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1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3/1251

  最后安瑟斯的眉头舒展开,表情很轻松:“我知道你们肯定有人说我老顽固了,但时机不等人,深潜实验很重要,今天又是最近一段时间里这座港口‘气候’最好的日子,错过了太可惜。当然了,我们会注意安全的,如果真在下面遇上什么问题肯定第一时间上浮,这是艘新船,它遇上危险情况的抗压能力可比之前的老船强多了。”
  老祖宗似乎是一点都没担心,但这并不能舒缓我和珊多拉的心情,我又看向林雪,但对方脸上的表情显然是没办法了。
  这时候深渊希灵突然和她的大箱子一起飘了过来,她在这种人员聚集的场合下一贯不怎么喜欢说话,但现在却主动劝说起先祖:“稍微推迟一下并不怎么影响‘大业’的进度,你们的生命和你们所乘坐的深潜船都是帝国的宝贵财产,不能浪费在鲁莽行动中。”
  这是相当具有“深渊希灵风格”的说话方式,但老祖宗们好像对这种劝说听得进去,安瑟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表情略有点古怪地看着深渊希灵:“你还真为帝国着想。”
  “我从未背弃它。”深渊希灵点了点头,脸上微笑的表情一如既往。
  先祖和深渊希灵的初次见面略有尴尬,因为经历过当初流亡生活的老祖宗们对一切跟深渊沾边的东西都深恶痛觉,当他们知道有一批希灵使徒已经被污染转化成为堕落使徒的时候更是如此,他们能接受那些被逆转化回来的深渊使徒,却对深渊区里那些四处杀伐抢掠的污染者异常排斥——但深渊希灵的合作以及她带来的历史真相却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帝国高层这边从上到下都用了半个月才接受事实,把态度转变过来,先祖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都是前些日子的事情了,如今先祖已经清楚知道深渊希灵的理念以及她之前的行动理由,虽然对她那种危险的思维方式仍然无法认同,但对“堕落使徒”这个阵营的认知却比以前客观了很多,虽然堕落使徒中的新军仍然是帝国死敌,但对愿意与帝国合作,并在今后循规蹈矩的那部分“良性分子”,先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现在联合试验场的一部分高级科学家就是堕落使徒,这么些日子的合作下来,老祖宗跟深渊希灵之间的关系已经正常化了。
  “那就先暂停一下,不过我不建议直接取消,”安瑟斯做出了折中回复,“可以放到几个小时之后,根据之前掌握的规律,深渊之门下面的异象变化最长周期也只有不到一小时,即便它有了什么状况,也会在一小时之内恢复正常,而如果超过这个周期,那肯定是咱们目前还没法掌握的长期异状,等再久也没意义,最终还是要派人下去查探情况的。”
  老祖宗这次的意见有理有据,现如今的他们也不再是门外汉,而是以一线实验人员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别人自然不能再说什么。我看了塔维尔一眼,从眼镜娘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点点头:“好吧,推迟三小时,趁这个事件再把所有设备检查一遍,防止是外部原因引发事故。”
  有林雪“心绪不宁”四个字,我已经把“深潜过程中发生事故”当做既定事实来看待了。
  突发情况并没有让深潜港的工作人员有什么慌乱,毕竟“深潜”本身就是个随时与危险相伴的项目,这里的工作人员习惯面对突发情况,并且平日里就将各种突发演练进行过无数遍。深潜船保持着动力核心空转状态静静地静止在大门上空,一批批的自律机械和工程机从各个节点飞出来,前去检查深潜船以及大门周围的抑制装置,同时深潜港的其他设备也再次进行了自检,所有会跟深潜船进行数据交换的设施都要把之前的调试流程重走一边。
  希拉看着眼前忙碌的大厅,听着一条条急促但条理分明的报告,突然笑着说了一句:“你们还都挺专业的,一看就搞过不知几次了。”
  “我们七万年前就开始了。”我微笑着说道,直接把旧帝国的深潜历史也加到新帝国身上。
  “深潜船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抑制系统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敏感通讯阵列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资讯隔离平常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一条条消息传回控制中心,所有系统都在正常运作。安瑟斯保持了耐心,现场所有人都保持了耐心,这两个小时显得有些漫长,但最终还是结束了。
  “那种感觉还在,”林雪呼了口气,就连一贯镇定冷静的先知在面对深渊的时候也有点拿不准情况,但她还是点点头,“看样子可能真是神经过敏,也可能就是正常的‘小事故’,既然没法避免……那就继续吧。”
  塔维尔转过身,沉稳地下令:“工程舰释放锁定装置,深潜船切换至自有动力,准备下潜。”
  安瑟斯在通讯器上对众人露出一个“一切放心”的微笑:“我会小心的。那么……联合I号,起航!”
  深潜船脱离锁定,快速接近深渊之门,最后消失在一片黑暗中。
  或许是被林雪感染,连我都瞬间忍不住在心里冒出古怪的想法:会不会真的就此永别?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时间好像被放缓了,以至于深潜船进入大门到通讯恢复的这短短几秒钟“黑障时间”仿佛经历了几年一样漫长,但随着通讯器上的噪波消失,带有一定干扰但仍然清晰的图像重新出现,安瑟斯的声音让所有神经过敏的人松了口气:“这里是联合I号,已经顺利进入大门,飞船各组件运转状态良好。哦,比预料的还好。”
  林雪也放松下来,甚至有时间轻轻踢了我一下调侃两句:“看你给起的这破名字,一点创意都没有,什么联合I号,不知道的还以为产自农机二厂呢。”
  “总比布鲁弗莱号强。”我斜了大小姐一眼,心头也是一阵轻松。
  新飞船的命名可是让第一家庭一大帮人纠结了挺长时间的,要不是浅浅展现了她的脑洞,恐怕我“联合I号”的创意还真占不了上风……
  “别这么快放松警惕,深潜才刚开始呢。”珊多拉谨慎地提醒了众人一句,让我们意识到现在还不是互相吐槽打趣的时候。
  对现场的大部分人而言,“往深渊之门里扔东西”已经不是第一次,对它的开头几项工作人人都驾轻就熟。控制中心按规程发出一系列指令,安瑟斯则准确执行并记录数据:这是新船实战的第一步,而这些测试在之前无人下潜试船的阶段就已经进行过数次,所以完全没有意外。
  “动力核心稳定,能量澎湃,输出精确,转换装置的工作情况很好,源能矿制造的部件……啧啧,这么大能量流动都完全没有压力的样子,护盾刷新正常,余量超过百分之九十,新的推进系统也很好,跟希灵‘血统’的控制器完美兼容,”安瑟斯荣光满面,对一个老船长而言,没有什么是比一艘完美的新船更让他高兴的了,“嗯,深渊之门下面的情况也很正常,我看到几天前设置在这里的工作站了,看上去它的状况不错,能运转很长一阵子。我就说嘛,怎么会出问题。”
  我带着满意的微笑看向塔维尔:“做的不错,真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新船造出来……以希灵使徒的效率也够惊人了。”
  四方联合制造深潜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各自的技术问题,还有至关重要的技术融合与兼容问题,虽然希灵使徒效率极高,他们的“联合思维”天赋又很擅长在虚拟条件下快速试验大量验证模型,但塔维尔制造新船的速度还是让人咋舌。原本我以为她至少要三个月以后才能拿出成品。
  “深潜技术殊途同归,两支神族又早就在各自的深潜领域有了相当大的成果,属下只是把现成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框架里而已,”塔维尔很谦虚地笑着,“而且两支神族和深渊区的专家都很尽职尽责,他们各自也在思考技术融合的方法,所以只是把成品拼合起来的话并不困难。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有源能矿。”
  “是啊,坑了我一脸的源能矿。”深渊希灵在旁边酸溜溜地说了一句,在影子城生活时间长了,她也学会不少“这边”独有的词汇。
  大型全息投影上显示着深潜船传来的画面,现在飞船还在浅层区游弋,而画面中央则是一个被淡蓝色光罩保护起来的工作平台,这个工作平台看上去很像快速布置的科考站,小小的三角形平台上只有一座仿佛营房似的建筑物:这就是我们在深渊之门下面设置的前进哨站,眼前这是最新的一个。
  在一片混沌的深渊中,这种哨站是唯一带有颜色、有实体、有秩序而且长期存在的东西,当然,它们的“长期”也是相对的。
  深潜船依照预定流程接近前进哨站,比对了各自对深渊的监测数据,首先确保哨站和深潜船都没有被污染而产生认知错误,随后今天实验的第二步正式开始:
  深潜船下潜,一直逼近到不连续带。
  要想和对岸建立联系,必须穿越这个不连续带,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研究透这玩意儿。
  下潜过程很顺利也很枯燥,众人带着一丝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等待着深潜船接触那诡异莫名的移动介层,时间再次仿佛被拉长,控制中心只能听到各个席位传来的紧张有序的报告和指令声,中间间或有安瑟斯或者其他先祖传来的现场报告。
  林雪的预感看来真的只是神经过敏。
  “已经接近不连续带……继续靠近……接触不连续带上层……”安瑟斯沉稳的声音把我从时间放缓的感觉中惊醒,“开启特种探测器,收集污染读数和秩序混乱峰值,准备计算不连续带的‘范围’。呼叫指挥中心,那边受到的数据清楚么?”
  一名高阶希灵天使是通讯模组的操作员,她检查了一下眼前回传的数据,比对着数据中的杂波是否是污染载体,很快给出结论:“数据准确可信,正在记录。”
  深潜船使用的通讯装置是我们从梅洛瓦人手里夺回的十五天区遗物,旧帝国制造的巅峰级深潜设备,现在看来这个老古董比我们手头最先进的东西工作状态都好。
  深潜船传回来的不连续带读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一如既往的诡异荒诞,动荡不安。
  污染浓度忽高忽低,秩序混乱峰值抖动的仿佛地震记录仪吐出的纸带。整个不连续带处于时刻不停的“震荡”状态,它在整体趋势上是不断接近现实世界的,然而它的“位置”却在一定时间段内无法确定,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跃迁一般地移动:这也是不连续带最凶险的地方,很可能你以为自己仅仅接触了它相对平缓的表层,但下一秒你就会发现它猛然“向上窜”了一大截,将整个深潜船都包裹在致命的超高浓度污染下。
  但就目前看来,一切都很安全。
  “深潜船在这一区域‘悬停’一小时,”安瑟斯重复着计划书上的指令,哪怕老祖宗再顽固,这种时候也是严格按照规章来的,“记录不连续带原地跃迁的幅度,争取一次性确定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大‘厚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数据一点点被传输过来,但我耳边突然传来了林雪的一声惊呼:“快撤出来!”
  “滋——”
  干扰噪音和一片杂波取代了通讯器的声音和画面。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起航
  持续性的噪波和杂音取代了通讯器正常的画面和声音,来自深潜船的信号戛然中断。
  控制中心所有的监控设备都失去了信号源,中央全息投影上只余下灰黑色的扭曲花纹,令人心烦意乱的警报声似乎茫然了一秒钟才在大厅里响起:“警告!丢失深潜船!警告!丢失深潜船!”
  应急事故小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分别去检查控制中心的系统和布设在太空中的各种联络装置,基地主机开始启动备用的信号塔来增强对深潜船的连接,深渊之门周围的抑制塔爆发出明亮的光辉,形成一大片流光溢彩的光环:这是为了防止深渊之门内部发生剧烈异动,导致整个港口自爆。
  而我则陷入了一瞬间的呆愣:一毫秒内,什么都没了?
  前一瞬间,老爷子还在通讯器上高兴地和我们分享他看到的景象,赞叹着新船的优越性能,下一瞬间,整艘船就完全消失在所有频道里?
  塔维尔的声音在大厅广播中响起,沉稳有力:“保持镇定!通讯组不要放弃追踪,增大天线强度,开启所有的备用频道,深潜船的通讯系统可能是跌落到其他频段了。主系统监控组立刻把三十分钟前到现在的所有交换数据整理出来,看是不是深渊污染堵塞信道。‘守门人’部队,立即去检查大门附近的遥测装置,我要知道深渊之门下面的情况!灾难处置小组登上备用深潜船,去大门内布设信标!”
  一条条清晰有效的指令通过大厅广播发送给每一个人,幸好希灵使徒的天赋能让他们在任何突发情况面前保持镇定,专家组连一秒钟的时间都没有浪费便开始执行事故预案。然而随着通讯阵列信号增强、频谱拓宽,深潜船仍然无影无踪,所有通讯器上都只有杂波。
  我注意到珊多拉的眼神急速变化了几次,但她同样保持着沉稳,尽管眼底有浓浓的担忧,她还是等塔维尔把紧急指令发布完才沉着声问道:“怎么回事?信号怎么会突然中断?”
  珊多拉没有贸然问“深潜船是不是已经毁灭”,一方面是谁也不愿意朝这个方向想,另一方面则是新的深潜船本身就异常坚固,各种新技术也是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之后才整合在一起的,就连旧的深潜船都能在不连续带附近悬停几个小时,新船的生存力没道理更差。
  “不能确定,信号源突然丢失了,可能是被某种因素强行屏蔽,也可能是深潜船的通讯系统被深渊污染而自毁,还可能是某种‘信息偏转’效应,导致深潜船发出的信号无法被秩序世界理解,”塔维尔同样没提深潜船已经毁灭的可能,只是单纯分析着信号丢失的可能原因,“这些事故没发生过,但都是在深渊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正在打开所有备用通讯天线,如果深潜船的舰载主机没有直接宕机的话,他们那边应该也在做类似的尝试了,信号总能恢复的。”
  “即使出灾难性事故也不会导致飞船瞬间崩溃,”深渊希灵在旁边补充了一句,“我们做过测试,以理论上最高浓度的深渊污染去冲击联合I号,即便那种情况下飞船也能坚持至少二十分钟,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眨眼间就烟消云散……新船是没办法被‘秒杀’的。”
  在帝国的科学家们紧张有序地重新定位深潜船信号的时候,神族专家们同样没有闲着,尽管他们负责的是推进、能源、结构防护之类的组件,并没有负责通讯系统,但神族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派上用场,深潜港上空很快就多出了很多散发着神秘光辉的星金石平台或紫水晶城堡,这些是神族用于观测深渊之门的设施,虽然无法直接和深潜船联系上,但能通过测定深渊读数来判断其底层是不是发生了灾难性爆炸——哪怕深潜船毁灭时有一丝一毫的气息泄露上来,他们也能观测到。
  只要这些观测点没发来任何情报,那就是最好的情报。
  一艘与联合I号在结构上有些类似,但尺寸更小、结构更加简单的深潜船完成整备,从另外一个星港上释放出来,快速接近深渊之门,悬停了十几秒进行数据校准之后,这艘深潜船便张开特种护盾,一头扎入了那深沉的黑暗圆盘。
  这就是备用的深潜船,不承担任何科学任务,也没有科研模块,它唯一的任务就是灾难救援,因为省去了很多科研和扫描装置(这也是正品深潜船上体积最大的设施),它更加轻巧,更加牢靠,体积缩小也让它的表面护盾和深渊接触面成倍减小,唯一缺点是除了灾难救援之外它无法承担任何深潜任务,不能收集数据也不能搞测试,并且续航时间也短于联合I号。
  自载人深潜开始以来,塔维尔就给每一艘深潜船准备了两艘这样的备用船或者说专用救援船,尽管此类飞船建造不易寿命又短,但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在之前的旧船进行实验时,备用船从来没派上过用场——说实话,我宁可它们永远不要派上用场!
  “新船第一次航行就出这种事儿,”冰蒂斯有点没心没肺又有点大嘴巴,心里有什么说什么,“妾身忍不住就想起泰坦尼……”
  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恶狠狠地瞪着她,连父神看这个缺心眼姑娘的眼神都有点古怪,于是冰蒂斯赶紧缩缩脖子:“抱歉,脑抽了,妾身也是有点紧张。”
  我知道冰蒂斯肯定没恶意,而且她不比现场任何一个人的紧张感弱,于是也没追究,只是继续紧盯着眼前的通讯器,希望能从上面看到哪怕一丁点的、除了噪波之外的东西。
  第一艘备用船顺利越过大门,首先在原地投放了一个增强信号传输用的临时中转站,随后前往“前进哨站”,将自己的工作组件和哨站连接在一起:这也是为了增强信号传输。
  在明确证据出现之前,所有人都相信深潜船还在,只是无法把信号传过来,这不单是本能的心理倾向,更是基于新飞船的性能做出的科学判断。
  “调取了失联前一分钟内哨站主机的系统日志,未发现异常。”一号备用船很快发来报告,随后开始快速“下潜”,每隔一段下潜深度便投放一次中转站。这种中转站只能在深渊环境下工作数个小时,依靠有限的预存能源运作,唯一作用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证通讯畅通:在深渊里,能保证和秩序世界的通讯畅通是第一重要的事。
  “让第二艘备用船也准备好,”塔维尔的一个质量投影对灾难事故处置小组下着指示,一边不忘提醒正在进行搜救作业的一号船,“一号,注意下潜速度和周围环境变化,二号很快会去接应。”
  “是,一号船明白,”一号船的指挥官简短地答道,随后继续下潜,布设中转站,但就在下一个中转站刚刚开始运转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了这名指挥官振奋的声音,“有信号!联合I号的信号!”
  此刻,距离深潜船失联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漫长的一个多小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3/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