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20

  宽心,这嬴荡还宽心不起来。
  很明显,这就是一句安慰的话,寡人又不是位面之子,打胜仗还得靠老天。
  司马错他自己都说了,季君身后有高人指点,既然这人能想到利用大水灌城,那他岂能想不到决堤的危险,为今之计,只有一等。
  等一位勇士来,决了这大堤,先将季君给淹死算逑。
  交代完了事情,秦王下了城墙,回寝宫歇息去了。
  城外十万大军,只顾修建堤坝,并未有一次攻城。
  十日过去,堤坝初见规模,嬴荡估摸着,水要来了。
  三月初五,嬴壮叛军从蜀地而来,今日正好是十五,圆月之夜。
  子夜。
  秦王还是全无睡意。
  闲来无事,他就写字,只写简体字,只有汉字简体化,才能让更多人读懂书,看懂书,才能够有扫盲的可能。
  秦王的寝宫,这几日,灯火整夜整夜地亮着。
  算起来,季君之乱,已经发生了二十日,还需要一月,洛阳援军才能抵达。
  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若是中途受到了阻拦,或者像是洛阳弑君一样,有六国势力的介入,那就不知道要何时了。
  没想到一场水攻,让本该是优势的嬴荡,就只剩下了劣势。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嬴荡抬头一看,进来的人正是白庆。
  “大王,水来了!”
  闻言,嬴荡急忙丢下了手中的笔,踩了鞋子,就往城外而去。
  秦王策马而行,惊扰了城中安睡的不少人。
  片刻间,就到了城墙之上。
  城外,除了远处贼军大营中的灯火外,是一片黑暗,安安静静的。
  没有所想的滔滔大河,也没有所想的激流冲墙,这水,流的缓慢,就像是一点点的在渗透过来,就只有薄薄的一层。
  全因咸阳城修建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水攻,将城池修建在了塬上。嬴壮虽然算计得辛苦,但也不能让水从低处,流向高处吧,所以这花费的功夫就多了。
  城池之下,是十几丈宽的护城河,在护城河十几丈外,便是敌军的堤坝,河水就留在这大约三十丈之间。
  水势不大,缓缓而来,之后汇入护城河中。
  不过,这也只是第一步而已,等将这护城河都填满了,水就会溢出来,在这三十丈内积聚。
  其次,再淹过羊马墙,渗入到城池中,整个过程中,贼军会一直加固堤坝,将咸阳城都泡在里面,才算是完成了一半。
  最后,就是要慢慢地泡了,将里面的人困死了,将城墙泡塌陷了,将军队泡散了,无法展开阵形了,将秦王的权势给泡没了,再冲进去,攻占城池。
  古今攻城之法,唯有这水攻才是最歹毒的,可以说是绝户。
  甘茂有一句话说对了,世人皆说季君仁义,原道是虚伪也,他如此做,根本就不顾及城中庶民的生死,谈何仁义!
第99章
大水漫灌
  仅仅两日,水势已然溢出了护城河,漫到了城墙根。
  咸阳城南,有水渗入,形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洼地。
  所幸城中早有准备,南北城已经修筑起了一道堤坝,将其分隔开来,虽只有一尺之高,但也能给城北争取几日的时间。
  秦王诏令,咸阳城中下至庶民,上至百官,尽皆开动起来,所有的高台,修建在地势高处、宽阔处。
  从咸阳东门,一直顺着到咸阳宫这一条路上,经过了十二个日夜不停的修筑,此时,密密麻麻的、竖立起了许多未完工的高台。
  高台先以木头搭建地基框架,其后将大石茅草填入其中,再往上,用木头和泥土夯实,下宽而上窄,虽然修建得粗糙,可基于这构建,也能在这大水之中,坚持上几月吧。
  没有石头,那就将咸阳宫宫墙拆了,将地上的石板扣了,没有茅草和泥,就将屋顶的拆了,没有木头,就将房子也拆了,反正有这一场浩劫过去,也留不下多少,只要人活着,一切就都会有。
  四十户为一伍,每一伍有一伍长,共同修建一座高台。
  咸阳十二万户,所需这样的高台共三千座。
  高台顶上,长宽各有四十到四十五丈,足以让百多人安睡,挤虽然是挤了点,可这也是眼下最快的办法了。
  城中所有的粮草,都收集了起来,堆放在咸阳的宫墙上。
  宫墙的最高处,几乎要与城墙一般高,宫墙的坚固程度,也要远远超过这些赶出来的高台。咸阳宫位于城池最中央,纵然敌军火攻,也绝对影响不到这里来,粮草是绝对安全的,其后,再由治户令统一调配。
  若是从城外看去,咸阳上空,终日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咸阳秦人换做三班,日夜不停地劳作,四十户分工明确。
  妇能煮食,少能搬石,壮能背土,老能搭木,可以说,只要能动弹的秦人,都被发动起来。
  得益于商鞅变法,秦人的动员能力之强,世所罕见。
  一个仅有几百万人的国度,就能拉出来五十万的大军,到秦赵长平之战的时候,更是一次性调集了六十万大军,再算上被征发的民夫,那更是数不胜数。
  什么是暴力,这么强大的暴兵能力,这就是暴力。
  孟贲率领咸阳卫士,坚守城上,严密关注贼军动静,至于贼军,之前就没有想要攻城的举动,现在大水过来,更是不可能了。
  正是因为这水就能将咸阳困住,所以城外的叛军,不仅没有增兵,反而一直在减员。
  据司马错的估算,在这短短两日间,就已经走了一半,这样算起来,咸阳城外,就只剩下了五六万贼军。
  从宜阳出发,来往咸阳,先是跟着大河而上,过了函谷关后,再到潼关,再跟着渭水而上,这是东进咸阳最快的一条路。
  多少年来,但有攻秦山东六国之举,都必经此地。
  此处道路狭长,易守难攻,若是嬴壮在此扎下五万大军,备好工事,那洛阳大军,必被阻拦,这也是司马错之前所担忧的。
  被阻拦两月,咸阳就要等上两月。
  阻拦三月,就要等上三月。
  不,或许坚持不到三月,这城墙就要塌陷了。
  咸阳被水围困,就只能等外力救援。
  又两日后,城西大水渗入,城北大水深入,城东大水深入,所幸水势不大,尽皆流往城南,城南成一片洼地,秦人尽皆搬出。
  五日后,城南大水突破城内堤坝,冲向城北。
  六日后,全城灌水。
  ……
  十五日后,城南大水最深处足有一丈,城北最深处,也有一尺,秦人尽皆上了高台,无一人在其下。
  秦王令,用轻纱过滤、砂石煤炭净化污水,其后水注入大鼎,煮沸后服用,暂无一人因水而亡,水又能煮饭,也无一人因饥而病。
  十八日后,南门城墙惊现裂缝,高台有三处塌陷,死伤近五百人,秦王令,少府巡游各处,以免再生事故。
  二十日后,城中只能行舟,车马上墙。
  所有人都开始了一场煎熬。
  自咸阳筑城以来,秦王攻城略地,往往被困的都是他人,如今落到自己身上,还是头一遭。
  今日,四月初五,嬴壮水攻已经进行了二十二天,城中水势越来越大。
  秦王嬴荡,正站在麒麟殿前。
  看海。
  此时,一众宫殿早就泡在了大水之中,唯独麒麟殿地势最高,所有的宫殿都被淹过了,可这麒麟殿还依旧坚挺着。
  只要麒麟殿还在,秦国公族就在,秦王亦在。
  嬴荡的眼前,早已没了青石板铺好的道路,也看不到那些低矮的建筑,能露在外面的,就只有屋顶。
  从这里看去,整个咸阳快成了一个平面,是污水将一切都填平了。
  宫殿能被大水冲垮的不多,但这庶民的屋子,经过大水一泡,可就完了,到时候都需得重建,这些可是都钱,浪费的都是钱啊,果然,打仗造成的经济损失才是最大的。
  “大王,该上去了!”
  治户令公输楠在一旁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