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251

  “你看,这是幽能死星,”冰蒂斯在空气中比比划划地捏巴出一个能量球来,表面蓝色火焰喷吐不定,真跟幽能死星看着一样,“内部结构就不说了,反正我搞不明白。但有一点想必是没问题的,那就是这东西不固定。”
  冰蒂斯一挥手,蓝色的能量球分解成好几个球壳剖面,这让我想起了高中课本上的地球结构图。
  “控制核心,能量熔融层,控制表述层,幽能海,最上层的星冕,明确的几个功能性层面,但所有这些结构都是用途上的区分,本质上还是幽能,只是能量排布不一样。我真佩服你们造出这样奇妙的东西,它其实是没有结构的,但通过对各层幽能体系进行引导,要塞就呈现出可控状态。那么既然幽能死星本身没有固定的结构,它就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无限的可塑性。”
  “这个是我的某种能力,”冰蒂斯将代表幽能死星的能量球推到一边,手指在空中指点了几下,凝结出一个闪耀金色光芒、不断震颤的圆环,“圣光之怒,嘛,反正我老师是这么叫的,它的特性是瞬间发动,无视与目标间的距离,不管距离多远,都能在大约半秒钟内完成射程,而且威力也还可以,当然最重要的——圣光之怒虽然是光明系法术,却有塑能系的特征,它可以被当成‘快照’抽取出来,形成一个能量结构,就好像你们现在眼前的这个光环。”
  “你到底想说啥?让我们都转职研究神秘知识去?”
  我那可怜的理解力在刚才就见了底,这时候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已经听不懂了。跟冰蒂斯这个技术宅在一块你就要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而且得承受得起自卑。这世界上进可抡板砖血战十字街头,退可抱文献独领学术巅峰的流氓绝对是最能打击你自信心的存在,我十分庆幸自己就认识冰蒂斯这一个奇葩。
  “当然不是研究神术,那东西对你们的科技而言不太兼容,我这个圣光之怒的能量模板只是想给你们个参照。既然幽能死星拥有不固定的结构,那它其实就是能变形的,说到底帝皇之息和幽能火海都是改变其能量排列所形成的攻击形式,那假如让你的死星按着我这个圣光之怒的能量排列变形一下……”
  冰蒂斯话音刚落,我冷汗就下来了,因为我预见到这个女流氓刚才提了一个多耸人听闻的建议。
  她这是打算用整个死星要塞作为能源来发动一次禁咒啊!
  环视四周,我发现正擦汗的不止是我自己,还有姐姐大人和珊多拉,这一刻所有人都充分认识到一个流氓究竟有多可怕,而一个会武术又会学术的流氓更是神鬼不敌,冰蒂斯的下限比帝国战争科学家还低,我不敢想象她平常都用自己的造物神权限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儿。
  “这个,可以尝试,而且很快就能出结果。”塔维尔的质量投影出现在我们旁边,满面红光的模样,“我的陛下,请让属下尝试下。当然,效果应该达不到冰蒂斯冕下的预期,神术和帝国幽能科技的兼容性并不好,即使有幽能死星特殊的结构,我们也无法复制出这道圣光的能量排布,但或许后者可以给我一个模板,为幽能死星开发出一种全新而且攻击速度极快的武器。理论上是这样。”
  塔维尔对这个全新的命题信心十足:那就是如何用幽能死星无限可塑的能量结构来模拟神族,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任何一种足够高端的力量。我相信这个在旧帝国时代应该也是高精尖研究项目,而且幽能死星是我们突发奇想的新创造,旧帝国肯定没有这种东西,因此塔维尔正在进行的极有可能是一项全新的研究,无怪她会高兴成这样。想想吧,幽能死星的能量强度究竟有多惊人,而我们一直在尝试用这个优势来为死星要塞研发出更多更强大的武器形式,如今冰蒂斯的建议等于是为我们打开一扇门,让人豁然开朗。用死星要塞模拟其他任何一种高端力量似乎都是可行的,我们对这颗恒星要塞潜在价值将有全新的应用高度。
  “它惊人的能量原本就不应该浪费的,”冰蒂斯满意地点着头,一脸自我满足的神色,“你们对这件兵器的开发始终受限于希灵科技框架,一旦跳出这个框子,我有一种预感,它将成为真正无所不能的东西,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战术都是适合它的: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结构。”
  第二天下午,从封闭宇宙那边反馈来了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幽能死星的结构调整顺利完成,我们成功模拟出了“圣光之怒”的能量爆发方式。
  当然,之前塔维尔的提醒也被印证了,由于神术和幽能科技并不兼容,这种模拟并没能百分之百达到将圣光之怒等量放大的效果,但所取得的成果也让人欣喜。
  幽能死星全新的攻击方式是一种极高速能量脉冲,几乎不需要充能。根据冰蒂斯带来的提示,要塞的指挥官们成功让死星的星冕直接爆发出去而不损伤要塞本身的能量结构,爆发出去的星冕则会形成无数道冲击环,每一道冲击环几乎都相当于几百门星河主炮在集中轰炸,它们速度极快,而且在光速扭曲装置的效应下,基本上达到了无视目标路程的效果。
  第一次试验是非常成功的,能量脉冲分成了数个波次,将试验区域内所有的小行星变成了基本粒子,整个攻击过程瞬间启动,并在大约十秒钟内源源不断地持续,文明共同体的居民们则在安全区内欣赏了这次激动人心的烟火表演。
  当然这种攻击的缺点也很快被找出来,第一就是尽管它发动迅速威力强大,却无法连续使用,因为冲击波在释放出去的时候等于是带走了死星的星冕,而这需要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才能再生完毕。第二则是冲击波无法聚焦,它总是无法控制地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我们仅仅能在冲击波的路径上保留几个安全区而已,这就意味着它不如帝皇之息那样威力集中,射程也稍微近一点。
  我把这玩意儿定位成自爆炸弹一般的AOE技能,大致跟幽能死星原本的超新星爆发攻击差不多,当然冷却时间和发动速度远远超过后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而威力则弱了很多。
  新功能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字,我们都记着幽能死星第一个攻击方式的原名叫什么,没错,尽管不想提起,但……那玩意儿就叫陈俊的呼吸,于是这次浅浅再次突发奇想,决定将幽能死星的新功能命名为:
  陈俊的咳嗽……
  这取意于冲击波是分好几个波次放出去的——这丫头竟然还有取意!
  当时我大惊失色,在冰蒂斯都被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震惊到目瞪口呆的情况下进行了死谏,就差没当着浅浅这个冒失丫头的面掏刀子血溅五步了,才终于让某脱线少女狂飙的思想稍微正常过来:浅浅觉得帝皇的咳嗽也不是不能接受。
  于是我又死谏了一遍。
  最终,幽能死星的新武装被命名为“震怒”,在此感谢莉莉娜救命的建议,尽管这个名字听上去也挺俗的,可总比陈俊的哮喘和帝皇的饱嗝要好听很多:浅浅已经开始考虑这俩新名字了。
  于是在布置好了误导信号和包围圈之后,我们现在等于是守株待兔,这是最让人心情紧张而且带着点小成就感的时刻,大致等同于我小时候第一次给女生铅笔盒里放虫子等对方打开的时候,一种偷偷做坏事而且不被人知的刺激感让人彻夜难眠——那是记忆中我唯一一次战胜二丫。
  现在众人反而有点迫切希望复仇军的舰队能早点出现,他们出现的越早,所能集结的兵力就越少,这次伏击获得的战果就越丰厚,于是我跟浅浅开始每天趴在指挥中心的预警系统前候着,天天就等着这破玩意儿一声大喝:有杀气!
  不得不说复仇军的缓慢行动实在浪费了读者太多的时间,于是为了尽快进入下一章,在某天早晨,指挥中心突然回荡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最高级预警,最高级预警!引力边界发现大规模空间塌陷,引力边界发现大规模空间塌陷!大质量物体正在进入主物质位面!大质量物体正在……”
  早已准备就绪的指挥官们迅速行动起来,原本正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指挥大厅如同一部瞬间加速到极致的发动机,几乎是眨眼间便进入了繁忙状态,全息投影一个个打开,引力边界的实景图像被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是据此一点五光年的广袤空间,黑色的宇宙背景中正在荡漾起一片半透明的涟漪。
  “晶峰就绪,随时可以广播。”舰载主机用平稳的声线广播道,珊多拉挥了挥手,命令晶峰指挥官稍安勿躁:“等他们的先头部队过来。”
  这一切就是几秒钟的事情,太空中的透明涟漪越来越明显,敌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一个陷阱,仍然在按原定程序进行空间跳跃,很快,我们便能用肉眼观察到那片天区出现了很多物体的虚影:传送速度更快、动力切换更灵活的突袭舰队已经进入主物质位面,按照复仇军的一般战术,它们会在后续的母舰到位之前对战场附近进行一次快速轰炸,投放大量引力阱或者以自杀式冲击摧毁阵地周围的巨炮之类。
  当然,不会有人给他们这个机会。
  我和珊多拉几乎同时挥下手臂,西维斯立刻下令:“晶峰,广播!”
  心理作用下,我感觉有什么东西一瞬间扫过了周围的空气,似乎是能量辐射,将大量信息送入了广袤的太空,但实际上我应该什么都感觉不到。晶峰作为一个巨型天线,将庞大到耸人听闻的信息广播了出去,并在瞬间笼罩了一点五光年的范围,莫布拉多恒星系在这一刻从数学概念上消失了,它的位置被描述成了另一个世界。
  就好像拿着地图出发,原本你要去博物馆,却在转过两条街之后发现面前耸立着一个巍峨的收费厕所:不是地图的错,错的是世界。
  我们能看到引力边界附近的透明涟漪正在迅速崩溃,错误的空间坐标这些未来得及传送出来的大质量体进入了另一条隧道,当那些如同信号干扰一般忽明忽暗的透明涟漪全部消散掉之后,边界只剩下数千艘小灰机在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胡乱向四周泼洒着炮火:他们可能是以为附近有隐形的特勤舰在干扰传送,于是希望能赶快解决路障。
  所谓的隐形特勤舰当然不存在,这些骤然陷入慌乱的突袭舰队在饱和开火了几分钟后可能意识到自己落入了某种圈套,由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跨越了世界屏障,他们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和位于另外一个宇宙的母舰编队恢复联系,因此立刻采取了最适合当前情况的战术:数千艘突击舰和拦截舰大面积扩散开去,分成十几道洪流向雾神星防线冲来。
  看来他们倒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古怪就发生在雾神星上。
  “这里是伏击舰队,复仇军母舰编队已经进入包围圈,我们的舰炮正在饱和轰炸,”指挥链路中传来了天体要塞指挥官沉着的声音,还夹杂着那边指令中心中繁忙有序的命令声,“正在持续炮火压制,复仇军提前张开了联合护盾,我们攻击被削弱……敌方舰队准备逃离战场!”
  “启动幽能死星。”我当机立断,决定提前释放“震怒”,原本伏击舰队的任务是削弱敌人的护盾,但现在看来复仇军的指挥官是个谨慎派,提前启动的联合护盾模式让伏击舰队战果不佳,现在使用幽能死星可能达不到一开始预期的效果,但总比让敌人完好无缺地跑掉要强。
  与此同时,引力边界也开始交火。敌人在发现情况不对之后立刻选择四散,这是个很明智的战术,因为小型战舰的护盾强度是硬伤,它们不能跟母舰一样用联合护盾来硬抗攻击,所以在落入圈套的情况下四散奔袭是最能让伏击方劳而无功的战术,这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宇宙空间是非常广袤的,要在这么大而且无遮无拦的战场上抓住一群四散乱飞的小飞船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派出去拦截的部队仅仅和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敌人交上了火,而从雾神星高位轨道上发射的拦截火力更是大部分落空:快速飞船的短距跃迁让瞄准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他们距离这地方还有整整一光年多的距离。
  不过不管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多大麻烦,这场短促战斗的胜负都已经决定了,对方毕竟只有几千艘小灰机,而我们除了这些小灰机之外,还有好几百座母舰和两个一米二……
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
  引力边界发生的战斗其实严格来讲已经称不上是战斗,而是一次混乱的追逐,复仇军那些被我们隔离开的高速战舰分散成了十几个编队,每个编队又专门打乱了阵型,在边界附近纵横驰骋到处乱飞,他们速度惊人,而且不断在几光秒的距离内快速跃迁,如同上千个瞬息移动的蝗虫一般,它们已经放弃了任何编组作战,因为那些小型飞船的驾驶员知道,在没有母舰支援的情况下,孤身在外的小飞船用任何战术都无法跟敌人的混编舰队正面对决。而我们的拦截部队也只能跟着对方采取同样的机动方式,在敌人大致的路径上到处跳跃各种急转,深沉的宇宙空间中不断闪烁起明亮短促的蓝白色火光,那是突击舰和单兵战机的主炮正在开火,但与之相比,却很少有战舰被直接命中,大部分高能光束都是擦着对手的边飞过去,还有不少战舰在被命中前一瞬间就瞬移离开,希灵科技制造出来的自动规避系统的凶残反应速度可见一斑,当然战机驾驶者的水平也真心强悍,复仇军的士兵我不熟悉,但帝国新军手下这群兵可都是能开着三蹦子在市中心跟交警大队飙车的狠角色……咳咳,我知道这个类比在这地方不太合适,咱的意思是:太空中两拨高速飞船不断跃迁机动格斗射击的场面果然才是更激动人心的。
  这场混乱的追逐因此可能要因此持续比我们预期更长的时间了。
  “幸好我们把他们的护航编队和母舰编队分开了,”珊多拉轻声叹息了一声,“他们中有一半都是原皇家卫队的精锐,假如没有被分开而是全体被传送到伏击圈的话,恐怕我们的第一轮攻击之后他们就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到时候即使伏击部队能取胜,也会受不少损失。”
  “看上去这些护航编队只是些护盾薄弱的小船吧?他们在包围圈里被饱和轰炸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跟珊多拉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我也稍微有了点军事推演能力,立刻好奇地问道,后者轻轻摇头:“假如是普通军队,在完成传送的瞬间遭遇饱和轰炸,其轻量级的护航编队肯定会全灭,但我曾经的皇家卫队有信心对抗这种情况。他们会在瞬间让母舰编队跃迁到战线外围组成联合护盾,反过来保护护航编队,等扛过第一轮轰炸之后再释放那些高速船,让他们去攻击刚刚完成轰炸来不及充能的敌方母舰,同时干扰伏击者的第二次攻击,在这些冲出去当炮灰的护航编队差不多全军覆没的时候,母舰编队应该也完成了充能,剩下的就是势均力敌的巨舰对射了。这样即使护航队全灭,他们也能让自己的战斗力在受到偷袭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整地爆发出来。”
  我张着眼睛听完珊多拉的讲解,忍不住有点惊叹:“这得多凶残的反应速度……从掉到伏击圈里再到伏击部队开火,这中间的时差能有零点一秒么?”
  “在短距跃迁装置的作用下,即使一微秒的时差,也是可以被把握的,任何一个皇帝的皇家卫队都应该有将理论上可行的事情变成现实的能力。潘多拉为你组建的皇家卫队擅长的是用越来越多的火炮碾压过去,不管受到多大攻击都能持续增强自己的战斗力,而我的军队则擅长奇袭作战,各种让你想不到的战术在他们看来都是可以采用的,越是精锐部队,越是刁钻古怪。”
  我默然无语地看着珊多拉,心说以前是真没看出来珊多拉的军事风格竟然是这样的……呃,古灵精怪,或许这也算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她的里人格?
  这时候引力边界的追逐已经快要结束,我们的拦截部队终于还是只拦住对方不到一半的小灰机,那些突袭舰的速度真是太快了,而且他们擅长的还恰好就是各种反包围,先有大约十个突击编队正在从各个方向包抄雾神星,它们一边以数倍光速向这里跃迁,一边飘忽地在半路上互换位置,让我们的火控系统始终无法精确瞄准,几乎不到一根棒棒糖的功夫(这个等同于一袋烟的功夫——编者按),将军城的近防雷达上就出现了一群群的小红点。
  “要是能收编这群家伙,帝国军的战术就能获得极大补充了。”西维斯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我赶紧咳嗽两声:珊多拉又该惆怅了。
  此刻敌人那些被我们用陷阱打散的突击舰已经分多路大军包抄到雾神星近防炮的火力范围内,后者的精确性显然远超超距火炮,敌人那些敏捷的小飞船终于在高速防空炮的打击下开始大量折损,如无意外,雾神星高位轨道就是他们这次自杀式冲锋能取得的最大战果了,但他们仍然在悍不畏死地冲上来,完全没有任何撤退的意思,而且我们再次见识到了复仇军最让人敬畏的战术:自爆,各种自爆。
  这时候哪怕是浅浅都能看出来复仇军这点护航编队败局已定,继续冲锋的话,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但他们就是没有一个人撤退,哪怕在拦截部队和防空火炮的夹击下不断被打成烟火,他们也凶猛地冲击着对自己这些小型战舰而言近乎不可能摧毁的雾神星防线,饱和攻击然后集中自爆,完全是一种已经不求胜利但求够本的战斗方式,我一开始想不通为什么它们还不撤退,但现在已经有点明白对方指挥官的想法了。
  没错,假如四散溃逃的话,这些超高速飞船还是有一部分能逃出生天的,引力阱毕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生效,我们不可能在半径一点五光年的天区内都密密麻麻地放满这种束缚器,因此只要复仇军的护航编队能甩开拦截部队并启动超时空跃迁,至少三分之一的战舰和战机都能逃离这片战场,希灵使徒虽然在进攻的时候悍不畏死,在必须战略撤退的时候他们也不是不会拐弯的,但对方都没这么做——因为他们要保护自己主基地的秘密。
  只要撤退,就可能被对手捕获空间轨迹,然后自己的主基地就可能暴露。他们和那些被困在另一个世界的母舰编队不一样,后者撤退的时候要通过世界屏障,这样就能阻断可能存在的追踪信号,而这些护航编队却在本土作战,而且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只要扭头逃跑,就有可能被追踪。
  复仇军的指挥官(我们还不知道复仇军现在是种什么指挥方式,姑且认为他们仍然有指挥官,而且这个指挥官有理智)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拥有相同技术实力的帝国军,因此他不敢冒这个风险,于是所有的复仇军都选择了必死的攻击方式,宁可全部在阵地上自爆,也不能掉头跑向主基地的方向,当然,更不能被我们活捉。
  潘多拉和维斯卡已经投入战斗,这意味着这次短促交火即将结束,即使反应再快的单兵战机也躲不开这两个一米二的预算式火控单元,当这两个小疯子召唤出漫天浮游炮的时候,敌人最庞大的一个分队便再也无法推进一米,他们仿佛撞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那是潘多拉姐妹联手编织的炮火网,脆弱的单兵战机面对这层火王基本上都是瞬间坠毁的。而在其他几个方向上,复仇军也被当地的拦截部队阻击着。
  最终,看到高位轨道上一瞬间连成一片的刺眼白色闪光,所有人都沉默下来,那一幕还是出现了……闯过火力网之后仅存的几百艘伤痕累累的复仇军突击舰在自爆了。
  我很想吐槽对方这样血雨腥风地闯了整整一点五光年就为了来恶心这边一下,但最终吐槽还是变成了一声叹息。
  当雾神星防线这边的小规模战斗(相对另一个宇宙而言)刚刚结束的时候,来自闭锁宇宙的信息也传入了指挥链路,死星要塞的舰长报告:“陛下,战斗已经结束。”
  “战果。”珊多拉只简短地说了两个字,她已经没心情用修辞手法和主谓宾了。
  “很抱歉,我的陛下,我们没有取得预期战果,”那名指挥官——我实在想不起他是谁了——首先就是饱含歉意地说了一句,然后开始说明情况,“敌人可能在发现坐标错误的瞬间就启动了联合护盾,伏击部队的第一轮攻击未能按计划消耗掉这层屏障,死星的‘震怒’打击出现一个参数错误,最后一批冲击波延迟了一点三七五秒才释放出去,复仇军趁机逃离了包围圈。”
  珊多拉皱了皱眉:“战果,只要说战果就可以。”
  “我们留下了敌人四分之一左右的战舰,它们最终全部自爆,其余敌舰中有百分之四十确认重创,短时间无法再度投入战场,百分之六十损伤不明,可能在短期后重新成为威胁。”
  也就是说,伏击之后我们总共真正摧毁的其实只有敌人四分之一的兵力,这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一开始的想法是在伏击舰队削弱了敌人的护盾之后让幽能死星用大招直接秒掉一大片,但万没想到敌人的指挥官反应如此敏捷而且幽能死星还稍微掉了个链子。
  至于战果汇报中敌人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兵力遭受重创,这在我和珊多拉看来意义不大,大家都清楚希灵帝国的生产力有多变态,对一艘有基地作为后盾的战舰而言,只要能从战场上活着回去,那就是再重创也等于没事儿,毫不夸张地说一架航母哪怕被打的就剩块挡风玻璃,只要送回工厂不出多大功夫那帮打鸡血的帝国技师就能给拼齐全了,当然你要非说他们这是又找了个正好缺块挡风玻璃的航母给换上了也行……
  但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次大捷,敌我战损比达到了空前的一比五,而且主要的伤亡还是负责拦截那些护航编队的小型飞船,这在敌人是相同实力的帝国舰队的情况下已经是十分骄人的成绩,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阴险的战术和冰蒂斯长期打闷棍的经验在立功,因此并不值得庆祝——事实上从上次雾神星突袭战开始,我们在这个宇宙取得的任何军事胜利就都是不值得庆祝的事儿了。
  指令大厅中还在繁忙地进行着战后统计和各种调度,但对我们这些不需要参与具体事务的头头脑脑而言已经没什么要忙的了,珊多拉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着,眉宇间并没见放松多少,因为我们都知道,今天这只能算个开始。
  甚至今天这我都不想称之为一次真正的“战斗”,过去的不到一个小时里充斥着陷阱闷棍和阴谋主义,虽然说兵不厌诈但不可否认的是复仇军是因为大意而被我们坑惨了,因此才将胜利拱手相让,我们等于是完全避开了对手的硬实力,太极拳一样把他们扔到冰蒂斯那流氓式的水深火热之中(特指“震怒”,谁要说咳嗽我跟他急!),真正的硬交锋只有对那些护航舰的拦截战,而复仇军的母舰编队则几乎没有抵抗就果断选择了撤离,可以说,帝国军这次是靠了三分运气七分诡计,下一次就没这么好运了——毕竟自从小时候去乡下赵伯家偷果子被一顿削之后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在YY小说里当主角的命了。
  于是我敲着桌子表情十分严肃地说:“这次危机等于是暂时过去了,但我们不能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要跟复仇军打硬仗,下次再临时扳道岔恐怕就不管用了。”
  我说这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赞同,在场不缺有长远眼光的角色,谁都明白这次“胜利”说的好听,但实际上就是运气好加滑头,珊多拉也说了,这种坐标遮蔽只能用一次,下次复仇军肯定就会用什么方法屏蔽掉我们的错误信号,硬仗还是要打。
  已经没有多少稍后再议的时间,珊多拉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她随手启动了军官平台的隔离栅,将我们所处的地方独立成了一个不受干扰的会议室,然后在空气中指点几下,一副密密麻麻的星图出现在众人面前。要说这时候我也不是当年那个看着星图晕头转向半个钟头的愣头青,看到星图之后只是稍微晕了一下,便严肃地点点头,指着星图上一个被专门标出来的光斑:“恩,莫布拉多星系吧?”
  珊多拉默默看我一眼:“这里是前哨站……”
  我想了想,决定一会不说话了。
  前哨站我当然知道,只是没认出来:话说太空中的星图都是密密麻麻跟芝麻烧饼似的一般人谁认得出来啊。我们刚领着大军进入这个宇宙的时候就将主力部队分离出去,按照林雪的建议,它们在远离莫布拉多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基地,那是一片原始气团,环境恶劣,而且周围十分空旷荒凉,几乎十光年之内找不到一个足够显眼的天体。在和复仇军的两次交手中,前哨站始终没有暴露,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欣慰之处,只要它不暴露,依靠希灵使徒逆天般的暴兵能力,我们很快就能在这个宇宙获得一个牢固的前线碉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