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420

  先王之时,苏子就曾入我秦国,献上平定天下之策,可惜世事多变,令我秦与苏子失之交臂,其后苏子合纵连横,挂六国相印,风云天下。
  若说天下纵横才气十分,寡人以为,唯苏子独占一半也,今寡人设外交台一府,列国务府之下,专行我秦国外事,代典客之职,拜苏子为我秦外交令,入国务府!”
  秦王现在宣布的这消息,诸位国务大臣早就知道了,此时的正式任命,不过就是一个仪式,一个通知而已。
  其后,会有尚书令拟好王令,盖上玉玺,由国务府传至秦国各郡县。
  听闻,苏秦起身,大谢秦王。
  紧接着,丞相樗里疾第一个赞同,并向苏秦道贺,剩余三位国务大臣依次跟上。
  等这一番事情了了,那下来就该是孟轲了。
  秦王又走到孟轲身侧。
  “礼乐之行,乃大夏所创,自我华夏有国之时,便有礼乐,其后商周,皆不缺礼乐也,此为教化万民之道,礼乐不兴,王道不兴,那国如何兴也!
  我秦自变法而强大,唯有变法,才可令我秦强上加强,商君变法,行郡县,分田地,立军功,乃至先王,重外事,用连横,拜山东士子为相,令我秦继续强大,如今国力,皆在于变法也。
  自寡人即位以来,就一直行变法之道,其变法有三也。一、置左右丞相,二、行战卒之变,立洛宜都督,三、立国务府,改九卿,设国务大臣,如今我秦国,已达到国力之盛也,若要再行一步,则还须变法,变治学之法,变礼乐之法。
  只有我秦人,人人知法知礼乐,才能上下一心,知国也,这般天朝上国,在二十年间,焉有不平定天下之理?
  今,寡人再立一治礼台,拜儒家巨子孟轲为治礼令,专行我秦国礼乐教化之道,而礼乐教化,当以治学为首也!”
  秦王说罢,孟轲起身行礼。
  这次,也是丞相樗里疾先起身,先向孟轲道贺。
  “孟轲风骨,天下难觅,其治学之才,更在雄辩之上,今日能为我秦臣,当为我秦国之幸也!”
  丞相表态,之后秦国众臣也是尽皆跟上。
  等互相间的行礼都完毕了,樗里疾又转过头来,望着秦王。
  “启禀大王,今治吏令不在咸阳,治吏之责,无人可行,臣为秦国丞相,可暂行治吏令之事,筹治礼台,外交台两府开府事宜,两位府令,刚来咸阳,对我秦国诸多事宜,也不太清楚,臣可辅佐两令!”
  嬴荡点头。
  这样也好,不管怎么说,樗里疾毕竟是丞相,有统筹全局、总领朝政之责,这些事情交给他来做,是最合适不过了。
  “如此,有劳丞相了。”
  众臣与王欢饮,一直到了深夜。
  第二日,秦王下令,昭告天下。
  自此,这秦国的国务府,就又多了两位国务大臣。
  一时之间,整个咸阳秦人,俱是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拜苏秦为外交令、行纵横之策之事,并无疑惑,这谁都能想得明白,可拜孟轲这个老夫子,这个儒家巨子为治礼令,行礼乐教化之事,就有些让人想不通了。
  难道我秦人也要学着文雅起来吗?
  第三日,秦王又下诏令。
  以治礼令孟轲为宫主,建立咸阳太学宫,令至山东,招揽天下百家之人,共同修书。
  修书?
  书有什么可修的,不浪费钱财么?
  还不如去打仗,打仗能升官哩!
  说到钱财,秦王正秘密地出了王宫,去见专门铸币的任鄙。
第185章
任鄙的窝
  咸阳城最热闹的时候,属于早上和傍晚。
  因为在早上的时候,咸阳城外城内的人,都从四面八方赶到坊市。
  他们带着许久的期盼,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满载而归,咸阳坊市的上午,正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至于傍晚,则是给没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他们趁着这宵禁前的最后时光,将自己犹豫了许久的东西带回家,赶着最后的晚集。
  嬴荡正是借着傍晚最热闹的时候,悄咪咪地出了咸阳宫,一路往西边的坊市而去。
  没有侍卫,也没有随从。
  驾车的是郎官千人白庆,车中坐着的是嬴荡和韩妗。
  至于韩妗为何在这里,这就要好好说一下了。
  此番出行,秦王是为了国事,只是在这宫中实在是无聊得紧,怕是将韩妗、这么活泼的人给憋闷坏了,就将她带了出来,当然,最重要的,没有她的陪着,嬴荡自己也觉得无聊得紧!
  季君水攻咸阳,那是七八个月前的事情了,现在的咸阳坊市,早已是欣欣向荣,恢复到了以前的模样,甚至山东客商看到了秦国的威武,这许多都涌向咸阳。
  秦国攻楚一战,捐赠过粮食的山东客商,都获得了应得的土地,有了秦国的土地,他们就是秦人,那行商也多会在秦国,从而兴旺了秦国的商业,自古以来,商人重利,皆是逐利而生。
  可这样一来,就又有一个问题摆在秦王面前了,那就是税赋。
  农人种地,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给国府,给国府的这一部分,就叫做税赋,而商人不事生产,对于国府产生不了任何的价值,反而还要从农人手中再赚取一道,这不就是变相的赋税吗?
  纵然对商人进行收税,也只能起到遏制,但改变不了剥削,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收税再多,对商人的利润影响不大,而农人只会更苦。
  就如同必须要收归地方之权一样,因为权力不收缴,国务府对地方郡府给的压力越大,那地方郡府就都会还给了百姓,反正当官的氏族们是不会吃苦的。
  嬴荡所思,要兴商业,得先以国有企业为主,如咸阳医院,咸阳造纸厂这样的制造业,等这些重要的轻重工业都齐备了,再一步步地放开到个体户,去兴旺商业,这样才不至于乱。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愿景了,至于现在,他只想对山东诸国进行经济掠夺,用任鄙造的假钱,将真金白银都给换回来。
  “妗啊,你如今是寡人的人了,这话没错吧?”
  秦王坐在车驾当中,而韩妗则躺在边上。
  “嗯!”
  王后很是乖巧地点头。
  “好啊,那等一会看到的事情,不能和任何人说了,此乃我秦国辛秘,本是不该让你知道,不过寡人看你无趣,这才好心带你出宫,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了寡人的厚爱啊!”
  嬴荡又一次交代道。
  韩妗虽无心,但她名下的剑侍们,可都是韩人,还是防范点的好。
  “大王不就是出个宫吗,我谁都不说就是了!”
  韩妗的心思,显然没在秦王的话上。
  车驾进入了坊市,又绕了一圈,一直到西坊最东边的一座府邸前才停下。
  这地方还真不好找。
  任鄙弄得这般神神秘秘,也不知道这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秦国有六军战卒,六位战卒将军,分别是白驹将军白起,黑旗将军任鄙,擎苍将军都尉如,轩辕将军乌获,皂游将军蒙鹜,卫城将军则是新任的辛鹿。
  总共六位,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其中以白起最为年轻,他们俱是秦王的亲信。
  在平定季君之乱时,黑旗军就由洛阳都督冯章亲自率领,之后赵砮兵败,任鄙就开始称病,一直呆在咸阳城中,暗中进行铸币一事。
  像是眼前这样的宅子,任鄙还有三处,正所谓狡兔三窟,正是这个里。
  他做的这件事情,除了秦王之外,鲜有人知,就算是有点儿眉目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的。
  车驾刚到门口,这紧闭的大门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乌黑高大的任鄙从里面快步钻了出来。
  这也符合任鄙的一贯传统,在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上,他总是很上心。
  任鄙无话,先是伸出手来,小心翼翼的将秦王搀扶下来,就生怕这个两米大汉站不稳似的,等将秦王和王后迎接到府邸当中,闭上了大门,才是行礼说了起来,一切都这样鬼鬼祟祟的。
  “臣任鄙,拜见大王,拜见王后,恭贺大王,大展神威,犹如天神降世,借用五行之法,大破楚国,大王之威,旷古难觅,臣之幸也!”
  又是一阵喋喋不休,秦王是早有准备,等着他彻底说完了,才将他拉了起来。
  看来他的阴阳五行之学,不算是白学了,攻楚之战,秦军是将水火之功都给用上了。
  韩妗蹙着眉头,看着眼前的这人。
  倒是和她见过的秦国臣子都不一样,秦国的臣子们,见到秦王大多都是一脸的严肃,唯有这个人,表情最多了。
  是欣喜还是崇拜,是畏惧还是胆怯,是试探还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4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