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0

  直到清晨,齐相国、孟尝君田文正从临淄宫走出来。
  他没有乘坐车驾,只是在步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三四个孔武有力的门客,充当他的侍卫。
  真是多事之秋啊!
  望着忙忙碌碌,挤挤攘攘的临淄人,他不由得感慨道。
  一大堆的事情堵在那里,想处理都处理不完,这出使秦国的事情,本来早就该出发了,可齐王的身侧,就是不能缺少他这个人,一直被耽搁了四五日。
  出使秦国,关乎新王统治,更是关乎齐国安危,这事情就只能让他去做,所幸老齐王发丧才四五日,秦国现在肯定还没有得到消息,没有得到消息,自然就不会将田地送出来了,田地应该在咸阳才对。
  这可是一张他们的杀手锏,用起来嘛,肯定是要慎重了,就算秦王能未卜先知,那匡章这些人,应当早就将田地这一杆大纛祭出来才对,现在却没有动静,他们更像是在等,反正种种迹象表明,公子田地,当在秦国才是。
  匡章这些人的背后,肯定是得到了秦人的挑拨,他们的态度如此坚决,摆明了是只想做田地的臣子,那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公子田地是一定会现身的,只有秦国,才能有这个能耐做到这些。
  北边还有一个燕国,听说已经在点兵了,甚至还派出了使者,去了三晋和楚国,他们就是在等着,等齐国自己先乱起来,再乘机攻打齐国,燕国的先王,不就是因为这,被宣王斩杀的吗。
  如今,外事就是内事,外事安定了,内事才能平息。
  秦国传来的消息,田地这几年,就一直在秦甘泉宫中,除了秦王,也没多少人见过他,这将意味着,田地离开秦国了,他也完全掌握不了田地的行踪,不能将其在半路击杀,甚至于等齐宣王薨的消息,传到秦国后,连田地在不在秦国,也无从得知,是不能再耽搁了。
  明日,明日就去秦国。
  要是能够说动秦国,东西二帝,联盟共同攻击血盟,还是能化解这一劫难的,秦国不是一直想要河东吗,就让他取了算了。
  田地的背后,要是没有了秦国的力量,也就翻腾不了多大的浪花了,只剩下一个燕国,就好办得多了。还有一点,联合了秦国,则可以知晓田地的下落,在趁他未到匡章封地之时,就将其击杀,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田文是一边走,一边想。
  他越想越是着急,不行,今日就要去秦国,从这里到咸阳,平时需要二十多日,若是马不停蹄的走,半月足以。
  田文就这样决定了,他连临淄宫都顾不上去,直接令人往宫中传了口信,自己则转悠到了坊市上。
  他走到一家商会门口才停住,这商会名为华雀商会。
  商会看起来虽然不是很大,但最近听说来了六匹北地好马,既然要速度快,那这马儿就须得有力了,他就是来看这马的。
  临淄城的许多事情,都逃不了孟尝君的耳朵。
  想想这一路,要经过魏国、秦国,这秦魏两国驿馆中的马,可不是给他准备的,所以还是自己备着比较好。
  田文进去,也不墨迹,看过了马,觉得非常不错,也不管价格,反正全部买了下来就是了,之后他又回到府邸中,套了一辆车驾,随便收拾了点东西,就上路了。
  六匹马,拉着一辆车,轮换着来,其余四匹,两个随从骑着两匹,剩下的两匹空着轮换。
  对了,他以前没少给洛阳都督送礼物,等他到了洛阳,就能拿通往咸阳的策令了。
  在孟尝君买马的同时,华雀商会的后院里,有几人正在交头接耳。
  这几位都是龙雀商会的供养的侍卫,就连会长欧阳雀也不清楚,他们的底细,她只知道,这几个人是李修和指派的。
  “消息准确吗?”
  问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在男子的下首,还站着四个人。
  “回大兄,确认无误。”
  回答的是个稍微年轻些的少年,少年做事利落,连多余的一句话也没有。
  大兄,并非是血缘兄弟,也非是异性兄弟,就只是这个组织间的互相称呼。
  “嗨,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台令大人之命,让我等借机行事,行挑拨离间之策,可惜啊,田芒似乎对我们早有防范,自从齐王大病之后,临淄宫中就封死一切的消息,就连我等花重金买通的宦者,也不顶用了。
  可没想到田芒却是机关算计,反而被我等乘虚而入,齐王暴毙的突然,齐王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更是传言在白天的时候,他还能下地走路,临淄一场不祥之雪,居然被齐王这几步走成了祥瑞,之后就是孟尝君觐见,觐见一个时辰后,齐王就暴毙了,试问,一个能下地走,身体恢复的君王,为何又会突然薨呢,嘿嘿,这可就有意思了。”
  这中年男子名为巫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秦人,也是秦外交台治下的秦吏。
  此人心思缜密,善于谋划,曾面见外交令苏秦,苏秦见他能耐不小,便将他安排来临淄,专程做这扰乱齐国之事。
  犹记得苏秦在临淄时,曾言与田地,凡事有阴,就有阳,秦外交台下,有陈均这样的纵横大才,自然也能有巫甚这样的,专行苟且之事的人。
  第二日,临淄城中有三座宅子,忽然倒塌,这平白无故,很是稀奇,这让城中人人议论,爆点就这样开始了。
  第四日,开始有传言,说这宅子倒塌得不稀奇,因为当今齐王得国不正,这就是祖宗的警示。
  第七日,临淄城人人尽知道。
  第十日,开始有人在城中散布谣言,他能清清楚楚地道出,先王暴毙的始末,为何好端端的一个人,天将瑞雪之后,还能走上几步的一个人,在孟尝君来了之后,就突然暴毙呢?
  第十三日,已经有人在猜测,是不是太子和孟尝君勾结呢,因为太子无子嗣,齐王想要行废立之事,所以太子就先行一步。这件事情最好作证,就是被先王禁足的孟尝君,在先王一死之后,立刻上任齐国的相国!
  等到半个月过去了,又有人反复在说齐王没有子嗣的事,这是不祥!
  到后面,还出了各种版本的说辞,已经是满城风雨了,甚至出了临淄城,奔赴各地。
  这些谣言,虽然不至于让齐国乱,但最起码这群众基础,是给田地都做好了,剩下的就看田地自己了。
第258章
去齐国
  秦国郢城,现如今是一座沟通东西、贯通南北的商业大城。
  郢城二十里外,乃是大江。
  在这里兴建起了一座码头,当年秦王大胜楚国,离开郢城时,原先四郡的氏族们,就是在这里送别的秦王。
  正是傍晚,夕阳西下。
  在码头的旁边,靠着一列的大船,在其中一艘大船当中,正有一位衣着华贵、身姿魁梧挺拔的男子,立在船头。
  男子不是别人,乃是齐国公子田地。
  秦王做事,向来是有所准备,他觉得,齐王活不过这两月了,田地是到了回齐国的时候了。
  从秦国到齐国,这最近最好走的路,当然是过崤函古道,入宜阳、洛阳,经大梁而到齐国,但嬴荡思来想去,这样做还是风险太大了,毕竟孟尝君的门客还是挺有名气的,田文这么聪明,他岂能想不到半道截杀。
  可若是从这里走,就安全得多了。
  谁也没见过公子田地,谁也不知道田地是离开了秦国,还是在秦国呢,只要找一条隐秘的路,一切就妥当了。
  从郢城一路往东,跟着大江走,横穿整个楚国,再转而北上,这条路线是任谁也想不到的,而且北上的话,可以直接进入匡章这些人的封地,不需要再绕行齐国北地,以免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为了促成此事,不仅是秦王,就是秦国上上下下,都出了不少的力气,现在万事俱备,就只需要田地回去,登高一呼了。
  等齐国的事情彻底解决了,秦国就要专心应付三晋了,尤其是那个赵国,一直没有顾上,不能再给赵雍时间了。
  此行的并非只有田地一人,他的两个妾,三个娃都随他一起去了。
  想一想,田地在秦国,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做,最起码,他带了两个老婆三个孩子回去,全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健健康康的。
  此时此刻,这位齐国公子正在孤身往远处眺望,因为他在这里等一个人,等秦国的荆州郡守嬴歧。
  这是他走到半路上,秦王的信使给他的消息,这个人他必须要见上一见。
  夜幕即将来临,码头上的行人一下子少了许多。
  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着玄色服饰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男子见田地望着他,他也望着田地,眼前的这位,应该就是齐国公子。
  “秦荆州郡守嬴歧,拜见公子!”
  嬴歧虽未曾见过这位齐国公子,但他听过信使对此人的描述,能有如此气度者,非齐国公子地莫属也。
  田地先是将嬴歧打量了一番。
  这是一位秦国的郡守、秦国的公子、秦惠文王的嫡子,他就这样平易近人地走了过来了,没有随从,更是没有侍卫,只有腰间的剑,才能说明他的身份吧。
  田地在秦四年,虽然多时候都在甘泉宫中,但偶尔还是能够出去走上一走的,尤其是在这次离开秦国之际,他更是将秦国看了一个遍。
  从关中到汉中,从汉中到上庸,从上庸到荆州,这一路下来,无不都是膏腴之土,富饶之地,四年的时间,秦王就让这片土地上的楚人,变成了秦人,好手段!
  天下诸国,能为强国者,并非是其土地有多广阔,其庶民有多少,其膏腴之地尽被耕种,其商业发达,若是地广,不为所用,非强,若是民多,不为国战,非强,若是商业地利,不为国用,也非强也。
  天下诸国,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就是说的秦国吗,不就是说的他所见所闻吗?
  他原以为,秦国虽然广阔,但富饶之地,也就是关中一郡而已,其余诸郡,或许就是真如秦王所说那般,不堪重用,但现在一看,秦王的话是正好相反。
  或许他早就应该明悟了!
  在秦国四年,让田地变了不少,他开始重新看待秦国,重新看待自己,甚至重新看待这个天下,可唯一没变的,就是他的志气,矢志不渝的抗秦、灭秦之志。
  “郡守多礼了,郡守贵为公子,手握一郡之权,倒是吾,如今落魄至此,什么也不是,该是吾先对郡守行礼才对!”
  田地的语气举止,颇为客气,似乎那个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田地,早就不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