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420

  姬贾的神色,则更加难看起来。
  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此人死在这里,若是迁怒了秦王,可会给鲁国惹来大麻烦的,小小鲁国,拿什么来抵挡秦王呢?
  “启鲁公,秦国使者苏醒,邀请鲁公入殿相见!”
  许久,里面寺人来报,姬贾听后,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步入宫殿当中。
  此时,初春时节,外面的风还是挺大,为了不让病人沾染风寒,窗户就只开着小缝,里面还又放了三个火盆,正燃烧着炭火,走进去,暖烘烘的。
  姬贾看去时,那秦国使者,正面如金箔,全无血气的端坐在塌上,还在大口出着气,再僵硬的腰杆,也敌不过最后的岁月。
  他三日前病倒时,还不能下地,现在倒是能下地了,不过,结合元夏所说,姬贾知道,这应该是一个人对最后时光的反抗了。
  “秦国苏秦,见过鲁公,愧不能行礼也,望鲁公恕罪!”
  在曲阜病倒的这个秦国使者,正是秦外交令苏秦,国务大臣之一,位高而权重。
  今年,乃西帝八年,距离巩邑三帝会盟,也不过四月的时间,齐王就以匡章为将,调兵遣将于临淄城外,悍然走入燕国境内,誓要夺回失地。
  那北帝的燕王,见到齐人如此声势,也以乐毅为将,征集大军,准备与齐人一战,两国各有使者,纷纷派遣,出使诸国,游说此事,暂时还未见到,诸国有动兵念头者,似乎所有的人,都只想看戏,不想唱戏。
  一个乐毅,一个匡章,都是当世名将,两人谁胜谁负,就在这一战之间。
  苏秦遵循秦国国策,趁早做准备,他心里清楚,赵雍虽未有调兵之举,但他一定会是齐国的盟友,在关键时刻,这将直接关系着,大战的胜负。
  对秦国来说,齐赵两国,进攻燕国可以,但要是让燕国元气大伤,甚至再次灭了燕国,这一定是不允许的。
  因此,要对付这两国,就需得秦楚联合,在关键的时刻,对齐赵施压,以救燕国。
  苏秦这一路,是从荆州下寿春,他已经见过了楚王,现在又带着秦王的国书,准备从楚国北上,去往秦国临淄,面见齐王,表达秦王之意。
  可不曾想,他走到鲁国曲阜时,一下子病倒了,在曲阜宫中,已医治了整整三日,不见任何好转,反而是越发严重,他知道,他的生命,就要终结了。
  他是非常希望,他能死在洛阳,因为那是他的故乡,死在秦国也行,因为那是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可谁能想到,他却是要死在鲁国,一个连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苏秦是什么人,是天下名策士,在这个名策士的眼中,鲁国是最不起眼的地方,它就好像屈居魏国的卫君一样,屈居齐国的宋公一样,还有屈居楚国的越君一样,在老策士的眼中,是没有半点价值的
  可就是这里,将会是他的埋骨之所。
  姬贾知苏秦虚弱,他先是令人服侍苏秦,靠在软塌上,才是答起了苏秦的话。
  “有何恕罪之说,苏子天下名士,秦国重臣,能入我鲁,乃吾之幸也,哀哉,命也!”
  苏秦一笑,他也清楚姬贾心中的担忧,他也明白,他死在曲阜,秦王也不会迁怒于鲁公的,因为那是秦王。
  “我这一生,可以用少时好学,中时好名,老时好功,世事无常,命运多变来形容了,少时好学,因学而头悬梁,锥刺股,中时挂六国丞相印,挥师秦国,名动天下,老时好功,这名不重要了,学也不重要可,但为秦国,但为天下,俱是立下了大功,找寻到了一位,可以结束这百多年纷争的霸主。
  我出生洛邑,乃大周之人,眼见我周没落,便心怀强周之心,学于纵横,成于鬼谷,明得策士,学成归来,却知大周要强国,已是无望,唉,原来少年之愿,不过一虚妄,此乃我第一变也。
  天下诸国之中,秦学于周,成于周,见周不成,我专志强秦,怎奈天不遂我意,入秦不成,却反而去攻秦,这又是第二变也。
  合纵连横,六国谋秦,六国大军,挥师函谷,可岂能想到,虽人多势众,却各有其心,一战而大败,人人耻我,见攻秦不成,又事于燕,此为第三变。
  原以为在燕国,可施展才华,效忠至老,谁曾想,又被情爱所困,不得已而离燕入齐也,在齐之后,虽高居庙堂,却如笼中之鸟,只顾观赏,难再施展才华,只有终老矣,此为第四变。
  还有这第五,则是入秦了,要再说这六,也是有的,身为秦臣,生于周人,却卒于鲁国,临终之事,听我言语之人,却是鲁公也,这不是世事无常,命运多变,又是什么?”
  在这临终之际,苏秦恍惚觉得,他这一生,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过,又好像做了很多事,他喋喋不休,是因为他还有未做完的事,他喋喋不休,是因为他有做成的事。
  人生啊,不就是如此么!
  今年三十一岁的姬贾,对这个纵横名士的生平,是大致清楚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秦的话,也让他想到了自己。
  “苏子世事难测,命运多变,吾却是天命难为也,想变,也是一成不变。”
  苏秦听后,又从怀中摸了一阵,掏出一张秦蔡纸。
  “鲁公对我,有恩之人,鲁公之恩,苏秦怕是无以为报了,只能和鲁公说上一句,宽慰的话,天下大势,早有定数,顺其自然吧。
  鲁国有他的时代,不过是在过去罢了,天下也有它的未来,此乃我手书呈于秦王之信,有此信在手,鲁公无需担忧秦王之怒,临最后之机,能得鲁公倾耳,苏秦知足矣!”
  真就要离开了!
  皇帝,皇帝,皇帝……
  你何时才会出现?
  苏秦颤颤巍巍的起身,推开要扶他的寺人,走过去,将信交到了姬贾手中,其后又推开宫殿大门,迎着春风。
  “大王啊,臣先去了!”
  话音落,人扶着门框,就慢慢落了下去。
  大秦一代名臣陨落,纵横家一颗耀眼的明星,到了他沉寂的时候了。
  七日后,曲阜城北的桃花林,开的正旺,遵照苏秦的遗愿,以大夫之礼,姬贾将苏秦埋葬。
  翌日,有齐人自北方来,坐于桃花林中,两日不出。
  此事惊动姬贾,前去探查,原来祭奠苏秦之人,乃是齐相田文。
  又两日后,田文方才从桃花林中出。
  他驾着车,在即将要看不到桃花林时,转身喃喃说道:“嘿嘿,桃花林,也算值了!”
第457章
齐国备战
  离开了鲁国,田文北上,沿途没作一丝耽搁,走遍五都。
  齐燕两国,还未曾遭遇,齐国的先头大军,已经入了原齐国境、如今的燕国境内,北边的燕国,正在紧锣密鼓的点军当中。
  双方战事,一触即发。
  他身为齐国的相国,在这关键时刻,一定是最忙碌的那个人,所以此次祭奠苏秦,完全是他挤压出来的时间。
  在外人看来,孟尝君门客三千,是高义之人,在亲近的人看来,孟尝君实则寡义,少恩而重名也,这不管是亲近的人,还是外人,他们口中的孟尝君,都是真实的田文。
  要说他这一生中,将谁的命看的重,那苏秦肯定算其中一个了,亦师亦友,又互为对手,互为知己,苏秦死了,将来这样的人,他也不会再有了。
  此次征伐燕国,齐国早和赵国暗中有了约定,齐国起五都之兵,共计二十万,从南边攻伐燕,待到齐燕交战之后,赵国再从西边起兵十五万,进入中山,攻下灵寿后,直扑燕国,以达到让燕国首尾难顾的效果。
  自从步入战国以来,天下诸国,都是纷纷变法,纷纷行郡县治国,万乘之国有其七,其中就唯独齐国,未曾实行郡县制。
  齐国如今所遵循的,还是当年经过了管仲改革、邹子新政的分封制。
  但此分封与大周分封,又有着极大的区别。
  管仲的变法,从根本上瓦解了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齐国公族的统治力,这才有了齐国强盛的基础。
  所谓这五都,乃是齐国所设立的五座大城,这些地方,尽皆由齐王直接管辖,也是齐国公族权力加强的体现,这五都分别是临淄、平陆、阿、即墨、和莒五城,可这后来,齐国灭宋后,为了抚慰宋人之心,将莒城封给了宋公,所以当年齐王地崛起的大骊,则成了第五都。
  这两年来,齐王任用田文变法,进一步加强王权,齐国除了这五都之外,又在原先宋国之地陶和商丘设立了两城,以此加强对于宋国的统治,所以这尽起五都之兵,实则是齐国尽起全国大军的意思。
  田文从鲁国北上,可依次经过大骊、平陆、阿、即墨四都,调集和招募这四地的大军,发动氏族们,向着前方匡章处汇集而去。
  到了今日,齐国政局已形成了大将军匡章,相国田文这样一文一武的局面,这些年来,两人的配合也是相得益彰,为齐国国力的恢复,出了不少的力。
  等后方整备了军队,征集了粮草,田文又继续北上,往临淄而去。
  如今的战局,是齐国大军率先发难,已深入今日的燕境百里,占据城池十九,以此为营寨,再等到大军集合完毕后,继续向燕国进发。
  据前方传来的消息,燕国大军的行动,却是要比齐国慢上一些,算着日子,等到这齐国大军完毕,继续北上之时,方才能迎到燕国的主力。
  齐燕两军的战场,将会在这八百八十里的地域上展开,这里多是平川,少山地,此处又地势狭窄,也并无多少的纵深,可以迂回,所以这一场战事,从一开始,就注定着,会直接进入大决战,谁强谁弱,一战便知。
  今日,齐王地又上了城墙。
  远处的燕国大纛,终于是看不到了,他因此也舒心了不少。
  割地八百里,以耻铸人心,这是当初田文应对齐国内忧外患的局面,所定下的策略,在今日看来,这策略还是成功的。
  自他即位齐王之位以来,就以这割地之耻,来聚拢人心,其后又以仁义大度示人,大赦之前忠于田芒的氏族,给田芒正名,这很快的,人心所向,齐国国力,又凝聚起来。
  等到他彻底掌握了大权后,又以田文,开始齐国变法,加强对宋地的统治,分封新晋氏族,来弱化老氏族的力量,增强齐国的国力。
  可以说,齐国在齐宣王时的国力,暂且是达不到了,可在齐宣王时的凝聚力,如今是远远超过了,这也是临淄定下这举国伐燕的国策后,所有齐国氏族,满堂公卿,无人不欢,无人不允的缘故。
  “你说那苏秦卒了,就葬在曲阜城北?”
  齐相田文,正在齐王身后,很显然,齐王这是在问他。
  今日,在齐王的身后,除了齐相之外,还有宋公戴宕,上卿苏代。
  “回大王,臣已去看过,苏秦的确故去,秦王将失一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