被奸人蒙骗,胁迫着才来攻打广州城。如今你们已被我讨虏军团团包围,圣王有好生之德,命令你们无条件投降!一炷香时间,放下手中兵器,五百人为一队,分队走出来投降。”陈玉成命令讨虏军大喊。
  众乡老看着面前满身杀气,队列整齐的讨虏军,虽然有些害怕,但仗着自己人多,并没非常在意。几名乡老商议后,下令众人往西撤退,想回到鹤山县城。
  乡勇们刚一动,陈玉成面色铁青,他下令鸟枪手开枪警告!同时再次让众将士喊话,督促乡勇们投降。
  但这帮乡老们哪会管那么多。
  队伍中间的一帮乡老,让最强壮的数千乡勇冲在前面,他们手持铁叉凶狠地冲向讨虏军。
  无奈,陈玉成想起圣王说的,杀一批为首者警告,同时要让土人客人都警醒点,害怕讨虏军。于是,陈玉成下令准备开枪。
  上二万乡勇,手持木棒铁叉,凶悍地冲向只有四千不到的讨虏军。
  大地都在震动,乡勇们的叫骂声,脚步声。然而,讨虏军一动不动,只顾半蹲着身子,紧握手中的鸟枪洋枪,耳朵中听着长官的命令。
  三百步,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到80步时候,陈玉成猛喝一声,“放!”
  顿时,炒豆子似的枪声响起。距离讨虏军还有一百多步的前面近千乡勇一个眨眼的功夫,超过大半倒在地上,惨嚎起来。很快,已经将洋枪训练得极为熟练的将士,又填装好火药。后排的乡勇还未冲过一百步,第二轮火枪响起。
  这回,更多的乡勇被击中。连带着书名乡老,也被当初击毙。
  这哪是什么打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一不做二不休的陈玉成,下令第三次射击。
  三轮射杀过后,土勇和团练死伤二千余人,不但没冲进五十步范围,甚至本来想往前的乡勇,都纷纷后退,挤成一团。
  队伍中间的几个乡老也吓傻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那些天杀的讨虏军手中的洋枪,竟然如此厉害,跟那些鸟枪完全不同。他们心头在滴血啊,这些死伤的乡勇,都是各自村寨中最强壮的劳力,甚至有些是他们的子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