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20

  闻言,甘茂面色凝重,双眼竟似通红起来,紧接着,一下子拜倒在嬴荡身侧,这一举动,让嬴荡着实一惊,还以为甘茂跪下,是要攻击他的下盘。
  “自古以来,不管哪家律令,弑君者必死,臣甘茂,在秦国大事已了,早就做好了赴死之举,臣今日身上这衣服,是臣第一次面王时,王见臣寒酸穷困,赏赐给臣的,大王或许不记得,但臣永远记得,今日,臣就穿着大王赏赐的衣服,赴死!”
  甘茂这一番话,说得是声泪俱下,这又是让嬴荡吃了一惊。
  自穿越一来,就遇到这洛邑举鼎这一事情,他对这甘茂一直就没有好印象,甚至数次还让嬴荡犯难。平日里,甘茂总是一副算无遗策的样子,许多时候,嬴荡与他的对决,都是棋差一招。
  本要洛阳一战、执掌大军后,就杀了甘茂,不想被樗里疾劝阻,之后这洛阳定国策,咸阳平贵族之乱,出兵攻巴蜀,甘茂都算是出了主意,总之一句话,除了弑君之举,还尽是做了一些好事。
  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嬴荡一直都猜不透的人,居然跪下来,承认了弑君之举。
  所说这一番话,更是将嬴荡拉回到三年多前。
  当年,甘茂孤身入秦,可谓是落魄不堪,在秦国无人引荐,如何能入秦国朝堂,他每日便在咸阳城门讲故事,将许多人都吸引过去,就这样讲了三个月,终于引起了樗里疾的注意,是樗里疾将甘茂引荐给秦王的。
  当时,嬴荡刚刚即位,正要大展宏图,可眼前的张仪,是个不被他喜欢的人,正巧在樗里疾府邸遇到了甘茂,一番交谈,送了他这件衣服,这一段君臣之情,就算是开始了。
  初时,甘茂勤勤恳恳,在短短两年间,秦国朝堂就焕然一新,之后平定了蜀国,又开了右丞相府,甘茂升任左相,这一件件,都能在嬴荡脑海中回想起来。
  他也曾苦思过,甘茂为何要造反,或许今日,就会告诉他答案。
  秦王久久不语。
  “臣知大王疑问不少,臣愿为大王解惑,其后从容赴死,也不枉此生,望大王恩准!”
  甘茂跪在地上。
  两人正在麒麟殿中,大殿门口被守护得严严实实,无人再能进来,这谈话,也只有君臣二人知道。
  嬴荡提了清乱,走到殿门口,在弓弩之下,反贼死伤甚多,城墙上已经能看到郎官们的身影了。
  趁着火把,嬴荡看到了一人提剑爬上了城头,这正是郎中令白璟。
  白璟一跃而下,手中长剑挥舞,身旁几十个长戈反贼竟然不得近身,在他战斗的这片刻间,身后又有不少郎官跳了下来。
  之后人越来越多,眼见得城门守护不住了,反贼们开始孤注一掷,居然要放弃宫门,奔着麒麟殿而来。
  郎中令白璟,岂能如他们的意,一人一剑,当先杀来,又一会儿的功夫,外面许多郎官都翻了进来,他们一部分搬开了堵在宫门口的巨石、木头,这一下子,上千的郎官一涌而入。
  如此看来,咸阳宫的战事,已经定了。
  嬴荡提了清乱,又走到了甘茂身旁,将剑架在了他的肩膀上。
  “寡人成全你,让你死得有尊严!”
  纵然车裂,也不能泄愤,况且甘茂并非是身无寸功,嬴荡也很想要知道的,是为什么?
  甘茂听后,重重叩首。
  “臣谢大王恩德。”
第85章
老奉常杀人诛心
  轰隆一声巨响。
  原来是王宫大门受到了撞木的撞击。
  顿时,宫门口激起了一阵尘土。
  翻墙进来的郎官们已经在宫中立住了脚,白璟手执一柄长剑,一马当先,朝着秦王的方位杀去。
  反贼们开始节节败退,又过了片刻,王宫大门轰然崩塌,这一下子,外面的郎官全部都涌了进来,将余下的几百反贼团团围住,战事到如今,已经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郎官步伐整齐,披坚执锐,踏踏而来,长戈锋利,每一次出击,都有人为此丧命,反贼们已经被挤压到了一处,他们在做着最后的抵抗。
  同伴们的尸体,就在他们的脚下,浸泡在鲜血中,所有人都在嘶吼,为了生存而嘶吼,郎中令白璟是一副大开杀戒的架势,他们拼死也是死,投降更是死!
  这场历经一个时辰的战斗,极其惨烈,死伤两千余人,鲜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咸阳宫。
  厮杀声,惨叫声,声声不绝于耳。
  “诛杀……帝……辛!”
  终于,在最后一个反贼倒下后,王宫中的内乱彻底平定。
  白璟率领一队郎官从外奔走过来,白庆在此刻也迎了上去,甘茂一个人还是跪在那里,跪在这空荡荡的殿中。
  “大王,臣救驾来迟,望大王恕罪!”
  白璟浑身浴血,拜倒在秦王身前,嬴荡看到,他浑身上下,尽是大大小小的伤痕,这一战,他已尽力。
  郎官造反,白璟上任还不到一月,说起来,是季君来得太快,而非白璟太慢。
  “郎中救驾有功,岂能有罪。”
  眼下,巴国战事未明,嬴壮就已经发生了暴动,别说是白璟,就是他这个秦王,也是始料未及。
  “臣谢大王恩德。”
  白璟在此拜过,嬴荡将其扶起,令他继续清扫余孽,不能放过一个漏网之鱼,白璟领命而去,嬴荡这才将注意力又转移到甘茂身上来了。
  “左相啊,寡人终于是活下来了!”
  这场叛乱,要说归罪,唯一要归罪的就是甘茂,在洛阳时,秦王大权还未完全握在手中,为了能行这国策,被甘茂钻了空子,将嬴壮安排到了蜀地。
  嬴荡当时还是信心满满,自以为能镇住嬴壮,现在一看,真是一招臭棋。
  “大王定能平季君之乱,从此我秦国再无臣子谋反,只有解除了内困,大王才能施展抱负,平定天下!”
  这么说来,寡人倒是要感谢你了。
  “起来吧,左相既然早就知道这季君会造反,那今日这局面,你可想到如何处置?”
  既然是甘茂做的事情,就不可能虎头蛇尾,对于后面的事情,他必定早已有了决断。
  先是安排嬴壮去蜀地领军,之后嬴壮乘机鼓动贵族攻取巴国,以此来要挟秦王,其后再出谋划策,暗示秦王需得有杀嬴壮之心,好嘛,杀心是有了,季君麾下大军也有了,这就开始了造反之举,简直是将寡人算计的团团转啊!
  “臣有一言,请大王听之!”
  过了刚才,甘茂的脸色又恢复了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是这眸子,不再光彩。
  嬴荡点了点头。
  “大王贵为秦王之尊,乃是先王嫡子,秦国公族,可在这朝堂之中,支持大王者,多是外来的臣子,而非秦臣也,秦臣之中,又以樗里疾为首,樗里疾在贵族中的威望,不说臣,就是大王也有所不及。
  洛阳之战,大王展露锋芒,定下国策,更是显示我王有称霸之心,既若要称霸,那须得我秦国上下一体,君王令出,无不臣服,无论臣子还是庶民,心中就只能有王,如此方可一统天下。
  右相樗里疾,位高权重,身为大秦公族,不思为王效力,却偏偏对季君疼爱有加,此为一错。
  其次,右相握有先王虎符,可掌蓝田之军,身为臣子,能威胁大王权势,此为二错。
  秦国贵族,皆以樗里疾为尊,樗里疾因此不尊王令,一向维护贵族,臣有弑君之心,樗里疾知而为臣开罪,此为三错。
  如今,樗里疾人不在,军不在,咸阳无人再阻拦大王,大王应当下令,咸阳城中贵族有动乱者,尽皆杀之,对秦王不忠者,尽皆杀之,曾勾结季君者,尽皆杀之,只有杀光和大王不一心的人,大王才能行霸道,一统天下。
  御史台司马错,乃带兵治世之才,做不了这等屠夫之事,而郎中令白璟,为人凶恶,更有白鬼之号,其人只知忠于大王,不知其他。如今的咸阳,四处皆乱,大王的刀,早已没了任何阻力,此刻可以举起来!”
  嬴荡愕然,这莫非就是甘茂唆使季君造反的原因?
  看他模样,这一番话说得是极其流畅,有理有据,想必这些事情,甘茂应该是思索了许久。
  樗里疾,有智囊之称,为人更是忠心为国,但却并非是忠心为主,若遇到君主昏庸,的确是能稳住大局,但若是遇到明君,反而会成为其掣肘。
  洛阳一次,咸阳一次,樗里疾两次将季君的杀身之祸,消散于无形;其次,甘茂弑君,魏冉弑君,这是明显之举,樗里疾却让寡人暂时放过甘茂,这岂不是认定了寡人是昏君,昏君之怒不可信,还不如留着甘茂替秦国做事,反正有他这个老臣盯着。
  樗里疾常言,不管如何,秦国是嬴姓秦氏的天下,其他的都不重要,那岂不是在说,寡人也不重要,只要是嬴姓秦氏就对了。
  季君年纪轻轻,能有如此多的贵族支持,难说没有借助他的威望,他虽未参与一事,但这些事情,哪一件和他无关呢?
  如今樗里疾在外,蓝田大军造反,他那虎符无用,咸阳能左右秦王者,无一人也。
  甘茂这一番话,不可谓不对也。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若要成为一代明君,就需得学会用人,学会废人,心肠狠毒,不能被感情左右,甘茂此人,真是良才,可惜,按照他这说法,他也必须得死。
  “那左相以为该如何惩治樗里疾?”
  甘茂摇了摇头。
  “樗里疾虽有三错,但公忠体国,是我秦国良臣,不能杀,樗里疾乃我秦贵族表率,也不可杀,留其右相,让其终矣,不动不变,才为上策,杀秦国作乱贵族,杀与季君有勾结的贵族,杀不尊王令的贵族,杀尽了他们,樗里疾再也不能左右大王。
  今日之后,茂断不能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王,此乃茂泣血拟定,在这上面的人,尽皆诛灭满门,如此,大王再无贵族之忧,收归大权,行朝堂新法,行军阵新法,行秦国新法,一统天下。”
  此时,甘茂不以臣子自称,而是自称姓名,这让嬴荡有一种错觉,似乎一切又回到在樗里疾府中,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一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