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420

  今日,他就要开这个头,让秦军也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钢铁之师。
  国无民不兴,兴无兵则不强,战争的艺术,并非只有爆发了,才能称之为战争,前期的准备,也可以被称之为战争。
  这就是他要设立演武堂的意义所在。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时之利,功可千秋。
  不打就不打,一旦开打了,就必须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形成高效的运作,才能在短期内平定天下。
  “去年,寡人拜弱冠少年为将,攻打楚国,别说是天下诸国,就是我秦国,也无有不震惊者,可这一战如何,大获而全胜,也在告知诸位,战争的形势,一直在变!
  如今,我秦国上下变法,图强图大,那这战阵之法,也须得变也。
  荆州都督白起,曾说与寡人,自经春秋以来,天下能存之国,无不是变法者,这战阵之道,在这百多年中,也一直在变。
  吴起魏国武卒之利,五万能胜我五十万,后孙膑围魏救赵之举,你攻邯郸,我取大梁,在马陵设伏,令魏国武卒尽灭,此,皆是变也。
  再说我秦国,攻楚一战,以蒙鹜率领精兵强将为先锋,破敌要害,巴山火攻,歼灭其大军,再行攻城之举时,敌无军可守,城被尽下,这又是变也。
  天下之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只有能紧随变化者,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
  我秦有太学府,行治学修书之事,有太医宫,行医家救治之道,就连战卒每军,都有我战地医宫也,寡人思来想去,就唯独少了我军事之学,来推演战争之道,传授战争之法,令我秦国将军知战而善战,以应时机之变!
  今,寡人欲立一演武学宫,起名为演武宫,行军法、军策、论军之事,如此,我秦国兵事,也可大兴也!”
  如今的秦军将官,一来是因军功提拔,还有一部分,乃是贵胄弟子,名为演武宫,其实就是一所军校,给秦国培养将官的地方。
  二来,像是白起、冯章、魏冉、还有司马错向寿这些人,都是有带兵之才,有了这演武宫,就可以将他们的兵法都流传下来。
  甚至,令他们抽出时间,在演武宫讲学授课,以免秦国将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毕竟这招贤令只能算是临阵磨枪,要人才,肯定是自己培养的才顺手。
  这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演武宫,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信仰,还可以遏制将军们自成一军了,简单来说,向寿贵为上将军,其权势可掌管秦国整个军事,卫城将军辛鹿,曾为向寿长史,一身兵法,多学自向寿,更不谈还有一个侄子冯章了,那么问题就来了。
  秦国没有军校,那新将军们的能耐,都是老将军带出来的,老将军日后带的越来越多了,就容易出现势力过大的问题,总不能让向寿做十年的上将军,秦军就都成为向家军吧,纵然不会如此,但始终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嬴荡不能光考虑如今,还要考虑以后。
  但这演武宫培养出来的人,可以学学思想品德,寡人亲自为校长,他们每天学习宣誓,都向着寡人,日后毕业为将军了,自然也还是忠心寡人才对了,老蒋不就是沾了这光吗?
  当然,还有第四点,演武堂可以将武将聚集在一起,时间久了,文是文,武是武,慢慢地,也就可以文武分开,形成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了,这是防止藩镇割据的最好办法。
  自此以后,这大秦国,就再也不要下马治民,上马治军的人物了,能治民的,就只治民就行了,治军的,也一样如此。
  这几日,嬴荡思来想去,有了这演武堂的好处,还是多得很啊!
  秦王开口,众位将军们并无诧异之处。
  相比十郡郡守之事,这件事情倒不会令人震惊了,毕竟大王最近潜心治学,连咸阳医院都有了,在这军事上面,也应该有一座这样的学宫。
  “大王此举英明,孙武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研习兵法,的确利于统军,臣赞同,我秦最是应该有这样一处演武宫!”
  向寿身为上将军,他一个说话,其后又有几人跟上附和。
  看他的神情,还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
  “哈哈,诸位将军若无意见,那此事就这样定了,上将军之言不错,兵者,是国之大事,寡人欲亲率演武宫,为……额……演武宫校长,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嬴荡卡词了。
  校长,这个词似乎众人都听得不大明白。
  没人出声,秦王也有些尴尬了。
  “演武宫,听其名,便知乃为军事,古之练兵者,点兵者,可称之为校也,校可为一军,也可为一地,若为地,便是校场,演武宫,既然演武,那自然也可为校场,大王是说,校长吧?”
  诸位将军还在疑惑之际,冯章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
  不过,秦王听了,有些头疼。
  这好好的校长,就成了“叫“长,冯章难道认为寡人不识字,读错了么?
  真是可笑!
  唉,要不就算了,叫长就叫长吧,寡人就是叫长。
  “大王若为校长,乃是演武宫之幸!”
  难得向寿拍了一下马屁,说了一句好听的话,诸位将军也没有能提出意见的,这事情就给定了。
  “如此就好,寡人为左校长,上将军为右校长,责令演武宫的设立,眼下,诸国安定,又无战事,寡人烦请诸位将军,多在咸阳留上几日,每人将其所学兵法,都编著成一书,交由上将军。
  嗯,对,等这事做完了,才能回去,否则就留在咸阳吧,嗯……至少要两万字,尽皆用简化秦字,对了,郎中令和咸阳将军就算了!”
  这句说过,诸位将军深思,都在想着,怎么在大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就只有一人,是一脸的苦涩,那就是黑旗将军任鄙。
  他是最倒霉的,一直就蹲在深山里造钱,许久没去带兵,现在又让他写兵书,怎么写,难道就写如何爬城墙吗?
  他很想站出来,义正词严地拒接,可再一想想,又有些不敢了。
  秦王却不管这些,他只是想着,再弄一些太公六韬孙子吴子什么的,这教材也就凑够了,再找两个兵家士子,和两个教枪棒的教头,就算是成了,其余的慢慢弄吧。
第223章
东西二帝
  这几日,秦国的郡守们相继赴任。
  嬴歧、西门关和王晔三人,更是连本郡都未曾回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去赴任了,跟着他们的,就只有几个随从,还有郡丞,至于郡尉,则被刑尉台给留下了。
  对他们来说,这还真是件奇怪的事。
  听说这庸荆襄南四郡,各处县令已由治吏台任命的差不多了,似乎他们只需要赴任就行了,他们赴任之后,上面还会将各郡的郡尉都派遣下来,郡守们只需要配合就行了,日后这郡尉,就是刑尉台直属了,还多了警察这一军出来。
  若是和以前相比,郡尉们的权势,直接被缩小到了极致。
  郡县之法,最早源自于魏国文侯变法,当时这郡守,都是可以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物。
  魏国在攻取秦国河西后,曾以吴起为河西郡守,吴起在位以来,就练了一支闻名天下的魏国武卒,可见这时候的郡守权势之大,就是称之为藩镇自立,也不为过。
  可如今呢,秦王屡次变法,终于到他们的身上来了,很明显,收走了郡守的诸多权势后,整个秦国的大权,都集中在国务府手中,而那国务大臣,皆是由大王任命,可以说,秦国权势,集中于一人之手。
  郡守们能做的,就是兢兢业业,按照中央的决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各地的将军们倒是还没有离开,因为他们正在家里苦思兵书,大王的命令,他们不得不重视,而且这事情,还不能随意糊弄,须得让大王觉得满意了,日后才能有他们的前途。
  咸阳城内,在上将军府邸旁边,原本是秦国上卿太仆的府邸,现在太仆一大家子人都没了,府邸自然也就空着了,从季君之乱后,就一直是这样的。
  白日里,有人从这里路过,总觉得阴森森的,太仆一门,本钟鸣鼎沸,被灭门了,可不就一下子就死了好几百人。
  前两日,有咸阳秦人路过,发现这府邸的大门正开着,有人往来其中,在搬运东西,难道大王将这府邸给赐了出去?
  再到今天一看,更是将牌匾也换了,那是简化秦字,有识字者认出,正是演武宫三字。
  秦国的演武宫,就这样悄咪咪地展开了,没有浩大的声势,也没有祭祀的典礼,就这样平平常常地立在那里。
  一月前,齐王以公子田地为使,携带齐国盟约,出使秦国。
  秦王也派遣嬴悝为使,出使齐国。
  既然都决定以苏秦的计策,将公子田地给扣下来了,那这嬴悝去了,多半也就回不来了,至于会不会被齐王给煮熟呢?
  嬴荡想,应该不会吧!
  再怎么说,田疆辟你儿子在寡人手中,除非你想要寡人撕票,以田疆辟对田地的喜爱来说,应该不至于做这样的事情吧。
  嬴悝,乃秦惠文王之子,嬴荡的弟弟,芈八子的儿子,不同于嬴稷的悲惨生世,嬴悝自幼就在咸阳,被锦衣玉食伺候着长大,虽然还没有弱冠,也未被封君,但至少也是平平安安的。
  说起来,这也是他的幸运。
  芈八子的地位,算不得高,那这嬴悝的地位,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了,至少在嬴壮的眼中,嬴悝是不值得他花费心思去拉拢的,这就导致季君之乱的时候,秦王杀了不少人,杀了不少兄弟,能活着的不多了,嬴悝其中之一。
  历史记载,秦昭襄王即位以来,就一直被四贵把持朝政,这四贵之一乃是高陵君,而嬴悝就是以后的高陵君。
  嬴悝走的时候,芈八子倒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就是去出使齐国,又不是为人质,而受到了秦王的重任。
  昨日,齐国公子就已经到了咸阳三十里外的驿馆住下。
  咸阳城东十里处,有一祭坛,乃是秦国国君祭祀东帝的地方。
  秦国君臣齐聚这里,进行盛大的封帝典礼。
  自古以来,能被称之为帝者,少之又少,就连大周的开国武王,也只是王也,秦齐两王,如此僭越,天下诸国,无不震惊者。
  此时此刻,秦王正站于祭台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