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420

  嬴荡对张翠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魏国说得不错,这是谁都能看到的,至于赵国,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预见未来的,的确是如此,赵雍解决了中山之患后,赵国才彻底崛起。
  “至于剩余我韩,自知论商业,不如魏国,论地域,不如楚国,论教化,也不如齐之稷下也,论军威,也远非赵国飞骑、秦国战卒之敌,再论谋略,我王不如燕王,朝中臣子,也无一比肩乐毅也,所以就只能占据一分,不知秦王,又以为如何?”
  张翠这是在借此,给秦王分析一下,天下诸国的国力了,让这位秦王清醒一下,知道自己的地位,如今这情况,按照他这样分,也是对的。
  赵国若是吞并了中山,再借助赵雍变法之威,燕国就只剩下一分,而其余两分,赵国可尽皆都占据,这也是赵国能在战国后期,崛起的原因了,还有韩国占据一分,也无出入。
  “哈哈,那张子以为,剩下的两分半,就独属于我大秦耶?”
  嬴荡笑问坐下,张翠这次起身应承。
  “正是,秦国仰仗关中之利,商鞅变法之功,惠文王称王之威,于诸国中崛起,秦国这两分半,由秦孝公攒下一分,其后惠文王,攻取巴蜀,又多了半分,到如今,还有秦王,攻河东半分,攻楚国半分,大兴教化,大兴吏治,已有了两分半之势也!”
  两分半,于天下形式来看,还是是贴切的,可是依着嬴荡自己的功绩来看,这他是有些不服气的。
  他所做的事情,乃是万世之功业,功在千秋也,不过,暂且还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威力,让张翠这等俗人,看不透罢了。
  “那这么说来,我秦可以傲视天下,独创霸业了!”
  张翠的言辞,嬴荡已经能猜到一二了。
  “秦王真英明之君也,若是一对一,天下诸国,无一是秦国敌手,可如今,非一对一,而是一对六也,七国大战伊始,已过半载,秦国东出士卒五十万,国力扩张,已是极限,若是一着不慎,秦王连这两分半,也会失去。
  而天下六国所出,尚且不及本国三成也,这也意味着,像是如今的六国军阵,六国还可以再出两番,秦王是一番也出不了,敌强我弱,长此以往,秦王必败矣。
  外臣方才所言,要为秦王所谋,这所谋者,乃是让秦王与六国罢兵言和,保住这两分半,秦王请思,以这两分半之威,如何能抵挡六国那七分半呢,螳臂焉能挡车乎?
  再者,秦王远到我新郑,不也是有此思吗?”
  好犀利的言辞!
  这可倒好,放眼天下,不管如何去看,掌握天下大势者,掌握主动者,当时秦国才对,这怎么着,被张翠这样一番言辞,这主动权,难道就要去韩国那边呢?
  这嬴荡,当然是不应允的,一张黄口,就想骗他。
  只见他嘿嘿一笑。
  “哈,既然是这样,就不劳张子,为我秦操心了,夜已深,请回吧!”
  只此一句话,就让张翠呆滞在那里。
第403章
秦韩联盟
  不过,张翠就是张翠,这个韩国的能臣,可不会因为秦王的一句话,就给唬住了
  “秦王乃王者之霸,为霸者,岂能无容人之心,量小者,非君也,外臣方才所言,此番前来,一则是为秦王所谋,二则是为我韩所谋。
  只有秦韩皆好,方能称之为秦晋之好也,为秦王所谋,外臣已然言尽,秦王也当明白,这久战必败之举,外臣这为我韩所谋一策,不知秦王,可愿听上一听?”
  既然他张翠都这般说了,嬴荡自然就不好再发作了,一转而间,他又像是变了一个人,堆出一个笑脸来,向着张翠。
  “哈哈,也对,张子前来,乃是带着韩王使命,现在这使命未达,又如何能回去复命呢,还请继续说吧?”
  自古道,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身为韩国使者的张翠,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更是清楚,这位秦王,在朝内标榜,要称霸天下,这样的人物,那胃口一定会很大。
  事到如今,要想让秦国,将占据的所有韩国土地,全部都吐出来,那是不可能了,这点张翠也是清楚。
  但若是他一上来,就告诉秦王,韩国可以割地上党给秦国,请你退兵吧,那秦王一定会得理不饶人,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来。
  张翠就只好先是这般,与秦王周旋一番,让其知道难处,之后再提出条件,这样可以将韩国的损失,降到最小,甚至还可以谈到,上党之地,韩国还能留下一下。
  “这三家分晋之后,才有我韩,我韩所承,乃晋国之地也,晋国之地,雄踞北方,北接异族,南过王畿,赵人得北,魏人得中,而这最南边,被我韩国所得也。
  后经百年之变革,魏有文侯之变,秦有孝公之变,齐有邹忌之变,燕有燕职之变,楚有吴起之变,赵有赵雍之变,天下诸国,无有不变者。到了今日,是齐有东方,燕有东北,楚国据南,秦霸西方,赵国正北,而唯有我韩魏,乃在天下之中也。
  尤其利,定有其弊也,天下之中,天下富饶之最,人丁兴旺之最,国富民强之最,如此繁饶,单量物产,四方之国,无一比肩也。
  可秦王也须知,东周百国,如今,能存者不过其九,列国之中,所强之国,俱是边疆之国,所灭之国,俱是中央之国,天下大势,无不是由外向内扩张,如此来看,天下之中,必有其难也,韩魏皆是难矣!
  然,魏有文侯武侯,两代兴旺,河东河内,尽皆富庶,国力强盛,大魏之称,独我韩国,可为天下弱小,存此四战之地,自保尚可,何敢强求扩张也。
  六国谋秦之战,到了今日,胜负已见,若是六国继续增兵,则秦国必败,然,纵然增兵,或又将继续鏖战,百万雄师,还是在我韩国土地上,那殃及的,也是我韩国的氏族,大胜之后,我韩又能得何利处呢?
  这般来看,六国谋秦之战,对于我韩,实属益处不多,若是秦王有心,可归还我韩武遂、宜阳两地,秦国大军,退出我韩国之地,外臣可尽说我王,以图连秦也,如若不然,那就只好昭告四海,我韩人抗秦之志也!”
  张翠还是在故弄玄虚,狮子大张口。
  武遂宜阳,这是不可能还回去的,这个人一点都不老实。
  所谓的纵横之道,策士之法,道道法法,都不能离地缘政治格局,张翠陈述之言,尽说韩国这地缘政治格局之弊。
  也的确是如此,当初,那些在中原之地,享受繁华的小国,那些天子的血脉们,到如今都是不行了,而强盛起来的,则是常常与异族交战的、这些边塞之国。
  “哈哈,寡人可算是明白了,秦韩联盟,对韩国的损失,可以将至最低,韩国也分不走,这大胜的好处,而我秦也可趁机结束,与六国之战,不至于连两分半都没有,是秦晋之好的计策,唯一可惜了,就是张子算错了一件事?”
  “秦王明示?”
  张翠拂着胡须,朝着秦王问道。
  “无他,算错了寡人尔,上党之地,屯留长平,尽入我秦人之手,概不能奉还,野王之地,径城之地,也当如此,可以说,大河南北,巩邑以西,都在寡人之手,要寡人再还回去,却是不可能了。”
  这些地方,虽然秦军没有正式攻占,可因为这里是战场,秦国三十万大军,来来回回,韩国早就失去统治力了。
  要想夺回去,除非韩国继续招募大军,继续与秦军对抗,但依着秦王的话,韩国要是这样做,秦军也会回师,集中力量,全力进攻新郑,到时候楚国连秦,可就没法子了。
  “回秦王,秦国的粮草,从巴蜀出,从关中出,从河西出,从荆州出,而后千里迢迢,运送洛阳,再一路之上,大军护送,又赶往巩邑,这般长的路程,秦国的粮草,又能坚守到何时呢?
  六国联军,乐毅匡章,已然派遣使者,奔赴诸国,告于诸王,再次起兵,继续与秦人鏖战,这次不划算,不划算也,秦王已经占着这两分半了,难道还要因为另外半分,将其丢失不成?”
  张翠所言,是不假了。
  听说联军的书信,已经送到六国了,只要久战,秦人必败,主意是很好,若是六国真这么齐心,秦国也早就龟缩到陇西去了。
  “嘿嘿,六国朝堂,乃六位君王,岂能听乐毅一家之言,燕国齐国,远在东边,十五万大军,已是他们的极限,不能再多了,至于魏国,王都在寡人之手,何来大军一说,难道是你韩国,要再出兵吗,寡人看也是未必吧。
  张子不知,那楚王已有了不战之心,因楚王明得,大胜秦国后,能强大者,无非一魏国也,何况,这还胜不了。
  眼下,我秦使者苏秦,已入寿春,或许楚王,已经连秦了,真若如此,汝韩国是否连秦,也就不重要了,寡人岂能放任、这大河两岸沃野不要!”
  这正是张翠所担忧的。
  六国当中,一旦有一国联合了秦国,再加上秦人的外交令出使,那燕齐两国,一定会退兵,偏偏他两个,又是盟主,这样六国联盟,可不就没了吗,剩下两个打烂的韩国和魏国,又怎么能应付秦国呢?
  魏国的国君,都在秦人的手中,所以这真正要应付秦人的,可就只剩下韩国了。
  张翠心知,这个秦王是油盐不进,要想不付出点什么,是很难了。
  “秦王远道而来,亲连我韩,必有决议,外臣就请秦王明示,秦韩为盟,该当如何呢?”
  张翠这样问,态度才是对的。
  韩王明摆着认怂了,派遣你来,是和寡人商量,可你总是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这事情还怎么谈,要认怂,就要明白一个道理,不付出点东西,那是不行的。
  纵观整个韩国,对秦国最重要的,乃是上党。
  只有有了铁矿和煤矿,秦国的冶金业,才能发达起来,那一片山地,很适合给任鄙用,在削弱韩国的时候,还能够威慑赵国。
  赵雍,寡人不怕提前对上你。
  胡服骑射,已经显示出威力了,不能再让他挥发下去,听说连廉颇都出现了。
  那就上党吧。
  “哈哈,寡人是个痛快人,不多求,只求一地,径城以北,上党之地,归于寡人之下,秦韩依旧为盟也,韩仓依旧是寡人敬重之王也!”
  嬴荡直接说出他的条件,他不怕张翠不答应。
  张翠一想,他就是为这来的,既然多余的争取不来,那就按照当初和韩王商定的,先回去复命吧。
  “秦王好胃口,外臣愿替秦一说!”
  听他应承,嬴荡就知道,事情能定了。
  他又开始与张翠对饮,一直到很晚,张翠醉倒,夜宿营中。
  第二日,秦王又领着张翠,见过了秦军军阵之威武,才将其送入城中。
  张翠是次日下午入城,第三日复来,说秦韩之盟,可定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