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速慢到时间停止(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643

  倒是可以,但没必要。
  李维最新签订的合同中有一项条款。
  除基本俱乐部给予的三十万签字费之外,期间获得的杯赛奖金归俱乐部所有。
  LPL除外。
  但前提是李维要凭本事拿首发位。
  又没有钱,又没有几分,李维闲的蛋疼才会去打,去年TFO就是德杯冠军,有锤子用?
  李维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积累大司充能胶囊。
  大司充能胶囊需要的条件是面对职业选手。
  什么地方职业选手最多?
  当然是韩服了。
  打打韩服,冲一冲分,让劳累了一年没讨好的自己好好放松一下,说不定能冲个韩服第一啥的也不错啊。
  上次比赛已经充分让李维体会到了大司充能的甜头。
  所以他在这段闭关的时间里就已确定好了接下来的目标。
  有系统帮助他训练,他的时间可就太多了。
  拓宽英雄池,越冷门的越好。
  因为越是面对到冷门的英雄时,对手在摸不准该英雄伤害和技能的前提下贸然操作,就容易下饭。
  大司充能胶囊就可以快速得到补充。
  完美!
  当然,表面上的面子还是要给李韬的。
  叹了口气,李维给自己倒了杯可乐,紧接着又拿起旁边的酒瓶给李韬满上。
  秒在系统里花费1点积分兑换一波临时演技,李维的表情瞬间颓丧,眼角甚至还浮现出了泪光。
  “韬哥,最近我压力很大。”
  李韬:????
  “不是,你怎么了?”
  看着一秒变脸的李维,李韬整个人都懵逼了。
  这咋还哭上了呢。
  看这眼泪也不像假的……
  “贴吧论坛什么的你应该都有去看吧?说到底,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队友们,如果S8赛季我发挥的再好点,我……”
  李维说着说着哽咽上了。
  他说的是实话。
  人在说实话的时候,是最无懈可击的,这个时候的话很真挚,也的确是李维憋在心里好久的话。
  “都已经过去了,唉,谁都有发挥不好的时候。”
  李韬这种八面玲珑的人此时也动容了。
  他突然有些歉疚。
  自己……是不是怀疑错了?
  看这孩子哭的。
  贴吧论坛的风向最早的确是攻击乌浩的居多。
  但随着陆续有大佬把八强赛复盘过后,越来越多的矛头迅速从乌浩身上调转,转而指向了李维。
  这其中……甚至还有李韬请来的水军。
  因为李韬觉得,李维对俱乐部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最多也就再呆半年。
  但乌浩不同,他可是职业圈内响当当的流量明星啊。
  网络上那些呆逼只要他稍微请点水军,去带带节奏,就很容易把注意力开脱到李维的身上。
  事实证明,李韬成功了。
  德杯开赛在即,所有人都认为TFO换了中单是漂亮之举,对于李维的替补表示大快人心。
  TFO因此还收获了一波对选手“仁至义尽”的名誉。
  看着眼前“悲痛”的李维,再想想自己之前的操作,李韬更愧疚了。
  他甚至忘了,就在十几分钟前,自己在心里几乎确定了李维演他的念头。
第76章
大司李的直播间
  当晚,李韬稀里糊涂的喝多了,又稀里糊涂的被送回到了基地宿舍。
  直到他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时,仍旧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我是谁?我在哪?昨晚什么情况?”
  李韬坐了起来,感觉脑袋还有点疼。
  呆坐在床边愣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所有的记忆逐渐恢复。
  突然间,李韬感觉自己好像被忽悠了。
  但具体是哪里被忽悠又说不上来。
  反正他看到李维惊天动地的演技……哦不,是真情流露之后,自己好像也被感染了,激动的又干了三四瓶啤酒。
  酒量不太行的他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仔细回想了一下李维的话,李韬突然觉得,好像每一句话都不太简单。
  而另外一侧,李维购置了一台新的电脑主机,用于在公寓直播使用,之前的笔记本看看视频还行,用来直播有点太寒酸了些。
  之所以会选择直播而不是默默的自己去上分,一来是因为世界赛的原因,TFO全体队员都欠了不少的直播时长。
  既然和斗鲨平台有合约在身,人家付过钱了,那这直播当然还是要兢兢业业完成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之前系统所说关于上一任宿主的事儿。
  李维无权开启权限,但系统一开始绑定的时候就说了,诸多功能都需要自行摸索,哪怕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李维也不能放弃这个顺带着的机会。
  当然,第三个原因也是有的,那就是李维真的想短暂的休息一下,以应对来年的征战。
  新的一年,对他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能否站起来还是要看他的努力。
  哪怕有系统傍身,他不努力也是没用的,任由系统在那睡觉的话,有系统和没系统又有什么差别?
  昨天晚上李维除了临时演技,还购买了临时催眠。
  催眠效果好不好,李维也不知道。
  不过这东西既然需要10点积分,效果应该是有一点的……吧?
  李韬是个人精,不动用点手段怎么忽悠他?
  至于李维的解释和观点也很简单,既然已经用了张子杰,而且张子杰也的确很有潜力,那么俱乐部就需要有一定的魄力和时间去培养。
  再加上李维本身的年龄在职业选手中已经很大了,李韬本身也清楚,就算李维还能打,可他又能打多长时间呢?
  俱乐部到时仍然会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
  到最后,李韬也就默认了。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战术,看看TFO到底能走多远,对于一支有底蕴的战队而言,他们有试验的资本。
  看到苗头不好的时候就赶紧让李维回来训练呗,提前和队伍重新磨合,速度应该会很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