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44

  靠着这五个字,怎么打开市场?
  再说了,习惯性的认为,为人民服务,那不是营业员、工人、农民、政府职员等等的工作嘛,和企业家开拓市场有什么关系?
  这次梁一飞没卖关子,直接说:“大家想一想,市场是什么,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呢?就是一个个人,就是人民群众,企业要做的,就是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生产裙子的,面对女性群众;生产奶粉的,面对幼儿;但无论是什么企业,市场,都是人民群众,只要想办法满足了这部分人民群众的需求,那市场自然就打开了。”
  顿了顿,接着说:“怎么把握?大原则上,就是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切身处地的考虑人民的需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嘛!
  就比如塑料杯厂,把握住了来杭城旅行的这部分群众的切实需求,他们要喝水,要买纪念品,又是外地人对当地不了解,综合这些情况,研发出的新产品,当然受到群众欢迎,市场自然而然就打开了嘛!”
  这下不鼓掌都不行了。
  政治上太正确,商业道理上,也讲得通。
  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
  陈康健带头鼓掌。
  这个小梁,不光会做事,还会讲话。
  没塑料杯厂的例子,这番话再有道理,听着也假大空;没这番话,塑料杯厂虽然赚钱了,可达不到这么高的理论水准,政治水平!
  掌声正如雷呢,从侧门一溜小跑进来个年轻人,弯下腰经过第一排,到中间的陈副区长面前,咬耳朵说了些什么。
  陈副区长听他说话,本来挂着笑容的脸色,缓缓的沉了下来,两道浓眉,一点点的皱了起来。
  他一抬头,目光落在台上的梁一飞身上。
  “小梁同志。很抱歉打断一下,现在呢,有这么一个事,挺棘手的,正好你这个点子大王在,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区政府出一个点子!”
第28章
天降大礼包
  全场的记者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刚才梁一飞在台上讲了这么一大堆,理论是有了,案例也有了,现在更好,又来一次现场临时‘考察’。
  灵不灵靠嘴说没用,动真格的!
  梁一飞在台上还是保持微笑,心里却骂了句娘。
  他妈的,难道老子最近太顺,要出幺蛾子了。
  还真当我是点子大王啊,你一个区领导都棘手,我一时半会怎么搞?
  尽管心里一阵骂娘,嘴上还是说‘您请说’。
  骂贼老天行,骂区委副区长那可不行。
  事情是这样的。
  区里有一条老街,不算长,但很繁华,这两年杭城发展特别快,为了城市整体规划,要拆迁改建。
  整条街住了一百多户居民,区里准备了一批商品房给予补偿,差不多是一家一套,另外还有五十万补偿款,拉平均一家也有五千块钱的样子。
  按理说条件是很好的:老平房换成楼房,面积只大不小,还有不菲的补偿。
  但是居民不干!
  因为安置的地方远了点,都快到西溪了,等于是从市区,一下子搞到了近郊。
  要说地图上的距离,其实还好,两地也就距离七公里左右,可是当地居民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这多出来七公里,一天来回,就是多十几公里,得多花两小时。
  居民们的要求是,补偿款可以不变,但是安置地点,必须在原来位置附近。
  区里就犯难了,如果在中心区域买商品房,一套要贵出小两万块钱,一百多套,就要多两百多万!
  拨下来的总费用这么多,哪来这个钱?
  几次协调,把补偿款加到了70万,一家差不多七千,还是不行。
  居民还提出了一个办法:这条街的住户,大多集中在三个厂,要是把这三个厂都迁移到安置地点,那也行。
  显然更不靠谱。
  就今天上午开会的这当口,居委会的同志挨家去做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有话说重了,和当地几个年轻人闹了矛盾,连派出所都出动了。
  事关重大,一层层报到了区分局,又报到了分管‘城市开发、工商管理’这一块的陈副区长这里来。
  “小梁同志,情况呢大约就是这样。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半年多了,为了这条街啊,我们区里,我个人,算是操碎了心。你给看看,有什么好点子?”陈副区长说。
  听完情况描述,梁一飞当着在场这么多记者的面,愣住了,许久没说话。
  这根本不是什么幺蛾子,而是天降的礼包!
  他上辈子上过商学院,读过真正点子大王的那本自传《张阳的金点子》,其中有一个案例,跟眼前这个情况,几乎如出一辙!
  好像也就是杭城的!
  难道就是这件事?
  仔细回忆回忆,他当时是怎么做的?
  梁一飞在台上回忆,台下却当他被难住了,无以言对,等了快有一分钟,全场气氛都有些尴尬起来,梁一飞终于开口了:“区长,我有几个问题想确认一下。”
  “你说。”
  “补偿款能不能再多?”说着,看了看满场的记者,笑道:“这您得给我句实话,当然了,希望在场的记者朋友,不要外传。”
  陈副区长想了想,说:“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么讲吧,最多再加十万,八十万。再多的话,区里真拿不出来。”
  “那区里能不能协调交通部门?”梁一飞顿了顿,回想着上辈子看到的案例,补充说:“不要给钱,但是给政策?”
  陈副区长眼睛一亮,听这意思,他还真有点子?
  “当然可以协调,你说说具体什么政策?”
  “我觉得,还是刚才那句话,为人民服务。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老百姓不愿意搬,是怕上下班太远,骑车麻烦。”
  当然,两地的房价、地段不一样也是个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上下班路途太远。
  当前住房主要是单位分房,炒房的概念还没普遍出现,大部分人对‘地段’的意识并没有后世那么强烈。
  由于一辈子都在一个单位工作,主要还是图方便。
  “对。”陈副区长点头。
  “那我们就从交通便利方面,为人民切实的服务!骑车麻烦,如果有汽车接送上下班呢?”
  梁一飞自问自答,说:“那不仅方便,还有面子!如果这个汽车,每个月,还能为他们赚钱,那不是更好吗?”
  会议厅嗡的一下,纷纷议论起来,白建国嘴巴微微张开,一脸听天书的样子。
  从哪来的汽车?区里调拨?区里也没这么多车啊!
  还能赚钱,这不更扯吗?
  陈副区长倒是听出了点端倪,眼睛一亮,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了,“你具体说说,这怎么操作啊?”
  梁一飞说:“我是这么想的,区里的补偿款80万全部买车,也不用买好车,菲亚特就行,能买几十辆,区里协调交通部门,尽快批准成立一个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的产权、盈利,全部给这些居民共同所有,每家按照补偿款的比例,占据一定股份。
  这些车,每天上下班接送这些居民足够了,其他时间跑出租。
  这么一来,即解决了他们出行,以后还能持续为他们赚钱,同时,杭城发展很快,对于出租车需求日渐提高,又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打车难,一举几得!区里一分钱都不用多花!”
  陈副区长不断的微微点头,心里只一琢磨,就意识到,这还真是个好点子!
  出租车营运证不好办,出租车公司一次性投入太大,私人企业审批难,但这三者,区里出面协调加上补偿款,那就不是个事!
  出租车肯定能赚钱,大家都知道,现在开出租可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老百姓,肯定都愿意用几千块钱补偿款,换公司股份,这是一份长远收入。
  而且相当不低。
  梁一飞说的杭城出租车紧缺,更是实情,杭城经济发展快,平均工资全国名列前茅,老百姓相对有钱,也愿意花钱,所以出租车生意很好,一个月刨除各种开销,盈利绝对比一个普通工人工资要高。
  陈副区长甚至想,出租车公司,区里也是可以占股的嘛!
  这是一份多稳定的三产收入!
  “另外呢。”台上梁一飞的声音继续响起:“出租车驾驶员,可以优先从当地居民中,不会的可以培训,公司管理层,也可以让当地有威望的人加入。”
  陈副区长重重的‘嗯’了一声!
  不但能让居民有主人翁意识,还能解决就业问题。
  这里面还有个不好明说的深层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