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8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1251

  “啊,对,那就是我的战斗经验,”贝拉维拉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你们那是什么眼神?这是有道理的——渡鸦本来就是远程炮台,生存能力极弱,所以在大战场上的最佳战术就是趁着自己还活着尽可能地轰炸足够多的敌人——当然,小规模冲突的时候,渡鸦就会使用很优雅的战斗方式了,说到底,我们和那些蝎子兵可是走两条路线的……”
  于是,身为渡鸦之王的贝拉维拉果然也跟蝎子兵不对付么?
  “说起来,我要的士兵究竟什么时候能出现?”贝拉维拉刚把自己对施法者军团的大致构想讲了几个要点,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你们说让我帮忙建设新军,可我现在是光杆司令吧?”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珊多拉微笑起来,“根据昨天奥蕾莉亚传来的好消息,天使之城已经完全恢复运转了,你第一批新兵很可能就是天使军队。”
  贝拉维拉眼睛顿时一亮:“这个是好消息——希灵天使很对我的胃口,嗯,优雅的施法者,可以和渡鸦一样把能量风暴洒遍全球……那个天使之城是多大规模的?天使之墙的一次载入量是多少?”
  贝拉维拉问起了相当专业的问题,看来在概念割裂解除之后,她对这些事情的记忆也全部恢复了,作为神秘侧的专业人士,她对十五天区的秘术知识恐怕也了解颇深。
  “我把天使之城的资料传给你,”珊多拉说道,“大概情况嘛,现在第一批大约两千个新生核心正在东天使之墙上慢慢成熟,大概三天后,这些核心就能达到被送去孵化的程度,一星期后,我们就会有一批新生的天使投入部队。也就是说,天使之城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可以产生两千名士兵。一次周期是七天——属于比较快速的生产中心了。”
  我听到这,突然有些奇怪:“七天生产两千个士兵——这还是比较快速的?”
  这跟科技侧的生产效率……完全没法比啊!不是说帝国一向走暴兵路线的么?
  我还记着科技侧的兵营生产速度,那种六棱柱形的建筑物内有六套生产组,每个生产组包括两条生产线,也就是说,每个兵营内有十二条生产线,每次生产周期将产生十二个精锐士兵。通常情况下,全力运转的兵营每三十分钟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根据天使之城那种规模的建筑群,至少得对应十个大兵工厂吧?后者可是每半个小时就能暴一百二十个重装大兵,两天之内就能造出上万人的军团的恐怖玩意儿啊——造的还不是战争傀儡!而是战斗力更强并且能晋升成指挥官的帝国大兵!
  这么一换算……科技侧的恐怖暴兵貌似直接把神秘侧的生产速度给压没影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神秘系的知识
  当听到天使之城一个星期只能制造两千名新生天使的时候,我感觉这个速度很不可思议——不是太快了,而是太慢了,甚至慢到了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帝国设施的地步。
  一座天使之城那么大的设施,用七天时间训练两千个士兵,或许对普通文明而言这已经是相当可观的生产速度,但对希灵帝国而言,暴兵速度沦落为“千”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更何况我们现在急缺的是一整个军团……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贝拉维拉却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她看了我一眼,摇摇头道:“你是被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给限制住了,神秘系的东西和科技系是不一样的,而且是相当巨大的不一样。这是两个各自有着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并不仅仅是使用的力量有区别——如果仅仅把重型机炮换成奥术飞弹,把单兵战机换成魔法飞毯,从两拨军队互相发射离子束换成发射眼棱光线就能算作科技系和神秘系的区分的话……你不觉得太儿戏了么?”
  我很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一开始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呼——”贝拉维拉很是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仿佛对我这么异想天开的简单逻辑很没办法,“好吧,不怪你,从你接触帝国到现在,还真没了解过多少神秘系相关的东西,而且那些知识也是这两天才被你解封的。我给你补补课——帝国神秘系的军事力量和科技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从不会从生产工厂里产生最基础兵种,你明白么?神秘系‘生产线’上走下来的最基础单位就是中级使徒,你所知道的,希灵天使,渡鸦,以及即将出现的奥术执法官、魔能先锋等等神秘系兵种,全都是中级或以上的单位。因此在你看来,天使之城的生产效率才如此低下,那根本不是生产士兵的地方!”
  我一字不落地听完贝拉维拉的话,意识到帝国神秘系的力量和自己一直想象的还有很大出入,并立刻对此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这种出入当然是没什么可意外的,虽然自己之前没有具体的概念,但也能理解两种不同的技术体系在各自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会产生多大的区别。神秘系和科技系的技术体系在探索世间真理时所用的各种手段和途径都如此不同,他们各种所蔓延出的枝叶自然也必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同人类文明史上那些走向不同方向的分岔点,每一个阶段的人类文明都将随之诞生区别巨大的世界观,并因此产生大量几乎无法互相理解的日常习惯、生产工具、宗教信仰乃至国家形态,小小的地球上都能出现这么多互相隔阂的文明阶段,更别提希灵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同时诞生了两条近乎完全相左的技术路线了。
  “也就是说,神秘侧的力量,其实比较走精兵路线?”我想了想,说出自己的理解,“神秘侧全都是中级使徒,难道就没有低级成员么?你们没有士兵?这和科技侧的区别也太大了点。”
  “当然不是,”贝拉维拉果断摇头,“任何一个拥有完整科技树的技术体系都不能没有基础单元,数量足够庞大并且专门承担一切基础任务的士兵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对我们而言,士兵并不是来自生产线,而是……这样。”
  贝拉维拉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伸在半空,于是空气中便浮现出了肉眼可见的奥术光辉和成分不明的实体碎片,这些东西出现的方式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希灵主机利用资讯再生技术建造各种帝国设施的一幕——或许这是两种殊途同归的技术?贝拉维拉召唤出的这些光芒四射的小东西正在飞快地汇聚起来,并以令人惊叹的精确方式迅速形成了无机质的基础骨架和身体,当最后一片成分不明的闪光碎片落在“它”后背的缺口上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容貌及身形和贝拉维拉……或者说渡鸦001几乎一模一样,但全身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的人形生物,这个刚出生的人型生物茫然地四下张望了一会,然后表情木然地站在贝拉维拉身后,仿佛一个忠心耿耿的卫兵。
  “我听说了你们在那个世界的经历,天空之塔里那些天使的思念体分身一定让人印象深刻,”贝拉维拉笑着看了我一眼,“这就是我们神秘系使徒的基础士兵。我们不会从工厂里制造这些东西,因为我们不需要。神秘系对世界特殊的改造方式让我们可以更轻松地以个体力量达成对能量和物质的精确控制,以及对自身精神乃至灵魂的操控,于是我们就有了发达的傀儡和分身技术。各种元素生物、思念体分身、奥术构装体以及灵体生物就是神秘系的基础士兵。你眼前这个就是一个构装体,它用我的奥术力量驱动,身体组成物质是直接从世界中‘掠夺’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改写,就能变成不亚于帝国大兵钢筋铁骨的‘物质’,你对此应该不陌生,希灵主机就是这么干的。”
  我刚才的猜测获得了证实,这就是希灵主机被划分为混合型希灵使徒的重要因素。
  贝拉维拉刚刚制造出的这个“晶体人”让我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想了半天才突然想起,这不就是那日在北地冰原见到的,奥德姆修斯创造的那种元素生物么?当然,贝拉维拉亲手制作的这个晶体人明显要比那些古德尔元素生物更加强大和精致,起码“她”走路的时候不会一路往下掉渣子,或许这是由于古德尔元素生物在长时间的自我繁衍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初代生物的力量吧。
  神秘系的使徒竟然依靠这种方式产生基础士兵,这让我万万没有想到,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从没见过其他渡鸦制造这个……元素士兵?”
  虽然看不出这个元素生物的战斗力能有几何,但如果每个渡鸦都有能力和贝拉维拉一样制造自己的构装体分身的话,那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将同样是非常可观的力量,可是自己从未在战场上见过渡鸦们的元素造物,她们总是在单打独斗,就像最正统的施法者一样依靠自己的魔法力量战斗。否则的话我应该早一点知道神秘系这让人称奇的特色了。
  “因为普通的渡鸦并不擅长制造这种构装体,”贝拉维拉在身旁那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女孩”脑门上点了一下,后者立刻分裂成一大片细小的碎片,绕着她飞快旋转起来,“神秘系也不是每个单位都要负责制造士兵的,通常是由魔能先锋和希灵天使来负责这方面——后者制造的分身你已经见识过了。至于渡鸦,我们就是常规意义上的炮台,我们有最强大的远程攻击能力和辅助技能,而且作为一种英雄兵种,渡鸦基本上是承担特殊任务用的——特殊任务可不包括蹲在家捏小人。”
  于是我了解了,科技系和神秘系在兵种构建方面的最大区别:前者是从流水线中组装列兵,生产效率平稳,后者则利用大型设施制造直接产生中高级使徒,再由这些中高级使徒制造人工生命,后者的缺点是在初期会面临兵源不足的困境,甚至出现空有指挥官却没有士兵的局面,但优点则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基础士兵”可以爆发式增长,每制造一个神秘系使徒,就相当于扩增了一个小型生产线,他们的基础士兵增长速度建立在中级使徒的基数上,这个基数越大,增员速度越惊人。从奥德姆修斯那里我已经了解过了,他制造的元素生物在诞生之后就可以自主维持,不需要他用精神力或其他什么东西来维持,也不需要专门的能量供应,这样说来,只要有时间和精力,一个神秘系希灵使徒可以制造的基础士兵数量其实是无上限的——当然,他们也不会真的这么干,炮灰虽然有用,但如果你把全部精力和人生都用来制造炮灰……是会被自己的长官毙掉的。
  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刚才贝拉维拉所说的,神秘系的使徒专于以个体的视角领悟、观察这个世界,并逐渐变得更擅长醒悟自身,他们在灵魂和精神力控制方面更胜一筹,因此才产生了这种依靠普通使徒自己制造士兵来补充军队的特点。
  至于为什么渡鸦们并不擅长制造士兵,贝拉维拉却能,其实原因很简单——
  “闲的。”珊多拉总结的言简意赅。
  “你们能制造有神智的基础士兵么?”我好奇地问道,“普通大兵都是有自我意识的,可你造的这个……冰雕……哦,现在成冰雹了,看着好像没脑子的样子。”
  “这也是神秘系和科技系的区别之一了,”贝拉维拉脸上有些遗憾的样子,“虽然我们可以个人制造属于自己的小军队,但一般创造出来的傀儡生物都是没多少智力的,我们没办法和科技系的工厂组装思维核心一样直接把意志和灵魂灌注到奥术核心里去,只能给它们一些最基础的行为程序,所以一般来讲,神秘系的基础士兵战斗力是大大弱于帝国大兵的,只能依靠数量和它们背后的主人来加以平衡。当然,以上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造不出有灵魂的东西,只是更难——完全不可能像刚才那样快速生产。有时候甚至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制造一个有思想的傀儡生物,一般情况下这种有神智的傀儡生物都会被作为小队指挥官,用来领导其他傀儡兵团。一名神秘系使徒,下属一小支部队,再精心制造几个属于自己的助手,这就是神秘系军队的基本单元。在单兵阶段的战斗中,由傀儡生物推进或者维持阵地,它们的制造者在后方提供火力和支援,是我们最常用的战术。当然,也有别的诸多战斗方式,恐怕一时半会也给你讲不完。”
  珊多拉碰了碰我的胳膊,提到一件事:“还记着北地冰原那些古德尔元素生物吧?它们没有个体的概念,自称全族都叫‘古德尔’,可能就是因为它们全族只有一个意识。”
  随着贝拉维拉的讲解,很多原本我不明白的事情都一一清楚起来,除了古德尔元素生物那奇怪的族群之外,我也了解了施法者军团和帝国六军团之间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配合问题:帝国大兵们要适应的不仅仅是身边突然多了一群跟自己一样强悍甚至更强悍的施法者,还要习惯和自己一起冲锋的大群没有神智、小队作战的傀儡生物,后者配合得当自然是优良肉盾和战友,但配合失误却很可能导致互相拖后腿,而这还只是双方协同作战初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情况……谁知道有多少。
  虽然现在这个混合性格有各种各样让人无语的毛病,但贝拉维拉确实已经踏踏实实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如她承诺的那样,协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完善而且符合新帝国现状的施法者军团。她已经和奥蕾莉亚那边取得联系,大致了解了当年十五天区在神秘侧力量的特点,并制订出了以十五天区原本主力兵种天使军团为固有主力,混编奥术施法者和各种辅助单位的重建计划,她将一部分渡鸦编入即将新组建的军团中,不仅仅是为了补充人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渡鸦已经在新帝国的军团中活跃了很久,她们对新帝国的军队比较了解。对新军团的定位,贝拉维拉提到了自己的看法:
  “辅助作战,起码最初应该定位为辅助作战。神秘侧这边缺少太多的基础设施,时间不足,很多大型和超级单位也制造不出来,要让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施法者军团独立作战太勉强了。我建议你不要忙着组建第七军团,最好是让他们混编到你的第一、第二和第六军团中去。前两个军团是帝国王牌军,第六军团是专门针对堕落使徒作战的特殊部队,这三个军团最有可能打硬仗。”
  “没有独立编制么,”珊多拉沉吟了一下,“短期内确实可以,不过第七军团迟早是要建立的,不可能一直这么混编下去。而且神秘系和科技系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后勤等方面都有巨大区别,神秘系的使徒可用不了帝国大兵的武器链路和供能模块,这会给混编军团的后勤工作带来很大问题。”
  “那是以后的事,起码在施法者军团的规模还不大的时候,这点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贝拉维拉摆摆手,“比起这个,我倒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告诉你——奥蕾莉亚那边找到了一些太空武器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辉光圆环,她原打算明天给你们汇报的,不过我现在提前给你们透露一下……”
  “你确定?现在能造出来吗?”珊多拉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显然她是知道贝拉维拉提到的那玩意儿的,但我却听的一头雾水:“辉光圆环?那什么玩意儿?”
  “你认为我们神秘系的军团是靠什么打太空战争的?”贝拉维拉对我耸耸肩,“一群顶着护盾的魔法师冲向太空,拳打战机脚踢导弹?靠个人那点力量与舰队主炮对轰?”
  贝拉维拉的描述太生动了,我顿时把那没谱的场面在脑海里滚屏播出了两遍,赶紧摇头:“听上去挺拉风的,但还真不靠谱。”
  “辉光圆环就是神秘系技术制造出来的‘太空兵器’。”贝拉维拉打了个响指,半空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投影的背景是璀璨星空,星空之中悬浮着一个光雾缭绕的神秘金色圆环,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辉光圆环了,奇妙的是,这样东西看上去竟然是没有实体的——它根本就是一个光环,完全由飘忽不定的光芒组成!
  “个体或者说士兵,这样单人的力量即便再怎么强大,如果面对和自己一样强大的一群人利用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战争兵器,也是羸弱不堪的。大规模的太空混战和更高层次的跨界战争中,集体智慧所创造的大型兵器和军团的力量才是主流。就如科技侧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舰队一样,其实神秘侧也有自己的太空兵器。只不过……我们造的东西在你看来可能有点不太好理解。它们和宇宙飞船之类的玩意儿大不一样,从原理,到外形,再到战斗方式,其实都让人难以和飞船联想到一起。”
  “这是一个利用圣光和符文束缚技术组成的光环,内部是高度活跃的圣光,这些太初能量的浓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它完全排除了辉光圆环内部的所有宇宙常数,并产生了一个可以独立于当前世界观的操作平台,当它完全充能之后会变成这样……”
  贝拉维拉说着,空中的全息投影突然发生了变化——大片黑红色涂装的堕落使徒战舰出现在辉光圆环对面。
  “我来告诉您,可怕的秘术武器是怎么摧毁敌人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恐怖镜像系统
  大家通常印象中的武器都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武器的定义应该是什么?
  或许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攻击时的光影效果可以绚烂多彩,名字和用法也可以各不相同,但我想基本上所有常规兵器都至少建立在一个相同点上:对目标进行攻击,具备杀伤或威慑作用,可以令目标的结构或者功能或者任意一个完好方面受到破坏和创伤,利用各种杀伤手段来破坏掉目标的正常状态——我觉得武器基本上都应该是这种东西——但很显然,贝拉维拉为我展示的这个叫做辉光圆环的东西所使用的武装完全是另一种玩意儿。
  在辉光圆环周围出现了大片黑红色的堕落使徒飞船,经过比例对比我发现辉光圆环的尺寸大概只有永恒级的一半不到,比自己预料的要小很多,在演示了那道金色光环的基本尺寸之后,辉光圆环开始充能,并展示了它最基础的攻击手段——好吧,实话实说,虽然效果很华丽,但貌似威力一般,那道金色光环四周可以产生大量巨型的魔法阵,利用密集的弹幕发动攻击,那些弹幕的威力恐怕和中小型战舰的主炮威力差不多,用来对付永恒级这样的超级母舰有些力不从心,在演示过程中,它在对方完全不反抗的情况下对一艘敌舰饱和轰炸了十几分钟才让后者的护盾熄灭——在真正的战场上是不可能这样顺利地对一个单位饱和轰炸的,要达到同样的火力输出,恐怕要五至六个“辉光圆环”才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击溃一艘永恒级母舰的护盾。
  但贝拉维拉却告诉我,辉光圆环在帝国军备序列中是和永恒级母舰一样级别的超级战舰。
  正当我对此有些不解的时候,全息投影中突然出现了变化:在目标的护盾熄灭瞬间,辉光圆环内部那片原本空空荡荡的区域突然产生了一层镜面样的东西,护盾被击溃的敌舰的影像被清清楚楚地倒映在那面镜子中。虽然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我本能地感觉到,恐怕这才是那个光环真正开始攻击的时刻。不过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点违和之处——可能是为了演示得更清楚,贝拉维拉让那些表示敌军的黑色飞船密密麻麻地排列,但辉光圆环中央的镜子中却仅仅出现了一艘敌舰,周围的飞船全都不见踪影,而且镜子中的那道倒影也不太符合透视规则——它并没有因实体和镜面的距离而显得缩小,这从透视学上是说不通的。于是我开始猜测,或许那并不是镜子,而是一个超巨大显示器?以完全百分百的比例尺显示着它所锁定的目标?——好吧,这个猜测略不靠谱了点。
  “辉光圆环的普通‘主炮’威力很弱,完全无法和星河之类科技侧的主炮相媲美,但它的最终武装异常强大——它被称作恐怖镜像系统,”贝拉维拉对我们——主要是对我解释着辉光圆环的战斗方式,“这东西非常难以防御,但也有限制,它一次摧毁的目标不能超过其湮灭半径,嗯,湮灭半径就是你看到的那块跟镜子一样的区域,超过这个区域的目标是无法被完全锁定的,只能被锁定一部分。这是一种在有限目标身上产生绝对杀伤的兵器,不适合对付体积庞大臃肿的东西。不过这个锁定装置可以活用,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它看上去像一个镜子?——在锁定过程中,它确实是以镜子的方式在工作,只要以百分之百比例会被完全倒映在镜面区内的东西,就可以被锁定,因此目标只要有一个截面小于辉光圆环的湮灭半径,那它就逃不掉了。现在,辉光圆环的第二套武器系统开始攻击。”
  全息投影中的金色光环达到了充能极限,它内部的“镜面区”突然闪烁了一下,随后镜面中倒映着的敌舰影像开始急速缩小,在短短几秒钟内,那个影像的尺寸就从几十公里缩小到……反正在全息投影上看,已经只剩下米粒大的一个小光点了,如果不是旁边有个箭头指示,我甚至无法用肉眼找到它。而在镜子里的影像缩小的同时,被辉光圆环锁定的永恒级敌舰也同样迅猛地缩小着,并转瞬间不见了踪影,片刻之后,在那艘黑色战舰消失的地方突然迸发出了一点萤火虫般渺小微弱的火花。
  “恐怖镜像系统的绝对威力,”贝拉维拉微微笑了起来,“当然,这系统是存在弱点的,它的攻击会受到幽能护盾或者同等级护盾的中和,因为圣光和幽能这两种东西在资讯优先级上是等价的,任意一方都无法在主物质位面完全湮灭或干涉另一方。因此恐怖镜像系统无法锁定被幽能或者同级护盾完全包裹住的目标。所以辉光圆环的战斗方式需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它自身的常规兵器以及友军的火力不断削弱目标护盾,等到敌方护盾消失的一瞬间,目标就会被倒映在镜面区,第二阶段开始,辉光圆环将逆转镜子和现实的分界线,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你在照镜子的时候是自己主动采取动作,然后镜子里的影像才跟着变化,但一旦被辉光圆环倒映过,这个关系就会反过来——恐怖镜像系统会把你在现实世界的实体变成镜子里的幻影,然后它把自己的‘镜子’剧烈收缩,被倒映过的目标便会被无条件碾碎。”
  我:“……”
  “信息量太大死机了?”贝拉维拉伸手在我眼前晃晃,“回神啦,没这么夸张好不好。”
  “这玩意儿……这算什么级别的武器?法则级?概念级?”我指了指辉光圆环的全息投影,“这种杀伤力不是太无解了么?”
  “其实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夸张,”贝拉维拉耸耸肩,“只不过神秘系大多数东西的运作原理都不符合一般世界观,所以它们看上去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恐怖镜像系统严格来讲只是一种数学率修改设备,它的攻击效果局限于湮灭半径内,因此不是法则武器,它的锁定和启动过程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涉,因此也不是概念武器。单论威力,其实这种武器和星河主炮是一种级别的,后者使用的高浓度幽能洪流有在所有维度产生效果的作用,无护盾的单位受到幽能攻击同样会被无条件摧毁,因此星河也不仅仅是一道能量炮那么简单——帝国所有的中到大型在役武器都不是单纯物理杀伤的。想明白了就那么回事。不过在面对帝国级别的战舰时,恐怖镜像和星河主炮比起来有个优点,那就是敌舰的护盾被击破之后,面对星河主炮,它依靠充能装甲和内部的幽能环境还可以继续作战,而面对恐怖镜像,只要敌舰的外壳幽能护盾不再完整,舰身结构就全完了,内部充沛的幽能不能阻止照射。”
  贝拉维拉将恐怖镜像的生效方式讲解的很细致。它是否可以照射目标,只取决于两点,第一自然是对方必须小于它的湮灭半径——恐怖镜像的锁定系统是利用“信息映射”原理运行的,它必须百分之百地重现目标;第二则要求目标外层的护盾出现破绽。这个破绽持续时间可以很短,哪怕只是闪烁了一下,几飞秒的时间,也足够镜像系统建立映射。之后敌舰即使重新给护盾充能也会回天乏术,因为在当前世界,信息的映射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子弹已经飞入脑袋,这时候再戴头盔已经晚了。
  至于这玩意儿如何利用一个镜子来消灭现实世界实体的过程,珊多拉看我理解起来有难度,便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快捷方式你总该熟悉吧?”
  “电脑上那个?那我当然知道。”我点点头。
  “通过快捷方式可以控制程序实体,”珊多拉继续说道,“恐怖镜像就是给目标建立了一个快捷方式,我们知道,世界的本质就是资讯集合,一切进入世界屏障内的东西,都要在‘世界’这个大存储器内给自己的信息找个容身之处,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文件夹,而完整的幽能遮蔽可以利用高级权限——也就是幽能在万物阶梯中的优先位置——隐藏文件夹路径,恐怖镜像系统就是要找到目标的文件位置在哪,然后……建立一个用于卸载的快捷方式。”
  我这次终于彻底听懂了。
  “很给力的玩意儿……我还是觉得它比星河高科技点……嗯,高魔法,”我啧啧称奇地看着全息投影上的金色光环,“不过这东西独立作战能力恐怕很渣吧?”
  “没有办法的事,除了真正的法则武器和概念武器,要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绕过世界的各种修正都是困难重重的,在目标有一个完整幽能护盾的情况下,哪怕那个护盾强度再低,恐怖镜像系统也启动不了,”贝拉维拉无可奈何地摊开手,“而它自身限于载能有限,常规火力并不强大,所以面对永恒级组成的集群时,辉光圆环必须有大量支援战舰做辅助才能不会死的很惨:它的防护性只有永恒级的一半左右。不过只要我们的舰队中有一定数量的辉光圆环存在,对敌人就会形成空前巨大的威慑力。你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一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生效,而且一击必杀的狙杀炮台可以让敌人的大型战舰多么胆战心惊——他们甚至会为了防止被镜像点杀而牺牲火力和机动力,以增强单舰的护盾强度——联合护盾面对辉光圆环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联合护盾并不是完整护盾,大量不同飞船的护盾叠加在一起,会产生大量不连续面,这种不连续面不影响对常规炮火的防护,但会给恐怖镜像留下可趁之机。啊,你有问题?”
  我指着全息投影:“就一个问题了,我们要多久才能造出这东西?它能在下一次跟堕落使徒打仗之前服役么?”
  贝拉维拉四十五度角看看天空,片刻之后看了我一眼:“你不能因为咱俩以前有过节,就把我当节过吧……你们用了多久才造出自己的第一艘永恒来?说起永恒我还有怨念呢,当年在艾泽拉斯的时候,我手头最后一艘永恒战舰啊……被维斯卡毫不犹豫放烟花了……”
  “那是,她不放烟花,那就轮到我们被放烟花……别转移话题,”我刚想顺着说下去,猛然反应了过来,“那可不是你的光辉历史。而且当年我们手里是没有永恒级的完整资料,基础工业也不全,才进展缓慢,可现在你手中可是已经有辉光圆环的资料了。”
  “但我没有基础工业,”贝拉维拉说的毫无商量余地,“找遍新乡,也没找到幸存下来的塑星池……也就是神秘系用来建造太空兵器的星港。现在即使手头有资料我也要从头建设一套工业体系,你当年也做过一样的事,你知道这有多难。至于堕落使徒……他们随时会发神经,我可不敢给你任何保证。另外,我还给你个建议,别太追求立即让一大票辉光圆环这种级别的强大战舰服役,不管什么时候,单一而不成系统的东西都是很难力挽狂澜的,哪怕是超级武器也一样,有这功夫你不如期待我们先造出神秘系的各种中小型太空兵器比较实在,这才符合合理的发展规律。而且大多数时候,合理配合的多样化舰队远比一支缺乏支援的母舰编队要更有战斗力。至于什么时候让辉光圆环服役嘛……我只能说尽力而为。”
  我也知道这件事是强求不来的,只是看到这么个给力的玩意儿却不能马上出现在自己眼前,感觉多少有些郁闷,但我相信,贝拉维拉不会在这件事上有所含糊,于是也只能放心地将这任务交给她——她的担子会很重吧。
  “不管怎样,辛苦你了。”我觉得多少还是要对贝拉维拉表示一下,因为这些责任她本来是不用主动站出来承担的,看看她现在的状态,一个残缺的灵魂,依靠附身在自己的复制体上才能有限活动,如果她就此一直隐藏在希尔维亚的灵魂深处,也根本没人可以说什么,但她还是主动站了出来,把新帝国目前面临的最复杂也最重要的转折点抗了过去,我不是个对此一无所感的人,只是总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表示谢意——除了这么一句话之外。
  贝拉维拉笑着眨眨眼:“这声感谢的分量可不轻,我会好好接着的。”
  “话说,你原本已经决定从此退隐,安安心心地当个小店长,现在又拉过这些担子,不会后悔么?”珊多拉看着远方的渡鸦孵化场,声音很轻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