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420

  解决了城府,韩拙留下一部分人,开始往南门而去,还未到时,他就已经能听到,厮杀的声音了。
  原来此处的城门,已经被打开,城外的两万黑旗战卒,正排着一条长龙,携带者粮草辎重,跨入城中。
  他们的脚步声,整齐如一,大地作响,等到城中赵人发觉不对,点起灯火时,满大街都已经是秦军的身影了。
  他们是怎么来的,飞来的吗?
  此时此刻,赵人还能干嘛,只能关上大门,该干嘛干嘛,顶多想一想,秦人给你封地来了。
  祁邑的金钟未鸣,四周的烽火台,也未燃烧,秦军就这样,入城了。
  一切都是这样的安静,一切都是这样的平静。
  两万秦军,整整走了大半夜,到第二日天亮时,祁邑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清晨,城池四门紧闭,看不到任何秦军的活动迹象,昨夜的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时候,城池的北门开了,门口还是站着那一支胡人队伍,他们正在整肃自己车驾,看样子是要准备继续出发了。
  至于那两万黑旗战卒,他们就像是没了踪迹一样,再也看不到了,就连他们携带的辎重,他们的车马,也都看不见了,像是隐匿了起来。
  到正午时,祁邑的四门,俱是大开,就是唯一不见人来人往,进进出出。
  此处可不比平阳,晋阳就在韩拙的眼前,秦军要想奔袭晋阳,就必须要在此处休整,但若在此处驻扎,势必会被发觉。
  韩拙为了将自己隐藏起来,可谓是煞费苦心,所幸这计策,开始起作用了。
  白天的祁邑,看不到一个秦军的存在。
第504章
破晋阳
  咚!
  深夜。
  晋阳城中一声战鼓,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四周的城墙之上,燃起熊熊烈火,城中的赵国士卒们,在将军的调令下,正全力往南门扑去。
  金钟敲响,这座城彻底沸腾了。
  没有一点儿征兆的,就起了一把大火。
  又过了一会儿,只听得有人开始大喊,秦人来了,秦人来!
  这怎么会呢,秦人就这样来了,无声无息的。
  有些人还在疑虑之时,殊不知秦人已经跨越过城门,从南门入城了。
  城中的赵国士卒,乱成了一团,而早有准备的秦人战卒,正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入。
  晋阳,乃是赵国之大城,城中百姓众多,赵国士卒众多,若是提前给他们得知,秦军攻来的消息,那他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两三万人,去守卫城墙,还有两三万人,去修筑工事。
  可现在面临的情况,秦人就这样来了,让他们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还有,秦人的大军,不是去上党了吗,怎的来这里呢?
  秦黑旗将军韩拙,正在城外统率大军。
  黑旗军的战车,正一列列地冲入城中,晋阳北门,已经彻底被秦军所占领,他们还在继续推进。
  赵人勇烈,那是在有组织的反抗下,才能够成立的,而现在呢,晋阳的百姓,就只有躲在城中,能抵抗的他们,来来去去就那么一些士卒,全然非秦军对手。
  北上攻伐晋阳之举,黑旗军一路行来,非常顺利,就连入这城,也没出半点儿的意外,韩拙对于这种攻城之法,是越来越纯熟。
  不需要一个时辰,黑旗军就杀到了城主府中,杀遍了晋阳四门,这座城池,可以正式宣告,被秦军所得。
  第二日,天亮之后,秦国的大纛,在晋阳城头飘扬,这是秦人攻取的第一座晋国大城。
  此番攻破晋阳的消息,一定会被传出去,不日之后,晋阳正北的九原城,晋阳西北的五原城,晋阳东南的邯郸城,都会得到这消息,都会有所防范,韩拙还计划着,下一站奔袭九原,再攻五原,这样他的整个作战任务,才算是完成了。
  时间紧,任务重,秦军必须得快。
  攻城之后,秦军立刻开始休整,养精蓄对,以对明日之战。
  韩拙算着时日,白起都督率领的大军,在后日之时,将会抵达晋阳,那他就在后日,再次出征,北上九原。
  从晋阳南下,可达上党。
  上党的山地之中,正有一支秦国大军,向晋阳行来。
  率领此间大军之人,正是秦都督白起。
  七日前,白起的大军就已经动了,他以蒙骜为先锋,先行于前方五十里处,应该到今日夜半,皂游军就能抵达晋阳,至于他,就要等到明日了。
  到晋阳之后,韩拙北上,皂游将东进,以最快的速度,给赵人来个措手不及,攻取最重要的城池。
  攻赵之事,取得一城一地,用一次突袭,占一次便宜,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赵人勇烈,且又国力强盛、军威强盛,要对付赵国,就要将其彻底打服,灭了他的反抗之力,只有这样,不管秦军占据赵人多少土地,才能坐稳。
  韩拙的战事,可以说进行的非常的顺利,没有半点儿的拖延,几乎大军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就取得了晋阳,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就攻取了晋阳大小城邑十一座,不过,这也并非是最主要的,只有引来赵军主力,前来交战,将其击败,才是目的。
  秦国取楚四郡,是灭了楚国将近二十万大军,攻破了两都,才让楚国接受了这样的结局,秦国攻魏国,是在突袭得了河东后,又歼灭了公孙喜的大军,斩杀魏国主将,让魏国没了反抗之力,才迫于接受这样的结局。
  至于韩国,也一样是这个道理了,六国大战,秦国大胜诸国,立下不世之威,斩杀韩将军暴鸢,才获得了上党,今日再取颍川和河内两郡,则是因为没鼎一战,又让韩人没了反抗之力,只有束手就擒。
  白起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能让秦国攻城拔寨者,四处掠地者,就是这实力,就是这正面的硬战,而并非是突袭,一城一池的得失。
  秦王遣他为征赵将军,率领所有大军,行全面攻赵之时,对于此,他打算采用多路进攻之策。
  今秦赵相比,秦为强,赵为弱,秦无后顾之忧,赵有中山之困,多路进攻,逼迫赵国以为主力,来与秦决战,以为秦国之国力,和赵国来一场比拼,一击就让赵国彻底重伤。
  这才是白起的计划。
  一路,乃是韩拙率领两万大军,去进攻九原一城,一路,乃是遣义渠苍鹰军一万,北上进攻,赵国五原之郡。
  赵雍虽在这两处设立了郡县,修筑了城池,进行了赵治,可说到底,这些地方原先为胡人之地,他们对于赵人的依附之心,远远还没有晋阳这般的强,还有这两地的城池,也不算是坚城。
  以黑旗军的行军速度,抵达九原城时,赵人肯定还来不及、进行大规模的抵抗,这座城池,对于韩拙的两万战卒来说,并不算难,至于用苍鹰军去攻取五原城,可就稍稍有些难度了,不过,这可以等在韩拙攻取了九原后,再西进支援。
  指派苍鹰军为战,这是秦王的意思,而且秦王还透露出,要给翟荣立功的机会,这里面的缘由,白起弄不明白,他也不去想这些。
  这两路,乃是北上两路。
  至于他自己,则从晋阳亲自率领皂游、轩辕、擎苍三军,顺着晋阳一路往东,杀入赵国云中郡守,再转而雁门,切入赵国的腹地,甚至打通到中山的路,和中山联合起来,将赵国切割开,此为中路。
  还有这南路大军,乃是在长治,由魏冉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从长治往东行进,这二十万大军,以碾压之势,可以很好的吸引火力赵国主力,为其他的两路,来创造机会。
  如此三路大军,共计二十九万之众,浩浩荡荡,从赵国三路进攻,这三路大军,又可为上中下三策。
  魏冉的战略目的,乃是据守,乃是分担赵国的兵力,若是这一路能大破赵军,则可为上策。
  白起的战略目的,乃是切入云中、雁门之地,斩断赵国南北联系,连接中山,以达到肢解赵国的目的,这一路可为中策。
  相比起魏冉那一路,白起就算破敌,可获得的成效,也并无魏冉的那般大,所以此为中策。
  至于这下策,便是韩拙了,韩拙的风险最小,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当然收益也最低,所以才被称之为下策。
  秦军是三路进攻,三路都有所取,此战必胜。
  至于赵国国内,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赵侯征伐中山,分走了二十万兵,其后又亲自率领十五万,往长治方向而来,以战魏冉,他的这十五万军,比起秦军的二十九万来说,无疑是相形见绌,现在就看赵国的底蕴,到底有多少了,赵侯这么多年来的变法,会有多大的成效,飞骑,真的有那般神吗?
  纵观整个战局,秦军除了这二十九大军外,阳翟还有卫城战卒,以防新郑,洛阳巩邑,还有屯兵十万,以震中原。
  秦国的粮食,秦国的战略物资,足够支持这样一支,四十一万人的大军,同时开战,秦国的十四郡之地,也有足够的兵员。
  现在就看赵雍,如何来接招了。
第505章
赵雍向东
  秦王令,以礼乐司礼乐大夫万章,拜河内郡守,以颍川名士申康,拜颍川郡守,国务府各府台、各府司入驻两郡,行秦法之治。
  王令由国务府丞相下,昭告至秦国十二郡处,自此,秦国将有十四郡。
  最西为陇西,最东为上党,最北为义渠,最南为荆州,除此,还有巴中、蜀中、关中、南郡、上庸、河西、河东、襄州,河内,颍川,共计十四郡。
  秦礼乐大夫万章,乃孟轲之徒,后拜为巴郡大学宫宫主,又为秦礼乐大夫,掌管大秦礼乐之法,今日,升任河内郡守,这也是嬴荡在为接下来做准备。
  攻赵之战一结束,向寿就要退休了,冯章为国务大臣,领上将军之职,国务大臣中,还有孟轲,也是年事已高,按照历史记载,虽然他还能活个快十年,但毕竟是年纪大了,跟不上大秦的步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