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420

  对于战国历史所记载最多的,主要是《东周列国志》、《战国策》、《史记》这些,留存笔墨不多,而且皆是在战国七雄身上,对于宋国的记载,多在宋王,而对其臣子的描述,还真是罕见。
  宋国使者,要比越国公子年长许多,留着两撇胡须,嬴荡对他是一无所知,甚至叫什么也不了解,不过,能被派往秦国的使臣,必定都是聪明之人,懂得纵横之术,要想给他说明白此事,花费一些功夫,总归是能成吧。
  “宋国使者殷丽见过秦王!”
  此人生的身形肥胖,白面无须,模样看着似乎有些憨态可掬,不由得让人亲近,此番见到秦王,并无公子兰辛那种唯唯诺诺,反而是神色坦然,不卑不亢。
  这让嬴荡有些好奇,不知道他如此迫切,想要见到寡人,所为何事。
  “使者请起,来我咸阳,已经几日了吧?”
  秦王一开口,照例都是嘘寒问暖。
  “回秦王,已经半月,十日前就见过了贵国丞相严君,今日秦王召集外臣,且如此着急,又遇越国公子神色匆匆,想来秦王是有要事商议?”
  这一开口,先不提他要见秦王的事情,反是反问秦王,观察如此仔细,这可要比刚才走的那越国公子,聪慧多了。
  “使者请坐,莫非使者猜到了此事?”
  殷丽胖,行动是慢了一些,但这一举一动,皆有礼法,虽是其貌不扬,但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有能耐的人。
  再看他的穿着,一身青衣,洗的有些发白,比起他国使臣,显得颇为寒酸,更不论刚才的那越国公子了,唯一就是这身衣服,在他身上,穿戴得整整齐齐,玉佩首饰,亦是一样不少,连细节处,皆有章法,就像是有备而来。
  忽然间,嬴荡对他有了很大的兴趣。
  “大王见笑了,外臣喜好读书,经常因此久坐不动,为人又好吃,身形肥胖了一些,宋国乃是小国,越国也是小国,既然同为小国,外臣岂能不知道越国之忧,尝见越国公子出走,便猜到了一二。
  秦楚争霸,东争越国,西争韩国,秦齐争霸,争楚国,争燕国,也争宋国,秦王坐拥西方重地,俯视天下,只要天下诸国,不为一心,相争互弱,秦最终能一统天下,所以不管是楚灭越,齐灭越,都是大王所不想看到的!”
  殷丽这一番话落,让嬴荡惊讶,居然能看得如此之远,几乎点明了秦国的外交政策,除了秦臣之外,这还是第一个说秦国能一统天下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猜到了秦王要说什么了。
  要是一个名士说出此番话来,倒也还行,可偏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宋国使臣,大争之世,人才济济。
  “不错,使者如此聪慧,那定然知道,越国乃是一小国,小国该有何样的生存之道?”
  秦王又问,殷丽作答。
  “外臣明日便回宋国,将这利害说与宋王,正所谓远交近攻,只有宋越联盟,再加上一个霸秦,才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
  殷丽所言,正是嬴荡所想。
  他担心就算越王无疆脑子清醒,不会犯错,可也怕齐王回过神来,要与楚国联手灭了越国。
  当然,对于齐国来说,没越国,不如有越国的好。
  因为越国领土狭长,对于齐国来说,根本没有纵深可言,能取但不能守,但对于楚国来说,那可是意味着东临大海,意味着可以通过海上,进攻齐国。
  就怕无疆和楚王联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临淄,惹恼了善于烹煮人肉的齐王,楚国再和齐国这一联手,区区一个越国,肯定是撑不了多久的。
  去年,五国攻打洛邑,秦王说动了齐国攻打宋国,原以为这会惹得宋国不快,虽然秦兵又援助了宋国,可总归来说,还是是将宋国玩弄于鼓掌之中,要说服宋国使臣,就得花费一些功夫,没想到殷丽不简单,这么容易就成了。
  “如此,便有劳使者,使者可是宋人?”
  秦臣,不一定是秦人,那宋使,也不一定就是宋人。
  “回秦王,臣乃卫人。”
  卫国人,岂不是和商鞅来自一处。
  常言道,卫地自古多贤才,这句话现在看来是不假了。
  历史记载,秦国一统天下,最后一个灭掉的,才是这卫国,卫国位于宋国之北,与齐魏相邻。
  秦王有此一问,是对殷丽,生出了招揽之意。
  “敢问殷子学于何家?”
  听到秦王称呼一变,殷丽起身,赶忙一拜。
  “少年时,学纵横,弱冠后,曾遵循孔孟之道,如今,则入了法家之门,纵横是因为苏秦张仪,能语中灭国,后来发觉,民众无教化,国力不得兴,纵然外力,也是无用。
  从此,便入了儒家一门,学习了孔孟之道,如此仁政,民虽能强,但国不能强,大争之世,于国终究无用,所以又入了法家,学习商子之术,强国也!”
  纵横,孔孟,法家,一人连学三家,嬴荡再看他肥胖的身形,他说喜欢读书,看来是真的了。
第117章
寡人说与宋(二)
  “殷子果真是博学多才,此番言论,寡人是闻所未闻,我秦国必能东出天下,不知此话,从何说起?”
  不管到什么时候,最缺的肯定就是人才,只有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够争霸天下,眼下,秦王有此一问,正是对殷丽起了考察之意。
  宋臣,卫人,这就有被招揽的可能。
  听闻,殷丽两根黑壮的眉毛紧皱,再配合上这一张丰满的脸,就像是一颗鸡蛋上,被随意地画了不对称的两笔,这幅思考的模样,是有些滑稽了。
  “回秦王,外臣所言,有其二也,其一在内,其二在外,内外皆强,方为霸道。其内,内修明政,任用名臣,收归王权,凝聚国力。臣来秦国已有半日,自付还是了解一二,国务一府,掌管秦国大事,秦王只需掌管国务大臣,如此,秦国于内,可定。
  其二,在于外,惠文王时,虽取了巴蜀,但巴蜀两国,君主亦在,并未彻底收归,虽行郡县,可亦有巴蜀公族,此番再度用兵,诛灭公族,深耕郡县,彻底化为秦国粮仓。
  还有,自洛阳到宜阳到咸阳,这一条长廊,修筑坚城,监视三晋,行远交近攻之策,连燕而弱赵,连韩而抗楚魏,连宋越而抗齐楚,六国平衡,无一崛起,秦国独大,如此种种,难道不是吞并天下之策?”
  似乎是太胖了,将这一长段话说完,殷丽又喘了一口气。
  嬴荡虽是穿越者,能熟知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天下,也并非没有能者,他这一系列手段展露出来,被人瞧出也属正常,只是令嬴荡有些意外的是,殷丽非名士,渺小到根本就没有过记载,可却有这样的眼光。
  “大善!殷子所言,皆寡人之想,敢问殷子,寡人欲要取这天下,得几年可行?”
  殷丽像是说上了头,这次站起身来,对秦王行过礼后,又来回走了几步。
  “回秦王,需得二十年,而且这二十年,还得是秦国无半点失误,因为秦虽强,但天下诸国,也非弱也。
  卫齐越等诸多小国不谈,能挡秦国者,乃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其中,韩国最弱,可一座宜阳城池,前前后后,竟然引得秦国十几万大军,攻打半年之久,更不谈其余诸国,这一统天下之路,可谓路途艰难,但外臣以为,二十年后,天下一定是秦国的,因为秦国有大王。”
  二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足够长了,但对于纷争了百多年的战国,实在是太短了,殷丽已然觉得,自己说得大胆,可嬴荡却还是认为太长。
  太长,是因为人的寿命有限,秦王想要的却是很多,但切合实际来讲,殷丽话中的意思,还真是一点儿都没错。
  区区一个宜阳,都争夺得如此艰难,何谈天下大业,寡人要做的,还有不少啊。
  秦昭襄王时,秦国出了一个战神白起,白起将楚国打废了,将韩国打废了,连魏国也打废,之后还有一个赵国,也是几乎被白起打废,至于齐国,是被燕国乐毅给打废了,如此诸国皆弱,唯有秦国强大。
  要不是老年嬴稷被范雎影响,让信陵君攻破了函谷关,怕是秦国还能更早地一统天下。
  白起啊,这一次从巴国归来,寡人就给你封个将军。
  “那殷子以为,如今这局势,寡人该当如何?”
  像是知道秦王早有此问,这次殷丽不假思索地说了起来。
  “秦王已经做了两步,其一乃是越国,其二乃是宋国,大王可曾想过,越王无疆,此人秉性如何,世人皆说,我宋王暴虐,可比之越王,如同仁君。
  秦王有所不知,此人目光短浅,眼界高而手上力不足,若是他不听公子兰辛之言,一心受了楚国使臣的迷惑,决意要攻打齐国,该当如何?”
  这也是个问题,越王无疆,名字的确是威风霸气,但至于人,要不是因为目光短浅,岂会做了亡国之君。
  无疆决意攻打齐国,齐国说动无疆,再去南下攻打楚国,只要齐楚不联盟,这时候让宋国出兵帮越国一把,或许面对楚国的一场大败,便可化于无形,这样说来,还得看齐国的意思。
  “殷子所说,还需得说与齐国?”
  秦王所问,殷丽点头。
  “秦王真乃雄主也,外臣无需言明,秦王俱已清楚。”
  嬴荡稍加思索。
  “那寡人还需得见过齐国使臣?”
  “正是,此事只有秦王亲口说与齐国使臣,才能让其心定。”
  秦王大笑,宋越还不成,这齐国就是最后的保险,殷丽真是个大才,此人必要招揽过来。
  “殷子所言不虚,其一其二,条理清晰,宋国如此小国,却能得你这般人才,想我秦国,就是缺少一个你这样的能臣。
  宋国尚且难以自保,更是难说争霸天下,寡人欲殷子入我秦国,与寡人一道,开创这大大的天下,不知殷子意下如何?”
  终于,秦王提出了要求。
  出乎意料,殷丽不是一般的爽快,当即拜倒。
  “外臣早已此意。”
  这个胖子,原来早就算计好了,面容看着憨厚,可人就不是个憨厚的人。
  他在咸阳宫外闹得最凶,不会就是想着这跳槽的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