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校对)第1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251

  奥蕾莉亚在无重力平台下方的水晶面板上触摸了一下,那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护盾发生器便被一组浮游装置固定在半空,然后她随手从空气中抽出她那把金色的圣光长剑向护盾发生器挥去。
  这测试性的轻微攻击当然立刻就被幽能护盾挡了下来,然而和正常的应激护盾不同,那个发生器竟然是在奥蕾莉亚把长剑召唤出来之前启动的!
  随后奥蕾莉亚又测试了几次:她举着长剑在护盾发生器前挥舞,有几次甚至释放出灼热圣光轰击过去——仅差几毫米就会命中那个发生器的地步,然而护盾发生器丝毫没有启动的迹象。
  我知道这种单兵外置型护盾是用来增强士兵防御力的,它能在希灵使徒本身的护盾之外额外再增加一层防护。这种设备有应激型和长期型两种工作状态,前者只会在威胁进入自己的扫描范围内时才会启动,而后者是长期开放,显然前者的瞬间防护力要远远高于后者。但应激系统的出错率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扫描距离自己过近的高热、高能、高速或者其他具备威胁特征的东西,却不是每次扫描都及时准确,误报警的问题非常严重,有时候外置型护盾激活了,攻击却仅仅和士兵擦身而过——这可能是士兵幸运地躲过了攻击,也有可能是敌人的运气实在糟糕,于是应激护盾就平白浪费了能量。
  而且在面对过于迅猛的攻击时,应激模式也有反应不过来的可能,如果对方使用幽能这样无延时的攻击,士兵们更是只能将这个护盾设置在防护力较低的长期工作模式:毕竟幽能武器的攻击是超光速的,根本不会给任何感应器反应的时间。
  而我已经意识到眼前这个安装了“先兆”系统的护盾是怎么回事了。
  它在预判!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决定了自己要在什么时候启动!
  奥蕾莉亚多测试了几次,有时候她的攻击仅差一毫米的距离就会命中护盾发生器,但后者丝毫没有启动迹象(如果是正常的应激模式,极近距离有高能反应快速冲来它早就该激活了),有时候她明明什么动作都没有,护盾发生器却还是激活了,并且在护盾激活的下一秒,攻击便会凭空袭来:奥蕾莉亚用静默施法召唤出来的圣光突刺本来是一种完全避无可避的刺客式攻击,但“先兆”系统在奥蕾莉亚自己都没察觉到自己即将攻击的时候就已经反应过来了!
  “这就是‘先兆’,”奥蕾莉亚略有点不爽地收起武器,看来即便知道自己测试的是什么东西,和一个近乎先知的玩意儿打交道还是让这个风筝天使挺郁闷的,不过很快她的语气就自豪且昂扬起来,“理论上没有误判的系统,它只会防御那些百分之百会命中自己的东西,哪怕这攻击还没有到来、哪怕敌人自己都还没想起来要扣动扳机,它也会启动,而如果它没有启动,那就意味着攻击确实会落空而不会伤到自己,哪怕致命威胁距离保护目标只有一毫米的距离,它也完全不会启动。不浪费,也不失误,‘先兆’就是这样一个嵌入式的预判系统。”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先兆
  “先兆”系统,是根据林雪的预知力量研发出来的设备,而且就目前来看,它的效力已经完全可以和依照浅浅的能力制造出的秒差防御装置相媲美,而且如果应用得当的话,这东西在开发前景和泛用性上的潜力简直是不可估量。
  林雪的预知力量是一种介于科学和神秘之间的东西:它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但林雪实现这一能力的过程显然更像是神秘学。预知是建立在对整个事件所有信息的瞬间全读以及虚空信息映射的基础上的,说起来复杂但其实这就是个“照镜子”的过程:林雪的“眼睛”可以同时产生多个视角,她不仅注视着自己身处的当前世界,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的视角跳出自己,从世界之外的某个角度观察宇宙内的具体事件,在三维空间的角度上,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而林雪不止跳出了三维空间,她还跳出了整个世界,所以她能在整个世界的所有维度上观察到所有东西(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林雪在“观察”万物的时候还是会受限于她自己的精力)。
  由于脱离世界范围之后,时间就不再是唯一概念,因此林雪的观察范围也同时延伸到了时间轴的前后任意点:她在看到一样事物的同时也在观察着这个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其实地球人也猜想过要如何才能预言世界的演化过程,他们认为假如把一个系统内的所有信息都精确掌握,把所有的干扰因素都计算在内,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可以被“预知”的,但由于把这个系统内的所有信息都精确掌握就需要一个观察者,而这个观察者的“观察行为”就发生在系统内部,其视角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被及时掌握的干扰因素(眼睛无法看到眼睛自己),所以这个假设始终很难成立,而林雪就是绕开了这个矛盾:她可以让自己的视角放在世界之外,就好像以第三方视角一样看着这个封闭的数学模型,甚至做到“用眼睛看着自己的眼睛”,这样一来如同我们在屏幕前看着虚拟世界中的画面,我们不但能看到每个角色背后的事情,甚至能在看过剧本之后知道他们即将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林雪的视角——剧本之外的第二双眼睛。
  塔维尔在很早以前就研究过林雪的预言力量,并用上述理论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来,她还根据这些东西制造了验证性的“预言机器”,不过由于科技侧的东西更专精于简单直白的破坏力,她制造的预言机器在工作良好的情况下也就比天气预报灵点有限……再加上深潜计划、武器开发计划、先祖文明研究等等项目一个赶着一个,塔维尔制造这种预言设备的事情也就暂时被搁下了。
  没想到奥蕾莉亚却接过了塔维尔的项目,并且借助概念割裂解除之后恢复起来的旧帝国神秘系技术,真的制造出了一个名为“先兆”的嵌入式系统。
  “嵌入‘先兆’系统的护盾装置可以在攻击开始之前就准备好防护,而且不会浪费能源去对付那些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威胁,”奥蕾莉亚将护盾发生器从固定装置上取下递过来,“它的判断是基于‘事件真相’而不是基于威胁特征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个系统是个不犯错的东西。”
  塔维尔在旁边赶紧补充了一句:“理论上是这样。”
  我默默地看着这个眼镜娘:“你还真是喜欢这句话呐。”
  塔维尔推推自己的本体也就是眼镜,神情十分严肃:“科学是严肃严谨的,陛下,任何没有百分之百确认的东西都必须事先声明其危险性……”
  我决定不跟这个顽固又认真的御姐讨论科研精神了,而是低头认真研究这个神奇的护盾装置。
  在外表看起来它和一般的护盾发生器没什么区别,这是一个银白色的金属装置,六边形,边角圆润,中央微微隆起,看着像是一块甲壳,四周的六条棱边上都有淡蓝色的幽能光流在缓缓流动,是典型的科技侧设备。这个发生器只有手掌大小,也没有比正常的护盾发生器大出丝毫——看样子为它添加一个“先兆”系统也并没有改变这玩意儿的尺寸,那个“先兆”一定是超小型化的装置,这一点倒是比秒差防御系统好多了,后者虽然绝对无敌而且现在也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可耗能实在惊人,体积也偏大,至今仍然只能应用在诸如飞船这样的大型设备上。
  单兵能用上秒差距防御的仍然只有浅浅自己。
  “‘先兆’到底算是科技系还是神秘系的东西?”我看着眼前这个科技感十足的设备,又看到其他的试验台上有些测试物品明显是神秘系的装备,忍不住好奇起来,“我还记着科技系和神秘系的东西不太兼容呢……难道这个又用上了源能矿?”
  奥蕾莉亚摇晃着羽翼,这似乎是她表示心情愉快的方式:“当然,我们在影子空间的边缘混沌地带发现了一个新的源能矿生成点,那里能提供大量矿石用于制造新的‘混血设备’,否则要把神秘系的符文用在科技系的设备上确实是个大问题。”
  源能矿具备不可思议的性质:它对任何能量的导能效率都几近完美,而且可以让两套能量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只需要用一些附属设备调整能量频率,幽能和圣光甚至能混合着输入一个源能矿线路并激活任何系统。新帝国比旧帝国在科技树上唯一进步的就是“混血设备”,在不借助特殊使徒的天赋(比如渡鸦)情况下制造出可以同时使用幽能和圣光的装置,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眼下这个“先兆”系统看来就是这样的混血装置了。
  源能矿为什么会具备这种特殊属性至今仍然是个迷,塔维尔只知道它和虚空生物的扰动有关,可能是虚空生物的信息扰动导致这种矿石具备某种“混沌”性,但由于对源能矿进行微观扫描的时候压根找不到这种“物质”的基础结构,我们对源能矿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猜想阶段。
  反正知道它挺好用就行了。
  “我们还试着把‘先兆’安装在武器和灵魂上传插件上。”奥蕾莉亚指着其他的试验台,有一些试验台正在进行武器试射,有一些试验台则在测试“先兆”的反应力到底是不是真的无限快,还有一些试验台在测试灵魂上传……卧槽真的在测试这个!
  “不会死人吗?!”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不远处的测试设施:一个测试者站在平台上,周围是一圈安装了随机触发器的武器,平台上的人要自己摁下按钮启动随机触发倒计时,我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又一个测试者把自己打成了筛子……叮了个当的他们玩真的!
  “复活就行了,”奥蕾莉亚声音很平淡,“即使‘先兆’没能顺利启动,常规的灵魂上传以及附近的灵魂收集装置也能把测试者复活过来,只不过要经历一次痛苦而已。当然,也有出现事故的几率,但这种牺牲是有价值的,任何试验都会有牺牲,士兵牺牲在战场上,技师和学者牺牲在实验室里: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连林大小姐都目瞪口呆:“你们就不能用个虚拟设备之类?模拟灵魂上传很难么?”
  “不难,但那样达不到测试效果,”奥蕾莉亚耸耸翅膀,“‘先兆’与一般的判定机构不同,它是直接针对‘事件真相’生效的,我们要测试它在使用者真正死亡前能否准确执行预判,这个判定条件必须是个‘事件真相’,模拟器根本骗不过先兆,就如任何假象都骗不过林雪主母的眼睛。而如果我们以模拟器的死亡来代替正常的判定条件,那就失去试验意义了。”
  我瞠目结舌地看着那个试验台,又一个测试者走了上去,神色泰然地用一堆随机触发的兵器把自己打成碎片,以尽可能模拟自己在流弹下战死的情况——而且他还要负责在死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灵魂上传数据。
  我当然知道他们可以复活,但……
  这心理素质还真够帝国风的。
  “这系统非常有潜力,”珊多拉满意地点着头,她倒是对某些令人惊悚的测试项目毫无感觉,在她看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正常情况,“但我估计它肯定会有使用限制吧?完美的‘先兆’系统应该是不存在的,连林雪都有被干扰的时候。”
  “确实如此,”奥蕾莉亚点点头,“‘先兆’现在还只能做到最简单的二元触发。”
  “二元触发?”我皱起眉来,颇为专业地点点头,“最大的问题果然还是听不懂……”
  林雪顺手掐了我一下,扭脸看着奥蕾莉亚:“只能做出是或否的判断么?”
  风筝天使点点头:“这已经是极限了。‘先兆’系统目前只能预设一个判断条件,并且对这个判断条件做出‘是’和‘否’的简单决定。比如把它用在护盾上,设定的判定条件就是护盾防护圈内被致命攻击命中,而‘先兆’系统仅仅能决定是否激活护盾,却不知道它所面对的攻击是多大规模,因而也不能决定护盾功率。这种二元性也极大限制了它在武器上的应用……我们原本以为这东西可以在武器上大放异彩的,因为一个完美的‘先兆’系统可以让武器命中率达到百分之百,但现在看来一个只有二元判断力的东西顶多能用在辅助瞄准上:当本次攻击绝对不会产生效果的时候,强制阻止武器激活,以此来节省能量或者防止狙杀失败。”
  我一听这个限制顿时也有点沮丧,奥蕾莉亚说的没错,“先兆”系统听上去最诱人的就是把它安装在武器上的效果,自从跟林雪平日打闹十连败以来我就认识到先知最赖皮的地方其实是他们百分之百的命中率了,可惜“先兆”却只能做到二元判断,根本不适合用在武器上。
  当然,我还是想到一个比较有创意的用法的,那就是把“先兆”安装在武器上之后挥舞着这把神器对敌人浑身扫来扫去,一边撞大运地瞄准一边迷惑敌人,等对方麻痹大意的时候砰一枪百分百爆头:用“先兆”控制触发器,只有在本次攻击能命中目标的时候武器才会自动启动。
  这听上去挺带感,但我估计正常的设计师都不会这么办,且不说对兵器精通技能本身就点到满的帝国兵而言这种“辅助瞄准”有多大提升,这种武器一听上去就足够给人养成不好的使用习惯了……
  不过我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奥蕾莉亚交流了一下,对方也觉得这个设想挺有创意的,或许可以用在自动炮台上——当然得把其中的“撞大运”部分去掉……
  “其实它现在已经很有价值了,”珊多拉倒是看上去挺高兴的样子,“很多时候,生死一线之间真的只需要一次二元判断,是或否的问题而已,‘先兆’可以完美解决这种事。灵魂上传和护盾激活……二元判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量产么?”
  奥蕾莉亚点点头:“‘先兆’是一个嵌入式的符文体系,它说白了就是对旧有装备改造,为其镶嵌一个额外的控制器,所以它不需要设计新的工业母机来生产什么配件,只需要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增加一些流程。另外改造科技系的东西会更困难一点,虽然‘先兆’是个混血系统,但它的构建过程暂时还只能通过神秘系设备完成,要改建帝国境内的所有兵工厂可不是个小工程。”
  珊多拉满意地点头笑着:“慢慢来,不着急,我可以把泡泡派给你们用。”
  “母体机平日不是事务繁忙么?”
  这次不等珊多拉回答我就在旁边插了个嘴:“那丫头前阵子没日没夜造了一大堆量产机,现在她自己闲的都快长出蘑菇了。”
  奥蕾莉亚:“……”
  看来这个风筝天使还不太习惯我这个说话节奏。
  当然,我说是这么说,其实泡泡平常还是挺尽职尽责的——她怎么说也是个希灵使徒,肯定不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偷懒,但要说给她再安排一些生产线改造蓝图,那丫头也肯定忙得过来。她生孩子和一边上班一边生孩子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强……这句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我们很快就决定了“先兆”系统的应用方案。鉴于它是一个类似“先知开关”的东西,本身并不占多少空间也没什么安装要求,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珊多拉决定先让它应用在大型战舰上,以使其产生最大作用。一个开关嘛,单兵和战舰都能用,而且大型战舰进行这种决定生死的二元判断的时候也不少。有时候面对致命威胁,一次及时且精准的反相位化就有可能扭转战局,在“先兆”系统出现之前,执行这种判断的都是舰载主机的战场分析模块,而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它交给先知了。
  我们并不担心这东西会让士兵们产生依赖性,或者降低使用者自己的判断力,“先兆”系统仅仅会应用在那些之前就在用自动插件来控制的装置上,就相当于把它当做一个更加先进的自动插件,至于正常的战场判断力,那还是要取决于士兵个人的战斗能力的。
  反正你也不能指望一个只能做出是或否判断的系统来替你战斗是吧。
  塔维尔还有一些工作上的事要和奥蕾莉亚商议所以暂时留下,我们几个见这里没自己什么事了便告辞离开,不过看看外面天色还早,我们几个决定在天界都市里转几圈。
  大家都知道天界都市是个什么结构:完全漂浮在无尽高空,所有建筑都坐落在一个个浮岛或者空中平台上,甚至有些建筑物本身就孤零零地悬浮在天上,这座知识圣堂就属于后者:它是个漂浮在高空的独立设施,周围只有一些起降平台和断桥供人驻足,没有飞行能力根本来不到这里。知识圣堂是一座漂浮在天界都市中央区的新建筑,在外面看起来它就像一个散发出朦胧光晕的银色巨蛋,几乎是周围所有建筑里规模最大的一个:仅次于那座巨大无比的天空之塔。
  知识圣堂是一个不规则建筑,我也不知道哪里才是它的正门(其实这样一个嵌套有大量重叠空间的诡异建筑,有没有正门好像也不重要吧?),反正众人从传送站出来之后就站在外面的一个悬空平台上了。这个平台大概有篮球场大小,用乳白色的结晶建造,和整个建筑一样散发着神秘的微光,平台呈半圆形,边缘还没有护栏,是神秘侧那典型的“优雅又危险”的结构,我小心翼翼地来到起降平台边缘,探头看着下面无尽的云海,扭头问阿赖耶:“你说你们的这些建筑往往连个护栏都没有,万一掉下去……诶我去阿赖耶呢?”
  然后我就看到阿赖耶扇着翅膀从下面飞上来:“刚才掉下去了。”
  我:“……”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闲游,以及双子星后记
  珊多拉,林雪,阿赖耶,再加上我自己,我们一家四口(阿赖耶几乎快算绑定装备了,所以算成家里人没问题吧?)在天穹大道上信步闲游,“不连续带”的事情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一下,“先兆”系统的成功应用又带来一次大喜,大起大落的心情需要这样轻松地散散步来化解一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跟浅浅似的神经粗大到近乎末梢坏死的,今天这样的冲击性新闻来多了容易让人神经衰弱。
  天穹大道虽然看起来是天界都市的“主干道”,但实质上它很少作为一个交通要道使用: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习惯飞行,即便希灵天使之外的人也一样,所以在这里巡逻的基本上都是没什么神智的魔能士兵之类。天穹大道更多的时候承担着天界都市能量主干网的作用,以及充当各个建筑之间的“感应标尺”,用这些仿佛海胆一样的壮观浮空长桥,可以对天界都市精准定型,并且让这个立体化的城市在增设新建筑或者改变结构的时候更容易一些:每一条天穹大道两侧都分布着无数个感应基准点,这些基准点交织成一个立体化的巨型网格,它们即是标尺,又能产生空间坐标,天界都市的所有建筑就在这个感应网格中被定位,并且能随时更换位置,它们甚至能通过空间传送快速调整这座城市的功能——这些东西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还是前阵子和奥蕾莉亚聊天的时候才听那个风筝天使提起的。
  天穹大道的类似延伸功能还有很多,这些恢弘的空中桥梁可以说是天界都市的根骨所在——不过这些高精尖的东西对我而言也没太大意义,这里风景不错,这就够了。
  云层在脚下翻滚,微弱的风铃声从远方传来,而且永不止息:这风铃声是神秘侧的建筑物在运转时自然发出的声响,虽然无休无止,但从来不会令人感觉厌烦。我们走在这条位于云端的长桥上,看着云海和天空的宫殿环绕四周,感觉就好像走在神话故事里的众神国度一样……哦,严格来讲其实这个说法也没错,这地方不就是众神国度嘛,虽然住在这儿的神不靠谱了点。
  “要是浅浅跟着过来的话她这时候应该已经跳下去十几次了。”珊多拉看着脚边翻滚的云海嘀嘀咕咕起来。这层云雾有时候会弥漫到天穹大道的路面上,让人单凭肉眼几乎看不清脚下的道路,这自然相当惊险,但不可否热这“云漫坡道”的景象也是一大胜景。以前领着浅浅来这里闲逛的时候那丫头最喜欢“云漫坡道”的风景,而且她还时常走着走着就突发奇想跳下去,看看自己会掉在什么地方:天界都市是个巨大的球形城市,而且各处有着复杂的人工重力指向,从上部大道往下跳,说不定你会在空中怎么飘也说不定你的落点会在哪,所以这是一项非常惊险有趣的运动,浅浅有时候能在这儿跳上跳下大半天的,她最辉煌的一次战绩是连续把奥蕾莉亚砸翻六次……
  我看着脚下弥漫的薄云,环视四周壮丽的景色,发自肺腑地感慨:“浅浅会跳下去几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阿赖耶肯定又掉下去了……”
  话音刚落我就看到前面不远处的云层中有道圣光喷薄而出,阿赖耶慌慌张张地从里面飞出来:“君主哥哥我刚才砸到人了!”
  “说实话,有时候我总觉得神秘侧跟科技侧的使徒在性格上差距挺大,”我把阿赖耶拽过来梳理着她略有点凌乱的羽毛,一边跟珊多拉说着,“你看看这座城市,看着挺悠闲的,而且神秘侧的使徒看着也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模样。”
  “所以平常渡鸦总是说蝎子们粗鲁,她们是以优雅的施法者自居的,”珊多拉笑眯眯地说着,“神秘系的使徒喜欢优雅且高效地解决问题,不过你可别以为他们真是柔脾气,希灵使徒骨子里可没有多少‘柔性’的东西,就你身边这个稀里糊涂的天使,在战场上也是叱咤风云的。”
  我看了阿赖耶一眼,对方朝这边露出个傻呆呆的微笑,还一边使劲点头一边说:“嗯,君主哥哥,我在战场上很果断的。”
  我决定减少跟阿赖耶对视的时间以保智商,一边扭头看向远方:最近的设施是一个大广场,十余名穿着帝国神秘侧军装(和正常军装类似,但在纹饰上有所区别)的士兵正在指挥着大批魔能仆从测试一个大型设备,而在更远处,像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有很多。
  “这地方是真的热闹起来了,”林雪也跟着我眺望了一圈,露出颇为感慨的神色,“比影子城热闹起来的速度还快呐。”
  “可惜大多数种族住不惯这种地方,”我看着四周的云海和那些看起来美轮美奂但着实挑战恐高极限的浮空殿堂,无奈地耸耸肩,“看看这三步一坑五步一坎的,得心理素质多强的人才敢住。”
  天界都市一直是个对民间保持封闭的地方,在这之前它的出入权限是几个帝国首府空间中最高的:远远超过影子城和阿瓦隆,不过当时这么设置的原因是神秘侧母星刚刚激活需要大规模重建,另外帝国的神秘侧势力还是高度机密也不能对外泄露,而现在这两样原因基本上都已经没什么影响了:重建和修复工程临近完工,剩下的就是扩建和增添设施,随着这里慢慢扩张下去,天界都市的外围就可以像影子城一样对仆从军开放,随后再对宏世界开放。另外帝国神秘侧也不再是什么机密,堕落使徒那边都知道我们有个魔能军团了,天界都市的事情也不用藏着掖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