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20

  他半晌不说话,众人也都是半响不说话,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站在下面,看着秦王在那里狼吞虎咽。
  等嬴荡吃得饱了后,身体稍微热乎了些,才端着一个空碗,走到了下方人群当中。
  “诸位请看!”
  秦王举着空碗,让他们一一看过。
  这是何意?
  这里面能有什么呢,是什么都没有,难道秦王没吃饱,没吃饱的意思,莫非是要粮食?
  众人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
  “寡人吃的这碗羊肉汤,其味道和我秦国,一般无二,至于这粟饼,也是如出一辙,秦人耕种,皮氏之人,也因耕种而生,这是何也?”
  问出了这样一句话,让众人是面面相觑。
  秦国很早就被冠以了虎狼之名,要说他们心里不慌,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是氏族的族长,此地的贵族,历来的规矩,都是在杀了当地的贵族之后,再进行治理的。
  真是可怜他们了,这场战事来的太过突兀,纵然他们是有逃跑的心,也没有那个能上天的腿。
  “回秦王,我等愚昧,不知秦王深意也!”
  还是皮邗先接上了话。
  嬴荡转过身,又笑着望着他。
  这个人有当带路党的潜力,不,这些人都可以当带路党,皮邗是最合适的一个了,也是当地最大的氏族的首领,那就选择他了。
  “羊肉相同,做法相同,耕种相同,粟也相同,这说明我秦魏之间,并无不同也,我秦人和魏人,也都是一样的人罢了,食五谷,食羊肉。
  那寡人之心,也就和魏王一样,魏王能妥善治理皮氏城,那寡人也一样可以施行仁政,甚至寡人的心,比起魏王,要更加善良一些!”
  嬴荡扑闪着眼睛,向着皮邗问道。
  皮邗此人,今年年过四旬,看起来已然是一个苍髯老者的模样,他从弱冠时,就是皮氏一族的首领,魏国在此地置县,他就是此县的官吏。
  现如今,魏国战败了,官吏们都被杀干净了,镇守此处的将军,也早就逃跑了,只因他是皮氏的首领,他才活了下来。
  现在的他,要想继续活下去,那就必须得足够的机灵,必须得足够的聪明,秦王的话,他第一个懂了。
  “启禀秦王,我皮氏一族,愿为秦王之民也,我皮氏邑诸氏族,也愿做秦人!”
  他这不仅是自己在效忠,而且在话语中,还将所有的氏族都拉上了,这也说明,以皮邗的威望,是能够给这些氏族们做决定的。
  秦王似是很感动,重重地拍了一下他鼓起来的脊背。
  “皮氏一族如此忠义,寡人心中甚是欣慰啊,那你可曾知道,此番征伐河东,寡人为何要亲自前来吗?”
  君王亲征,要么是喜好战阵,要么就是鼓舞士气,除此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秦王英明神武,亲征河东,不仅能鼓舞锐士之心,更是能令魏王胆寒,魏人害怕!”
  这样的答案,本该是完美才对,皮邗虽未曾出过远门,但也自付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读过诗书的人,可谁能想到,秦王居然是在摇头。
  “非也,非也,我秦锐士,士气足以撼动天下,何须寡人再来鼓舞,寡人此番前来,不为别的,只为诸位之性命,皮氏城各氏族之未来也。
  只有寡人来了,尔等才可以找寻机会,效忠寡人,以后好好做个秦人,免去血光之灾,若是寡人不来,诸位就做不了秦人,也就免不了血光了,不知道寡人这话,诸位认不认同啊?”
  这话听后,皮邗是连连点头。
  “秦王……不,大王英明!”
  等他一说话了,剩下的诸位氏族首领,也都是跟上。
  这一下子,才能算是他们真正的效忠了。
  “那诸位可知我秦法?”
  氏族首领们效忠之后,秦王又紧接着问。
  “回大王,魏人在时,此处乃作为一县,下辖六乡,四十五亭之地,秦国也行郡县,也当以一县之治。
  依照秦律,县令掌管全县,县尉掌管警察,维稳治安,县丞辅佐县令,每一乡里,也都设有三老,其下还有亭长里正,我等氏族,尽皆尊崇此法,为大王耕战。”
  秦国变法,蓝图来自魏国,郡县之制,也一样如此,秦魏之法,颇有相似之处。
  皮邗身为魏国的官吏,对于这点事情,还是清楚的,再加上他人也机灵,很快就明白秦王的用意。
  “不错,今日寡人就以这皮氏之城邑,下辖之地,为我秦国一县,县令和县尉,都已经随着寡人来了,只是这皮氏之事,我秦吏尚且不熟悉,所以寡人就想拜皮邗为县丞,辅佐行事,不知首领你意下如何呢?”
  皮邗心中,现在是又怕又喜,他哪还有不答应的理由。
  “回大王,臣遵令!”
  这次他是拜倒在地,领秦王之令。
  “那这这么定了,今日午间,就请县丞携我秦军锐士五百,说服我秦皮氏县各处氏族,抓紧将他们纳入户籍!”
  这样的事情,对嬴荡来说,很简单的,他轻车熟路,加上秦国的吏治,也都越来越完备了,五年前对楚国一战,还需得司马恒亲自跑一趟,勘察一番。
  “臣遵令!”
第304章
阴晋之战
虚虚实实
  阴晋,位于关中平原以东,崤函古道以北。
  这座城池,就夹在秦魏两国之间。
  可以说,秦魏一旦发生战事,那这阴晋,就是首当其冲,也是秦国之必取之地,因没有像皮氏城那般,可以依托大河之险,所以这城池,就要修建得尤为坚固。
  阴晋城之后,往东北而去,乃是焦城,焦城继续往东,乃是武遂,若是再转北,便是魏国安邑了,此路打通,可与武遂练成一条线,也是三阳制敌长廊在被拓宽。
  秦军进攻西路,乃有四座大城池,而在进攻南路,目标就只有两座大城,阴晋城便是第一战,但就是因为这第一战,偏偏将都督魏冉给难住了。
  上百年的争斗,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要么是在函谷关展开,要么是在河西展开,而白起谋划的这两条进军路线,正是将这两个方面都囊括了进来。
  在函谷关方向上,阴晋城是魏人重中之重。
  此处城池,矗立于崤山以北,原野之上,其城池之坚固,城池之高大,甚至还远远超过了春秋之时的国都,远非皮氏城所能比的,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在秦国的战略计划中,最难攻取的城池,除了安邑之外,就当属平阳和阴晋了。
  尤其是在这些年以来,秦王置三阳制敌长廊,一个洛阳都督,麾下常年二十万大军,这阴晋城作为魏国遏制秦国北上之要道,当然也是要守备森然了。
  城墙高大,护城河宽阔,魏人也学秦国之举,在此有上万的屯兵,再加上城中能征发的黔首,足有三万人可以上城墙,与秦军作战,这也是南路大军为何需要十万之众的缘故了,十万锐士,要想攻下阴晋,还需得是不计代价才行。
  更甚者,魏人为了防范秦国,还在顺着崤山这一路上,修建起了密密麻麻的烽火台,一直延续到崤函古道之外。
  若是宜阳秦军有所动静,那必定会被魏人所察觉,纵然魏冉善疑兵,但他也不能将秦国的十万大军,消失于无形之中。
  所以在秦国南路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城中的魏人,早已做好了严防死守的准备,将让这一场战斗,变得尤为艰难。
  到阴晋城的第一日,魏冉没有先着急攻城,而是率领十万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在魏国能支援的各处要道上,都驻扎好营寨,全力防范魏国的支援。
  这一战,他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若是他这边一旦有乱,那则会影响整个战局。
  等定下了详细而又周详的计划后,他将攻城的大军,分为三部。
  每一部都有两万之众,由一位军侯率领,一旦开始攻城,他们将会进行轮替,日夜不停歇的发起进攻,不给城墙上的魏军,半点的喘息之机。
  其余四万大军,两万驻守各处,还有两万一方面随时准备接应,一方面在全力砍伐崤山上的树木,以做攻城之用。
  面对此城,都督魏冉是将所能用上的计策,尽皆都用上了。
  土攻、火攻、投石车、冲车、楼车,也是在一直不间断地冲击,他就是要让城内魏军,守之不能守也。
  时至今日,从发起攻城开始,已经十日过去。
  秦军不仅是久攻不下,反而是让城上的魏国任越战越勇,这两日间,魏人对秦人的反击,也越来越强了。
  魏国是不如当年了,但魏军的战斗力,远胜楚军,毕竟这是争霸过天下的军队。
  对于此,魏冉很是头疼。
  夜色已经深,都督魏冉正在营寨当中,辗转反侧,苦思破敌之法。
  因久攻不下,秦军从今天上午,就开始休整了,若是猛攻下去,当然会破城,但这伤亡,实在是太大了,魏冉有些承受不起,也完成不了白起的战略目标。
  这座城中的守将,乃是魏人晋元,对于此人之名,魏冉也是早有所闻。
  晋元在魏国,虽然比之公孙喜这些人,还稍显一些不足,但也算是个能带兵的人,这也是魏嗣将他派来此处的用意了。
  这十日里,看魏军不管是防守,还是反击,都是有条有理,纹丝不乱,大军军令严明,令行禁止,个个善战,还有城中黔首,也是不惧生死,踊跃一战,晋元此人,能做到这些,还是有几分能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