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1251

  最终,我轻轻揉了揉莉莉娜的小脑袋,用平淡的语气说道。
  对方没有回答,但我感觉手下的身体刚才僵硬了一下,显然是被说中了心事。
  莉莉娜绝对不是什么心怀天下的圣人,更不是会考虑到全人类未来的贤者,甚至她连个好人都算不上,这个只有一米零九的小家伙心中的阴暗面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尽管她是一个正义神明的代言人,但很多时候,她的行为就连那些邪教领袖听闻之后都浑身战栗——比如在大星云那边,用数秒钟屠杀了整个星球几十亿的人口,如此丰功伟绩得多少个希特勒绑一块啊?
  莉莉娜对大多数凡人有着不信任感,这是她半生的经历导致的心理问题,在成为半神之后,她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全人类都是有罪的,而且只有她这个伟大的“导师”才能对其纠正,当然现在这个危险的世界观已经在姐姐大人的家法加身下被扭转了不少,但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莉莉娜致力于控制所有凡人的那颗心。
  她始终在忙忙碌碌地传教,用很多在我们看来荒诞,搞笑,幼稚,甚至是白痴的方式,将叮当这个笨蛋上帝的教义传播到整个宏世界,我一度认为这是某个小女孩童心未泯的游戏,直到某一天才意识到其实隐藏在她那副一米零九身躯之中的根本不是小女孩,而是一个早就饱经沧桑的灵魂,而那个在最初只有一个信徒、各方面看上去都可笑无比的生命女神教,也已经在我们不经意间变成了一个在多元宇宙遍地开花、在各个世界拥有超过数百亿信徒的庞然大物。
  有一份时空管理局提交的报告曾经吓了我和珊多拉一跳:在至少一千六百个世界,生命女神教已经成了当地的主流信仰,拥有切实神力的生命女神修道士轻而易举地从当地的伪神教派手里抢到了数量惊人的信徒,他们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莉莉娜亲自发展,剩下的都是英灵和莉莉娜培养起来的几个亲信主教在打理,这个小丫头有着让人根本没想到的惊人能力,在我们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她已经把那个玩闹性质的教派变成了新帝国统治区里唯一可以合法传播的宗教了。
  而莉莉娜做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有见不得人的小打算,更不是要在帝国统治区搞什么小动作,其根本原因简单到让人好笑:她觉得凡人不可靠,所以要奴役他们,才能让自己心安。
  “只有老实听话的家伙才是安全的,”莉莉娜低着脑袋,用非常小声的声音慢慢说道,“我知道这很奇怪,我不正常,但我必须把所有凡人控制起来,他们都是不安定因素……老大,我是为你好……”
  “我当然知道,否则早就拿拖鞋抽你了。”
  我扶着莉莉娜的脑袋,将她的脸强行扳过来,一直盯到小丫头浑身不自在地张嘴要咬人为止。
  “自己知道分寸就行,地球不是宏世界,所以不准你传教。”
  “我当然不会传教啦,”莉莉娜一脸轻松地摆了摆手,“其实那是很累人的活计,像这种只要随便忽悠两句就有几十亿人上当的情况,只有傻瓜才会劳心费力地建立宗教的说!”
  小丫头这么一说我顿时放下心来,其实我一点都不担心她忽悠地球人的事儿,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忽悠来忽悠去的,政客忽悠百姓,教会忽悠信徒,老师忽悠学生,所有人都心安理得地忽悠而且被忽悠,你知道的永远是他们想让你知道的——这是全世界的公理,你可以吐槽,但必须接受。那么加上一个莉莉娜顶多也就是人类悠久的忽悠史上又多了个奇葩的大忽悠而已,干我屁事。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莉莉娜千万别想着在地球上推进第四宗教,不管以什么理由这个都太麻烦了,这年头查邪教可严着呢。
  我让莉莉娜放手去干,她真的就放手去干了,而且效率高的惊人,就在探月飞船携带着二十公斤陨石样本返回地面之后,她便再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普通人面前:以一个系外生命幽灵的身份。
  对返回舱中的陨石样本进行分析需要涉及到一个研究权的问题,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多的国家共同参与同一个计划,那二十公斤石头到底应该算谁的?
  全人类的?扯淡,除了那些能连获十一届诺贝尔和平奖的圣人,谁真心相信这句屁话?别的不说,就研究这些陨石样本的地址,放在哪个国家合适?
  放在俄国,美国不干,放在美国,俄国不干,放在韩国——全世界都不干,奥巴马放话了,谁要是敢宣布这块石头是从汉拿山挖出来的,他和普京各领三千人马杀奔首尔——当然这句话是莉莉娜转述给我的,真实性请参考那丫头的节操值。
  当然你可以选择把石头切割成几十块,一人一块回去玩去,但很遗憾,科学是不能跟小屁孩分西瓜一样的,这些陨石样本中含有的生命体并不均匀,而且石头本身的物理特性也不明确,还没人斗胆在开始研究之前就把它们切碎。
  所以后来十几个国家合计了半天,从返回飞船刚刚通过引力平衡点就开始合计,一直合计到飞船从太平洋上被打捞回来,最终达成一项协议:就在飞船溅落的太平洋海域,找了个无人小岛,联合建立研究基地,所有参与国都派出自己的科学家,共同研究,成果公开。这个联合研究基地后来被称作“上帝工厂”,意思就是人类研究上帝工作成果的地方,显而易见,它终将发展成为开创人类认识宇宙新时代的桥头堡,在这里出现的任何一个成果都将永远改变地球人对宇宙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理解,不过那都是未来的事情,现在在这里的科学家们正在头疼的,其实是某个随着陨石一起“来到”地球的不速之客。
  时间倒退一小会,回到陨石样本刚刚被运回这个用两天时间建立,到现在虽然有点简陋但已经初具雏形的实验室的那一刻,同时让我们看看这个已经开始改变人类社会的研究基地是个什么模样。
  另外顺嘴一提这个实验室的建造速度,我想我有必要对人类爆发出潜能之后的工作效率刮目相看一下,他们竟然在四十八小时内用预制塑材和空投设施的方式搭建了个一万多平米的研究基地,在旁边的狭长岛屿上还铺设了个能供三架飞机同时起降的临时机场,这效率……军用科技果然跟民用的不是一种东西。
  封存着陨石样本的金属箱在大群士兵的护送下被送到研究基地,首先接受了长达二十分钟的外部消毒和红外线检测,以防止任何“异物”干扰到后面的工作,随后被送入了完全封闭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大门关闭的一刻,它与外面的环境就完全隔离了。
  准备参与第一次陨石接触的科学家已经在宽敞的实验室中做好了准备,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甚至背着能工作三小时的全封闭式氧气循环系统,除了没有航天局的标志,俨然就是一副要在太空工作的打扮,而他们的遗嘱就放在离这里有三公里远的另外一个小岛上,有一架军用飞机随时待命,只要实验室被摧毁,飞机就会将这些遗嘱送回国内。
  实验室是完全封闭的,不但不允许人员出入,甚至就连空气都是内部循环,它的数层墙壁之间都填充着能杀死一切生命(至少是人类认识中的生命)的酶溶液,在大门关闭的同时,这里就进入了如同太空舱一样的完全封闭环境。
  如此严密的防范,甚至可以说哪怕一个真菌,想要从房间里出去都得经历至少九九八十一难,为的,就是防止陨石中携带的系外生命样本扩散到地球环境中。一直以来人类都致力于寻找地球之外的生命,但当它真的出现在人类面前,却是让人战战兢兢,因为那些来自外太空的生命体对地球生态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谁都不知道,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地球产的感冒灵肯定弄不死来自半人马星座的感冒病毒,任何一个系外生命的细胞一旦在地球成功存活,都将无敌于天下,离它最近的天敌恐怕都在几十亿光年之外呢。
  将实验室建立在太平洋中心的无人小岛上,其实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国际上的中立科研地位,也是为了防止探月车携带的系外生命样本污染到地球生态圈,探月车和返回飞船现在也被封锁了起来,曾接触过月壤的它们也是重点监控目标,尽管在大气层中的剧烈摩擦可以保证返回飞船表面可能残存的生命体死亡,可里面的探月车还是有可能沾染着活性细胞的,所以它们现在就跟这个全封闭的实验室一样,被严密封锁在一个巨大的铁罐子中。
  而这一系列全封闭的研究设施还不是用来防止系外生命扩散的唯一屏障,最终极的防御屏障,在埋设在这几座小岛下面的……核弹。
  一旦确认陨石样本中的生命组织有危害,并且实验室发生泄漏,这几座小岛就会在十秒钟内被一连串核爆炸从太平洋上抹掉,所有参与“上帝工厂”计划的国家都已经下定了这个决心,基地上的负责人也很清楚自己屁股底下坐着什么东西。陨石样本有的是,月球上还放着足够把整个曼哈顿城区砸扁的、剩余的陨石结构,可一旦危险的系外生命在地球生态圈中扩散开来,那可就全完蛋了。
  莉莉娜将地球科学家这样小心翼翼的安排看成是个笑话,珊多拉却对此提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女王陛下认为人类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谨慎和周密是很有必要的,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当然我们谁都知道那些陨石中的细胞组织对地球环境一点影响都没有,要有影响的话吉安娜他们早就被禁止入境了。其实在今天之前,异世界就已经有生命和地球的生态圈接触过,依莎娜前不久不是还在人家的核潜艇上撞掉好大一片鳞么……
  不管怎么说,那些参与实验的专家学者们身上那厚重的防护服现在看来也就不那么可笑了,这可不是怕死,这是对全人类负责——作为能自由出入实验室的人,一旦他们被感染,那可是最有可能将系外病毒带到大气圈里的窗口。
  “样本密封状态良好,实验室空气循环已经启动,我们有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一个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机器的协助下将沉重的金属箱放在实验室中间的操作台上,因佩戴呼吸机而有点嘶嘶漏风的说话声从他背上的扬声器里传了出来,“当地时间,十六点十七分,陨石样本第一次在地球环境下打开,汉森,请准备好记录设备。”
  另外一个防护服将很多奇奇怪怪的设备推到操作台前,随后在一圈防护服的注目礼下,沉重的金属箱子打开了。
  一块闪烁着污浊的墨绿色金属光泽,质地仿佛某种结晶体的不规则石块,还有很多质地一样,体积却小很多的陨石样本出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
  “真漂亮……”
  一个防护服忍不住被眼前那绿油油还泛光的陨石样本吸引了眼神,都有些挪不动道了,听这口气大约是个搞地质的。
  “这只能证明它辐射很强,但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辐射。”另外一个防护服走了过来,“先将陨石的主体部分保存起来,我们从最小块的样本开始。”
  根据经验,现场的专家做出了陨石样本有高能级辐射的判断,这也很符合月面能量爆发的事实,不过实际上它们发光还真和辐射没关系,萨隆邪铁本来就是发光的,但地球上的科学家要认识到这一点恐怕至少要等尤格萨隆来地球一游才有可能。
  而就在一堆防护服们紧张有序地准备将陨石样本分离开来,送入不同环节的时候,那些晶体一样的石块正在逐渐散发出幽幽的光芒……
第八百七十二章
莉莉娜的忽悠
  当陨石样本逐渐发出绿光的时候,一帮科学家们正满头大汗想方设法地要将它们分开,他们采取了各种可能的办法,包括实验室内用的小型牵引机、起重设备、牵引绳以及撬棍,甚至有人奋不顾身地用手去接触那些可能会要了人命的太空物质,但结果都是浮云:陨石纹丝不动,某种人类还未知的力量笼罩在这些样本上,让它们仿佛重逾千斤,甚至仿佛和周围的空间冻结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满头大汗,而更让他们着急的是那身厚重到几乎可以去一九四二年的斯大林格勒冲锋用的防护服,这些东西对穿戴者的要求太高了,经受过训练的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下穿着类似的东西当然没事儿,可现场的这群国宝平均年龄都是五十起步的,而且绝大多数有肩周炎和各种骨科炎症,最老的一个当年帮忙把阿姆斯特朗送上过天——你让这样一群智力一百体质一分的老头老太太干这种体力活这不是扯淡呢么,他们能穿着这身装备完成三个小时的观察实验都算超负荷劳动了。
  当然之前也没人会想到好好的研究第一步竟然是体力劳动……
  这些在地球上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加起来囊括了太空地质学、生命学、物理学等等学科最尖端领域的终身成就,组成团的话可以至少把四五项诺贝尔奖承包十几年,现在却在实验还没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栽了跟头:他们甚至压根无法挪动那些摆放在操作台上的陨石样本。
  “它的能量读数正在平稳上升,我感觉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一个防护服呼哧乱喘地说道,背后的扬声器里传出了六六年出产的老肺叶子风箱一样的粗气,“我想到了爆炸。”
  “或许我们应该撤离这里,”另外一个听声音好不到哪去的防护服扶着膝盖弯腰说道,“还有一部分备用的样本存放在……别的地方,可能我们刚才错误地刺激了这些陨石里面的能量,让它重新激活了。下一次……”
  “等等!”
  就在在场的人员踌躇不安,正准备远离这些能量读数越来越高的陨石的时候,有人突然发现了什么,大声制止了同僚们的骚动。
  “看这些绿光——它们正在组合起来!”
  只见从陨石中泄露出来的绿色光芒果然如那个出声之人所讲的那样,在离开石块之后就立刻从光晕转变成了仿佛烟雾一样的流体状态,并在半空中不断汇聚起来,工作人员发现,旁边的盖革计数器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探测器的读数正在飞快地趋于稳定,而半空中的绿色光晕则随着陨石的能量辐射下降而愈发呈现出实体一样的质地。
  最终,那些飘在半空的绿色光团凝聚起来,并飞快地变形成了一个带着淡淡微笑的小女孩形象。
  小女孩拥有典型的东方面孔,长发披肩,面容甜美而安详,身高在一米出头,身上穿着淡绿色的连身衣裙,赤着一堆洁白可爱的小脚丫,她漂浮在半空中,浑身上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地,如同一个幽灵般低头看着站在下方目瞪口呆的科学家们,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人畜无害的微笑。
  当这一幕同时出现在太平洋某个小岛上和我们家客厅里的时候,两方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太平洋的小岛上至少有二十个科学家呼叫了他们各自的上帝和老妈,还有两个科学家就这时候应该喊真主还是喊耶稣产生了小小的分歧,我们这边则一致认定,莉莉娜简直生来就是个骗人精的料。
  经过短暂的争论之后,科学家们一致同意这时候应该喊上帝,于是其中一个可能属于项目负责人但由于穿着防护服而看不出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学者指着半空中的小女孩大声惊呼起来:“上帝啊!这不科学!”
  半空中的小女孩面带微笑,跟耶稣他姐似的张开双手:“科学你妹!”
  “啊?”
  “咳咳,我是说,经历了漫长的旅途,我终于再次看到了欣欣向荣的生命,这个世界让人感动……”
  “她在装X。”我们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北方城市的某个民宅中嗑着瓜子同步观看莉莉娜装神弄鬼,林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点。
  “她确实在装X,”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但一般人真装不出这个效果——你们见过莉莉娜一年能有几次用真实的表情跟人说话的?”
  林雪立刻接茬:“有,每次挨揍的时候,那脸上的表情是真疼。”
  旁边的水银灯闻言顿时心情大好,乐不颠地抱着酸奶瓶子一饮而尽,然后举着个炸鸡腿去找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八云蓝了,她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喂食,总有一天自己能驯养那只巨大的狐狸,至少可以劝对方同意贡献出自己的一条尾巴给她当抱枕。
  这时候莉莉娜已经成功地制造够了降临所需的光影效果(因为我和姐姐大人已经给她下了禁令,不能随便折腾人类文明,所以她对自己这宝贵的“降临仪式”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根据那一圈防护服石化的姿态就能判断她现在是多么拉风而且神秘,显而易见,她在过去的一分钟里成功挑战了至少二十多条科学常识,而且是当着这个世界上最科学的一拨人挑战的,我估计要是她不解释清楚自己是怎么来的,那帮科学家有一半人最好的下场也是脑血栓。
  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就是刚才说“不科学”的某个专家,此刻正激动地看着漂浮在半空中的幻影,眼前之物的出现方式是完全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包括刚才那些陨石样本突然无法移动、能量读数突然提高、从陨石中泄露出来的光线发生物理性质转变在内,都是无法用现有科技解释的东西,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言,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激发他全部的热情:科学家喜欢谜题。
  事实上现场的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人类终于开始面对面地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最初一分钟里,就给了他们至少两位数的光怪陆离的谜题。
  “月亮女孩!”终于,一个防护服打破了沉默,指着漂浮在半空中的莉莉娜失声惊呼起来,根据他下意识喊出的这个名词,我初步判断他平常应该经常逛Facebook,因为在度娘上人们习惯叫莉莉娜这个形象为“嫦娥她小姨子”……
  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个稳重的老科学家,闻言立刻碰了碰那个有点兴奋的同僚,似乎是想提醒对方科学家的身份,不过现在他的状况也冷静不了哪去,毕竟面对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人型生物只要是个正常人就冷静不了,上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生物还差点把天庭给砸了不是——你说这话题都扯到哪了。
  “这只是你们的称呼,但我没有名字。”
  莉莉娜带着愉悦和享受的表情看够了下面一圈老大爷老太太惊慌的模样,这时候才慢慢开口,脸上的表情甜美纯真,不知道的一准感觉她跟天使唯一的区别就是脑袋上面少个圈儿,但知道的就会很清楚,她跟恶魔唯一的区别就是少了条尾巴:露出纯真笑脸的莉莉娜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她就要开始忽悠人了。
  “在决定与你们接触之前,我已经了解了这颗星球的文化,所以我觉得你们可以叫我阿尔忒弥斯……”
  “噗——”
  正在偷听偷窥的我顿时喷了出来,面前坐着林大小姐,后者早已经先知先觉地拿了个靠枕挡在脸前,然后悠悠然感叹了一句:“奥林匹斯山上有个两米五的阿尔忒弥斯,阿瓦隆有个一米七的阿尔忒弥斯,现在恭喜你又多了个一米零九的,她们是阶梯状排列下来的吧?”
  我摇头苦笑:“行了,至少她没说自己叫嫦娥。”
  这时候在莉莉娜面前的一群科学家也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一帮人,但这份聪明绝对跟情商无关,他们崇尚的是确切的数据和知识,因此面对莉莉娜这个生来就以神秘和不确定知识来坑蒙拐骗的奇葩的时候,科学家们显得力不从心,三两句就被莉莉娜唬住了——当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优势,否则莉莉娜要用天方夜谭来忽悠一群心志坚定的科学家还真不容易。
  “阿……阿尔忒弥斯?”实验室的负责人诧异地重复了一句,“是月神的名字么?”
  “不,它只是一个代号,便于你们理解我的存在。我没有名字,如你们所见,出现在你们面前的只是记录在这些陨石中的一段记忆,我已经在星空中飘荡了很多年,而这颗星球,是我停留的第一站,或许也将是最后一站。”
  “那么我想我明白了,”实验室负责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边示意助手检查并确定现场的各种记录设备状态良好,他意识到这次对话将超越人类以往任何一种关于“第三类接触”的想象,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和外星智慧的第一次交流,从他那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仍然明显无比的身躯颤抖,我们不难想象他现在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但他还是努力镇定下来,整理出现在最重要的几个问题,“阿尔忒弥斯……小姐,我要确认您能很好地理解地球人的语言系统,我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障碍或者误解,是这样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