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420

  秦军六万,嬴荡麾下的大军,并不足以围攻新郑,所以在此时,新郑城依旧能与外界保持沟通,能够获得外界的消息。
  苏秦出使楚,白起进大梁,这也都是事实。
  闻之此言,对面的韩仓,面色微微有些发白,要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什么攻秦之心,什么称霸天下之心,韩仓都没有。
  他就只希望,秦人不来攻打他,他也不去攻打别人,大家这样安安心心的,守护好自己的地盘,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年纪大了,已经受不起折腾了。
  其实,他不明白是,他生活在战国,生活在大争之世,在这个社会环境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这样的想法,又岂能如意?
  他其实很想就此和秦人言和,可却又担心,难以让群臣信服,更重要的是,秦人占据了韩国这么多的土地,到时候能不能归还,还是个问题。
  正想着时,那边秦王的大嗓门,已经等不及了,又开始叫囔起来。
  “韩仓,寡人知道汝之所思,怕是纵然连秦,我秦也不会归还韩国失地,反而恶了六国,得到一个失道者寡助的结局。
  今日,寡人明确告知韩王,若是连秦,则韩国失地,亦可商议归还,若是不连,不仅大河以北,归于秦,就是大河以南,韩人也不能守也,寡人话到如此地步,难不成韩王以为,韩国公族皆为秦奴,乃是寡人虚言尔?”
  这正中了韩仓的下怀,他所顾虑的,便是这。
  位于天下之中的韩国,没多少土地了,要是上党没了,大河以南以北没了,那堂堂万乘之国,立即就成一小国尔。
  “嬴荡小儿,此子无耻,我王岂是怕死之人,若要攻城,何须多言,放马过来!”
  又是这样,还没有轮到韩仓说话,韩仓的身旁,就立即有一人叫嚣道。
  此人,嬴荡认不得,就只知他是韩国臣子,这段时日以来,表现的最是英勇,就是他们。
  受此影响,韩仓本该要说的话,又说不出来了。
  三番五次都这样,嬴荡真是被气得不轻。
  此等小人,每次都要咒骂于他,影响了他连韩的大计,今日,他不能再忍了,再忍下去,韩人就会无视了秦国的威严,这城下之盟,也就谈不成了。
  只见他抽出长剑,望着身旁的暴鸢。
  “老将军,得罪了,借你头颅一用!”
  暴鸢一听,便知是他的死期到了。
  一时之间,他不知是该骂城中人,还是该骂秦王呢?
  可秦王不见有半点的犹豫,给了他一个痛快。
  秦帝剑挥动,人头滚阔,嬴荡捡起来,提在手中,不顾鲜血,又高高举起。
  “来人,将这好头颅,送给韩仓!”
  说罢,他下了城池,不再作理会。
  郎中令白暻着人,做了一个锦盒,将血淋淋的头颅装好,派人给韩仓送过去了。
  却说韩仓,他见到秦王如此,心知秦王着急了,心中担忧更盛,下了城楼后,神情木讷地乘坐车驾,又回到宫中。
  等到刚刚坐下时,左右来报,暴鸢的头颅,秦王就差人送上来了。
  这令他更是烦闷。
  暴鸢何人,不仅是韩国的能臣名将,更是他倚重之人,现在暴鸢一死,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更担心的是,将来又会损失什么呢?
  “带下去,送到暴鸢府中,再送两百金,以表王恩!”
  似乎是因心烦,暴鸢的头颅,韩仓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令人拿下去了。
  他又挥了挥手,屏退了四下臣子,想独处一会儿,可连这都不如意,那个大夫张翠,就这样站立原地,并未走动。
  暴鸢的死,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在重新审视秦王,所以才感觉心间烦闷,现在抬头,忽见张翠还站在这里,更是不喜起来。
  “大夫如何不退?”
  面对韩王的质问,张翠并没有半点畏惧,他也抬起头来,直视韩王。
  “那韩王因何而忧?”
  这样一问,韩仓更是火大,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张翠不是明知故问,又能是什么呢?
  平日里,这个张翠,就颇有些傲气,自以为骨头坚硬,无所不能,那时候忍忍,也就过去了,但今日,还是如此没眼力劲,韩仓恨不得立即就喊上武士,将他打出去。
  说来也是奇怪,面色铁青的韩仓,在饮了一口酒后,神色居然渐渐地舒展了下来。
  “何以为忧,进退两难,左右不得,转辗反侧,走走停停,也不能决也,此,为忧也,今日境况,难道大夫还能不知吗?”
  见到韩王这个态度,张翠似乎才是满意了,他朝着韩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之后又敬上酒水,端坐于下首,才说了起来。
  “古人云,不知远近,远行便不能定时日,不知深浅,下网便不能获其鱼,不知山高,登山便不能明山势,天下之事,不能决,乃是不明也,若是明也,可万事可破,也可决,臣请我王听臣之言!”
  韩仓终于露出了笑容。
  “满朝臣子,唯有张子,可解寡人之惑,还请张子明言?”
  他知道,张翠一定是有了应对之策。
  这样也好,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总比他一个人决断,要来得好。
第401章
张翠献策连秦
  “臣请教大王,适才城头之上,秦王所言,有几分可信呢?”
  几分可信?
  韩仓用手扶着脑袋,琢磨了一阵。
  乐毅麾下那五十万大军,损失不小,这是真的,楚军在太行径覆灭,这也是真的,白起南下,大胜廉颇,联军撤退,这也是真的,唯一假的嘛,可能就是没有秦王所说的,那般夸张。
  “能信五分,虚虚实实,半真半假也!”
  下首的张翠,再次点头,又高举酒爵,与王再饮。
  “大王所言,五分真,五分假,乃是未算人心,只是言出了世事也,可若是算上了人心,算上了六国之心,那臣以为,秦王之言,或许有七分可信,乃至九分可信?”
  九分,有这么高吗?
  张翠不仅是在今日里,就是平日里的话,让人听了,也总感觉是在云里雾里的,听不真切。
  刚才这番话,韩王也是一样,都听不明白。
  若要说起这韩国的抗秦之人,必有一个张翠,但今日这张翠,听起来似乎是在向着秦王了,九分可信,这难道不是向着他吗?
  “哈哈,大夫何以如此相信,秦王所言,难不成大夫想劝告寡人,我韩该连秦吗,莫非大夫是怕了秦王的剑?”
  韩仓看似在说笑,可眼神中的凌厉,却又不像是在说笑,不管他平时再怎么柔和,可几十年养成的帝王威严,是一定会有的。
  张翠的反应,却似浑然不在意,就是连称谓,从张子变成了大夫,他也一点都不在意。
  “大王莫要忘记了,臣刚才所言,臣能为大王明事,但不能为大王做决定,做决定者,还是需得大王也,连秦抗秦,臣只能做臣子本分!”
  韩仓的面上,又堆着笑容。
  “大夫还请明言?”
  这是韩王第二次说明言了,张翠知道,不能再卖弄关子了。
  “世事五分信,是因为秦王所言诸事,的确发生过,该信一半也,而人事七分、九分信,则是因为人心不可知也,六国之心,六国之王,也不可知也,臣再请问大王,六国谋秦,六国如今是优势,还是劣势?”
  这韩仓当然是看得到的,他回答得没有丝毫的犹豫。
  “自然乃劣势尔,六国当中,一军全灭,一都被困,一都被破,其余三军,无不失利,唯独秦人,未尝有一次大败也,当然是六国劣势了。”
  韩仓说到这里,不由得心生感慨。
  想当初,六国七十五万大军,天下震动,旷古未有,人人皆说,秦人必亡矣,现如今呢,秦人威武,六国挫败,此,命运多舛也!
  “不错,六国劣势,天下人人都看得到的,人人也尽知,臣三问大王,魏国,楚国,还有我韩,三国之中,谁最易连秦呢?”
  这话,又让韩仓细思,刚才秦王所言,按照秦王之策,对这三国,似乎都有了应对之法。
  魏国,虽然国都被破,可大梁附近,还有乐毅大军,还有范追主力,魏国想要连秦,就需得让秦人,将乐毅彻底击败,再进大梁,所以反而是几国当中,最不容易的。
  至于他韩国,虽然都城被围困,可若是一旦联合了秦国,那将会失去一大片的土地,让秦国的兵锋,彻底压到韩国的头上,今日虽然可以过去,但明日一样也不会好过的,这样一算,最容易连秦的,应该是楚国了。
  一则,是秦人的兵锋,还并未至楚国,楚国国土也不会有损失,再加上楚国朝堂,各方势力,各有所图,楚王怯战,或许这将会是最大的变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