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44

  刨除前后两次投入的奖品120万,加上印刷、人员、场地等等开销,最后实际收入,或者说,纯利润,在450万出点头。
  也算巧了,整个滨海市,一城四县,加一块,人口正好是450万。
  正印证了当初梁一飞的话:拉平均算下来,滨海市几乎每个人都出钱,一人一块钱,集体‘支持’下岗工人。
  “哥,这钱赚的……”吴三手惊讶的下巴都有些要掉下来了。
  尽管跟着梁一飞之后,见识了什么叫做‘赚钱的能力’,可是他之前做梦都想不到,钱还能这么赚?
  等于是纯粹的空手套白狼,自己一毛钱不花,十天就从全市老百姓手里赚了400多万。
  讲良心话,打劫银行怕也没这么肥!
  “打劫,那是低级手段,有点脑子的人,谁去干这个,成本高,风险大,获利也就那么回事。”梁一飞呵呵一笑,违法犯罪获利,向来都是最不划算的一种,不说远的,一水之隔的香江,所谓的三大世纪贼王,杀人放火绑架,无非也就是为了几十万、几百万,其中最有‘前途’的那位,混了十来年,连首富都绑架了不止一个,最后也就几十亿身家而已。
  “哥,要不咱们再印点彩票去买?之前说卖十天,现在才第八天呢,我让印刷厂加加班,连夜再印几十万张出来。”吴三手有点‘依依不舍’的说。
  再牛逼得商人都开不了造币厂,可是印刷彩票,目前跟直接印钱几乎没区别,一张彩票,就是一张两块面额的小钱。
  这诱惑太大了。
  “这事咱们第一次干,也是最后一次干,见好就收。”梁一飞淡淡的说:“你能看得出来这是在印钱,别人难道看不出来?现在一切顺利,咱们要的钱也顺利凑到了,有下岗工人和国资局这两块牌子,暂时没什么人对咱们使绊子。再干下去,真惹得有人眼红过了头,谁知道背后会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来?”
  吴三手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这道理我也懂,就是觉得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咱们得目的既然达到了,那就很圆满。不管做什么,不要贪得无厌,算清楚自己的账,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行。”梁一飞点了吴三手一句。
  吴三手这家伙很机灵,也很会办事,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眼界、能力都有所提升,是个得力的人手,所以更有必要经常提点他几句。
  ……
  彩票销售结束后两天,这笔钱就全部流入了两个账户,其中380万,进入了华强厂。
  除了之前统计出的下岗工人安置费用368万,另外再预留12万,万一在安置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也能用来填窟窿。
  剩下的70万,全部进入了国资局的账户。
  梁副处长拿着转账单愣了好一会。
  他现在的心情,居然和吴三手有点类似。
  要是彩票再能多卖几天就好了。
  最初,梁一飞说给国资局提供一部分经费,搞定制药厂几个月的工资,这话是很有吸引力,但梁副处长也没太相信,毕竟梁一飞自己华强厂还有一大批下岗开销嘛。
  当时想的,也是试试水,找一条新的‘生财之路’。
  而且也没具体说给多少钱。
  这一下子就多出了70万,等于解决了制药厂三个多月的工资开销。
  他自己毕竟是个实权领导,再怎么难,真出面跑,也不是一分钱跑不到,算上他零零碎碎能跑出来、要得到得钱,接下来差不多能过半年的安生日子,不用再为这个制药厂发愁。
  要是能多卖几天,那一天就是一两个月的工资,梁一飞那头干一天,他安稳一两个月。
  不过梁副处长心里也清楚,这次梁一飞卖彩票,有那么点逼不得已得味道,他自己也是一分钱没赚,还冒了一定的风险,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超过了所有人对他的期待。
  和当前有些部门的领导,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民营企业家不同,梁副处长和企业家打交道很多,虽然有时候迫不得已也会压一压,但心里却十分理解企业家的难处和现状。
  像梁一飞这样的年轻企业家,真心实意干企业,有头脑有能力,又能顾全大局,不说凤毛麟角吧,那也算是极其罕见得,这种人,对于企业、职工,乃至国资局,都是要好好保护的,未来的企业改革,也要倚重这些人。
  给这些人压力可以,但真把这些人都逼的太紧,甚至逼死了,谁来干事?
  “小梁,这个事我个人得好好谢谢你。”梁副处长递了一支烟过来,说:“你说说吧,有什么要求?”
  “领导,我哪里有什么要求?”梁一飞呵呵一笑。
  真说要求,他有,可那不是国资局,甚至不是财政厅能做主的。
  但要说没要求,那也不对,既然梁副处长主动给政策,不要白不要,要了不白要,于是想了想,说:“领导,我就一个想法,以后我要是再接手企业,能不能不要给我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尤其是人员上的。您说说,就为了下岗,我们转来转去,费了多少功夫?耽误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梁副处长沉吟了片刻,说:“妥善安置下岗工人,是我和国资局的重要责任,对别人,那一定是有条条框框得,但是对你嘛……”
  他笑了笑,拍拍梁一飞肩膀,说:“对你,经过几次的实践,我们放心,你这个要求可以答应,以后再有类似事件,你放手去做,我们支持你!”
第210章
牺牲觉悟和荣誉
  “各位观众朋友,这里是前滨海市汽水厂,现华强保健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下岗工人补偿安置现场,现在正在台上制开幕词的是省财政厅国资局主管领导梁城副主任……”
  抽奖结束后第一个周末上午七点,华强厂大礼堂,下岗职工安置集中大会。
  三百多号下岗职工和市电视台、滨海日报的记者齐聚一堂,进行下岗员工补偿安置现金分发,省财政厅国资局主管领导梁副主任亲临现场,正在台上讲话。
  台下,滨海电视台的女记者纪丽娜正对着摄像机做报道。
  “滨海市汽水厂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国营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第一批顺应潮流,进行了体制改革,继而也第一批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即减轻了国家负担,也再一次即将创造新的辉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老职工为了国家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主动下岗减轻企业负担,今天的安置补偿会议,正是给这批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发下岗买断金。”
  说到这里,纪丽娜顿了顿,回头,目光在人头涌动的大礼堂扫过,稍稍停顿了几秒后,才再次回头看向摄像机,面带微笑,说:“下岗,对于大部分职工而言,是关系到生活的重大事件,之前,也有不少单位传出因为下岗而产生的纠纷,可是从我来到华强厂至今,通过我的观察,不仅华强厂得生产还在有序的进行,连大多数华强厂的下岗工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微笑,那么我现场采访几位下岗工人……”
  说着,冲摄像师晃了晃话筒,说:“老张,待会你看我手势,左右晃动话筒,你的屏幕就不要对受访者拍,省得回去剪接麻烦。”
  “放心。”摄像师老张笑道。
  不是现场直播,录播,记者和摄像师、摄制组之间,向来有一些‘暗号’,保证拍摄效果和目的,倒也十分默契。
  “大爷您好,请问这次下岗,您拿多少补偿啊?”镜头对准了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头。
  老头面对摄像机,还有点紧张,腼腆的笑了笑,说:“嘿嘿,也不多,我们一个月400块钱,我32年工龄,我老伴30年工龄,我两一块下岗,厂子里又给了一年50得补贴,我两一共拿两万七千九。”
  “那就是快两万八喽,这笔钱可不算少啊,您觉得还满意不?”纪丽娜问。
  “满意满意。”老头子笑得又咧开了嘴。
  “那您准备怎么花这些钱呢?”纪丽娜又问。
  “我跟老伴商量好了,给儿子五千块钱结婚,剩下来存银行的五年死期。”老头说。
  “那您和老太太够生活吗?”纪丽娜问。
  “够了够了。”老头倒是蛮实诚,扳着手指头算:“我跟老伴这些年还存了五千多块钱,一块放银行,一年快3000块钱利息了,等于一个人工资哩,我们老了,不花啥钱,够过日子了。”
  “那就好。”纪丽娜最后问:“那您对华强厂的安排满意不?”
  “满意,比以前想的好多了。”老头说。
  “那好,谢谢你,大爷。”
  纪丽娜目光一闪,又转到了另外一个受访者。
  这一次,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精神头挺足,纪丽娜上前道明了来意,才说:“您好,我看您今年最多也就30吧?”
  纪丽娜算是个美女,被美女夸年轻,那人还挺高兴,呵呵一乐:“不止喽,不止喽,都快37了。”
  “那您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嘛,怎么也下岗了?”纪丽娜问。
  “嗨,单位安排的,我们只能服从嘛。”那人说。
  纪丽娜抿嘴一笑,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问:“那您就没点意见?”
  问道这个问题,都不用纪丽娜打暗号,摄像师扶着摄像机的手就微微用力,随时准备把镜头转移到别的方向。
  万一这个人讲的话不适合放出来,到时候对这段做个简单的消声就可以,省得麻烦。
  “要说心里一点儿都没不痛快,那是假的,毕竟干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了嘛。不过呢,也没啥太生气的。”中年男人说。
  “为什么呢?”
  “我工龄不长,也就18年,不过厂子里补贴还行,一次性拿了7200块钱。跟有钱老板不能比,不过咱们自己跟自己比啊,以前还是汽水厂的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一个月我就只能拿两百,这7200,等于一下子拿了整整三年工资。”
  中年工人咽了口口水润润嗓子,说:“厂长之前跟我们开会,讲得对,那话怎么讲来着?相吐以沫,不如相忘大湖?反正就这么个意思,与其大家都饿死,倒不如拿一笔各自谋出路,这7000多块钱,够顶个一两年了,你也说了,我年纪不大,有手有脚的,说不定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中年人的话比老头多一些,大概是这段时间,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争斗,今天终于找到个机会说出来,继续说到:“我一开始其实想不通,但是厂长、科长好几次跟我们做思想工作,回去仔细想想,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从小就受教育,要顾全大局,要热爱祖国,现在我们需要做出一点牺牲,怎么就不行了呢?何况厂子里给的补偿,比外面其他企业下岗要好得多。”
  “呦,您这个觉悟还挺高的嘛,看来咱们厂的组织教育工作做得很好。”纪丽娜笑道。
  中年工人一挺胸:“那当然,咱们工人阶级,觉悟能不高嘛?国家有困难,咱们第一个支持!只要能让我们吃上饭,做点牺牲没啥!”
  这话要是梁一飞来听,大概会觉得有点假,可纪丽娜也好、拍摄组的人也罢,甚至周围的工人,都不觉得他这话有任何不妥之处。
  90年代初,37岁的工人,生于50年代,这一代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在他们大部分的生命中,所看见的领导、干部,大多数也的确在为这个国家奉献着。
  对于个人的利益,有的人计较多一些,有的人计较少一些,但当前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人,心底里还是普遍认同要为国家做奉献、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
  尽管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开始冒头,有罗贡献这样的人,可是,像白柏言这样一辈子不求名利为了企业奉献脚踏实地苦干的老工人,像周万新这样一心为了企业的负责人,像赵大军这样意识到自己差点偏离方向的干部,像梁城这样虽然有各种心机、手腕、官威,但还是一门心思为了搞好经济建设的领导,依旧是当前社会中的主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