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420

  今日,盾甲一军尽灭,楚王权势,一落千丈,若是再与我秦久战下去,唯恐楚国朝堂之变也,一旦楚王之变,也是令尹之变也。”
  苏秦所言,这是表面上的一层,实则,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当今,楚国太子横,并非是这位楚王夫人景姬所出,而是楚王妃子昭姬所生,在景鲤和景姬的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辅佐公子子兰为太子,要这样一来,那昭氏一族,便是最大的阻力。
  因此,只有巩固王权,令王威震楚国,才能借用王权之手,趁机削弱昭氏,推行废立太子一事,这也是苏秦能找上景鲤的另一个缘故。
  “哈哈,单单连楚,就可巩固我王之权吗?”
  很显然,景鲤是想到了这一节的。
  “不错,秦楚联盟,两王可行会盟之举,以壮王威,盟约之时,相约而定,君王互助,若是一方有恶变,一方可起兵助之,以结同心,有我秦这个外力,楚王王位,必是巩固,令尹之权,也能不伤半分。”
  景鲤思付了一阵,没有肯定的回答,就只是点了点头,苏秦知道,他是听进去了。
  “还有这二曰,全令尹之心。”
  苏秦又继续道。
  这倒是让景鲤意外了,刚才苏秦口口声声地说,楚王之权,就是他之权,这怎么还要再说一次,必是还有说辞吧。
  对此,他不动声色。
  “老夫清楚,令尹素来是楚国望族,令尹封地,乃在汉水之畔,大江之滨,荆州之野,如此肥沃之地,可惜了,自从我王攻取了荆州后,令尹治下封地,尽数归我秦也,对此,我王愿送地半百,依着秦法,半百里所产,皆为令尹食邑。”
  给外臣赠送土地,这还是极少有的事情。
  秦国是天下诸国,郡县制最彻底的地方,纵然是秦臣,要想获得这么大的一片封地,也是不易的,虽然这些土地,对于权倾楚国的令尹来说,还算不得是雪中送炭,只能算作锦上添花。
  “令尹不要小看了这半百之地,既有我秦土地,那不管何年何月,何时何地,令尹一族,都可为我秦国之贵,为秦国之贵,便为我王之重也!”
  景鲤露出了笑容。
  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景氏一族的根基,在楚国这是不能动的,但这也不影响,他门下士子,就不能入秦,这半百之地,就相当于给了景鲤一张通行令,一扇通往秦国的门。
  “如此说来,那还请使者,代外臣谢过秦王。”
  君王之恩,不得不重,老令尹直接起身,朝着苏秦拜了拜了,也算是谢过秦王了。
  其实这样的买卖,对于秦王来说,是一点都不吃亏的,拉拢一个别国权臣,他国大氏族的首要人物,这对于将来灭楚,是有很大的好处。
  这其一,其二,都是说对令尹的好,那接下来,就该说到其三了。
  “三曰,乃归还楚国公子也,公子子兰,乃夫人之女,令尹之孙,纵观楚王诸多公子,也就唯有子兰,才能与太子一争长短也,老夫所言,归还楚国公子,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外臣已奏请我王,以子兰公子为异兄也,再壮公子声势。
  所谓异兄,乃我王之兄,秦国公族之重也,异者,乃父王异,氏族异,国异且同心也,有此名望,必令公子子兰,在归国之时,声威大涨,可与太子一较高低!”
  秦国这是贼心不死,还打算用上当年对付齐国的那一套,来对付楚国,既然有机会,就一定要尝试,谁让楚国的太子,并非是楚王夫人所生呢。
  说到这里,老令尹和景姬的心思,可就都活络起来了。
  苏秦一笑之后,又继续说起。
  “甚至,我王可以令楚太子,在秦为质三年……”
  话到这里,就突然停住了,就连苏秦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当然,前提是子兰还活着。
  想到这个主意的人,并非是他,而是当今的秦王,为什么是秦王,因为在几十年后,赵国有个叫做郭开的能臣,就想出了这样一辙,嬴荡不过是照搬罢了。
  景姬望了一眼老令尹,老令尹沉着气,又想了一阵。
  “那还有其四呢?”
  苏秦这四策,是前面的,为后面的做铺垫,只要前面的成了,后面的就越来越简单了,现在这铺垫,已经足够了。
  “令尹也知,这般一来,我秦当与令尹交好也,与子兰公子交好也,与楚王更要交好也,自然也需得与楚国交好,秦楚联盟,昭告天下!”
  景鲤点了点头,这么多的好处,足够他站在苏秦这边了,他已经找不到理由,来拒绝秦人的好意了。
  “如今,我朝中局势多变,朝堂之上,继续伐秦的声音,也一样不小,我王的确是有联秦休战之心,不过,真要是想连秦,将来使者在朝堂之上,还是要多费一些口舌的,只要争过了群臣,我王才能下决心!”
  景鲤顿了一顿,略微思付,又继续说上。
  “尤其是那昭滑、昭雎之人,更是一心鏖战,令我王继续出兵,还有那屈原、屈盖,乃至武氏、共氏,皆有抗秦之心,纵然有我从中用力,使者也需得凭借纵横手段也!”
  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是打算好,推动连秦的,他说的这些,可都是在提点苏秦,给他分析形势,好让苏秦到了大殿之上,面对楚国众臣时,有个把握。
  楚国的这些氏族,苏秦也俱是清楚。
  屈、景、昭三族,乃楚国之盛,其后还有武、文、成、庄、共、悼、怀等,这些氏族,多是出自楚国公族,从公族衍伸,他们分封楚国土地,分封楚国大权,个个都有着莫大的威势。
  “好,那就请令尹再细说一些,其后,约定面见楚王之日,其余之事,自有老夫应对!”
  苏秦嘛,骂人的本事是一流的,让他对上苏秦,他是不愿意的,可让他与苏秦为伍,景鲤是不会拒绝的。
  当即,他又细细和苏秦说了起来,苏秦也是,多听一些,总归没有错的。
  在一旁的景姬,自打景鲤进来后,就再无言语,默默地听着。
第407章
公子子兰
  屯留邑。
  此时,归属于秦。
  因战事未定,秦国还未将其正式纳入治下,如今治理此处的,乃是秦卫城将军辛鹿。
  白起南下时,就只留了三千军力,来镇守此处,城中也不过三千余楚国俘虏,镇压他们,是完全够用了。
  关押俘虏的地方,乃是屯留瓮城。
  白日里,俘虏们就在平地上活动,到晚上时,就贴在城墙下,靠在门洞中安睡,至于其他的条件,就别想了,每天能有口饭吃,能不饿死,就已经很不错了。
  秦人将他们留在这里,一来,是想借机与楚国谈和,二来,谈和不成,那就将他们送到陇西郡,送到汉中郡这些地方,充当劳力。
  原本他们这些人,是不需要再经过审问的,不知道是因何,在这两日里,秦军开始挨个的审问,很仔细,一个都不曾放过,他们似乎在这群俘虏之中,找寻楚国公子。
  既说是楚国公子,那必定是子兰了。
  当时,五谷交战,最先与秦军交上手的,就是子兰大军,现在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位楚国公子,还能活着吗?
  唉,就算是活着,恐怕也面目全非了。
  与南方不同,北方的天,依旧是寒冷的。
  太阳慢慢的升起了,下面瑟瑟发抖的楚军俘虏们,也好受了许多。
  挨着城墙的一处角落里,正靠着两个灰头土脸,一身粗布麻衣的人,两人一高一矮,高的威武,矮的文弱,周边的俘虏,被高的打怕了,没人有敢靠近他们。
  “那秦将所找之人,必是我也,我乃楚国公子,秦人断不敢无礼,我等何须在此,继续受这苦呢?”
  说话的是矮的,另外一个高的听了,神情怔怔的摇了摇头。
  “魏国将军,韩国将军,我楚将军,这些年来,落在秦军手中的,哪一个活下来了,魏理魏献,这些公子们,又有哪个有活下来呢,唯一活着的,就一芈焸也,这还是秦王为了连楚之用。
  将军和公子们遇到秦军,必死无疑,而这些士卒们,要么被送去修渠,要么去陇西,甚至还可以贬为黔首,去开垦荒地,等离开了这军营,再想着回去吧!”
  原来这两人,矮的是楚国公子子兰,高的是楚国将军唐昧。
  那日,他们受到秦军的伏击后,就开始奋力反抗,可惜,还是败于火攻之下,等到秦军下来,击杀他们时,唐昧拉着子兰,换过了一身服饰,独自往山间奔走,以为可以引人耳目,但怎奈,还是被秦军所俘虏。
  自此之后,两人就隐姓埋名,委身此处,所有人道,就只是两个普通的俘虏罢了。
  唐昧还好说些,可这位公子子兰,楚国贵胄,自小就从未吃过半点的苦,就连如厕之时,也需得有人侍奉着,他能随着唐昧东躲西藏这么久,还不是因为信了唐昧的话。
  只要保住的性命,人不死,就有机会,一定可以再次回到楚国的。
  闻言,子兰又没了信心。
  他虽然难受,但也需得受着,因为他也知,秦军是出了名的杀将军,不杀士卒。
  秦楚巴山一战,你可曾见到,楚国除了芈焸,能有一位百夫长活下来吗,能活着的,还不是完全被打乱了建制的士卒,秦人凶名在外,让他们不得不谨慎一些。
  “这几日来,秦人将军这般尽力寻找于我,难道是有人通报与他,就说我就在这俘虏营中?”
  听到这样的话,再想到秦人这几日这般找他,子兰未免还是有些担心的。
  唐昧在这个时候,脑子是很清楚的。
  “不应如此,当日,为了不识破你我身份,你我二人乃是换装独自逃走,麾下亲卫,我已令他们死战,此刻,认得你我之人,该是死的差不多了才对,现在这幅模样,谁能识得,多半是例行严查吧!”
  说完之后,唐昧又忽然想到,为何不能是别的原因呢。
  “我等在此,有多少时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