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1251

  “那妾身就负责给她研究一套操作系统,”冰蒂斯也来了兴致,低头揉着小乌鸦的脸蛋,“妾身可是个技术宅,绝对给你造一套连这只鸟都能学会的管理终端!”
  我赶紧摆摆手打断冰姐的妄想:“你省省吧,你忘了自己是星域神系的?你们的操作系统跟希灵神系压根不兼容好不好。”
  冰蒂斯一愣,挠着下巴:“哦槽,你不说我都忘了!妾身是星域神系来着。”
  我:“……”这要赶着上纲上线,你这句话都够先崩后问了好么?
  不过冰蒂斯这番话也是给自己提了个醒,看样子需要考虑的事情又有所增加了:希灵神系的基础建设问题。小乌鸦俨然在以打了激素的速度成长着,她在短短的一年不到时间里已经有了宗教和神格,但我们至今没搞明白她的全套力量图谱,尽管有一个长期和数个临时的研究团队都在跟踪观察小乌鸦的成长,但这只鸟为他们带来的压力恐怕不比深潜计划小。我琢磨着或许自己需要抽时间再去母大陆一趟,看看鸦神教派的情况,也跟纱姬娜她们打个招呼。不过在这一切之前,自己还是不得不解决另外一个心头大患。
  心中一动,我在精神连接中发出了呼叫。
  “阿俊,你叫我来着?”珊多拉伴随着一阵空间扭曲出现在旁边,一边好奇地问道,我顺手把一张小纸条(话说为什么休伦王跟父神都一个毛病?习惯用小纸条传消息的?)递过去:“看看吧,一个多小时前刚从虚空对面传过来的。”
  “虚空对面……休伦王的署名?”珊多拉接过纸条一扫而过,顿时惊呼起来,“等等,这上面说的那些人是……”
  “梅洛瓦人,”我站起身来,长长地呼了口气,“指的是梅洛瓦人的行踪。”
  “原来你让休伦王帮忙查探梅洛瓦人的踪迹了么?”珊多拉很意外地看着我,“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不是说暂时没法对梅洛瓦人出兵么?”
  “就前天的事,”我摊开手,“不是跟你说过一次么,上次去接第五舰队的时候,我进入那个奇奇怪怪的‘逸散’状态,然后遇上了正在散步的希拉。后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多试了几次,前天又跟希拉碰上了,然后我拜托她寻找梅洛瓦人的踪迹。”
  “等等,这么说……当时第五舰队其实是到了休伦神族境内?”珊多拉立刻想到了这点,一脸惊讶,“怪不得……竟然是那么遥远的地方。啊,那当时走的还挺匆忙,没想到咱们是在休伦神族的疆域上转了一圈,现在想想突然感觉有点遗憾……”
  “不,没到,”我摆摆手,“离的还挺远呢,不过回来之后我和父神交流了一下,顺便比对过神族手里的虚空图,发现当时第五舰队的避难所距离休伦边境在一个象限单位以内——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休伦那边一直没发现第五舰队,但我觉得那里应该也在希拉姐的势力范围,所以拜托她在当时第五舰队停留过的世界周围搜索梅洛瓦人的线索。毕竟……虽然咱们不能出兵,可把那些梅洛瓦人放着不管也不是个事,我心里挺不踏实的。如果他们正好在休伦神族的势力范围——哪怕仅仅是挨着,那也是个好消息,起码能掌握叛军行踪了。”
  珊多拉了然地点点头:“我说呢,原来是虚空生物自己的交流网……你们仨真有意思。这么说,最后休伦王那边也没找到梅洛瓦人的痕迹?”
  “希拉姐相当实在,她搜索了休伦全境,然后把扫描范围向外扩展到极限,”我眉头微皱,“也就是说,当时第五舰队曾活跃过的区域全部被扫描了一遍,完全没有发现梅洛瓦人的痕迹——这和咱们一开始猜测的完全不一样。”
  珊多拉已经明白我的意思,她的表情严肃起来:“也就是说,梅洛瓦人并不是在当时第五舰队的避难所附近建立了势力,他们的老巢并不在那地方……那些叛军是一路追踪过去的。”
  “基本上是这样,”我抬头看着夜空,仿佛能从那里看到梅洛瓦人的巢穴一样,“已经完全排除梅洛瓦人定居在第五舰队避难所附近的可能,那么剩下的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他们在虚空中另外一个完全无人知晓的角落,可能咱们今后再也找不到那群叛军了;第二,其实他们藏身的地方根本不远,就在旧帝国残境附近……”
  珊多拉顺着我的思路说下去:“在新帝国、堕落使徒以及星域神界三个实力之间的空白区,某个谁也没涉足过的地方……这个可能性比第一种可能性高数倍!”
  “所以我这时候正纠结着呢,是不是派侦查舰出去扫描全境,”我挠着头发说道,“另外还要联系父神,让他帮忙扫描一下神族的边境地区,另外两族交界的很多空白区也要进行排查。另外最糟糕的情况还是梅洛瓦人万一在堕落使徒疆域附近藏着怎么办,我可不认为堕落使徒会响应咱们的号召,去搜查那些叛军行踪,他们忙着大业,肯定顾不上。”
  珊多拉皱眉思索片刻,果断摇头:“不行,不能这么办,会打草惊蛇。”
  我:“?”
  “现在咱们还不确定梅洛瓦人从旧帝国继承了多少东西,以及他们的警惕性如何,”珊多拉看着我的眼睛,“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他们发现帝国已经卷土重来,肯定不会乖乖地上来挨打,绝对要第一时间逃窜——到那时候,再想把叛军歼灭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根据我的经验,一切叛军最擅长的通常都是逃命。”
  我对珊多拉的看法表示同意,然后问她的想法:“那依你看,怎么把梅洛瓦人找出来?”
  珊多拉想了想,随手打开全息投影,上面显示的是转换成直观视图的虚空疆域图,神族领土、新帝国和堕落使徒疆域在这幅交错重叠的疆域图上位于中央,而外围则是大片没有数据的空白区。珊多拉指着那些空白区说道:“梅洛瓦人藏身的地方即使在‘这边’,也不会在三大势力附近,他们当初叛国的时候如果有一丁点谨慎,就会选择远离旧主人的领地。所以他们现在应该是在这些空白区。这些位置都是现在我们没有涉足过的,如果没有明确的世界坐标,即使以帝国技术也不可能找到这些空白区中的某个确切世界。派侦查舰去扫描或者让离世庭园超负荷扫描的方法都不可取,很容易在我们找到叛军之前先被对方察觉到,他们在这些空白区占据着信息响应速度上的主场优势,而且考虑到他们手头有旧帝国的海量遗产,本来就是与帝国接触时间最长的最古仆从,又有七万年的研究时间,他们掌握帝国技术的程度绝对很高,因此其成功逃脱的可能性超大。”
  我看着面前的虚空疆域图,这幅图并非虚空中真正的样子,但却能直观地展示出目前帝国可以抵达的虚空范围,珊多拉说的没错,虚空广阔,即使是神族也无法将其全部掌握,那大片大片的空白区中有什么,对我们而言完全是个迷,而一旦开始扫描这些区域,梅洛瓦人极有可能闻风而逃——他们手头有帝国科技,因此说不定同样有世界漂移技术,因此他们甚至可能带着自己的宇宙都打包逃走。面对这个可能性,我们必须采取更快准稳狠的手段……直接锁定他们的世界坐标。
  “如果能活捉几个梅洛瓦人就好了,”莉莉娜扒着头在旁边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插嘴道,“然后本教宗可以负责刑讯逼供的。”
  “嗯,难得你前半句说到了点子上,哦,后半句也不算错,”我顺手捋着莉莉娜头上那根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呆毛,随口说道,“问题是怎么活捉?新帝国复苏已经四年多了,梅洛瓦人从来没在这个区域露过面,虚空这么大,或许咱们等一百年他们也不会来这里作死……”
  “那就把他们吊出来,”莉莉娜头上的小草左右摇晃了两下,“他们当初是怎么跑去袭击第五舰队的?老大你不会脑筋锈住了吧?”
  我一愣,继而恍然,高兴地拎着莉莉娜的领子来回猛摇:“诶呀我咋没想到呢,你可以啊!”小丫头眼睛打着转,抱起我的胳膊就是一口:“放手!有你这么夸奖人的么!?”
  我反应过来,把莉莉娜放回椅子上:“哦,习惯了,你一开口我就忍不住想把你扔出去。”
  莉莉娜:“……”
  珊多拉立刻联络研究中心,下令将那堆已经被拆成一地零件的古代休眠舱复原,务必要恢复到它最初的模样,而我则联系了第五舰队的舰队长官,可可基纳。执行诱捕计划最重要的是第五舰队必须参与,当初梅洛瓦人亲眼看着第五舰队带着原体从自己手中逃脱,这时候仇恨值应该还是满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梅洛瓦人是如何追踪到原体信号的,也不确定被研究所拆解过一次的休眠舱是不是还能发出这种指引信号,所以第五舰队本身……也是一个诱饵。
  “梅洛瓦人应该不知道第五舰队是被帝国救出的。”在安排这些行动的时候,珊多拉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感觉这真是当初无意之中留下的便利:“没错,幸好当时行动够快,没有直接和梅洛瓦人照面。现在对方应该并不知道第五舰队和帝国的联系。其实我还很好奇,梅洛瓦人知不知道新帝国和堕落使徒的存在……”
  “多半不知道,”珊多拉露出一个阴郁的表情,“背叛帝国的人必将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旧主人已经卷土重来,恐怕会第一时间抹去自己在虚空中的任何踪迹,而不是大摇大摆地奔袭那么远去追杀第五舰队。”
  我点点头,珊多拉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新帝国复苏四年多,梅洛瓦人始终都没在这一区域露面,这多半说明他们躲藏的地方很远,以至于完全没能和帝国遭遇。虚空的广阔性和不连续性真是为逃亡者提供的最佳屏障,不仅仅是对当年的流亡者舰队,也是对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
  叛国者。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能力越大,加班越多
  要把梅洛瓦人找出来应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我想只要有足够强力的诱饵,他们一定会再次出现。当初梅洛瓦人追踪第五舰队时是受到了“原体”的指引,但我们没办法确定吸引他们的到底是“原体”本身还是那个立方体休眠设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也没办法确定梅洛瓦人是怎么追踪到原体设施发出的信号的。现在原体和原体休眠舱已经被研究所彻底分解过一次,即使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我和珊多拉也不确定那东西对梅洛瓦人是不是还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决定再让第五舰队出去一次,这次就让他们在帝国统治区外围的“白区”游荡一番,看看能不能吸引到梅洛瓦人的注意。
  假如对方真的就藏匿在那些尚未探明的“白区”,那么一定会出现的。
  珊多拉这时候已经结束了和研究中心的通讯,她关掉面前的全息投影,一边说道:“大概明天就能完成重组,另外,我刚才和塔维尔顺便交流了一下,她猜测是休眠舱发出的识别信号在当时引起了梅洛瓦人的注意。嗯,科学家们发现那套休眠设施是一大组休眠阵列的其中一个组件,并且可能被设计有虚空传送的能力,所以他们猜测那个立方体不仅仅是个休眠舱,还有可能是最早期的军团传送技术的雏形,在上古时候,帝国军团传送技术不成熟,那时候可能还需要把士兵放置在那种笨重的保护舱里面才能进行跨世界传送。所以他们在立方体上找到一组发信器,这组发信器在有能量供应的时候会不断释放出可以跨越虚空的识别信号,应该是这个信号被梅洛瓦人捕捉到了。”
  我了然地点点头,心说想当年的帝国也有技术薄弱的时候——你看看现在的军团传送,长官直接在面前拉一道迷你世界之门,就有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士兵直接从里面列队走出来,而当年的帝国军团传送,却需要士兵躺在一个巨大的金属立方体里面,而且还会因为设备故障发生减员(我们手头的原体显然就是遭遇了这样的事故,他的传送舱和主体阵列分离,结果就此迷失),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科技的日新月……这时候不应该感叹这个。
  “这么说,只要修复了那个传送舱就可以,不必惊动原体的安息了。”我想了想,觉得塔维尔搞明白了那个立方体的功能是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自己不必惊动希灵先祖了。毕竟按照原计划,如果想把梅洛瓦人吊出来,我们可是要把原体也当成诱饵之一的。
  “这样最好,”珊多拉心里所想的大概跟我差不多,“原体已经为帝国尽责,不论是作为一个士兵还是一个标本,先祖都应该休息了。”
  “第五舰队那里也有了回音,他们的殖民巨舰可以充当诱饵,还有一些刚刚修复完成的护航舰,为了保证场面逼真形象生动,可可基纳挑了他最难看的一群飞船。我打算让他们伪装成从梅洛瓦人手中逃脱之后和大部队失散的流浪舰队,不慎落入虚空‘白区’。”
  “嗯,这样安排很好,梅洛瓦人还没有和任何新帝国势力接触过,他们不知道咱们的存在,必然不会生疑……”珊多拉沉吟一下,“另外,不要把诱敌舰队的规模弄的太大,根据之前第五舰队遭受袭击的情况来看,梅洛瓦人在面对大舰队的时候会动用绝对优势的数量来进行碾压,这种战术多半是跟当年的旧帝国学的,如果诱敌舰队数量过大的话说不定就把梅洛瓦大军吸引出来了……那时候要想浑水摸鱼地抓捕他们,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个可可基纳也考虑到了,一座严重受创的殖民巨舰,还有五六艘护航舰,这点数量想必引不来敌人的大部队。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梅洛瓦人真的出来,我们应该怎么在对方的大本营注意到之前,把他们全都瞬间摁倒?”
  珊多拉皱起眉来,这是整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环: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转移,之后才能迎来喜闻乐见的刑讯逼供时间,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让敌人溜了,估计后面的环节就都可以洗洗睡了。
  “帝国舰队不能出现,会被一下子识别出来,敌人万一呼救成功计划就失败了,这个风险不能冒。仆从军的舰队战斗力则不知道够不够……”珊多拉很是纠结,“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现在新帝国的仆从军绝对不是那个古老种族的对手,除非调集大军,但那样一来隐匿行动就是个问题,而且难免产生过大战损……得不偿失。”
  我想来想去,突然俩人就跃入了自己的脑海,与此同时,两个字也在脑海中逐渐明亮起来:穷酸……帝国最贫穷姐妹花,空间双子!
  “让那姐妹俩直接把整个舰队打包‘甩’过来?”珊多拉一愣,顿时露出微笑,“真不愧是你,想出的主意永远是出人意料的……嗯,或许可行,空间双子不会很引人注意,而且她们速度极快,敌人应该根本来不及看清是谁出手,即使看清了恐怕也没时间求援。那就这样,我去安排。”
  “嗯,”我点点头,“对了,顺便请那姐妹俩来家吃顿饭吧,她们现在跟人说话都一股康师傅的味……”
  珊多拉刚扭头要走,顿时脚下一晃:“咳咳……不至于吧,她们可是领高级军官配额的!”
  “谁知道那俩活宝是怎么过的,”我一摊手,“月入上万都有半月泡面度日的,‘贫穷’在那俩姐妹身上一定是个没法驱散的DEbuff,她们总有办法让自己过的惨不忍睹。”
  “……”珊多拉无言地看了我一眼,摆摆手消失在一片扭曲的光幕中。
  我抬头看看天空,天色已然彻底黑了下来,今日是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在这城市中也能看见久违的星空,繁星点点,天高星远,城市那喧嚣的人造灯光褪去之后才能看见这般景色——我发现整条街又停电了。
  “叮当!去找找你养的那只皮卡丘,那货可能又去小区变压器上自嗨了!”
  “哦,叮当特别厉害的!”伴随着这样一声尖尖细细的呼叫,叮当从我兜里钻出来,化作绿光嗖一声消失在夜空中,几分钟后,整条街区终于来电了,而胜利归来的叮当则骑着一只浑身吱吱冒着电火花的金皮老鼠出现在院子门口——接下来小乌鸦就开始扛着她的小小乌鸦们满院子抓老鼠。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幕,我忍不住长叹一口气,感觉自己要是成天这么在世界和平跟油盐酱醋之间跳来跳去,迟早有一天得去青山精神病院躺着……
  “呐,笨蛋,”正在自己的思绪不断在梅洛瓦叛军和叮当的皮卡丘每天去偷电之间跳来跳去不可自拔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人从后面拽了拽自己的袖子,扭头一看,一个九十多厘米高的小人偶正跷着脚站在自己身后,拽着我的袖子摇来摇去,“笨蛋,又要出去打仗了?”
  我忍不住呆了一下,夜色和她额前的头发稍稍掩住了人偶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一阵浓浓的怨念正从她身上飘起来,我忍不住弯腰把这个小家伙抱起来放在肩上,拍了拍那小小的后背:“暂时还不用出门,只是派人去追查一伙叛军的下落。”
  “然后就要出门打仗了是吗?”小人偶用力拽着我的头发,仿佛这样能发泄她的怒气,话语中带着她一如既往的冷硬和粗暴,但一年多的相处早就让自己熟悉了这种语气,我知道这是她特有的撒娇方式,“总共在家呆一星期,然后就要出门打仗一两个月,每次都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
  小人偶越说越气,越说越恼,动作也从一开始的抓头发,终于发展到连抓带拽连挠带踹,我顿时手忙脚乱地试图把这个小恶魔从肩膀上拆下来,结果这还是个装备绑定的!小家伙干脆抱着我的脑袋不松手了,自己是万万不敢用力,生怕弄伤了这个SD娃娃一样大小的家伙。
  足足闹了有半个钟头,小人偶似乎终于满意了,松开手说道:“敌人,敌人,他们什么时候能死光啊?”
  ……应该说真不愧是听着莉莉娜的黑暗童话度过这么长时间的吗,她这个人生态度跟那个“只要老娘自嗨,哪管国难天灾”的腹黑大主教如出一辙,虽然知道她也就是口气挺大,但我是真担心自己闺女就此被那个黑到掉渣的主教忽悠着走上一条愤世嫉俗的不归路:那货的精神污染能力可是跟克苏鲁有一拼的。这么说吧,要是十五年前我认识了现在的莉莉娜,那这时候自己应该已经从法院出来等明年开春公开枪决了……
  于是想了想,我抱起小人偶,卡着她的肋下一下子把小家伙在眼前举高高:“好吧,作为提前的补偿,明天就带你去天界都市玩怎么样?”
  “放我下来!放下来我!放下我来!你这个笨蛋!我不是小孩子!”小人偶手舞足蹈地抗议着,那小胳膊小腿挥来挥去都够不到人胳膊肘的模样真是百看不厌,这家伙还是跟当初一样讨厌举高高——虽然也不知道如今的她是真讨厌还是假讨厌。
  看着小家伙脸气得通红,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明亮起来,我也微微一乐:这算是哄好了。
  等人偶少女心满意足地离开,重新和一帮娃娃头进入猎奇的童话世界之后,我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说实话,还真觉得有点对不起她们。”
  “爸,原来你当年就有过这觉悟啊?”我话音刚落,旁边竟突然插进来又一个熊孩子,晓雪腻腻歪歪地蹭过来挂在我脖子上,“诶呀真是感动死了,来爸,亲一个!”
  “一边玩去!多大人了没个正行。”我摁着这丫头的脸把她推开,心说这一幕要是让林大小姐看见了,那肯定又是横空飞来一平底锅的下场。
  “不过说真的,你觉得我这样的老爸是不是挺失职的?”
  看着晓雪在一边一个劲地呵呵坏笑,我忍不住开口向这个看起来只比自己小了几岁的少女问道,但这句话一出口我就感觉哑然失笑了,甚至忍不住想抽自己两下:你说这场景怎么这么奇怪呢!
  我今年才二十多啊!才二十多啊!
  一个二十多风华正茂的好青年,一个二十多正青春年少的好青年,一个二十多还在追新番的好青年,你说我这岁数要扔到人类社会里是多年少轻狂的好时节!!多少二十多岁的好青年这时候还忙着瞄学姐追学妹,跟仨俩损友去地摊上就着啤酒讨论中东局势,而我这儿却成天思考着世界和平,每天拼命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看起来光芒万丈的领袖,直到自己可以面不改色地给一个种族下灭绝令,同时还要跟自己十七岁的女儿可怜兮兮、如同失败的中年大叔一样说一句:“你觉得爸爸是不是很失败?”,扛着一个帝国,还要扛着同样分量的家,我这二十多怎么就这么……让人啼笑皆非呢?
  我越想越觉得滑稽,尤其是自己跟晓雪说的那句话——叮当在上,不管未来这闺女是自己什么时候养大的,可当前时间轴上,我就比她大不到十岁,你说我为啥能说出这么老气横秋的话来?
  “都是被逼的。”晓雪悠悠然地说道,我一下子目瞪口呆了。
  “别那么惊讶,您养了我十七年,我还不知道自己老爸心里想什么?”晓雪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您就是往前倒腾回小学六年级,我也能猜到……哦,这个确实有难度了。”
  我愣愣地看着眼前的女孩,按绝对年龄,她仅仅比自己小几岁,而按照知识和阅历,从小就接受皇室精英教育,甚至十五六岁就开始上战场的她,比我懂得的东西恐怕都多,然而这个近乎从天而降的少女却是自己实打实的孩子,她管我叫爸,毫不犹豫,理所当然——这期间甚至还带着一点公主式的娇蛮吧,压根没有想过自己随时随地惹出了多少乱子……
  “从我记事开始,你就经常在外面跑来跑去了,”晓雪似乎没注意我的眼神,只是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那时候虚空大灾变已经过去,你和二叔,还有姑姑到处奔波,检查灾变过后的世界有没出毛病,我出生在一个深渊高度活跃的周期里,因此战争也是司空见惯,很多时候甚至需要你和妈妈她们亲自出面才能搞定,所以我印象中抱着自己睡觉最多的根本不是爸爸妈妈,反而是狐狸姐姐……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看见狐狸姐姐的尾巴那么高兴了吧,从小养成的习惯,家里总是这样……后来灾变冲击和深渊都稍稍稳定了一些,你终于能在家呆一些比较长的日子,我却长大了……从那天起,我在珊多拉妈妈跟前软磨硬泡,十五岁开始上前线,因为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爸爸每天每天都不回家……现在我觉得那真是自己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我发现在司令部里和爸爸见面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里还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