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420

  我曾说道,齐人民心凝聚,远非他国能比,齐人能知耻辱,也能知家国,如今我燕国的疆域,可就在齐王的枕头边上,临淄更是在我燕国大军锋芒之下,齐王岂有不用功之举,齐国臣子,岂有不用心为国之举,真是好谋划啊,是燕国之福,还是成齐国之志,孰对孰错,暂且未知啊!”
  乐毅对田文的佩服,哪就只有几个好字能了得,简直就是钦佩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些本该是恭维之词,但田文在听到后,端着酒爵,居然半晌说不出话了。
  他很痛心。
  朝堂之上,他可以陈词利弊,天下诸国,他可以纵横阖捭,但到这时候,他再也拿不出那样的气势了。
  他只有痛心。
  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齐国最好的年代,从齐威王时,齐国就击败魏国,内用邹忌变法,成了天下霸主,到先王宣王时,更是光大稷下学宫,成为礼教之邦,击败燕国,威风八面。
  在这个齐人最强盛的年代里,他成长,他一步步地到了相国的地位,但现在,他也要见证齐国的衰败了。
  身为齐国公族,身为齐国孟尝君,他的心境,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不,齐国没有衰败。
  这些都是暂时的,周侯欢给他的计策,后面还有变法呢,他还没有去做。
  “此乃君王守国门,只有这样,才能昭示我齐人之志。”
  这一句话,说得声音格外响亮。
  乐毅却不是那么快乐了。
  孟尝君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他乐毅,何尝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燕王此举,并不能给燕国带来长久的好处,反而会让事情变得糟糕起来。
  短期来看,大片土地,大量人口,燕国必定强盛,但长期以来,燕国以中山要挟赵国,迟早会引发燕赵之战,对于齐国,也是仇上加仇。
  齐国南北两王,都非寻常之辈,不管是谁最终胜利了,都会想到联合赵国,来攻打燕国,这样一来,燕国反而会被这八百里地所累,再就不说齐人的志向凝聚了,此举也和秦国的策略不符,或许秦燕联盟,就要到此终结了。
  想到这些,乐毅看了一眼苏秦,又问向田文。
  “孟尝君有秦威胁天下一说,也正在积极联合六国,大有合纵而攻秦之势,不知去赵国,也是不是因为此呢?”
  乐毅这是明知故问。
  田文去赵国,最主要的目的,肯定是要防范燕国了,他这么说,就是在引出话题。
  “的确如此,我等应该联合而攻秦也!”
  攻秦,也是田文所要做的事。
  “好啊,那既然是这样,燕国愿意与齐国为盟,共举攻秦之事。”
  乐毅这是为了将齐燕的仇恨,暂时引到秦国去,让燕齐两国,能暂时放下对抗,也让燕国有时间,来消化这八百八十里的土地。
  此举也正中田文下怀,因为齐国也需要时间,来整顿国务,再次强大,夺回失地,联合诸国,讨伐秦国,也能为他们争取时间。
  苏秦这个秦国使者听之,他惆怅吗?
  也不能算很惆怅,因为秦国外事运作久了,必定会让六国明悟,转而来攻秦,这事情迟早会发生的,只不过是来得早,还是来得迟了。
  一个楚国,一个齐国,一个燕国,一个魏国,六国,或许都要来了。
  大王要早做行动了!
  远在咸阳的嬴荡,他岂能预料到,山东六国的不和,都会将矛盾往秦国转移,这无妄之灾,受也得受,不受也得受!
  “哈哈,老了,不胜酒力了,我要睡觉去了!”
  苏秦起身,就要告退。
  “那我和苏子一起。”
  田文也是跟上。
  乐毅相送两人。
第296章
陈均报信
  从上将军府邸出来,这一路上,苏秦都是醉汹汹的。
  田文一直扶着他,送到了驿馆当中。
  见苏秦睡下,田文也就回去歇息了,秦国典客大夫陈均,则一直侍奉在苏秦的身边。
  原以为,这一觉就天亮了,不想田文刚走后不久,苏秦就突然清醒了过来,原来没醉,只是一直在装醉。
  他这样做,是为了支开其他人,有话对陈均说。
  “老夫这一生,也算是教化人不少,你也算得我纵横家之大精,此番出使燕国,你是看得多,也听得多,诸多事情,心间自有分寸,不知道以你之见,现如今我秦该当如何呢?”
  该当如何?
  苏秦这样问,陈均有些愣神。
  今日朝会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陈均现在已是有所耳闻,再看苏秦这幅神情,说明事情,已经开始对秦国不利了。
  要说起陈均其人,也是大有来历,其人出自妫姓陈氏一脉,与如今的齐国公族,乃是同姓。
  早在西周之时,这一族就是大周的公侯,当年也是受到了周王的分封,立下陈国一国,只是在楚国崛起之后,陈国被楚惠王所灭,自此之后,这陈氏就分成了两支。
  一支离开原来陈国,迁徙到了郑国,在郑国被灭后,又到了秦国,还有一支,则继续留在楚国,成了楚国的大氏族。
  陈均,则是属于当年离开陈国的那一支。
  此人勤学好问,为人做事,也素来稳妥,在苏秦组建秦外交台时,曾举荐了不少的纵横之才,而这陈均,便是其中最能干的一人,秦王委以他为典客大夫一职。
  因这一支在六十多年前,就流落在秦国,如今,陈均乃是彻头彻尾的秦人。
  在任秦国典客大夫之后,他就多次出使燕国和韩国两地,在苏秦的教导下,能明天下之事,再加上其人领悟力不低,此番燕国这么大的变化,他岂能没有一点察觉。
  现在苏秦这样一问,更是让他往深入去想了想。
  先是魏王,之后是楚王,现在是燕王,还有一个齐国,都有抗秦之心,看来秦国的外交形势,要发生很大的变数了。
  “外交令是说,我秦将会有六国联合之危!”
  身为策士者,行一国纵横之事,不仅要为君王谋求时机,谋求机会,更重要的,也要有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通过各地的探子,通过各种汇总起来的诸国情报,通过各种的蛛丝马迹,提前对即将来临的外事之变,做好防范。
  “不错啊!”
  苏秦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今而立之年的陈均,与他当年学成阴符,出洛邑之时,颇为相像,这也是他最喜欢陈均的地方。
  陈均俊朗睿智,外形高大健硕,这样的人,才能代表秦国的形象,才能为秦国出使天下各国。
  “那接下来,我秦国该如何做呢?”
  苏秦又紧着问,陈均因此稍稍沉默了一阵。
  “我以为,当内外同行,外事为辅,内事为主,毕竟最终能定鼎天下的,非是我秦国的策士,而是我秦国的锐士!”
  这是高论,最简单的话,却有最深刻的道理。
  苏秦是颇为赞同。
  这才是一个策士,应有的认知,不能轻信一张嘴巴,就能解决万事,这样做只会是误导君王。
  不用问,苏秦也知道陈均所说的内事,一定是整军备战,让秦国国务府、上将军府,积极开动起来,至于外事嘛,就是派遣使者,继续出使各国,做最后的争取。
  眼下,还有韩国、赵国没被田文说服。
  “也很不错啊,今日席间,有孟尝君问我,我秦何时攻取河东,而我却只说,等到齐燕之战时,这是何故?”
  苏秦连番地发问,陈均知道,没有重要的事情交代,他是不会这样的。
  “难道外交令是要我连夜回去,让我秦火速攻打魏国河东?”
  秦国宜阳都督魏冉,名为宜阳,实际上他这驻地,已经到了少梁邑去了。
  他与西乞翮联手,这些年没少对魏国河东进行渗透,也没少搜集河东的情报,攻取河东这件事情,秦国在暗地里一直在准备。
  秦人东出天下,乃有上、中、下三路。
  其中洛阳为中,已经插入中原腹地,下路为郢城,也已经完成初步的战略目标了,还有其上,那就是安邑了,所以这安邑,必得取之。
  一直以来,秦国都对魏国河东是谨慎用兵,这是因为怕一着不慎,引来六国联合谋秦,至于现在么,六国已经有这心思了,对秦国来说,反正都会来的,不如就先发制人,等取得了河东,再说抗击六国之事。
  要是赢了,那河东可再进一步,要是输了,那就河东还回去,进可攻,退可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