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03

  包令知道总督先生是手头拮据了!
  赔偿给叛军的,赎回士兵的银元,还有死去的士兵也要赔偿,幸好大多是印度士兵,很廉价。但还是出了这么大一笔,都要重新赚回来才行!
  想到这,包令回答道:“总督阁下,包令遵命!我准备明日便组织一批货物和商人前往广州,重新开设领事馆,并且亲自前往梧州、桂林、南宁、韶州等地方,开办通商口岸事宜。”
  “太好了!包令先生,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还是带领五十名士兵一道前去吧。另外,对叛军的宗教信仰也务必调查清楚,本督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信仰上帝,又是怎么信仰上帝的?”
  包令出了总督府,便去找他熟悉的商人。
  什么货物来钱快?自然是烟土了。
  包令虽然知道那个圣王好像对军火武器很感兴趣,但香港并没有多少多余的军火。
  但烟土就不一样了,不但利润高,需求量也很大。但可惜的是,鸦片战争以后,满清政府虽然明面上允许烟土进入各通商口岸销售,但地方官员害怕朝廷责怪,又担心自己名声,还是想方设法阻扰烟土的售卖。因此,烟土虽然比战前卖得更多,但也没有出现井喷式增长。
  尤其是广州,因为广东巡抚叶名琛的原因,销量一直没怎么上去。
  如今,新的叛军首领答应各国,开芳通商口岸,而且并没有禁止售卖烟土,自己怎么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扩大烟土贸易!
  不过,对于烟土,那位圣王规定的抽取五成的关税,虽然很重,但想到那烟土的利润,总还是能接受的。更何况,香港总督府也只是让商人们捐献半成的税费而已,至于如何赚回,则是那些商人的事情。自己没必要那名替他们操心。
  要知道,烟土在印度的生产成本才200卢比一箱,卖到广州,便是350两白银一箱,折合500银元,相当于3200卢比一箱。这个利润,十倍不止,即便收五成的关税,也是暴利。
  并且,从印度运至香港,再中转至广州,路途并不遥远,运费也不多,因此,广州作为第一大烟土倾销地,实在是重要之极。
  想到这,包令一阵火热!
  不过,他担心的是,那名圣王会不会跟以前的满清官员一样,也明面上答应开放通商口岸,实际却暗暗地阻扰与大英等国的贸易,尤其是烟土贸易。
  仔细想想,还真是有些这方面的意向!包令心中分析着,否则那个圣王为何会特意提出,将烟土的关税收取五成?
  包令准备带着商人,先去找那位交情不错的浩官伍先生,了解下情况。
第205章
湘南来的报喜
  冯云山心情不错。
  昨天上午,桂林的刘长佑,道州的曾观澜两人拍人来报,今年桂林府、永州府一带稻谷收成不错。
  尤其是道州、嘉禾和桂林府等地,在今年8月份后,实行了土改试点,百姓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些土地,虽然不多,但总归认为是自己的土地。
  于是乎,百姓天天有空便往田间跑,小心收拾着庄稼,清除杂草,堆积家畜粪肥,担水灌溉,加上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地,又没发生什么蝗灾,两个月前,便迎来收割季节。
  经过一个多月的入库和统计,曾观澜惊喜地发现,实行土改试点的永州府几县,一共60余万口人分得田地,按每亩1石的税率,便共计缴纳了104万石稻谷;而刘长佑这边的桂林府,仅仅实现土改试点的临桂一县,16万口中,便缴纳了42万石稻谷。
  单单这两地上缴的稻谷,便能供给原有的30万圣军一年吃度的粮食了。
  这还只是粮食方面的。
  今天中午,就在刚才,在郴州和桂阳主持政务的黄玉昆,派人送来信禀报说,桂阳那边的各个工场都红红火火,只是圣王带兵去了两广后,便没再过问。因为生产了很多东西都积压在那边,除了五金厂生产的一些农用五金销售一空外,其余的积压起来,已经成了一块心病,所以要请示圣王,如何处理?
  硫酸工场那边的负责人郝西德,报上来说桂阳子龙村的硫酸工场,已经产出几千罐硫酸,其中还大部半还是浓缩后的浓硫酸,因为要订购很多陶罐,工场那边已经没地方堆放了,其他地方又不敢乱堆放,很是头疼。
  而周胜富负责的桂阳城西宝山矿区里的火药工场,已经给郴州的梁立泰送去几百担火药,但仓库仍聚集有上二三千担,估计有三十多万斤,这还是最近压缩了生产,许多硫磺和硝堆积在哪里。
  桂阳城北的石山水泥厂则大规模开工生产,生产出的硅酸盐水泥也囤积了不少,因为前些日子秋雨绵绵,很多结块还坏掉了不少。
  幸好黄玉昆组织一帮圣军中的兄弟,带领不少原来的郴州兵俘虏和韶州兵俘虏,按照冯云山离开之前吩咐的用水泥混合砂石修路,用掉了不少水泥。
  黄玉昆欣喜地告诉冯云山,他们已经修好了一条以桂阳城为中心,东连郴州城、西接嘉禾城的水泥路面,全长一百五十多里,水泥路面宽半丈、厚一尺,出动了上万民夫和数千俘虏和圣兵一道,耗时二个多月才完工。
  新的水泥路面修通十多天了,从郴州往返桂阳的客商运送货物快了许多,原本60里山路,赶着牛车马车押送货物,要一整天才能赶到,而现在走新修的水泥路,虽然增加了5里路距离,但马车押送货物却可以跑起来,三四个时辰便能赶到。
  这还是押送货物,要是单独行走或是行军,还要更快。
  很多百姓都喜欢在新水泥路上行走,甚至一些人农闲无事便上水泥路踩一踩,这样一来,还导致很多经过村镇的路段人群太多,堵塞得无法通行,黄玉昆无奈,只得组织各段都安排一些人手,专门疏散人群,保证水泥路面畅通。
  而宋铁生和宋金生两兄弟,则将正和钢铁厂和五金厂操持得井井有条。正和钢铁厂现在平均每天能产五千斤生铁,钢一千多斤。虽然跟后世比起来,连小作坊都算不上,但在眼下的冯云山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黄玉昆的来信中提到,已经堆积了15万斤生铁,12万斤精钢。还有近40万斤生铁被五金厂用来作为原料了,共生产出上三万多口铁锅,其余的菜刀、镰刀、铁锄和铁火钳、剪刀等农家常用器物也都是上万把,基本销售一空,不但湖南本地的客商贩子前来购买,还有江西、贵州、两广等地客商都前去贩卖,连带着桂阳城里的酒楼客栈几个月生意都好了不少。
  其他的水泥厂、硫酸厂和钢铁厂等,雇佣人工,买些零星矿物等,都是花钱,本让黄玉昆心疼无比,不过,一个五金厂,这百多天下来,卖掉的农家五金常用器物,就换回来2万七千两银子,支付另外一些工场,还有开矿的雇工费用,还有节余。
  最让冯云山欢喜动容的,还是开矿。
  桂阳和郴州一带的矿洞,原本很多是满清官府经营,剩下一些也是乡绅开办,太平圣军一打过来,全都逃之夭夭。这些矿洞便全归了太平圣军,收归圣库所有。
  冯云山离开桂阳后,黄玉昆召集原来的矿工,以比原来高出一成的价格,全部雇佣起来,带领着一干俘虏和北边逃难过来的流民,重新恢复开矿。
  黄玉昆也是黑心,也不管是什么矿,全部开采,储存起来,积累了一大堆矿料。当然,他主要侧重硫磺矿、铜矿、铁矿和铅锌矿的开采,硫磺和铁矿自然是为了生产火药和钢铁等,铜矿和铅锌矿却纯粹是为了钱财。
  铜矿铅锌矿中伴随着金、银,开采出来还进行了提炼,百余天时间,便获得赤金二百余两,白银三千余两,铜六万多斤。黄玉昆将这些矿产全部冲入圣库之中。
  这还是因为后面两个月,采矿的俘虏都被拉去修路的缘故,若是俘虏全部用来采矿,只怕还会有更多的出产。
  而冶炼出来的很多锌块,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看完黄玉昆的信报,冯云山心中犹如灌了蜜糖。
  这些工场、矿场,都是他在桂阳一带忙活一个多月的结果,如今有了产出,就好像自己喂养的孩子长大成人,能挣钱了,这种感觉,无比的畅快。
  桂阳那边是山区,交通不便,要想将钢铁和矿物产品运到广州来,还得再想想办法。这还是矿产,不是矿石。各种矿石,都在桂阳矿洞附近提炼成产品,然后再运输。
  想到这里,冯云山打开地图,再一次看了看已经滚熟在心的两广和湘南一带地形。
  这时候,刘胜邦进来禀报,说是伍崇曜有要是请示圣王。
  说起伍崇曜,原本给他个职同总制的圣军副总典买办之职,再后来又命他任南洋公司总经理,眼下圣军已改为讨虏军,原本圣军圣国这种军队和政权不分的,眼下,冯云山也准备慢慢分开。不过,这一切都要等两广彻底占领之后再说。
  “崇曜!正好,你过来看看这里。”冯云山恰好在思索货物运输的事情,见刘胜邦将伍崇曜领进来,便轻笑道:“以前你们怡和洋行有没有大批量运货至湖广一带?行路艰难吗?”
  “圣王,原来洋行都是外地客商前来入货,自行贩运货物。不过,据伍某了解,他们多半选择走水路。我记得有个衡州府的客商,只带了十来个伙计,买了很多佛山的铁器,重达上万斤。后来他雇了二艘大船从广州出发,沿着北江逆流而上,到了韶州府后,换成六艘小船,沿武江到了乐昌城,再往上便无法走水路了。再卸船装上牛车,一路走官道岭南,进入湖南境内,经宜章、郴州到达衡州府。”
  伍崇曜张口就来,显然对那些客商的行商路线很是熟悉。
  冯云山跟随他在地图上的指点,找到武江位置。忽然,他注意到,自己上次让左宗棠派人去寻访的大宝山铁矿及曲仁煤矿,不知道具体寻访到了没有。但根据自己的印象,就在这一块。
  冯云山将两处矿藏大致位置在地图上又标了出来,一看,离武江大概只有二三十多里,喜道:“崇曜,你说的这个武江在韶州府下游可以通航上万斤的大船?是过了韶州府后才只能通航几千斤船只?”
  “圣王,丰水季节乐昌以下的河段,都能行二三万斤木船。但枯水季节,估计只能几千斤船只了,不过若是能组织民夫清理下河道,便能通航更大些的船只!至于韶州以下的武江河段,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几万斤大船。广州地区的木头,便有一大半是从乐昌四周通过武江运抵广州。”
  “那太好了!崇曜,如今南洋公司成立,除了与洋人做生意外,还得多做些其他营生,否则,钱都积压,便失去作用了。依本王看,南洋公司购买些木船,在这武江之上,开办家水上的船行,专门从事水上航运生意,应该不错。”冯云山其实是想着大宝山铁矿和曲仁煤矿如何运输的事情,煤矿运到铁矿附近,然后就近在铁矿处建立钢铁厂,这样是最为合理的。
  伍崇曜连忙应允下来!看到冯云山在两处地方各画了个圈,他心中一动,指着标注的大宝山铁矿旁边问道:“圣王知道此处有处铜矿?”
  “此处黄铜矿,十余年前便有韶州客商邀约我伍家一道开矿,但去那一看,却是铜硫混矿,埋得很深,开采困难,无法谋利,因此此矿后来废弃了。”伍崇曜有些惋惜地说道。
第206章
应对烟土贸易之策(上)
  “喔,崇曜你知道此处,是铜矿?”冯云山有些奇怪,后世的这里明明是个大型的铁矿,应该不会错。唯一可能,不是同一个地方。
  要知道那里全是深山,人迹罕至,便是这地图,也只是大致地方绘制出来,并不那么准确。
  “禀圣王,确是铜矿!那附近的百姓都知道此处。伍某还以为圣王想重新开采?”伍崇曜回答道。
  “唔……本王在想,这附近都是深山老林,道路难通,若是此地真有大量矿产,开采出来也要头疼如何才能运出来。”冯云山透露出真实的想法。
  “原来是这样!难怪圣王让伍某在此段水面成立专门的船行。圣王头疼的是矿区到武江这段三十来里路程的地方吧?”伍崇曜想了想,说道:“圣王,伍某有个想法,不知圣王有没有听过铁路这种运货方式?”
  铁路?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后世的自己,每年春节回家过年,都要通过铁路坐火车。
  铁路!对啊!怎么自己没想到铁路呢?这个词从伍崇曜的嘴巴里说出来,冯云山觉得自己很是失败。
  见冯云山发愣的模样,伍崇曜以为他不清楚铁路是什么,便解释道:“伍某也是听一名美国朋友说起过而已。我爹在世的时候,曾经借了大笔钱给一名美国人,支持他在美国修建铁路。那可是运货的好方式!因此伍某有些了解!”
  原来是这样!冯云山明白过来。他知道伍崇曜的父亲伍秉鉴,曾经是世界首富,不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还是美国旗昌洋行的大股东。而且,伍秉鉴还曾经认了一名美国年轻人做干儿子,此事流传甚广,因此冯云山也有印象。
  于是,冯云山心下一动,问道:“崇曜,外界传言,你有个美国洋人的干兄弟。你说的这个铁路,是不是通过他了解到的?”
  “圣王英明!正是如此!”伍崇曜回答道,接着,他详细说了前因后果,让冯云山不由感叹,难怪这些洋人都给伍家面子!
  原来,伍秉鉴一向慷慨大方,带人真诚。特别是对于一位落难的波士顿商人,伍秉鉴亲手撕毁这名商人欠他的7.2万两白银的借据,让这名商人得以回国东山再起,美国商人纷纷称赞伍秉鉴。
  当时,广州十三行洋馆区,有一家贩卖鸦片为主的美国罗素公司,中文名叫旗昌洋行,是一名叫塞缪尔·罗素和托马斯·帕金森两人创办的。
  托马斯·帕金森有两名外甥,托马斯·福布斯和弟弟约翰·福布斯,便加入旗昌洋行,来到广州。因为生意业务的关系,伍秉鉴与福布斯两兄弟接触很多。伍秉鉴对其中的弟弟约翰·福布斯很有好感,并认下他做自己的干儿子。
  通过这层关系,旗昌洋行在后来的几年之内,将广州的其他美国商号全部挤垮,成为最大的广州十三行做生意的美国商号。
  道光十六年,洋行老板塞缪尔·罗素做鸦片生意赚够了钱,便准备将旗昌洋行的股份出让,回到家乡养老。在伍秉鉴的劝说与支持下,给了50万银元给干儿子约翰·福布斯,让福布斯兄弟得以接手旗昌洋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