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9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251

  一个空间巨大的、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掉的血色漩涡占据了我们全部的视野……不,这不仅仅是漩涡,而是一道绵延上万公里的风暴!错乱而疯狂的血色和黑色色彩扭曲着形成了风暴眼,而我们所有人,就在这道风暴的正中央站着!
  前一秒,眼前还只有混沌阴暗的太空气云,下一秒,自己就置身于一个能把正常人逼出幽闭恐惧症和漩涡恐惧症双症并发的风暴眼中,这份视觉冲击是巨大的,饶是自己连雾神星那样的风暴星球都去过,面对此情此景也是吓了一跳,浅浅就更夸张了——刺溜一声就消失在我们面前,几秒钟后才重新出现,后怕不已地拍拍胸口:“呼……切换成里人格回飞船上喝了杯茶,听了会轻音乐,又睡了一觉看了两场电影听了两段相声,终于平静下来了——人家有漩涡恐惧症来着。”
  我:“……”
  父神也傻了:“……就这么一会功夫……好吧,跟你说的一样,她挺厉害的。”
  我不轻不重地敲了晓雪的脑袋一下,心里知道这丫头之前肯定憋着坏想看自己老爸被吓到的模样,但很可惜,虽然这道通天彻地的血色风暴确实很让人肝颤,但我可是见识过比这更让人肝颤的景象,号称泰山崩于面前只要闭着眼睛就能面不改色的狠角色,岂能让一熊孩子如愿乎?
  “这道风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忍不住看向父神,结果对方很光棍地一摊手:“你问我我问谁去,这是你们的东西——我就是来带带路。”
  好吧,自己给忘了这茬了。看来还是要联络专家团,专家团给的答复是,他们已经派出工程机,进入风暴壁内查探。眼前这道血色的大漩涡让专家们也摸不着头脑,在他们印象中,帝国没有任何设施会产生这种景象,因此不少科学家怀疑,这是原本假设在这个宇宙的正常设施发生暴走,导致产生了一次能量风暴,由于世界末日的影响,本宇宙所有东西都如同快照一样被固定在末日发生的那数个小时内,连带着这个能量风暴,也在反相状态下盘旋了数万年。
  我们几个就在半空中这么悬停着,适应了一会之后,这道巨大漩涡对自己的视觉冲击已经没什么影响了,只是它血红的颜色让人很不舒服,不过就在我考虑着是不是戴上墨镜以保护身心的时候,工程机传来了消息:他们在风暴壁内发现一个仍然有能量反应的工作站,如果没猜错的话,那里应该就是当年帝国在这里建立的研究设施。
  所有人立刻搭上工程用飞船前往目的地,很快,我们就穿过了那席卷不休的风暴壁,进入一片更加疯狂的区域。我注意到,在穿过风暴壁的一瞬间,工程飞船的探测器上显示了很高的能量读数,并且读取到的能量千奇百怪,从幽能到普通的电磁能应有尽有,让人怀疑这道风暴会不会是世界末日的一个缩影:在宇宙坍塌的一瞬间,这半径上万公里的空间内所有的能量都被吸聚过来了。
  在风暴壁内,席卷而来的能量洪流当然是比风暴眼要强大无数倍的,而且其中夹杂着大量已经无从分析的物质残片和基本粒子洪流,或许世间万物被撕碎到极致之后,就必然是一道红黑相间的龙卷风吧。所幸这些席卷而来的东西对我们的护盾而言并不算什么威胁,我们在看似很壮观的能量风暴夹道欢迎下抵达了那个奇迹般存活下来的工作站:它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六边形建筑,尺寸很大,估计内部有完整的居住区,根据其底部完整的平台判断,这本来就是一个太空建筑物。它的定锚系统一定还在运转,因为整个工作站在周围狂乱的飓风中仍然保持着稳定,就仿佛浪潮中孤零零的孤岛一样。工程船在六边形建筑所处的平台一端找到了适合接驳的通用锁定口,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个锁定口已经损坏,而且工作站本身也不再响应任何外部信号,于是最终方案是我们在距离工作站数百米的地方离舰,以狗刨式逼近目标。
  ……才怪!反正是个已经报废的工作站,大不了强行接驳。在撞烂工作站平台的锁定口之后,工程船和这个太空工作站形成了一个哑铃似的组合体,我们通过扭曲断裂的悬桥来到了站点平台。
  整个迫降过程非常完美,让我找到了大片的感觉——如果旁边没有浅浅举着相机一路拍照的话就更完美了。
  全身穿戴着防护轻铠,顶着加强护盾的助理技师和工程兵们从飞船里下来,快速而有秩序地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开始对这座规模颇大的废弃工作站进行检查:事实上他们才是这次任务真正的主角,像探索古代设施研究旧帝国机器,在异世界的风暴核心里面测量数据之类一听上去就特别高精尖的工作,肯定不是我们几个门外汉能对付来的——就连父神在这儿也不过是个凑热闹的而已,我们跟着工程船过来往好听的说是领导亲赴前线指挥工作,说难听点就是……咱们就捡着好听的说行吗?
  “它应该是一个更大的太空结构体的一部分,你看看平台尽头那些断裂的长桥。”晓雪指着平台远端,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能看到工作站所处的平台延伸出数道灰白色的合金道路,但它们都已经被撕裂,道路对面的部分不知去向,只留下扭曲的金属茬口,管线从那些茬口中探出来,在能量风暴的刺激下因某种共鸣现象而冒着吱吱的火花。
  维斯卡一直在不断地从随身空间里往外掏探针,这时候已经在自己身后跟了一大群嗡嗡作响仿佛蜂群(我就不好意思说它们看起来更像苍蝇)一般的小东西,随后这些探针就整齐地消失在我们眼前,猫瞳萝莉解释着:“我把它们送到附近,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工作站,既然这个站点保存下来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幸存的部分呢——哥哥我聪明吧?”
  维斯卡话音刚落,潘多拉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放探针——有时候潘多拉确实不如维斯卡脑袋灵光,这是因为前者的闷葫芦属性过于严重么?
  “这里的能量风暴原本应该是一个深渊压制系统,”一名高级技师送来了最新检测到的数据,看着这份报告,晓雪煞有其事地分析起来,“现在探机还没办法靠近它的底层,但那里或许原本有个深渊之门,就是深潜时候的入口,风暴体是在深渊之门周围建立起来的,而且估计呈‘自镜像’状态……哦,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风暴,你都会发现自己正对着风暴的上端入口,这是为了针对深渊之门那种特殊的‘永恒二维平面’状态而设计的压制系统,它在无数个方向上有无数个本体,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坍塌成一个唯一的‘方向’,以对深渊释放出的任何东西都产生最大限度的抑制,这系统不太常见,因为架设难度很高,而且大部分深渊之门也没必要这么费心地长久保存。”
  平常看起来那么二五八万,但没想到晓雪这熊孩子在这方面懂的还真不少,或许就如她所说,她从小就开始接受帝国公主应该接受的全套精英教育,她是一个货真价值的皇室精英,而不是卖萌的花瓶——这是我对这孩子唯一感觉欣慰的一点。当然不欣慰的一点就是:为了给她进行这种程度的精英教育,我跟林雪到底给她找了一堆什么样的家教啊……
  由于席卷的能量风暴中还夹杂着大量成分不明的物质微粒(这些微粒中估计能找到整个宇宙所有类型的物质吧?),所形成的狂风在撞击到各人身边的护盾上之后,物质微粒被分解,形成了一层若隐若现的光晕,仿佛漂亮的虹膜镀层一样,透过这层稀薄的光雾,我仰头望着面前那座已经在风暴中屹立了数万年的工作站,突然发现它的顶端有一道蓝色的闪光划过。
  一开始我以为是幻觉,但很快,第二道闪光又出现了,在黑红色的风暴背景下,这蓝色的光芒格外显眼,而且现在可以肯定,它是工作站顶端的某个设施发出的光芒。
  “那地方还在运转——”我伸手指着工作站顶端,“可能是个防护装置,要不没法解释这个工作站是怎么保存到今天的。”
  就在这时,工程兵也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找到了工作站的入口。
  入口在数百米外,已经被大量坍塌下来的合金板和成分不明的黑色结晶物质给掩埋起来,如果不是透视扫描设备的功劳,或许谁也想不到这堆垃圾后面就是通道。工程兵指挥着自律机械把门口的障碍物全部切割清理干净,露出了一个六边形的合金闸门——或许是那些堆积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个闸门看起来比周围的墙壁要新很多。当然,这没啥意义:根据这破地方的损坏程度,这道大门就是再新,这时候也不能刷卡了。
  一名助理技师拆下了闸门旁边的数据接口,把自己的扫描端子和数据接口连接在一起,半分钟后对我们汇报道:“已经把内部防御设施离线,可以直接破坏大……”
  “轰!”一声巨响打断了助理技师的最后一个字,合金闸门在常规火炮的轰炸下破开一个大洞,露出里面黑漆漆的走廊,潘多拉把她那门视若珍宝的手炮抱在怀里,擦了擦炮口,然后对我露出木然的表情——她是想在行动力上从维斯卡那里扳回一局。
  我:“……好吧,前进,注意安全,严禁随地扔炸弹。”
  从大门进入,首先是一条黑漆漆的走廊,于是父神亲自来了句:“要有光。”这让我感觉很带感,随后在哨兵探针扫描到的工作站结构图带领下,一行人开始向第一个疑似有重要设备的房间进发。这座死气沉沉的巨大建筑物内有着微弱而且诡异的重力,似乎它的重力发生器仍然在苟延残喘,但所产生的重力却与地面呈四十五度——所以我们都果断屏蔽了这里的重力场,反正影响也不大。长长的走廊中异常死寂,原先那尖锐呼啸的狂风声被隔离在远处的入口外,飘渺的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离开那黑红色而且令人压抑的天空背景之后,我感觉还是这毫无生气的工作站内部更让人舒服一点:虽然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这两样东西都赶紧解决掉的好。
  工程兵和希灵技师们按照三比一的人员配比分成了十余个小队,随着经过一个个岔路口而分兵行动,很快我们身边就只剩下最后一组工作人员了:他们是队伍里的高级技师和最优秀的士兵,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始终和我们一同前进。探针已经大致摸清了工作站的结构,它是一个有四层的建筑,层数不多,但层高很夸张——或许这是因为它内部有一些特殊设施占据空间比较大?天知道。工作站原本应该是五层的,但其最顶层的一部分被损毁了,就是疑似护盾发生器的那层再往上一点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结晶穹顶,这很令人遗憾,因为根据工作站的结构,那里很可能是重要观测设备所处的地方,它的损毁意味着很多资料已经被能量风暴摧毁掉。
  神族条子五人组和父神以及数名神族学者一路跟在我们后面,除了五人组之外,其他人脸上都是好奇的神色:他们大概是不怎么接触帝国科技的,这里的东西对他们而言都很古怪,冰蒂斯在一名神族伸手去抠旁边墙壁上的某个突起物时果断上去拍了一巴掌:“别跟土包子似的行么?”
  父神尴尬地笑,嗯,特别尴尬——这帮平日里威严十足的神明,在自己人面前还真是可爱的很,话说都有点可爱过头了!那边那个大叔能别跟浅浅一样到处拍照留念了么!?您可是上帝啊!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启的设备
  在明亮的切割光束闪耀中,阻挡在我们眼前的又一道金属闸门被掏了个窟窿,在这地方显然是不能让潘多拉继续用她的手炮轰来轰去的,所以开路的工作就交给了那些随行的自律机械,这些工程用的小家伙虽然没什么智能,但胜在几乎可以承担一切繁杂工作,包括探路开门趟地雷以及给浅浅解闷。我们已经前进到工作站的第二层,从这一层开始,似乎该有所发现了。
  在第一层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里应该是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士兵和科研人员的居住、生活区,还有一些空荡荡的临时格纳库,在那些空房间里没有发现任何研究设施,也没有重要数据记录设备,只在其中一个居住舱发现了两三个已经损坏的数据终端,严重故障,完全无法开启,随行的工程兵把它们传送到了母舰实验室,希望留守在那里的科学家可以从中找到一点情报,但估计不会是什么太重要的东西。而二层看上去已经进入了工作站的作业区,走廊上能看到一些带有警告标示的隔离门,这里多半是进行和深渊有关的“一般威胁度研究”的区域,而在这个地方,我们能想到的有可能的研究项目当然也就只有深潜计划了。
  一行人穿过闸门上的破洞,来到一个疑似研究场所的地方,这是一个六边形的大厅:这点和大部分研究室的格局一样。大厅中央的地面略微凹陷,看样子原本在那里摆放着一套重要设备,但现在凹陷处只留下一些意义不明的接驳口和结晶触板,那里原本的设备是被打包带走了,根据残留的接驳口的完整程度以及现场并不甚凌乱的现状,我判断当时撤离这里的工作人员应该是有序的——这座工作站虽然因突发事故被废弃,但看来当年的情形还没有紧急到太严重的程度,众人已经检查过许多房间和仓库,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被带走,留下的现场也基本上完好,好吧,这对当年撤离的人而言是个好现象,但对我们这些前来探索的后来人……
  “尼玛,好东西都没了……”冰蒂斯一屁股坐在我旁边的某个控制台上,沮丧地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我一巴掌把这个满脑子都是偷宝贝回去卖的女流氓从控制台上打下去,“至少也别破坏遗迹现场行么?还到哪坐哪你不嫌脏啊?”
  冰蒂斯大大咧咧地拍拍身上:“没事,妾身这身衣服是神器,最高属性是不沾尘。”
  ……想必大家都没忘记神器的定义,那么关于神器为什么会发光的小知识这里就不讲解了。
  我拉着好奇心十足而且随时可能跑没影的浅浅,在这个空旷的大厅中四处查看,外面的能量风暴和坍塌的宇宙仿佛已经成了遥远的另一个世界,这寂静的地方根本感觉不到外面有丝毫动静,在这座数万年历史的古代建筑中,众人仍然能受到妥善的保护,不得不说希灵使徒制造的东西在耐用性方面是比较令人发指的。这座大厅在被废弃之前应该是类似样本分析室一样的地方,其中央的凹陷地面看上去很像无重力搁置台的底座,而在四周,能看到很多固定在地面上的控制台,这更加让人想起样本分析室里那些显示数据的终端机。而在大厅上方,天花板上能看到大量仿佛蜂巢一样的六边形结晶结构,一直延伸到和墙壁连接的地方,然后没入墙壁的合金层后面,扫描显示,这种六边形结晶包裹了整个房间,甚至连刚才被切割开来的闸门内部也有成分一样的结晶,它们是某种隔离手段,用来将分析室里的样品完全隔绝开来,并且在分析室周围的空间屏障失效(比如现在,所有设备都停机了)之后,为周围的人提供撤离的缓冲时间。由此可以判断,在这里研究的绝对不是什么安全的玩意儿,很可能当时的深潜计划从深渊里打捞上来的玩意儿就是放在这种地方进行研究的。
  只可惜工作站各处的空间屏障发生器已经坏的不能再坏,我们无法确定这座庞大的建筑物内是不是还有别的安保等级更高的场所,并且它们是不是已经随着空间发生器停机而消失在那些人工空间的坍塌过程中,留给众人的只有这种空荡荡的研究大厅:这里想必不是进行最高等级样本分析的地方,虽然它看上去有很严密的保护,但我知道影子城的研究中心是什么样,那些最高等级样本分析室都会被彻底置于一个完全与正常空间隔离的环境里,一旦空间屏障发生器包括备用机组在内全部停机,分析室就会直接被抛入虚空进行销毁:只有这种果断的安保手段,才能用于分析跟深渊沾边的绝对危险物,而眼前这个大厅,安保等级显然不够。
  这座工作站和之前接触过的、处于全封闭状态的帝国遗迹都不一样,这里的所有东西上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粉末,粉末的成分很复杂,包括金属、矿物和非常细微的结晶体,同时它们都不存在于帝国常用的物质列表中。而且据我所知,希灵使徒制造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不会发生风化现象的——他们的主要建筑材料所使用的并不是正常定义中的“物质”,而是希灵主机通过资讯控制,凭空创造出来的“理想材料”(这一点参考希灵主机造基地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了,那些建造者凭空“绘制”出来的建筑物,其建造材料当然不会是从什么地方开采的),虽然这些材料可能和一些已知物质有接近的地方,但你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宇宙中都绝对不会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分子结构,这些理想材料被赋予特殊的性质,以避免发生风化、疲劳和理化性质改变,这也是希灵设备寿命超长的重要原因。在以往,我们接触到的帝国遗迹只要处于绝对封闭状态,其内部就不会有风化现象,也不会出现这里这么严重的“积尘”,那这些粉末到底是哪来的?
  一名高级技师推测,这些粉末既然不在帝国常用物质列表里,而且这里又是个类似样本分析室的地方,那它们多半就是当年的样本了——于是一些粉尘样品被收集起来,同样传送到科考舰上,不过说实话,这些样品比那些损坏掉的数据终端还不靠谱,我实在不认为有专家能高明到从这些灰尘里复原出什么东西来,这难度简直跟给你一粒撒哈拉的沙子让你复原出北半球是一个级别了……
  “说起来,星臣啊,你当时告诉我这里发现了疑似旧帝国进行深潜的场所,”在工作人员忙于折腾那些破旧设备,以期找到一个可以启动的个体的时候,我和父神聊起来,“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进行过深潜的?好像在我们过来之前,你们连这里有个能量风暴区都不知道吧?”
  父神耸耸肩:“我们和深渊打了多年交道:比希灵使徒的历史还要长不知道多少倍,对深渊的探测,我们有特殊的方法。当时的探测队可以肯定这里有一个含有深渊反应的世界残骸,而这个残骸附近还有旧帝国的活动痕迹,稍后的探测中,我们又感应到这个世界残骸内的深渊反应处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控制中,这说明它是一个被刻意保存下来的研究对象。旧帝国遗迹,被保存下来的深渊样本,再联想到你跟我提起好多次的旧帝国深潜行动,我就把这些事儿联想到一块了。不过让人郁闷的是,我们的探测最终也就止步于此:能感应到深渊存在,但它被你们的反相技术完全隐藏起来,这真是个很让人头疼的技术,虽然我估计孩子们假以时日应该能找到让这个宇宙结束反相的手段,但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直接把你找过来要方便点。”
  怎么说呢,我必须感叹,神族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底蕴确实是让人羡慕不来,在对付深渊的经验上,恐怕完全不存在谁能超过这帮永恒的家伙——休伦神族估计是唯一的例外,但他们却又会被旧帝国的反相技术给折腾一番,足以说明世事无绝对,我这心里就稍微平衡点了。至于父神提到假以时日,自己的孩子们就能破解帝国反相设备,我是这么理解的:
  根据神族的时间观,假以时日应该就是等这个宇宙残骸自然完蛋吧……他们发个呆的功夫都够山顶洞人学会直立行走了……
  “根据这个风暴结构——晓雪说过,它是专门用来抑制深渊之门的,那深渊之门的位置应该就在风暴底层,”我打开自己的数据终端,在面前的半空中投影出这个“宇宙”的模型,那道上万公里的黑红色能量风暴占据了整个画面三分之二的位置,就像一个扭来扭去的漏斗一样,而在漏斗底部,由于存在强烈的能量场,是目前工程队唯一没有抵达的区域,“等工作站这边的事情忙完之后,咱们就去最下面看看。”
  “但那里绝对有一个深渊之门,”父神身后的一名大叔(应该是神族的专家学者?反正看上去挺渊博的样子)说道,“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残骸的原因,就是那个深渊之门还没有消散,外面那道红色风暴在压制深渊之门的同时,也把它完整地保护了下来,如果强行进入风暴底部或许会破坏那里的能量平衡,深渊之门失去压制……”
  我和父神同时看着这位有点过于谨慎的神族学者,后者看看眼前两个虚空生物,嘴角一扯:“好吧,到时候提前说一声,我躲远点……”
  我去,父神出门带随从的选择标准是够不够活宝么?
  “陛下,我们有所发现!”
  正在这时候,一名高级技师突然在远处喊道,脸上带着几分惊喜的神色,我们赶紧跑过去,发现一群专家正围着一台看上去和周围没多大差别的控制台忙碌着,他们清理了控制台上的积尘,并且正在拆下这台古老设备的侧面护板,当护板被取下之后,露出了里面整齐的结晶体和带有复杂纹路的金属板层: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但绝对的高科技,嗯,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要想办法恢复这座大厅的能量供应,”高级技师指着旁边其他那些死气沉沉的控制台阵列,有几名助理技师已经分头去检查其余的控制台了,“这些设备大部分已经完全报废,但有一些,就像眼前这个,属下有五成把握可以让它再稍微运转一阵子。这种现场分析设备里面一般都有容量不大的记忆体,用来记录那些容易被进程流记录仪忽略的瞬时信息,假如这里在被废弃之前不久还进行过最后一次分析任务的话,那么那些数据应该还能读出来。”
  要恢复这种废弃已经不知道多久的建筑物的能量供应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由于危险性研究场所的特殊安保要求,它的所有能量通路都是封闭式的,尤其是样本分析室这样最容易泄露深渊污染的地方,所有设备都不可外接能源插口,它们只会从建筑物内部调用专用能源,工程兵们很快就遇上了这样的麻烦,他们带来的外接幽能核心在这些设备上无法识别,一道安全屏障会在那些控制台激活之前启动,然后把未经识别的一切连接请求阻挡在外。
  高级技师当然也很清楚这其中的原理:“研究深渊的实验室都有安全码,和它进行的一切连接都是被安全码标记出来的,甚至包括能量供应——或许应该首先找到这座工作站的内置反应炉,它大概是可以对样本分析室供能的。”
  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工作站顶端的那套防护设备。
  既然那套设备还能用,说明工作站某处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还在运转的反应炉。这样的话……或许不用找到反应炉,直接把护盾发生器上的能量接下来不知道管不管用,按照研究设施B级安保策略,建筑护盾和研究室机组所用的应该是同一规格的能源,以保证在研究室突然“掉电”的情况下可以牺牲建筑护盾来维持对危险样品的屏蔽。但愿这座工作站使用的不是A级策略,A级策略适用于极高危险性的样品研究,其严苛程度甚至要求同一设施内每个样本分析室都使用独立线路,连设施内部自己的能源都不准通用——这些知识都是以前和塔维尔聊天的时候她提到过的,因为那个眼镜娘除了科研成果之外就只会对这些话题感兴趣,所以自己印象还挺深。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跟我说的其他话题自己也听不懂……
  所有在工作站内活动的小队立刻接到新命令,前往工作站顶层的护盾发生器,原本那一层对探索队而言没啥意义,因为那里只有一套护盾和两组已经停机的空间畸变装置,没想到现在最没价值的东西却派上了大用场。很快,短距离内使用的无介质供能链便连接到顶层的护盾装置上,我们身边的数台自律机械开始担任能量广播塔的角色,将护盾发生器那边分流来的能量都集中到了这个大厅。
  或许是我们对这座老古董建筑的反应炉期许过高了,几乎同时,工作站本身的护盾强度便开始急剧下降,连带着站点空间定锚也出现松动迹象,一阵强过一阵的晃动感从脚下传来。
  “爸,看样子咱们掐掉的是这地方最后一点能源配额,”晓雪抱着旁边一个自律机械圆滚滚的躯干以稳定身体,“它快被外面的能量风暴撕烂了!”
  面对这有点意外的情况,莫妮娜反应何其果断,立刻一拍123的肩膀:“哥,上!”
  依尔森还想抗议一下:“怎么又是我!”于是莫妮娜一脚就踹过去了——对比之下我觉得自己的几个妹妹简直可爱太多了!
  万年血牛MT依尔森总共抗议了五个字就被踹到工作站外面,开着盾墙将这座小山一般的巨大建筑完全笼罩起来,他所承受的能量风暴瞬间就从单人级暴增到军团级:他现在承受攻击的表面积至少超过好几个世贸大厦了都。于是下一秒,依尔森嗷嗷乱叫的声音就响彻大厅:“哦靠!你们不能这样!我为神界立过功,我为父神站过岗!我要求平等待遇,让我去见父神嗷嗷嗷——你们敢来看看这儿动静有多大吗,敢来个人看看吗?!”
  莫妮娜嘴角僵硬地抽了两下:“哥,父神在这儿看着呢,你就不能长点脸?”
  “诶,我给忘了,”依尔森的声音顿时就变了,下一秒就激昂起来,“吾乃战神依尔森!吾之身躯坚不可摧!一切挑战都冲吾来!吾身即圣光,吾名即胜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父神赐予我力量!燃烧吧,我的小X宙!For
the
light!Victory
and
glory!強さと勝利!каб
выйграць!”
  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光听声音我都以为他快准备杀身成仁了,莫妮娜唰地张开翅膀把自己的脸挡住,乐观估计她已经没脸见人了。
  不过依尔森确实帮了不小忙,毕竟不管怎么说他把嘴堵住之后多少也算一苦力的,在强力盾墙保护下,工作站的情况稳定下来,我们这儿现场的高级技师们则开始尝试启动那些紧急抢修之后的设备。
  终于,第一个控制台不负众望地发出了低沉的嗡鸣声,代表系统启动的蓝色光球出现在全息投影区内。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另外一个来自对岸的东西?
  现场的技师们尽力修复了这些已经废弃数万年,而且可能遭受过严重损伤的控制台和信息终端,其中大部分都在启动之后很快宕机:它们内部的核心组件在当年好像被远远超过设计值的能量冲击破坏过,或许是工作站从它的主体上被分离下来的时候,主要管线内产生的浪涌破坏了这里的敏感设备,也有可能是样本分析室内部发生的事故,导致这个地方被废弃,总之当年在这个工作站,甚至这个宇宙曾经发生的事情如今都已经不可考,我们只能期待可以从另外几台勉强启动、而且暂时还没有烧毁的设备中得到一点答案。
  “它们大概最多运行三十分钟,核心已经部分损毁,数据转移也失败了,现在属下按照这些设备内的记录优先级,尽量将可能重要的情报提取出来。”高级技师在一台嗡嗡作响的数据终端前飞快地操作着,这台老古董的侧面护板已经被拆下,里面的晶化栅格不断迸裂出不正常的幽能火花,这是系统安全锁失效的症状,但总归它还在勉强运转着,已经无法修复的处理核心在烧毁之前仍然能给用户提供基本的查询服务,很快,在数据终端上方的全息画面中央出现了抖动的字样:操作员身份验证通过,正在提取近期系统日志……时间钟验证失败,无法连线数据网,脱机模式运行,系统时间重置至初始日期。本机可提供有限查询服务。
  “搜索本地进行的最后一次研究项目是什么。”我立刻说道。
  “关键词:搜索,本地情报,最后研究。”系统延迟了一两秒才开始工作,随后在全息投影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画面——包括动态画面,这些应该是工作站还没有废弃的时候,研究室内的景象,以及一些外景录像。其中几幅画面是一片漆黑,中央显示着数据破坏的字样,但其他图像都还算清晰,可以看到样本分析室内忙碌的工作景象,以及位于房间中央的无重力平台上悬停着的研究样本的庐山真面目:一些扭曲的矿石样的东西,看上去仿佛直接从小行星带拖回来的石头。
  我们把画面放大,定格在那些岩石上,它们呈灰黑色,表面有部分地方覆盖着熔融的痕迹,以及一些疏松的孔洞,和普通的小行星原矿没多大差别,但是很显然,它们就是这个工作站在废弃之前最后的研究样本——研究石头?
  那帮抛弃了下限之后连宇宙规律都敢随便改写的帝国科学家,建了这么个庞大的风暴系统和高科技工作站,为的就是在里面研究石头?这石头是当年往外蹦出过猴子的那种么?
  我刚想这么吐槽,眼角的余光突然看到了另外一幅图片,那幅图片是从稍远的角度拍下来的,在画面上出现了一批穿着白色制服的帝国科学家,帝国科学家没什么可在意,但其中有一张脸让我一下子愣住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好像是奥卡姆!
  切换图片,连续放大,那张脸终于清晰起来,终于可以肯定,那张脸自己很熟悉,正是之前给我们带来无数次麻烦,最后在文献馆才终于死于作死程度过高的旧帝国首席科学家:奥卡姆,外号老实人的家伙。当然,我考虑过容貌相似的情况,但画面中的这名高级技师显然是整个团队的领导者,他身上的衣服和他所站的位置足以说明这点,因此其身份多半是不会错的。真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都死这么久了还是会抓紧时间跳出来吓人一跳:他竟然出现在这种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